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搏击科学海洋 守护生命天空
——记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病毒室主任秦成峰博士

2014-06-15段雨默

中国科技产业 2014年9期
关键词:病毒学微生物学疫苗

◎ 文/段雨默 刘 蕊

搏击科学海洋 守护生命天空
——记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病毒室主任秦成峰博士

◎ 文/段雨默 刘 蕊

历经一个世纪,病毒学已成为生命科学领域中的一门重要分支学科。

军事医学科学院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病毒室主任、副研究员秦成峰博士自武汉大学本科毕业后,正式“入伍”军事医学科学院。多年来的刻苦求索,让他在病毒疫苗学领域拾获了多项沉甸甸的科研成果。

成长经历:矢志不移,献身军事医学事业

秦成峰出生于山清水秀的蒙山脚下,沂水之畔,自幼便跟随从事野外勘探的父亲游历四方。因此,秦成峰的整个小学阶段辗转借读于不同的学校,有的在乡村,有的在城市。他只能不停地适应新环境、新老师和新同学,而断断续续的学习导致他经常挂科,招致了父母不少的责骂。不过,相对于其他同龄人,花更多时间徜徉于美丽的田野、山头,激发、孕育了秦成峰对自然科学最初的懵懂兴趣。

一直到初中,为了准备中考,秦成峰才返回家乡接受较为系统的初中课程学习。在许多人看来,数理化生这些科目似乎总是无趣的,但幸运的是,秦成峰初中时遇到的生物老师王在照是一位真正的科学启蒙老师,他深入浅出的讲解,将复杂的生命现象阐述得无比精彩,对血型遗传原理的解说就像侦探故事般引人入胜,这些都激发了秦成峰的浓厚兴趣,使他将探索生命科学奥秘的梦想植根于心底。

高中毕业后,怀着对美丽珞珈山的向往,秦成峰顺利考入武汉大学微生物学专业。武汉大学自由、创新的文化气息深深影响了他,各种讲座、选修课、艺术活动让人应接不暇,他如饥似渴地汲取着养分。在这里,秦成峰正式迈入了病毒学的门槛,尤其是病毒学权威高尚荫院士的动人事迹,更激励着他在病毒学领域不断探索。

在武汉大学的最后一年,出于自小对军旅生活的向往,秦成峰立志要走进军营。他最终凭借优异成绩被保送进至国军事医学研究的最高殿堂——军事医学科学院继续攻读微生物学专业的研究生学位。

在军事医学科学院这所有着深厚底蕴和光荣使命的科研机构,秦成峰开始接受系统的微生物学训练,先后获得微生物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为今后的科研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博学、求是是血肉,忠诚、卓越是灵魂,军事医学科学院的院训像种子般在秦成峰的心底扎根生芽,日渐茁壮。

2013年,经层层推选和评比,秦成峰成功当选军事医学科学院首届“十大杰出青年”,并正式被任命为微生物流行病研究所病毒学研究室主任。

学术贡献:学以致用,对抗新发传染病

为国为民,侠之大者。每一个年轻人心中都有一个侠客梦。在秦成峰看来,作为一名军人,国家的需要是其从事科研工作的唯一目标;作为一名科研人员,学以致用是实现其自身价值的最高体现。

在军事医学科学院工作的十余年里,秦成峰历经了无数次传染病疫情的考验。从2003年SARS的蔓延、2005年人感染禽流感事件、2006年山西乙脑疫情,到2008年奥运安保、2009年甲型H1N1流感大流行、2012年保定腺病毒疫情、2013年广州和云南的登革热暴发,每一次紧张的样本运送,每一株精心分离的病毒,每一份准确的检测报告,每一个通宵达旦的夜晚,无不镌刻下他对传染病防控事业孜孜不倦的追求。

秦成峰所在实验室先后分离获得了国内第一株SARS冠状病毒和人源H5N1禽流感病毒,与国家CDC平行确认了国内首例甲型H1N1流感病例,建立了一系列快速敏感的检测方法,研制的快速诊断试剂先后获得5个国家医疗器械注册证书,在全国和全军范围内推广应用,为我国的新突发传染病的科学防控做出了重要贡献。

疫苗是人类对抗传染性疾病的重要手段,如何设计和改进疫苗一直是关乎全球健康状况的重大科学问题。登革病毒感染导致的登革热和登革出血热严重威胁人类健康,是目前世界上分布最广、发病最多的蚊媒病毒病。最新研究结果表明,登革热流行于全球100多个国家,每年感染人数超过3亿,其中25万人会发展为重症。因此,登革疫苗的研发,一直是全球关注的热点。

