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老工业基地振兴的3PL核心竞争力制度创新研究
——以吉林省为例

2014-06-19周凯

长春大学学报 2014年11期
关键词:吉林省物流企业

周凯

(长春大学管理学院,长春 130022)

基于老工业基地振兴的3PL核心竞争力制度创新研究
——以吉林省为例

周凯

(长春大学管理学院,长春 130022)

随着东北老工业基地的振兴,第三方物流已成为吉林省经济新的增长极和促进吉林省经济增长的不可替代的动力源,但是其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规模小、区域发展不平衡、基础设施落后、内外部环境不完善等制约因素。因此,应加强对3PL企业的扶持和管理力度,营造其发展的良好环境;加快3PL基础配套设施的完善;积极培育3PL市场;重视3PL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3PL企业;核心竞争力;制度创新

3 PL是第三方物流(Third Party Logistics)的简称,亦称TPL,是指由物流供给方、需求方之外的第三方企业提供专业物流服务的业务模式。企业核心竞争力是由美国经济学家普拉哈拉德(C.K.Prahalad)和哈默(Gary Hamel)于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他们认为核心竞争力的本质和来源是企业发展的根本。核心竞争力是企业拥有的能使企业在其所在市场领域中长期具有竞争优势的内在能力。所谓3PL核心竞争力实质上就是3PL企业获取各种资源或技术,并组织、调动各生产要素保证企业顺利运行、使企业各环节处于协调统一高效运转的能力。

1 吉林省3PL企业发展现状

1.1 3PL企业数量迅速增加并初具规模

近几年积极的波动性发展和不确定性不得不说对3PL企业有一定的影响,但是随着我国的产业结构调整,又促进了3PL企业的快速发展。吉林省的3PL企业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本地新成立或者从其他企业中剥离出来的;另一部分则是外省专业第三方物流在吉林省设立的分支机构,这部分虽然所占比重较小,但服务水平高,专业化能力强,具有较强的发展后劲。截至2012年底,吉林省工商注册的物流企业有7210余户,注册资本达到271亿元,解决就业人员38万人,与2006年这3项指标相比分别增长46.21%、203.51%和117.54%。A级物流企业已由2009年的13家增加到39家,其中主营业务收入500万元以上的重点物流企业已达732户,也涌现出了一批如长春亚奇物流、吉化物流、长久物流、龙谷物流等国家级物流示范、实验基地。

1.2 3PL总额平稳增长

2006年全省社会物流总额为11861亿元,2010年全省社会物流总额为24950亿元,到2012年已增长至30421亿元。从物流业增加值来看,吉林省近几年一直在稳步提升,从2006年的287.0亿元增至2012年的709亿元,平均增长率为16.3%。2012年全省物流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7%,占GDP的比重为5.9%,占服务业的比重为17.1%,说明3PL发展对全省服务业贡献突出[1]。

图1 2006~2012年全国及吉林省物流总费用与GDP的比较

1.3 基础设施迅速发展,为3PL发展奠定了基础

俗话说的好,“要想富,先修路”,可见,交通问题不但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先行官,同样也是物流业发展的基础。在推进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实施长吉图开发开放战略的背景下,吉林省通过积极开展与铁道部的合作,加快推进高速铁路建设步伐,构筑区域快速交通网络。2009年8月,吉林省政府与铁道部签订了第三次部省会谈纪要,确定了到“十二五”末期铁路建设总投资达1800亿元以上,相当于吉林省“八五”“九五”“十五”3个五年计划期间铁路建设投资总和的24.5倍。在高速铁路建设方面,除了长吉城际高速铁路项目外,还有速度目标值为250公里/小时的吉林至珲春客运专线,以及速度目标值为260公里/小时以上的长春至白城快速铁路等。到2015年上述铁路项目全部建成通车后,将初步形成“五纵三横”铁路网骨架,实现全省各市州全部通达高速铁路、各县(市)全部通达铁路的目标。在公路建设方面,截止到2012年全省等级公路总里程已达到8.5万公里,公路网密度为49.74公里/百平方公里,公路货物周转量为974.1亿吨公里,同比增长19.4%。在航空方面已形成以长春龙嘉机场为主,长白山、延吉、通化机场为辅的格局,航空货物发送量2.6万吨,货物周转量4390.4万吨公里[2]。

