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传统街巷空间形态探析
——以南京荷花塘为例

2014-06-05张春霞谢金之

关键词:街巷荷花巷道

张春霞 谢金之

传统街巷空间形态探析
——以南京荷花塘为例

张春霞 谢金之

图1、荷花塘凹凸有致的街巷形态

图2、陈家牌坊处的地台与下沉式空间

传统街巷是具有一定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所普遍具有的城市肌理,对其保护应在充分挖掘街巷空间形态,把握街道形态特征以及街区空间特色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本文以南京荷花塘为例,分别从街巷的街道韵律、街巷的平面形态以及街巷的空间尺度三个方面深度挖掘其特有的空间形态,旨在城市更新中为保护传统街巷提供参考。

传统街巷 南京荷花塘 空间形态

图3、水斋庵西街巷界面

一、荷花塘传统街巷的空间形态现状

街巷是传统城镇形态的骨架和支撑,是城市一定历史面貌的缩影,是我国文化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历程中,巷井街区在传承文化的同时,积累形成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审美哲学和价值体系。改革开放以来,在经济社会迅速发展和城市规模日益膨胀的双重背景下,中国传统巷井街区文化的保护、传承和创新受到很大的冲击,特别是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规划“重建时代”的到来,“大拆大建、推倒重来”的方式随处可见,传统巷井街区特有的历史风貌正在大规模改造中逐渐丧失。短时间内,“建设性破坏”远远超过了千百年来城市发展过程中自然性的损坏,城市文脉出现断层,传统巷井街区的文化环境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随之替代的是缺乏个性和历史文化底蕴的城市空间,城市特色逐渐消失。

荷花塘历史街区隶属于今南京秦淮区,占地面积约12.56公顷,是南京老城南传统居住区之一,其拥有较完整的明清传统居民街坊的街巷空间格局。历经岁月洗砺,街区内仍然有相当一部分的建筑及空间形态保留着传统风貌。据统计,省级、区级文物保护单位共计4处,其中,刘芝田故居为省级文保单位,魏家骅故居、殷高巷故居、高岗里古建筑群为区级文保单位,此外,街区内还保存了43处明清传统民居建筑群、13条历史街巷、8处古井、73处古树。它是南京最具历史文化底蕴与明清建筑特色的古城历史风貌区之一。然而,由于城镇化的飞速发展、城市功能定位的改变,以及城市中心的变迁等原因,使荷花塘街区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加之政府对其保护认识不全面,保护方式不完善,导致街区内许多承载着老南京历史、文化、民俗等信息的老建筑被拆得支离粉碎,传统街巷空间也在不断地消失。在城市发展过程中,保护传统街巷特色,延续原有城市肌理,其前提就是挖掘传统街巷独特的空间形态,深入了解街巷特有的空间特色,在此基础上有针对性的进行保护、改造。

图4、荷花塘街区内的街巷平面形态

二、荷花塘传统街巷的空间形态特征

(一)街巷的街道韵律

传统街巷的各个界面是逐渐展开的,漫步于其中,易产生一种“山穷水尽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感觉,这不仅避免人们视线的直接穿入,还能勾起人们强烈的探索心理。人们对街巷空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这其中跌宕起伏的街道韵律。

1、凹凸有致

芦原义信在《街道美学》中提倡“营造小空间”的观点,他认为小空间代表的是个人的、安静的且富有诗意的空间,它摆脱了将他人带入对象内部,进一步探索其内部秘密的可能性。与此同时,他还提出“阴角空间”、“密接原理”等概念。这些小街道空间都是在平直的沿街界面中开辟的一缕生机。在传统街巷的形态中,人们将其称为“凹”空间,它是街道向住宅区延伸的一个小型区域,自然协调地连接着街巷与住宅区,不仅紧临巷道,方便人们进入,还更能够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促进居民的交流,提升邻里的亲和性。

事物都是相对的,街巷的边界不一定要一味地后退。在实地调研时,我们发现那些具有侵占性的临街建筑往往会给人们带来不一样的体验效果,一般情况下,我们将这样的空间称之为街巷中的“凸”空间。但是,这类的空间与街巷内的违规私搭是不一样的,它们不但不会影响街巷的正常通行,作为巷道内的活跃因子,以其自身独特的造型与形态,还会丰富街巷的空间层次,激起人们的体验兴趣。

图5、“直线型”——饮马巷街巷平面形态

图6、“曲线型”——水斋庵街巷平面形态

荷花塘历史街区的建筑多由居民自发建造,不受清规戒律的约束,因此其街巷形式多自由活泼,形态基本凹凸有致,其中以陈家牌坊、孝顺里以及水斋庵三条街巷最为突出(图1)。建筑的转折变化形成了街巷空间的凹凸,街巷空间的凹凸变化又促使沿街建筑外轮廓发生转折,建筑间的错落组合产生空间的收放,空间的收放又致使街巷形成张力。这种相互关系形成的街巷形态加强了街巷空间的层次性,提高了街巷空间的趣味性。

