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藏地区雷暴气候特征及农村雷电灾害防御

2017-04-19杨虎刘赛

现代农业科技 2017年5期
关键词:雷电灾害防御对策气候特征

杨虎++刘赛

摘要 本文利用1980—2009年逐月雷暴日数观测资料,分析西藏地区雷暴的空间特征和时间特征,提出了农村雷电灾害防御对策,仅供相关部门参考。

关键词 雷暴;气候特征;雷电灾害;防御对策;西藏地区

中图分类号 P42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05-0170-01

雷暴出现时会产生强大的电流和巨大的高温,伴有暴雨、大风、冰雹等强对流天气,是一种局部严重灾害性天气。西藏位于青藏高原西南部,平均海拔4 000 m以上,素有“世界屋脊”之称,境内地形复杂多样,具有西北严寒干燥、东南温暖湿润的气候特点。西藏是雷暴多发地区,雷电灾害严重威胁着人们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对西藏地区的雷暴气候特征进行分析,以更好了解该地雷暴天气发生规律,提出雷电灾害防御对策,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雷暴灾害损失。

1 资料与方法

选取西藏地区1980—2009年38个观测站雷暴日数和闪电资料,分析雷暴空间和时间变化特征,采用气候趋势系数和倾向率分析西藏雷暴特征。观测簿上只记录闪电而无雷暴记录的不作雷暴统计;1 d之内发生数次雷暴只统计为1个雷暴日。

2 西藏地区雷暴气候特征

2.1 雷暴空间分布特征

西藏雷暴多发地区分布在那曲,雷暴日数从该区域向西南和东南地区逐渐减少。雷暴最多的中心区域为贡嘎县,年平均雷暴日数78.77 d;其次是索县和那曲县,年平均雷暴日数分别为76.93、75.22 d;林芝和日喀则南部为雷暴低值区,波密、普兰和察隅年平均雷暴日数不足10 d。

2.2 雷暴时间分布特征

2.2.1 雷暴年变化特征。分析西藏地区1980—2009年雷暴观测资料(图1),近30年西藏地区雷暴日数呈逐年递减趋势,以1984年雷暴日数最多,达52.95 d;2007年最少,仅32.11 d,两年份相差20.84 d。西藏地区年雷暴日数变化共经历3个阶段:1980—1981年有所增加,1981—1983年减少,1984年雷暴日数达最大值,之后雷暴日数逐年减少。

2.2.2 雷暴月变化特征。对西藏地区雷暴逐月变化图进行分析,不难发现雷暴日数最少的月份出现在1月和2月,分别为0.01 d和0.02 d。随着时间的推移,西藏地区气温逐渐上升,太阳辐射强度增加,雷暴日数也快速增多。一年中雷暴日数的最大值出现在7月,高达11.59 d,之后雷暴日数就开始逐渐减少,12月雷暴日数只有0.01 d。总之,雷暴日数超过5 d主要出现在下半年,占全年雷暴日数的93.03%,其中夏季雷暴日数占全年雷暴日数的67.92%,其次是秋季和春季,冬季的雷暴日数最少。

2.2.3 雷暴年代际变化特征。近30年西藏地区年平均雷暴日数以4.63 d/10年的趋势逐渐减少。20世纪80年代年平均雷暴日数48.43 d,90年代为48.09 d,21世纪减少为39.35 d,2000年后减少趋势更为突出。而且春季、夏季和秋季雷暴日数年代际变化也都呈减少趋势,只是减少速率不同。

3 农村雷电灾害防御

3.1 加强防雷工作宣传

加大宣传防御雷电灾害工作重要性和做好防雷知识普及,提升农村地区农民防雷意识和自救能力。西藏防雷中心和气象部门应与政府及科学部门之间加强合作交流,高度重视农村雷电灾害防御,做好农村地区的气象科普宣传队伍建设。在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宣传方式的基础上,可以利用显示屏、电视、宣传册、黑板报等形式进行雷电灾害知识的宣传,为了使雷电灾害防御内容更加丰富,应不断推陈出新,始终贴近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了方便与农民之间的沟通交流,还要加强气象信息人员的培训,利用气象信息员和农民之间关系密切的优势,根据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向农民宣传雷电灾害的危害,进一步推动西藏农村地区雷电灾害防御工作的顺利展开[1-2]。

3.2 强化农村村镇雷电灾害防御工作

西藏防雷中心应定期对农村地区建筑物等防雷设施进行安全检测,结合国家防雷标准规范,加大农村企业、学校、农民等防雷装置整改;做好农村地区广播电视线、电力线、电脑线等各种线缆地埋工作,防止雷电流借助于架空线路进入室内,威胁室内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政府部门还要做好西藏农村地区雷击风险区划,在雷电高发区域内增加一些避雷场所,方便人们在雷雨天气进行躲避。

3.3 安装防雷装置,完善防雷措施

农户房屋主体工程设计过程中未考虑有效防御直击雷的防雷装置。经济落后地区,安装防雷装置成本高、工作强度大,政府部门可结合区域地理、地形和气象条件等投入资金在合适场所安装避雷针,再利用滚球法计算,在其周边合适位置安装相关防雷装置,使雷电流借助于防雷装置迅速泄放进入大地,降低区域内雷电流强度,将其危害降到最低。农村区域性防雷属低成本、收益多的投入,应加强推广[3-4]。

4 結语

雷电灾害防御工作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之间有着紧密联系。因此,相关部门应始终将社会安全和人们生命财产安全放在首位,及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提升人们的防雷减灾意识,使农村雷电灾害防御工作迈上新台阶。

5 参考文献

[1] 孔尚成,戴升,王敏.1961—2013年青海高原雷暴日数及雷电灾害变化特征研究[J].冰川冻土,2015,37(4):888-897.

[2] 尼玛央珍,央金,洛桑曲珍.近30a西藏地区雷暴日数的气候分布特征[J].高原山地气象研究,2014,34(3):36-40.

[3] 王亚东,尼玛楚多,徐薇.西藏日喀则地区雷电预防现状调查及评估[J].西藏科技,2013(7):65-66.

[4] 普布扎西,多吉次旦.农村雷电多发的原因分析及防御对策[J].北京农业,2015(18):102-103.

猜你喜欢

雷电灾害防御对策气候特征
基于GIS的鄂尔多斯市暴雨灾害风险区划
金矿防雷设计研究
计算机软件安全问题的分析与防御策略
加油站防雷设计研究
沈山高速公路大雾气候变化特征的海陆差异
霜冻的类型及防御对策
临夏州雷暴气候统计特征及趋势分析
雷电灾害防护工作之现状及应对措施
城市化发展对汛期降雨特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