1.4 对3PL需求不断增长,但效率提升缓慢

近几年来,随着B2C和C2C等电子商务的迅猛发展,给第三方物流业务量的提升带来了相当大的促进。但是由于这些业务存在着物品小而杂、利润相对少等问题,3PL企业面临着业务量大而服务滞后等问题,也就形成了业务需求不断上升与用户对物流公司的满意度下降的不对称现象。虽然随着交通等基础设施的迅速发展,吉林省3PL效率也有所发展,但是还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与吉林省的网购人次高于全国水平已经不相适应。虽然外省进入的3PL企业在效率和服务上对省内3PL企业有所带动和促进,但是效果仍然不明显。

1.5 3PL对产业的支撑和带动作用日益凸显

吉林省3PL企业具有较强的仓储能力。据不完全统计,已建和在建的仓储面积达到5500万平方米,虽然缺乏现代的立体仓库,但是由于吉林省气候的特殊性,也基本能够实现冷藏和保温等功能。号称3PL企业龙头的吉林省邮政物流已经在全省9个市州都设有分公司,在9个市州所属的县(市)都设有配送公司,可以说整个3PL体系已经基本确立并实现了全面覆盖,真正地实现了“三网合一”,即实物传递网、信息处理网、资金结算网的合一,并做到了“三流融合”,即实物流、信息流和资金流的融合。另外,本土化的3PL企业的代表如吉运集团物流、大众物流、华航实业物流、杨家店物流中心等一批面向社会和大中型企业的3PL公司也与吉林省积极发展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012年,吉林省3PL增加值709.0亿元,占全省GDP的比重为5.94%,仅低于江苏、山东等发达省份1-2个百分点,占服务业的比重为17.0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5.3%,甚至高于江苏、山东等发达省份。通过数据我们可以看出,3PL增加值对服务业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近年来,吉林省支柱产业和重点产业3PL迅猛发展,其中:汽车制造业3PL增加值占全省3PL增加值的30.8%,农副产品加工业占19.2%,石油加工及化工制造业占11.5%,医药制造业占5.4%。可见,这五大产业的发展壮大与3PL业的发展是一种互动关系,相互促进,共同发展。

2 吉林省3PL企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通过上述分析可知,尽管吉林省3PL企业发展比较迅速,对吉林省经济发展的带动促进作用不可小视,但是与发达省份相比仍然存在差距。

2.1 3PL企业规模小且区域发展不平衡

从全省3PL企业来看,能够提供完整的采购、运输、仓储、包装、配送、流通加工等全过程、一体化的企业较少,多数只能提供运输和仓储服务,俗称“空车配货”,不具备开展网络化、系统化3PL的功能。申通、圆通、中通、韵达等民营3PL企业仍以零散业务为主,中集、中储、中外运等国有大型3PL企业仍然没有进驻,联邦快递(FedEx)、联合包裹(UPS)、荷兰天地快运(TNT)等即使进驻,普及区域仍然很受限制。从3PL园区来看,全省有物流园区36个,其中省会长春就占了19个,已超过半数,其余的也主要集中在吉林市附近。这两个城市的3PL企业营业收入约占全省的70%以上,这与产业布局有直接关系,但是具有医药产业优势的通化和延边,也包括具有石油资源优势的松原,3PL企业仍然不具备优势。

2.2 基础设施与3PL的发展仍有差距

受老工业基地多年来发展滞后的影响,吉林省现有的基础设施和装备状况距离高水平、国际化的3PL要求仍存在一定的差距。一方面是基础设施布局不合理,基础运输仍以铁运和汽运为主,珲春和丹东出海港这两个成本低的运输路线仍然受限,使得集装箱运输、水陆联运、路桥运输等发达国家普遍使用的低成本的运输方式难以实现;另一方面是运输、包装、装卸组织管理技术落后,缺乏专业人才和设备,在外贸运输的过程中,这些国内运输所使用的技术和管理方式均未达到3PL的国际指标要求。另外,仓储运输系统的整合效能也比较低,信息不对称,很难达到对3PL服务需求的全面及时了解,对物流过程很难实现全程监控,这也使得用户信誉度不高。

