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次住院与重复住院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健康教育认知缺陷的对比研究

2014-06-07张旭王蕊隋雪芝王晓琳

军事护理 2014年22期
关键词:住院问卷冠心病

张旭,王蕊,隋雪芝,王晓琳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86)

初次住院与重复住院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患者健康教育认知缺陷的对比研究

张旭,王蕊,隋雪芝,王晓琳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黑龙江哈尔滨150086)

目的 了解初次住院与重复住院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认知缺陷状况,比较其认知差异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以期为临床制定有效的健康教育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2012年3-12月,便利抽样法选择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197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按其是否为初次住院患者将其分为初次住院组和重复住院组,采用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认知缺陷问卷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文化程度、遗传史、血脂、血压、糖尿病、吸烟等方面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认知水平均高于常模;初次住院冠心病患者对健康教育的认知较重复住院患者差(P<0.05),其中在冠心病知识认知和出院指导认知方面无区别(P>0.05),而在健康生活方式认知方面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护士应根据患者的住院次数不同有侧重地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充分评估冠心病患者的认知缺陷,为提供有效的健康教育奠定基础。

冠心病;健康教育;认知缺陷

[Nurs J Chin PLA,2014,31(22):13-16]

近年来,冠状动脉硬化性心脏病(简称冠心病)的发生率呈日益增长的趋势,已成为我国心血管病患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冠心病患者容易突发急性致死事件,存活者复发和病死的危险很高,冠心病的防治工作就显得尤为重要[1]。了解患者的认知情况是实施有效健康教育的基础。认知影响行为,所谓“认知缺陷”是指个体对某种事物或现象的认识不全面、理解不深刻或不重视的一种现象。有研究[2]表明,弥补和纠正冠心病患者对疾病的错误认识能够改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本研究通过调查初次住院与重复住院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认知缺陷的现状,并进行比较分析,以期为今后护理人员进行有效的健康教育提供借鉴。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2012年3-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在黑龙江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心内科住院的197例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包括初次住院冠心病患者97例及重复住院冠心病患者100例,其中男97例、女100例;年龄34~85岁,平均(58.60±5.62)。入组条件:符合冠心病临床诊断标准,排除有明确诊断的其他系统疾病患者,如恶性肿瘤患者、传染病患者及意识障碍、精神疾病、认知障碍的患者;合并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的患者控制较稳定者(无并发症)可以列入调查范围,并且同意参加本调查。按其是否为初次住院患者将197例患者分为初次住院组和重复住院组。

1.2 方法

1.2.1 调查工具 (1)采用傅江湲制定的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认知缺陷问卷[3],问卷共23题,包括对冠心病知识的认知缺陷、对出院指导的认知缺陷、对健康生活方式认知缺陷三个方面的内容。问卷得分范围为(23~92)分,其中常模得分为(76.84± 8.12)分。问卷的重测信度为0.84,内容效度为0.91。答题方式均为单项选择题,通过符合相应程度计分,采用1~4分计分法:很少部分计4分、少部分计3分、多数部分计2分、绝大部分计1分,分值越高表明健康教育认知水平越差。(2)自制冠心病患者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包括患者姓名、年龄、性别、文化程度、遗传史、血脂、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内容。

1.2.2 调查方法 征得住院患者所在医院、科室负责人的同意和支持。与入组患者签订知情同意书后,于患者本次住院24 h内完成健康教育认知缺陷问卷和患者一般状况问卷的调查,问卷当场回收。共发放问卷200份,回收有效的初次住院冠心病患者问卷97份、重复住院冠心病患者问卷100份,有效回收率为98.5%。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多组间的比较采用方差分析;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 P<0.05或P<0.01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冠心病患者一般资料

2.1.1 初次住院冠心病患者一般资料 本研究调查的97名初次住院的冠心病患者中,男占46.4%、女占53.6%;年龄34~80岁,平均(59.33±10.38)岁。

2.1.2 重复住院冠心病患者一般资料 本研究调查的100名重复住院冠心病患者中,男占52.0%、女占48.0%;年龄37~85岁,平均(61.54±11.1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的比较详见表1。

表1 初次住院与重复住院冠心病患者一般资料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认知缺陷的比较 初次入院组和重复入院组患者健康教育的认知缺陷的评分分别为(64.10±13.87)和(51.29±10.49)分,而常模评分为(76.84±8.12)分,经方差分析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0.36,P<0.01)。经两两比较发现,初次入院组和重复入院组患者健康教育的认知缺陷的评分均低于常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1=-9.04,t2=-23.78,均P<0.01),且重复入院组患者健康教育的认知缺陷的评分低于初次入院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45,P<0.01)。初次住院组患者与重复住院组患者在对健康教育的认知上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初次住院组患者得分高于重复住院组,说明初次住院冠心病患者对健康教育的认知比重复住院冠心病患者较差。两者在冠心病知识方面及出院指导方面认知缺陷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健康生活方式方面比较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情况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认知缺陷得分的比较(¯x±s,分)

