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20世纪歌剧巡礼

2014-06-06欧南

歌剧 2014年4期
关键词:贝尔格勋伯格调性

欧南

【歌剧内容】士兵沃采克是个理发师,老实懦弱又有些神经质。他和玛丽结婚并生有一个孩子,但玛丽背着他和军乐长勾搭,这使沃采克非常愤怒,他去找军乐长论理,非但没有效果,反而遭到羞辱,这使得沃采克产生了杀死妻子玛丽的动机。沃采克将玛丽引到了河边,用匕首将玛丽杀死,自己也在错乱中投河自尽,而此时他们的孩子正骑着木马在家门口玩耍。

《沃采克》是“表现主义”最著名的一部歌剧,这部歌剧的题材虽然也是关于凶杀,但比之“真实主义”歌剧的同类题材来说,这个故事的含义要深刻得多。“真实主义”歌剧基本都是市井娱乐性的题材,没什么欣赏难度,而沃采克则表现了一个可供心理学分析的研究案例。事实上,沃采克的确是后来心理学常引用的一个经典人物。从沃采克本身的人物性格来说,他有着神经质、恐惧、不安、臆想等种种内心活动,作品表现了作者对下层不幸的、弱小的人们的同情。在剧中沃采克是个本分又无用的男人,在被情敌羞辱后,他不敢向仇人报仇,却对比他更弱小的妻子下手。这在一定程度上刻画了生活在社会底层民众的麻木和对强权的恐惧。沃采克是个典型的小人物,他的压抑和惊恐显示了下层民众一种普遍的生存状况。

《沃采克》的故事题材取自德国诗人、作家毕希纳的诗剧。贝尔格的这部歌剧的音乐是无调性的,声乐部分都用说唱的形式。而每幕都按照古典的音乐曲式排列,第一幕是个五乐章的组曲,第二幕是个五乐章的古典交响曲,第三幕则是一组六首变奏曲式的创意曲。这是“表现主义”歌剧中最经典的一部作品。

虽然无调性音乐的表现领域相当有限,它无法很好地表现人类的一些基本情绪,如沉思、浪漫、爱情等等,但它对刻画人类的内心痛苦和烦躁不安的情绪却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它那种尖锐的音响和不协和音很容易描写一种病态的心理特征。所以,对《沃采克》这个人物来说,用无调性音乐来阐释他,不啻是相当合适的题材。

对德国人来说,毕希纳的名字如天空中耀眼的彗星,短暂而绚烂,而德国文学最重要的大奖“毕希纳文学奖”就是为了纪念毕希纳而创办的。但对我们来说,毕希纳还是一个陌生的名字,我们先来了解毕希纳这个作家的一些情况。

毕希纳生于1813年,他的父亲是奥匈帝国时期黑森公国的一名外科医生,曾经在军队中服过役。毕希纳从小天资聪颖,由于家庭背景,培养了毕希纳喜欢思考阅读的习惯,从小便读了大量的书籍。中学毕业后,他的父亲希望他子承父业,送他到法国斯特拉斯堡大学学医。而毕希纳除了学医之外,又转入吉森大学攻读历史和哲学,这些经历都促使了他日后从事文学创作。

或许真正促使毕希纳拿笔创作的动机,是当时法国风起云涌的革命。1830年,法国爆发了著名的“七月革命”,它使得“自由,平等,博爱”的理想更加深入人心。在毕希纳回到故乡黑森公国后,亲眼所见当地农民悲惨的生活,而对不幸者的同情促使毕希纳参加了秘密的革命团体人权协会,并写下著名的戏剧《丹东之死》,这部戏剧给他带来了杀身之祸,当法庭传讯他时,毕希纳连夜逃亡斯特拉斯堡。1836年,毕希纳移居瑞士苏黎世,获得大学教师资格,但翌年,毕希纳就因染上伤寒不幸去世,遗体被安葬在苏黎世公墓,时年仅23岁。

毕希纳最著名的作品,就是这部未完成的悲剧《沃采克》,它取材于1821年发生在莱比锡的一个真实的案例。1821年,一个叫约翰-克里斯蒂安·沃采克,曾当过兵的中年理发师,谋杀了他房东的养女——寡妇乌斯特。被捕后,沃采克说,他不顾一切的凶杀,不只是由于遭到拒绝后的嫉妒,而且还因为寡妇看不起他的贫穷。很多人怀疑沃采克神经不正常,而他自己也供认,在30岁以后经常出现间隙性的偏执,视听幻觉,压抑等,但法庭在反复调查后,否定了犯人有精神病的说法,三年后,沃采克被当众处决。这个不幸的故事无疑触动了毕希纳的神经。也是因为这部戏剧,毕希纳成了德国第一个在戏剧中塑造无产者形象的作家。毕希纳是在1936年,也是他去世前不久开始研究这个案例的,他怀着对小人物的深刻同情,批判了当权者对人性的压制,究竟谁更堕落?而小人物的不幸,恐惧究竟是谁造成的?所以这部戏剧就像一颗重磅炸弹一样,逼着人们用良知去思考这个现实。不过这部戏剧一直到作者去世十几年后才被发现,而正式公演是在1913年。它立刻被表现主义诗人、艺术家们发现了它的现实意义,从此,这部戏剧开始盛演不衰。由于这是一出未完成的作品,不完整的手稿片段共有四个,且没注明场次,所以各种版本都是按照编者的理解自己加以组织,出入很大。此外,《沃采克》还吸引了很多有良知的艺术家改编成不同的形式,其中最著名的就是贝尔格于1923年上演的歌剧《沃采克》和德国导演赫尔佐格拍摄于1979年的电影《沃采克》。

