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追梦时代职业观的变迁

2014-06-11田文璐

记者观察 2014年6期
关键词:毕业生职业大学生

田文璐

转型期的中国,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发生着急剧的变化。这些变化牵动着国人价值观念的转型。青年人作为这个社会中最活跃的力量,在时代的转变中,职业选择、职业评价、职业奋斗也有了显而易见的变化。

2014年全国高校毕业生总数将达到727万人。比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的2013年再增加28万人,被冠以“史上更难就业季”。走进社会所感受到的竞争的激烈和现实的落差,让曾经的“天之骄子”开始由原来的“高不成,低不就”,逐渐转向“高也成,低也就”,大学生的就业观变得越来越务实。

而受社会变迁与就业形势转变的影响,出生于改革开放之后的80后、90后年轻人职业取向更加多元、职业选择更加自由。他们更愿意从事自己喜欢的工作,而不是迁就于“铁饭碗”;他们更勇于探索一些另类的行业,而不是墨守成规……种种迹象表明,在这个鼓励每个劳动者都能有体面和尊严、人人都享有人生出彩机会的追梦时代,青年一代的职业梦早已迥异于父母辈。

更加务实的就业观

过去大学生一直被誉为“天之骄子”,在计划经济时代,毕业后工作由国家分配,去向也大多是机关事业单位。即使在扩招的前几年。国家不再统一分配工作,但大学生依然是稀缺资源,往往也是非“白领”岗位不就业。随着高校进一步扩大招生规模,就业难题愈发显现。现在,大学生普遍认同“先就业再择业”;很多大学生主动放下身段,面向传统上被认为相对低端的行业就业。这反映了整个社会的就业观开始发生变化。

在求职过程中,毕业生的姿态已逐渐放低,不切实际地追求热门行业、暴利行业、光鲜职业的现象在减少。知名社交网站人人网最近一份调查数据显示,有超过四成毕业生表示会“先就业后择业”。

家住黑龙江、求学内蒙古的郭晓彤觉得北京的发展机会更多,就独自一人跑到北京来求职。她表示刚开始工作时起薪3000元就可以接受,“够自己生活就行”。当然,她还是很看重单位的发展前景和空间的,因为这和员工的未来息息相关。

来自“鱼米之乡”江苏无锡的薛修能打算今年毕业后回到家乡工作。“无锡虽不及北上广那么发达,但交通、商业氛围、优惠政策等方面都不差。另外,离家近什么都方便。”家住河北邯郸的杜骏对此也有同感,他觉得小城市幸福度会高一些。

苏州大学物流专业毕业的顾盼,现就职于南通自来水公司某水厂。主要负责水厂清潔池的巡检工作。

“虽然千的活不是学的专业,但就业形势这么严峻,能找份工作已不错了。”顾盼表示,很多朋友都像她一样,先找个工作干着,有机会再找更理想的岗位。

一名“落脚”于某房地产公司从事楼盘推介的新闻专业女生说:“想一下子找到理想的工作太难了,不管怎样,先养活自己再说。”

南通大学大四学生杨欢对学校的招聘会一场不落。他认为,与其毕业时“毕其功于一役”,莫不如“曲线救国”,找一份“临时工作”当做“练兵场”。

这些都代表了当下毕业生就业更加务实的趋势。但有职业顾问也表示,“先就业后择业”是把双刃剑,固然可以让毕业生以务实的态度选择工作,但如果没有科学的职业规划。则可能走入不断就业、辞职、重新择业的怪圈。因此,“骑驴找马”不能心中无“马”,还需要明确目标,做好规划。

与此同时,对于“铁饭碗”的追求,在一次次激烈竞争的跌倒后逐渐消退。很多毕业生选择去企业发展,而相对于求职难度较大的国企,毕业生们也越来越倾向于到有发展潜力的民营企业工作。

在西安俏江南,作为传统的服务行业,目前就吸引了大批的大学生前去应聘。为进一步提升企业的管理和服务水平,企业招聘人员表示,像驻总、副总、前厅经理、前厅主管、领班等岗位,已经开始考虑招收研究生来担任。

