APP下载

东营市雷电灾害风险区划初步分析

2014-06-24夏金鼎仲光嵬佟海昕

南方农业·下旬 2014年1期
关键词:雷电灾害

夏金鼎+仲光嵬+佟海昕

摘 要 使用1954-2012年东营市气象观测、土地利用类型、国民生产总值和1∶10万地理信息数据,基于GIS技术,对东营市的雷电灾害进行风险评估区划分析。结果表明:东营市发生雷电次数最多月份为7月,其次为8月和6月,12月和1月基本没有雷电发生。2008年以来发生雷电的次数有增多趋势。雷电高风险区主要位于利津县西部、北部,河口区南部,垦利县东北部沿海区域,广饶县大部及东营区中部;在东营市西北部、中东部雷电风险较小。

关键词 雷电灾害;风险区划;山东省东营市

中图分类号:P426.61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

近年来随经济发展和电子信息设备的广泛使用,雷电引起的灾害呈上升趋势,已成为威胁人类社会安全的十大自然灾害之一。山东省东营市位于黄河三角洲地区,北东两面临渤海,地势平坦,属北温带半温润大陆性气候,四季分明,水气充足,是强对流灾害性天气的高发区,比较易受雷电灾害侵扰。此文基于GIS技术,利用东营市的气象资料,结合该地区土地利用类型、社会经济和人口数据,对雷电灾害进行风险分析和区划,初步绘制了东营市雷电风险区划图。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使用的气象资料:1954-2012年东营市气象台的雷暴日资料;2006-2012年山东省雷电探测网地闪数据;1980-2012年东营市灾情普查资料;2010年东营市土地利用类型,人口经济数据,国民生产总值;东营市1∶10万地理信息数据。

1.2 研究方法

1.2.1 选取因子

气象灾害风险系统由致灾因子危险性和承载体易损性构成。其中致灾因子危险性主要考虑气象致灾因子。根据山东省雷电探测网提供的地闪数据,将地闪数据投射在2000米的单元网格,计算地闪密度,以地闪的发生频次作为致灾因子指标。并结合东营市气象台的雷暴日资料,进行统计,结果表明东营市发生雷电次数最多月份为7月,其次为8月和6月,12月和1月基本没有雷电发生。2008年以来发生雷电的次数有增多趋势。

承灾体易损性主要考虑雷电承灾体脆弱性,在采用的土地利用类型图基础上,根据各土地利用类型对各县镇的农业经济(GDP)密度、人口密度及土地利用类型对雷电的脆弱性指数等分布情况做出承灾体脆弱性分布图。(图略)

1.2.2 区划步骤

第一步:对因子数据进行0-1化处理,再采用频次分布、专家打分、层次分析、加权综合评价[1]确定权重。

第二步:将所有处理后的数据插值到东营市2000m×2000m的网格地图上。

第三步:按照下式计算每个网格点的雷电灾害风险指数(I)

I=0.7I1+0.3I2(1)

式中I1分别为致灾因子危险性,I2为承灾体易损性指数。

第四步:利用GIS中自然断点分级法,将雷电风险指数I分为5个等级绘制出东营市雷电灾害风险区划图。

2 风险区划

以雷电地闪频次作为雷电致灾因子的区划指标,利用GIS生成东营市雷电危害性等级分布图(图1)。对雷电地闪频次、地均GDP、人口密度、土地利用类型的脆弱性指数按权重系数处理插值到2000m×2000m的网格地图上,按照式(1)计算每个网格点的风险指数(I),利用自然点法将风险指数(I)分为5个等级,最后利用GIS的空间分析和地图制作功能,绘制东营市雷电灾害风险区划图(图2)。

由图可以看出,雷电高风险区主要位于利津县西部、北部,河口区南部,垦利县东北部沿海区域,广饶县大部及东营区中部;东营市西北部、中东部雷电风险较小。

3 小结

1954-2012年,东营市发生雷电次数最多月份为7月,其次为8月和6月,12月和1月基本没有雷电发生。2008年以来发生雷电的次数有增多趋势。

雷电高风险区主要位于利津县西部、北部,河口区南部,垦利县东北部沿海区域,广饶县大部及东营区中部;在东营市西北部、中东部雷电风险较小。

参考文献

[1] 张星,张春桂,吴菊薪.农业气象灾害综合评价中权重确定方法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08,24(11):448-452.

[2] 侯淑梅,郝家学,仲光嵬,等.东营市河口区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初步分析[J].暴雨灾害,2011,30(3):260-265.

[3] 浙江省德清县人民政府规划编制组.浙江省德清县气象灾害防御规划[M].北京:气象出版社,2009:45.

(责任编辑:刘昀)

收稿日期:2014-01-10

作者简介:夏金鼎(1982-),男,山东荣成人,本科,助理工程师,从事防雷。

猜你喜欢

雷电灾害
吉林省农村地区雷电灾害特征及防御
西藏农牧区雷电灾害防御措施探讨
西藏地区雷暴气候特征及农村雷电灾害防御
雷灾风险评估综述
兰考县农村防雷现状与对策研究
金矿防雷设计研究
加油站防雷设计研究
雷电灾害防护工作之现状及应对措施
新形势下防雷减灾工作的现状分析及发展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