3 讨论

3.1 两组患者对健康教育的认知较常模高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冠心病患者对健康教育的认知水平有所提高,均优于常模值(P<0.05)。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随着我国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就医条件的改善,患者对健康的关注有所增加,且本次选取的医院为黑龙江省三级甲等医院中医疗条件较好的医院,故与常模值比较有差别。但是两组患者的得分较期望值仍有一段距离,在调查中发现冠心病患者对冠心病健康教育认知仍存在一定的缺陷。其原因可能是目前医院内的开展的健康教育以传统健康教育模式多见,健康教育的内容比较分散,针对性不强,随意性较大;健康教育的深度不够,在个性化需求方面的满足程度较低,收效不够理想;缺乏与时限相匹配的环节评价[4],缺乏对患者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进行充分的评估,由于患者个体存在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的差异一概而论的教育方式严重影响了健康教育的效果。故在进行健康教育时应注意避免这些不足,准确客观地评估患者的认知现状,做到有的放矢。

3.2 初次住院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认知缺陷高于重复住院冠心病患者 本研究结果显示,初次住院的冠心病患者与重复住院冠心病患者认知缺陷总体均数有差异(P<0.01)。初次住院冠心病患者对于健康教育认知缺陷高于重复住院患者,其原因可能与初次住院或者是刚确诊,未进行过系统的冠心病健康教育有关。健康教育是最重要的护理实践活动之一,是健康保健、健康促进的重要手段[5],也是整体护理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有研究[6]表明,健康教育可以帮助患者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如疾病的临床表现、发病特点、治疗等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对更好地配合治疗大有益处,两组数据比较中重复住院冠心病患者健康教育认知缺陷优于初次住院冠心病患者,可能与冠心病疾病本身特点有关。重复住院冠心病患者在病情变化及反复住院过程中积累了一些相关经验有关,也说明目前院内所实施的健康教育有一定成效。

3.3 两组患者在三大方面的认知缺陷情况

3.3.1 冠心病知识与出院指导认知缺陷 根据本研究结果所示,初次住院与重复住院冠心病患者在冠心病知识认知缺陷及出院指导的认知缺陷比较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这两方面得分较高,说明仍存在以下问题:由于患者的认知能力及理解能力存在个体差异,曾经在住院期间接受过健康教育的重复住院冠心病患者对疾病相关知识的了解仍基于感性认识,对冠心病危险因素的认知仍存在不足[1],严重影响着疾病的转归和患者的生活质量。健康教育并不是一种形式而是切实的工作需要,它应是一个连续的过程,需要护士在准确评估患者认知水平的情况下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不断进行强化。

出院指导包括定期随诊、遵医嘱服药、预防保健等方面,它是降低冠心病复发的关键,很多冠心病患者由于缺乏自我保健知识,缺乏遵医行为,从而导致疾病的复发和加重,以至于经常看急诊,反复多次住院治疗[7]。在调查研究过程中发现,不管是初次住院还是重复住院的冠心病患者都存在对出院指导的认知不足,对于按时复查不够重视。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患者获取信息知识的渠道增多,由于信息内容缺乏规范性,患者对专业知识的判断能力有限使之产生了很多错误的认识,有些患者认为广告药效果更好,也有的患者认为症状缓解就不用继续服药致使出院后服药依从性差。这些错误的理念已经根深蒂固,如何获取正确科学的疾病相关知识是促进健康行为的基础,也是健康教育的关键所在。目前,健康教育医院多在院内开展,而没有着重对患者进行出院跟踪指导,由于临床护理工作繁重对出院患者进行跟踪指导很难实现。然而出院指导对于疾病的控制和健康的促进起到关键的作用,有研究[8]表明随访能有效提高患者的认知水平强化健康教育的效果可见建立系统的随访护理势在必行。

3.3.2 生活方式认知缺陷 初次住院冠心病患者健康生活方式认知缺陷高于重复住院冠心病患者,两组患者在健康生活方式认知缺陷比较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以健康为中心”护理理念的转变,帮助患者恢复健康、促进健康已经成为21世纪护理工作的首要任务。健康的生活方式包括戒烟、限酒、体育锻炼、合理膳食、作息规律、情绪平稳、避免过度劳累、控制血脂、控制血压、及时就医等。在调查中发现初次住院的冠心病患者对健康生活方式不了解、认识不足,有的患者虽然认识到自身存在不良的生活习惯却因为不够重视或者抑制力差等问题很难纠正。

