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再议高中数学的几种教学心得

2014-06-11王春芳

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2014年6期
关键词:兴趣培养教学创新高中数学

王春芳

摘 要:传统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双基”,即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许多教师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不太重视,这给高中数学教学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使得学生的成绩总是不理想,同时也给学生的其他学科的深入学习和提高带来了障碍。如何改变这种现状,使得数学教学呈现出“良性循环”的态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以下谈谈我的教学经验。

关键词:高中数学 教学创新 兴趣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795(2014)02(c)-0223-01

高中数学现在被公认为是一门基础性强、学生学习成绩分化严重的学科。新课标下我们应该让学生生活得愉快,充满好奇心,有丰富的兴趣。”兴趣是一个人积极探求的一种最实际的内部动力,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最为现实、最为活跃的心理成分。对数学教育来说,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都对其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一种潜在的素质,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课题。数学教学中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的调动、培养和增强都与学生课堂参与程度密切相关,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主人,只有他们对学习感兴趣了,他们才能主动的、快乐的学习,最终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 尊重学生主体,促进师生交流

高中数学新课程标准强调教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的交流。学生既是教学的客体,又是学习的主体,要使学生有效地由未知向已知转化。教师应明确学习目标,激发学生的兴趣和动机,使学生产生“疑而不解,运用教师教给的方法在自主学习中灵活运用,让学生认真思考,同时又为学生的学习知识铺路搭桥,真正体现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又欲解之”的强烈愿望,使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不断体验解决问题的愉悦。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坚持这佯做,可以逐步强化学生的参与热情,这样长久地坚持下去,教学的有效性就会大大提高。在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关键。教师的巧设质疑、精心安排的讨论、对问题怎样解决等,可让学生通过相互讨论,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达到相互间交流、共同提高的效果。通过创设良好的人场关系和学习氛围激励学生学习潜能的释放,只要教师善于开发学生的思维,努力提高学生的参与质量和谐的师生关系便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使学生感到自己有能力,从而有了信心。有了信心才能有兴趣去学,想去探究,才能真正发挥主体作用。

2 高效课堂的创建

高效课堂是有效课堂的最高境界,高效课堂基于高效教学。在教育教学过程中,课堂教学是教育教学的主阵地,课堂学习也是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的主要途径。在高中新课改背景下,如何打造一个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现已成为数学老师们迫切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在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正确定位教学情境的价值功能,要正确处理情境与数学的关系,创设良好氛围,给学生创设简要清晰的、富有思考性的教学情境,课堂教学应面向全体学生,关注学生的差异性,让学生变得乐于学习,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不同见解。只有这样,才能在提高学生数学学习成绩的同时,构建出高效的数学教学课堂。实现这一目标的前提是教师必须创设一个言论自由、和谐适宜的开放式课堂环境。同时,需要指出的是,在追求简约化教学的同时,不能误入简单的误区,因为简约不等于简单,简约是一种内涵,是一种丰富。从而进一步激发他们学习的兴趣,这势必给打造高效的高中数学课堂带去巨大效果。课堂教学是学校整个教学工作的关键环节,也是教师工作的核心,构建高效课堂是教学工作永恒的追求。作为高中数学教师,需要我们采取一系列措施去不断地探索和实践。要认真备课并且深刻地认识新教材体系提出的新要求和更新的新内容,认真落实教学常规、学习和借鉴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模式,能够在原有的基础上,提高自己的备课质量,并掌握其精髓。

3 评价体系的建立

评价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有效的评价能使学生充分参与学习。教学评价会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切实改进数学课堂的教学评价,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以往对学生数学学习的评价,多采用书面测验来进行,呈现的评价结果也采用定理评价—— 百分制或等级制,这种方式可以使学生了解自己已经掌握了什么,但是却未能考虑到不同的课程的内容和指标却有着很大的差别。现在教师评价的内容更加科学化,教师不但要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要关注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全面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努力构建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式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使评价真正达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目的。在评价中,要注意肯定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发展和进步、特点和优点,这样既有利于学生的各种智能的培养,有利于学生和教师的共同成长,同时也有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从而进一步完成课程标准的要求,使数学教育往新的方向发展促进教育的增值。

4 结语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既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即既传授知识,又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培养自学的能力和习惯。高中数学教学工作任重道远,是一个需要静下心来细细研究的工作。作为教师应该保持足够的热情、耐心和激情以及严谨负责的工作态度来对待每一个学生,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学习不仅仅是为了考试取得好成绩,学习兴趣是学生有选择地、积极愉快地学习的一种心理倾向,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的高效性。

高中数学课程学习是学生中学最重要一个阶段,因此该阶段的数学学习非常重要,关系着学生以后的学习。在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同时也为我们的数学教育注入新的活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学习數学的兴趣。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总结和完善教学方法,一定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使数学课成为受学生欢迎的一门学科。也只有这样,我们的高中数学教学才能为学生的将来储备能力,为提高学生的终身学习能力和学生的综合素质作出其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王常斌.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困惑及其处理尝试[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6(5).

[2] 朱勤荣.浅析新课改下高中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策略[J].素质教育论坛,2009(1).

[3] 张海江.新课标下高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研究[J].山西教育,2011.

[4] 严士健,张奠宙,王尚志.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试验)解读[M].江苏:苏教育出版社,2004.

猜你喜欢

兴趣培养教学创新高中数学
中职美术创新教学实施的方法探究
高中生物学习兴趣培养方法探讨
读写结合探寻初中记叙文写作教学新路径
灵动指尖的艺术
中职 《电机与拖动》 课程教学的改革与创新
谈小学语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扩展阅读在小学高段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