但在调查中发现,这种务实的就业观,更多还是体现在本、专科学生中,具有更高学历的研究生,在单位和就业方向的选择上,对专业依然很执著。据2013年的麦可思调查显示,仅有14.2%的研究生对工作是否与专业对口表示无所谓,而74.6%的研究生希望在毕业后找到与专业相关的工作。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包括研究生或者更高学历的人才,也应该逐渐适应已经变化了的就业市场需求,不断调整自己的就业观和择业观,只有这样,才能让学有所用,真正找到自己的用武之地。

我的职业我做主

出生于改革开放之后的80后、90后年轻人受社会变迁与就业形势转变的影响,职业取向更加多元、职业选择更加自由。种种迹象表明,在这个鼓励每个劳动者都能有体面和尊严、人人都享有人生出彩机会的追梦时代,青年一代的职业梦早已迥异于父母辈。

28岁的大学生周凯曾经不得不以“离家出走”来对抗父母要求他考公务员,“他们总想让我考公务员、事业单位,端上所谓的‘铁饭碗,但我根本不想去,那种安稳的生活不适合我,我想趁着年轻闯一闯。”进入体制内工作。一个月的“杳无音讯”最终让父母妥协了。

最后,父母不仅放弃让他考公务员,还拿出多年积蓄,支持他创业。在周凯集办公和生产于一体的宁夏宝光电气设备有限公司厂房内,他颇有感触地说:“父母看我和朋友已经开起了公司,业务也还可以。再加上听说各级政府支持大学生创业的优惠政策多,慢慢改变了观念。只要我自己干得开心,收入也还可观,他们总会接受的。”

与50、60、70后想法不同,在80后、90后心目中,是否有丰厚的薪水和显赫的职位并不是评价一份职业的关键指标。在他们看来,平衡工作与生活,职场上受到他人尊重,职业与自己的个性、价值观等相匹配,以及实现个人梦想更为重要。

正在国内一家珠宝杂志实习的佟宇。2012年从国内重点大学韩语系毕业后,没有立即工作,而是参加了一个为期一年的国外培训项目。因为特别喜欢珠宝,佟宇在选择职业时没有听从父母的回南方家乡做公务员的建议,而是开始了一个人在北京打拼的生活。

跟着“老板”学习扎气球的大学生王海明对自己的前景非常看好,“你别看我现在吹气球的工作很不起眼,实际上气球艺术如今在婚礼、百日宴、企业活动中运用得非常多,市场的潜力非常大。”王海明给自己的目标是“三年之内学好气球艺术,升级为老板”。

而对于当代大学生来说,自主创业也已经成为一种潮流,成为更能体现自我价值的一种出路。大学生马秉蓉就是追求创业潮流的一员。有一次在朋友家看到了種植芽苗菜的宣传材料后,她毅然放弃了在北京干电商的白领生活。回到家乡宁夏的西海固地区当起“菜农”。花了1800元在北京农科院专门学习种植芽苗菜技术,然后回到家乡注册了“绿馨芽苗菜培育中心”。

2013年底从上海回到家乡河南省息县的贾良琴,在县城最大的商场门口开了间美甲工作室。当她向母亲解释自己的工作时。母亲怎么也不相信有人愿意把一斤大米的钱花在一个指甲盖儿上。可现在,母亲成了贾良琴的帮手,每逢亲戚朋友问起她姑娘从事什么工作时,她总是说:“说了你也不相信,360行里找不着!”

除创业之外,一些另类的就业途径也正悄然兴起,成为“90后”毕业生们的新选择。当保安、卖猪肉、当掏粪工、当小丑、硕士男月嫂、入殓师、收破烂……随着公开报道的案例越来越多,这些与“大学生”身份看起来关系不大的职业,如今正被越来越多的“90后”践行。

但作为当下毕业生的主体,90后为职场带来活力的同时,也带来了一系列问题。过于张扬个性、兴趣至上让他们在职场上广受诟病。有多家用人单位吐槽,90后不仅面试爽约,得到OFFER也会跳票,辞职就像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据了解,人才市场常年招聘的职业包括营销和客服。岗位流动性非常大。用人单位普遍反映,一些年轻人被说两句就甩手走人,走前还得一天不差地给他们结工资。而在一些工厂,90后的年轻人最不稳定,一走就是一群人,随意性大,在用工荒大环境下,他们不怕找不到工厂接收。