健康的生活方式对疾病的康复和转归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在日常护理中正确、适时的健康教育是护理对象做出健康决定和提高自身整体健康水平的必要条件。对初次住院的冠心病患者在进行健康教育时应着重强化该部分内容,帮助患者了解健康生活方式的标准,避免影响健康的危险因子,有效地矫正不良的生活习惯,使患者认识到和谐的人际关系和进行体育锻炼有利于疾病恢复,从而促进健康行为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随着冠心病发病率的增加和整体护理的完善,院内对冠心病的健康教育已逐渐重视,重复住院冠心病患者对健康生活方式的认知情况有所改善,对危险因素的认知明显高于初次入院的患者。

护士为患者提供恢复健康促进健康的护理服务,是健康教育的提供者、是促进健康行为的督促者和合作者[9-14]。在进行健康教育时需要全面评估患者的认知现状、找出现存的问题、与患者共同参与健康教育的计划和实施,做到因材施教,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健康教育,改善冠心病患者的认知缺陷、促进健康行为从真正意义上预防冠心病的发生与发展。

[1]庞蓓蕾,刘力松,贾娜.冠心病病人对冠心病危险因素认知状况的调查分析[J].护士研究,2009,23(9):2463-2465.

[2]袁素平.认知行为干预对慢性心衰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临床护理杂志,2009,8(11):4-6.

[3]傅江湲,李薇,陈哲.冠心病病人健康教育两种方法的对比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2):237.

[4]谢玉兰,肖泽兰,张继红.采用知信行模式进行健康教育对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不良生活方式的干预效果[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2):74-76.

[5]姜安丽.新编护理学基础[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6:20-25.

[6]石引娣,贾彩虹.冠心病病人的健康教育体会[J].实用医技杂志,2006,13(14):2546-2547.

[7]鲁萍,胡淑媛.老年冠心病病人生存质量与健康教育关系的研究[J].现代护理,2001,7(11):1-4.

[8]刘聪颖,张静.电话回访式健康教育对老年冠心病患者认知程度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0,8(14):325-326.

[9]马建琴,谷爱青,刘艳萍.角色模拟训练在护士同理心培养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上旬版,2013,27(12):3945-3946.

[10]成守珍,龚凤球,高明榕,等.ICU专科护士培养与使用[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4):15-17.

[11]吴蓓君,徐文丽,王世英.护士亚健康文化心理根源与干预对策[J].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2013,20(8):797-798.

[12]胡荣,詹莉,兰秀燕,等.不同人群对优秀护士素质要求的调查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13,10(9):387-389.

[13]宋丽萍,马君.提高疗养院护士素质的体会[J].中国疗养医学,2013,22(6):567-568.

[14]李小珠,谭文玉,费小芳.精神科护士对健康教育的认知与实施现状调查[J].临床心身疾病杂志,2013,19(6): 548-550.

(本文编辑:郁晓路)

The Comparative Study on Health Education Cognition Defects for the 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in the Aspect of being Hospitalized for Initial or Repetition

Zhang Xu,Wang Rui,Sui Xuezhi,Wang Xiaolin(Department of Cardiology,Second Hospital Affiliated to Harbin Medical University,Harbin 150086,Heilongjiang Province,China)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the health education cognition defects for coronary arte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in the aspect of be hospitalized for initial or repetition,and compare the differences of cognition and analyze its influencing factors,to provide evidence for set a measure for health education efficiently.Methods By convenience sampling,197 case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 patients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initial and repetition be hospitalized.The participants were investigated by using health education cognition defects questionnaire.Results 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of patients in the aspects of age,sex,education background,genetic history,blood lipids,blood pressure,diabetes,smoking and so on(all P>0.05).The two groups of patients on the level of cognitive education were higher than norm;the initial patients were poor than those who has repetition be hospitalized(P<0.05), and there was no difference in the coronary heart disease knowledge and discharge guidance cognition(P>0.05),while there was statistic significance of patients in healthy lifestyle cognition(P<0.05).Conclusion Nurse should be differently to patients based on the times be hospitalized,fully assess cognitive deficits inpatients with coronary heart disease and lay a foundation to provide effective health education.

coronary heart disease;health education;cognitive depects

10.3969/j.issn.1008-9993.2014.22.004

R541.4;R494

A

1008-9993(2014)22-0013-04

2014-03-14

2014-07-20

张旭,本科,护师,主要从事临床护理工作

猜你喜欢

住院问卷冠心病
妈妈住院了
ADAMTs-1、 CF6、 CARP在冠心病合并慢性心力衰竭中的意义
茶、汁、饮治疗冠心病
警惕冠心病
问卷网
QCC在预防神经内科住院患者跌倒与坠床的应用
精神病人住院自缢 医院担啥责
冠心病室性早搏的中医治疗探析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问卷大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