作为“新维也纳乐派”的三巨头之一,贝尔格被斯特拉文斯基认为是20世纪作曲家中最具天分的形式的建构者。贝尔格出生在维也纳一个条件优越又富有修养的家庭,他并没有受过正规的音乐教育,其实现在想想,这反而是好事,正是因为缺乏学院刻板的训练,才会使得他在创作上更大胆、自由,他的老师勋伯格也没有受过多少严格的音乐教育,但勋伯格虽然激进,也希望学生还是能打好扎实的基础,但显然贝尔格的兴趣不是传统,而是对无调性音乐的探索。他的《弦乐四重奏》和《三首乐队小品》都曾受到好评。

1814年,贝尔格观看了毕希纳的《沃采克》,这部戏剧使他深深着迷,决定为之谱曲。但好事多磨,由于兵役,贝尔格被迫中断,但最终还是完成了这部作品。1824年,歌剧的片段在法兰克福上演,一年后,完整版的歌剧由埃利希·克莱伯指挥在柏林国立歌剧院首次公演,获得了巨大的成功,这对不同于传统的现代歌剧来说是极为罕见的。而歌剧《沃采克》在音乐史上的重要性可以与勋伯格的《月光下的皮埃罗》、理查-施特劳斯的《莎乐美》和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等作品媲美,且至今为止,《沃采克》仍是现代主义歌剧上演率最高的歌剧之一。

而贝尔格之所以强烈地为这部戏剧谱曲,和当时的政治气氛不无关系。20世纪初,德奥的君主体制已开始没落,社会矛盾空前激化,战争的残酷,古老的君主体制不断地分崩瓦解。而贝尔格正是成长于这样一个社会极度动荡的岁月里,出于对苦难的理解,贝尔格一开始就从沃采克这个小人物不幸的遭遇上发现了时代的命脉,并产生强烈的认同感,这已经成了一种象征。在贝尔格1918年给妻子的信中,他说道:“在他(指沃采克)的性格中有一点我的影子,因为我度过了这些战争年代,就像依附于我所痛恨的人,受到囚禁、疾病、俘虏、遗弃之苦,实际上受尽屈辱。”另外,还有现代实验音乐大规模的出现,如勋伯格的《月光下的皮埃罗》、理查·施特劳斯的《莎乐美》等大胆的表现手法,令人咋舌,这些作品都为贝尔格写下这部歌剧带来了信心。

无调性音乐常常局限于一种短小的体裁,但《沃采克》的诞生,标志着无调性音乐也能涉及比较重大的体裁。因此,这是无调性音乐的一部具有标志性的重要歌剧。歌剧共分三幕。指挥是当时还年轻的埃利希-克莱伯,据说光排练就达137次,但也有人认为,这是那些反对埃利希-克莱伯的批评者故意编造的,事实上排练不超过34次。即便如此,也足见这部歌剧的难度了。

和《春之祭》、《莎乐美》一样,反传统的艺术作品,一开始总是引来阵阵非议。既有赞赏的,更多的则来自批判。而反对者声称:“当我昨晚离开国家歌剧院时,我有一种感觉,仿佛我不是置身于公众剧院,而是在一座疯人院中。台上、乐队中、大厅里,到处都是些疯子,其中包括富于挑战性的一群人——勋伯格无调性主义突击队的信徒们……我认为贝尔格是一个音乐骗子,是一个对公众有危害的音乐家。”赞赏者如著名音乐评论家阿·爱因斯坦(他是物理学家爱因斯坦的远亲)则说:“这部作品充满隐藏于我们正常而清醒的生活之后的东西……使这部作品如此独特可信的,是由于作者始终使自己的技巧与诗意的表现目的完美地谐和一致。”

其实,艺术并不真正存在什么见仁见智的问题,它就是保守与开放的撕咬。保守主义者大多害怕新生事物,害怕变革,而激进的,富有创新精神的艺术家是不会甘于墨守成规的,他们生来就是为了去“破坏”的,去杀出一条属于他们的路,贝多芬如此,瓦格纳如此,勋伯格如此,贝尔格也是如此,这是他们作为艺术家的使命。

而西方艺术家最让人欣赏的是,他们常常有着干预现实,谴责现实,不管个人前途,名誉,怀着极大的热情创造新艺术的勇气,仅凭这一点,便值得我们赞叹。

除了《沃采克》之外,1934年,贝尔格又完成了他另一部现代歌剧《璐璐》。《璐璐》是贝尔格一部未完成的歌剧,但除了第三幕的少量配器以外,基本上都已完成。而在贝尔格去世后,在40年间,除了演奏过其中的第二幕以外,这部歌剧一直在他的遗孀的拒绝下没有公之于众。一直到1976年贝尔格的遗孀去世以后,这部作品才由奥地利作曲家、指挥家采尔哈完成第三幕中的配器,于1979年在巴黎第一次演出了完整的《璐璐》引起轰动。这部歌剧也是采用了“十二音”的方法,音乐的结构十分复杂,体现了贝尔格高超的作曲技巧,同样也是“无调性”歌剧的典范之作。

猜你喜欢

贝尔格勋伯格调性
贝尔格《钢琴奏鸣曲》(op.1)结构组织分析
阿瑟·奥涅格新调性思维研究——以管弦乐曲《太平洋231》为例
种族身份、道德主体与救赎的哲学意义
——评《勋伯格与救赎》①
勋伯格多变创作风格之探析
阿尔班·贝尔格《为独唱和钢琴所作的七首早期歌曲》技法风格探析
勋伯格:伟大的音乐革新者
单子论与调性原理
梦呓——贝尔格艺术歌曲(Op.2)调性与无调性“一体化”创作技法解密
贝尔格歌剧《露露》在国内的研究现状分析
调性音乐中“非结构因素”的延长与扩张——以所选的李斯特作品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