对于这一现象。智联招聘校园招聘高级咨询顾问孟广认为,90后选择工作更围绕自我需求。对自己的生活有着强烈的向好意愿,如果所要的东西达不到,就会决然选择放弃。

《2014高校应届毕业生就业形势报告》中分析说,80后的父母大多为50年代出生人群,这部分父母集体主义观念强,对社会缺乏安全感,艰苦奋斗。而90后父母多为60年代生人,享受过经济改革的各种红利,生活水平得到跨越式提高,这让90后毕业生往往没有生活压力,所以不为金钱工作,更看重工作的趣味性和个人喜好。

对此,有人认为,90后为企业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中智集团副总经理、外企服务分公司总经理程功则表示。对于90后自由、独立的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如果雇主仍然沿用对于70后、80后传统的集体管理模式,忽视个性化管理,必然会造成90后频繁“出走”。而所谓的“特殊关照”,就是要针对90后的特点,设立专门的心理疏解人员或者管理者主动担当起导师责任。

歌美飒风电公司人力资源总监冯军则表示,不管在哪个时代,年轻人更显得个性张扬,这很正常。她指出,90后也给企业提出了挑战:要有胸怀去接纳,需要专业人士的技巧去引导。

多元化的成功观

上世纪90年代北京大学中文系毕业生陆步轩卖猪肉的新闻一夜之间传遍大江南北。陆步轩曾被讽刺为“浪费了国家优质教育资源的失败者”。而今天。开米粉店的北大硕士、“海龟”卖菜、大学生擦皮鞋都已不再是新闻。华中农业大学应用生物技术专业学生何三杰放弃保研资格。选择回家种地发展循环立体农业,被看做农村孩子实现新型职业农民梦想的典范。今天,人们对成功的理解更加多元化,传统的职业评价正在被颠覆。

有媒体报道的表兄妹三人或可代表人们职业评价的变迁。这个家庭中,大表姐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事业单位。工作稳定、收入可观、社会地位较高;二表姐大学毕业后进入一家外企。成为大城市中的一名白领;小表弟十几岁开始玩音乐,没有上过正规的大学,现在仍在自己喜爱的音乐里转。同时做着音乐家教等几份工作。年收入也有二十几万元。

二表姐说,曾经在家长们眼中,大表姐“很优秀”,她自己“还凑合”,小表弟则是反面典型,属于“混”的人。但这些年,父辈们的观念在发生变化,关于职业成功的定义也越来越宽泛。不再纠结于是否当官、是否属于“国家人”。家人现在经常对外夸赞表弟是家里的骄傲。

“书中自有千钟粟,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车马多如簇。”宋真宗赵恒《励学篇》中的成功观影响了中国人上千年。如今,社会分工不断细化,事事皆可为,人人皆可成英雄,各行都有成功者。多元化的社会环境让从事不同职业的人都能有发展空间,老一辈人口中的“上九流中九流下九流”职业,在当下已难有高低贵贱之分。

不过,尽管社会成功观正不断变得多元、立体、人本。但其中一些“流行”的成功观并不可取。当今社会,“金钱、名誉、权力、地位”等功利性的外在物仍然是评判成功与否和成功大小的关键标准,其中财富和权力又是最主要的评判标准,很多成功榜样的原型从之前的道德楷模转变成为财富精英。这就意味着。一个人的财富积累得越多。他就越成功。在这种观念误导下,现代人的价值取向日趋功利化,大多数人对成功的理解,无非是赚钱、高升、豪宅、名车之类。渴望成功本无可厚非,但若把成功简化为财富的多寡,这对于一个社会的长远发展来说是非常不利的。

我们的社会急需一种正确的成功观念,而要引导公民树立正确的成功观念,正确认识成功的价值和目的,以正当、合法的手段追求成功,需要社会、学校、家庭、个人多方面的共同努力。

猜你喜欢

毕业生职业大学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职业写作
大学生之歌
我爱的职业
最“叛逆”的毕业生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