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唐骏写给700万大学毕业生的4个建议

2014-06-11

记者观察 2014年6期
关键词:合同工业绩毕业

据彭博社报道,预计仅在今年,中国的大学生毕业人数将达727万人。這将是15年前毕业生数量的7倍多。毕业生数量的迅速扩张已经极大地超出了社会岗位的需求。

近期人人网发布了一份针对“90后”求职的调研报告,报告显示有52%的应届毕业生将“北上广深”等一线城市作为优先考虑的工作地点,原因是“不论企业数量、工作福利还是生活的完备程度,都远高于其他地区”。同时约27.3%的受访者明确表示优先考虑IT、互联网、通信和电子等高薪行业。

而另一项统计显示,最近毕业生的失业率已经飙升至16%,是正常情况的4倍,同时毕业生工资骤降了19%。在某些城市,工厂半熟练工的收入都要高于在办公室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对于大学生来说。对工资的期待与实际往往会存在很大差距。

眼看大学生就要毕业了,面对如此的“就业难”,毕业生该何去何从?

毕业生应当放平自己的心态。毕竟如今“大学生”早已不是高大上的代名词了。

对于大学生,我有几点建议。第一,多参加招聘会,海投简历,不放过每一次机会。用积极主动的方式去面对社会,面对困难。面对挑战。

第二,大学期间参加各种社会实习工作。现在越来越多的大学生刚进入大学校门,就开始到社会上找实习工作,在还没有正式毕业之前就先接触社会,这是一种很好的社会体验。

而另一些实习经历较少的大学生在面临就业时,往往不清楚自己究竟想要什么,对社会还没有一个直观的概念。他们或许只听说国企、事业单位收入稳定,金融、互联网、IT行业收入高,但是并不清楚自己最适合什么样的行业,最想做什么样的岗位。

通过实习,大学生可以对这个社会更加了解。同时通过不同的实习经历最终确定自己的未来定位,找到最适合自己、最想要做的工作。

第三,充分利用资源。在中国,无论是生活还是工作,或许都离不开“关系”两个字。大学生在面临就业时,也经常通过熟人关系介绍到相关企事业单位工作。这也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就业方式,因为这种“关系”就是你独有的资源。在工作中,我们需要运用到不同的资源,来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第四,愿意从合同工开始,通过业绩获得正式工作机会。很多企业对有业绩的员工总是开绿灯的,即使是入职门槛很高的银行对有业绩的员工也是非常欢迎的。如果愿意从合同工开始,用业绩来获取正式的工作机会,是非常好的一种方式。

起步低并不等于未来没有上升空间,当年我从一个普通的程序员开始,通过不断的努力,花了7年的时间最后成为微软中国总裁;吴士宏的第一份工作是IBM公司的前台,后来成为IBM中国经销渠道总经理;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董事长马明哲,走进职场的时候只是一个给人开车的司机。

每个毕业生都应当有着从最底层做起的心态,起点有多低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否有足够的力量跳高。

摘自《中国经济周刊》

猜你喜欢

合同工业绩毕业
一图读懂业绩说明会
我们今天毕业了
朗盛第二季度业绩平稳 保持正轨
主要业绩
加强合同工思想政治工作 促进我校健康发展
三生业绩跨越的背后
毕业季
毕业了,能否学以致用
地方高校合同工党员发展工作困境及对策研究
——以C学院为例
毕业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