秦成峰团队利用我国广泛使用的乙型脑炎疫苗株作为基因骨架,成功建立了基于反向遗传学技术的ChinX嵌合疫苗研发技术平台,研制的登革嵌合疫苗株ChinDENV的减毒特征和免疫原性非常理想,能够在恒河猴模型中诱导完全的免疫保护,显示出良好的发展前景。相关研究获得了“十二五”传染病重大专项的支持,研究论文先后在美国微生物学学会《病毒学杂志》、《疫苗》等国际期刊发表。

此外,秦成峰领导团队与新加坡诺华热带病研究所等单位合作,通过反向遗传学技术对登革病毒基因组帽子结构的甲基化修饰进行了定向改造,使其更容易被宿主天然免疫系统识别和清除。通过该策略设计的登革病毒疫苗株具有良好的遗传稳定性,在小鼠和猴体内高度减毒;免疫小鼠后能够有效诱导小鼠和猴体产生良好的保护性免疫应答,并且未观察到抗体依赖性感染增强的现象。相关研究论文在PLOS Pathogens杂志发表后,受到了国内外学者的高度关注,新加坡电视台等媒体也进行了广泛报道和转载。

由于疫苗的冷链运输成本高昂,耐热型疫苗的研发一直被列为全球健康状况的重大科学问题。以我国广泛使用的乙型脑炎疫苗为例,秦成峰领导团队通过生物矿化的方式成功在病毒表面形成均匀的无机磷酸钙外壳。这种无机外壳能够增加病毒在不同温度下的稳定性,而且磷酸钙本身也是一种常见的佐剂。处理后的疫苗在不同温度下均表现出良好的耐热性能,极大地提高了疫苗的稳定性。

在此基础上,为进一步实现对病毒热稳定性的有效调控,该团队结合病毒的晶体学结构和序列分析,通过反向遗传学技术成功将60拷贝的外源肽靶向地展示于病毒颗粒表面,病毒在成核肽的辅助下,能够在富含钙离子的溶液中自发地诱导矿化,形成保护性的磷酸钙外壳。这种综合运用病毒遗传工程和壳工程的合理设计方法,能够在不影响疫苗效力的前提下,提高疫苗对热等外部环境的耐受性,为热稳定型疫苗的设计提供了全新思路,特别有利于疫苗的规模化生产和质量控制,具有方便、简单、低成本等优点。其相关研究结果作为亮点论文在《美国科学院院报》发表。《中国科学报》在头版头条位置以《中国科学家突破疫苗热稳定技术》为题对此进行了报道,《人民日报》、《健康报》、网易、腾讯等媒体也都进行了广泛转载和报道。

由于在病毒疫苗学研究方面的贡献,秦成峰获得了梅里埃基金会ADVAC奖学金的资助,作为中国唯一代表,赴法国参加了为期两周的高级疫苗学课程培训,并荣获中国微生物学会与梅里埃基金会联合颁发的“优秀青年科学家奖”、北京市科技新星、AMMS优秀人才奖等荣誉称号。

在繁重的科研任务之余,秦成峰还一直注重与同行的交流合作,他先后应邀二十余次在国际国内学术会议上做大会发言,2013年作为执行主席组织召开了“海峡两岸热带医学研讨会”。目前,秦成峰还担任着《BMC Infectious Diseases》杂志病毒病领域的副主编、自然出版集团旗下《Scientific Reports》等多家SCI期刊的编委、国家新药评审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十余家SCI刊物的同行评审专家,兼任中国微生物学会病毒学专业委员会青年委员会的副主任委员等。

求学、从军、立业、修身,一路走来,秦成峰既有熬夜加班等待检测结果的疲惫,又有取得成绩后的喜悦。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科研的道路没有尽头,人类对抗传染病的努力也不会止歇,作为一名初窥科学殿堂的青年科技工作者,秦成峰深知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道理,未来他将一如既往为国家需求,为科学事业奉献自己的青春和热血。

猜你喜欢

病毒学微生物学疫苗
路易斯·巴斯德:微生物学之父
微生物学实验引入“项目式”分组模式的应用探讨
HPV疫苗,打不打,怎么打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开展微生物学双语教学实践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病毒的基本性状一课的教学设计
我是疫苗,认识一下呗!
病毒学研究性教学研究
病毒学实验技术课程教学改革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