2.3 3PL企业发展的内外部环境有待改善

3 PL企业发展涉及到各个行业、产业,因此其发展既受到自身行业政策、制度的影响,也受其所依赖、服务的产业政策、市场发展状况的影响,需要各个部门和行业的相互配合,统一管理。目前,政府机构设置中没有明确3PL企业的主管部门,因而其既受交通运输部门又受工商等多个部门的管辖和约束,这种“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的条块管理,把整个3PL企业分割开来,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而且影响了整个行业的协调发展。另外,在价格、税收、投资等方面都很难协调统一,例如油价和高速费这两项就占到整个运营成本的40%,特别是在税收“营改增”后,没有出台相应的扶持3PL企业的优惠政策,而且地方对于国家出台的相关政策也存在落实不到位的情况。

2.4 专业人才缺乏

近几年来,随着3PL业的发展,3PL从业人员迅速增多,但是专业人才和技术人才仍然缺乏,即使能满足发展现状,对于3PL业国际化人才需求来说也非常欠缺。而且据不完全统计,3PL从业人员“高学历”“专业化”的微乎其微,更谈不上具有国际化3PL企业工作经历,本科以上学历的仅占15%左右。物流师从业资格考试通过率也比较低,拥有物流专业的重点高校只有吉林大学,省属高校中也就长春大学、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等少数院校开设了物流专业。可见,吉林省3PL发展肯定会受到人才储备的瓶颈制约,更何况很多高校物流专业毕业生多数去南方物流业发达省份就业[3]。由于管理层面缺乏人才,以至于物流运输、配送时间过长,资金周转率低下等现象经常出现。与下单、在线支付轻轻点一下鼠标就能完成相比,物流这个环节时间过长,同城也要几个小时,异地则需要更长的时间才能完成,而这很大一部分原因是由于管理层面出现的漏洞,虽然看上去是小问题,但是它直接影响企业资金周转率。

2.5 信息化水平不高

现代化的3PL企业运转需要政府、企业以及用户之间信息处理、传递、共享的高度融合,而吉林省信息平台建设相对滞后,已经跟不上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主要是缺少一个统一的3PL信息规划平台和领导机构。虽然一批重点3PL企业信息化程度有了很大改善,但是信息规划失控、政策失向、运输仓储等过于分散的现象仍然发生,这是由于3PL信息管理系统、电子信息交流和运输跟踪系统过于独立,没有实现协调性、配套性、兼容性和共享性。目前,吉林省使用信息平台系统的3PL企业不足1/3,很大一部分3PL企业由于信息化水平不够,对网上商城的发货单无法接收和处理,以至于无法承担网站后台的服务配送,或者即使承担也是能力非常有限。

3 提高3PL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政策建议

3.1 加强对3PL企业的扶持和管理力度,营造其发展的良好环境

加强规划引导,建立和健全各部门、行业和地区之间3PL企业的协调发展机制,加强与铁路、海运和航空等中央直属部门的沟通和协调,依据《吉林省物流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结合实际情况,制定吉林省3PL中长期发展规划。将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和长吉图开发开放相结合,制定和完善与之相配套的相关法规、政策,建立统一协调管理机构,对发改、交通运输、商务、工商、邮政等部门的相关制度进行协调整合,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制定促进现代3PL业发展的相关政策措施,解决制约3PL企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为现代3PL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制度环境。

3.2 加快3PL基础配套设施的完善

物流基础配套设施完善程度直接影响3PL业的发展,3PL业的发展需要一个方便、快捷、高效、安全的现代交通运输系统作为保障。从吉林省整个交通状况来看,不可否认近些年来发展速度比较快,甚至超出国内平均水平,但是修新公路的同时,国路被置于遗忘的角落,省内国道路况基本都处于瘫痪状态,以正在修建的长平公路为例,修建过程中给102国道造成了极大压力,也造成了严重损害,因此要重视国道的修建和修补。另外,要积极发展多式联运、集装箱运输、散货运输等新型运输方式,发挥铁路、机场以及丹东港和珲春港的3PL集散点的作用,提高3PL的效率和速度。

3.3 积极培育3PL市场,推动物流业发展

3 PL企业要长远发展,就要改变“多、小、散、弱”的状态。政府要积极、有序地引导3PL企业通过参股、兼并、控股、合资等方式进行改革重组,整合有效资源,创新3PL发展模式,这样才能培育出技术先进、主营业务突出、具有核心竞争力的3PL企业。另外,要加强3PL企业自身建设,可以引进国内外先进的CMS、SOP等管理系统,以降低运营成本,提高自身服务水平。同时政府也要加强对违规3PL企业的监管,加大惩罚力度,形成整个行业守信、重信的服务风气。

3.4 重视3PL人才的培养和引进

市场竞争归根到底是人才的竞争,3PL发展也是一样,要想提升3PL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必须拥有大量的相关专业人才。从政府角度,应该进一步落实“双百千万”人才实施方案,加强3PL人才的引进力度,吸引国内外专业人才加入吉林省3PL建设。企业也要建立健全激励机制,充分调动3PL从业人员的积极性,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另外,要鼓励支持本地高校培养高学历、多层次的物流人才,并引导3PL企业与高校进行校企合作,加快建立产、学、研相结合的3PL企业培养体系,使人才培养更具有针对性、实用性。

3.5 树立3PL的品牌服务意识

品牌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和优势,这是靠企业点点滴滴积累起来的,它的好坏直接影响消费者对该品牌的忠诚度。为了增强3PL企业的知名度,不仅要选择好和定位好细分市场和目标市场,物流服务做到个性化和多元化,能够满足企业对包装、流通加工、报关等方面的需求,而且还要构建物流信息系统和定制条形码扫描系统,为企业打造专业的物流网络,进而提升3PL企业自身的市场开拓能力和争夺能力。此外还要提升全方位的信息反馈服务,站在客户的角度为其节约成本和提高作业效益,在服务质量和产品创新上下功夫,并加强公关和广告宣传,以此来提升3PL企业的知名度。通过这些方式使客户成为3PL企业品牌的忠实购买者,从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2012年吉林省物流运行情况通报[EB/OL].[2013-04-23].http://www.sdpc.gov.cn/jjyx/xdwl/t20130423-538164.htm.

[2]吉林省201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EB/OL].[2013-03-13].http://tjj.jl.gov.cn/tjgb/ndgb/201303/ t20130313-1428383.html.

[3]李晓娜,韩增林,李芳芳.吉林省现代物流业发展对策研究[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18):116-118.

责任编辑:沈玲

Research on System Innovation of 3PL Core Competitiveness Based on the Revitalization Plan of O ld Industrial Bases —Taking Jilin Province as a Case

ZHOU Kai

(Collage of Management,Changchun University,Changchun 130022,China)

With the revitalization of old industrial bases in northeastareas,the third party logistics has become a new economy growth pole and an irreplaceable source of power to promote economic growth in Jilin Province.However,there still exist some restrictive factors in the process of its development,like small scale,imbalanced regional development,backward infrastructure,unperfected internal and external environment,etc.Therefore,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support and management of 3PL enterprises and create a sound environment for its development;speed up the improvementof3PL foundation facilities;foster3PLmarkets positively;pay attention to the cultivation and introduction of 3 PL talents.

3PL enterprise;core competence;system innovation

F270

A

1009-3907(2014)11-1498-04

2014-08-22

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规划项目(吉教科文合字2013第250号)

周凯(1982-),男,吉林双辽人,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制度经济学研究。

猜你喜欢

吉林省物流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吉林省教育厅新年贺词
吉林省“十四五”食品安全信息化建设的几点思考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吉林省梅河口老年大学之歌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吉林省完成1.4万公里农村公路“畅返不畅”整治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