2、高低起伏

街巷的高低变化有两种形式,一是因地形的高低变化使底界面产生起伏;二是由于居民的需求层次、经济状况不同,使得建筑层数不一,形成高低错落变化。利用自然的高低起伏地形或人工的方式将地面不同程度的抬高、下沉,不仅直接影响巷的空间层次与视线的连续性,还可给人带来不一样的情感体验。如位于荷花塘陈家牌坊处的地台空间(图2),由于周边的中山南路地势较高,导致陈家牌坊巷道与中山南路交界处形成了一个地台空间,顺着地势沿巷道展开,较高的地势既强调了陈家牌坊在荷花塘街巷中的重要地位,又提高了人的视线的可达性与连续性。同样陈家牌坊巷道的下沉式空间(图2),地势低于周边而形成封闭的内部空间,给人一种稳定亲切的安全感,这种内部空间的构成用格式塔心理学的法则来解释,就如梅茨格在《视觉法则》中所描述的一样,当认识一个图形时有所谓的“内侧法则”或者“包围法则”,那么,相对于外部空间,那种下沉式空间作为“图形”来说就更容易被看到,也更乐于被人们接受,“就像流水淤塞一样,或是人流汇集或是摆上椅子休息。”[1]在这些地方,更能创造出一种把人们拥抱在里面的完整、温暖的人性化空间。

街巷中高低起伏的建筑高度是居民生活状况、经济水平的真实写照。经济殷实、条件充裕的大户人家,其建筑一般为2~3层,选址较为讲究,装饰也较为丰富;经济条件中等的民居通常为1~2层,装饰选材多以实用型为主;经济条件较差的居民,其建筑一般为1层,满足基本的日常生活功能。荷花塘历史街区中不同的街巷所呈现的形态也不同。如孝顺里、水斋庵三五巷、高岗里等巷道,除了几个较为重要的名人故居(如位于孝顺里20号的曾静毅故居、殷高巷14号的刘芝田故居、高岗里17~19号的魏家骅故居等),其建筑基本以一层高度为主。作为主要商业区的水斋庵巷道,其南北段呈现的形态也不一样,水斋庵北段为荷花塘历史街区的主要入口,为了适应高密度居住人群,提高居民生活环境,20世纪90年代末入口建筑多更新改造成6~7层的小高层,如殷高巷小区、磨盘街小区等,再加之其他建筑要承担街区内的商业功能,因此其沿街建筑多以2~3层商铺为主,小高层建筑零星穿插其中,而水斋庵南段主要为居住区,从水斋庵23号以南,其建筑基本为1~2层,所形成的街巷形态与水斋庵北段相比较为低缓,但整体协调统一(图3)。

(二)街巷的平面形态

“道路是观察者习惯、偶然或是潜在的移动通道,对许多人来说,它是意象中的主导元素。人们正是在道路上移动的同时观察着城市,其它的环境元素也是沿着道路展开布局,因凭与之密切相关。”[2]不同平面组合形态的街巷给人不同的视觉感受,体验效果也迥然各异。在分析荷花塘传统街巷空间时,我们发现其平面形态大致可以分成三种,即直线型、曲线型、折线型(图4)。

1、直线型

直线型巷道是传统街巷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类型,此类巷道两侧的界面呈连续平行状,巷道尺度偏小且较为狭长,置身其中能让人清晰地感受到一种理性的秩序感。直线型巷道虽整体呈直线状,但也不会像一眼望不到尽头的现代城市干道那样,而是与街巷内其它里巷一并形成一个蜿蜒曲折的连续空间,一般情况下,巷子的底景就是另一个巷子的转折点。如位于荷花塘街区东南角的饮马巷(图5),整个巷道平直而悠长,错落有致的建筑所形成的界面使得巷道空间得以清晰地界定,建筑在巷道里具有较强的图形特征。巷道的尽头连接着水斋奄,连续而狭长的巷道与底景的水斋奄形成虚实相间的图底关系。

2、曲线型

曲线型巷道一般是自发性形成的,在形成过程中往往受当地的具体条件影响,或依河流而建,或沿等高线而造,既是对当地自然地理风貌的反映,也符合传统风水学的要求——“宅周流水,道路不能直硬冲射,以弯曲有情最好”[3]。如荷花塘街区中的水斋庵(图6),巷道蜿蜒迂曲,其空间不断出现细微的放大、缩小或转折,结合牌坊、古树、古井等景观小品形成丰富多样的空间层次。沿街的建筑界面缓慢而含蓄地向前延伸,如行云流水般舒卷自然,避免了行人视线的一览无余,整个空间舒缓而怡心。

3、折线型

在传统街巷中,受地形地貌的限制与土地私有的影响,古民居之间常常存在一定的角度,相应的巷道空间就是由多段折线组合而成。荷花塘街区中存在多条折线型巷道,其中孝顺里最为突出,如图7所示,由若干个建筑界面不规则组成的折线型巷道,不仅丰富街巷的空间层次,提高街巷的韵律感。利用巷道弯曲转折形成的阴影区,还能达到遮阳防晒的效果。与现代建筑空间所强调的“起始——过渡——转折——高潮——结束”叙事空间相比,传统巷道关注更多的是均衡状态下的变化,没有所谓的开始、高潮与尾声。整个巷道界面细腻而统一,虽建筑的造型、形态有一定的相似性,但蜿蜒迂折的巷道界面所形成的底景与对景效果向人们娓娓道来一个个动人的街巷故事。

传统街巷中多数巷道给人的感觉往往是非曲即直,折线型巷道经常会被忽略。从格式塔心理学角度分析,“一个成85°或95°的角,其多于或少于直角的那个度就会被忽略不计,从而被看成一个直角;轮廓线上有中断或缺口的图形往往自动地补充或完结,成为一个完整连续的整体,稍有一点不对称的图形往往被视为对称图形”[4]。人类的心理本能的存在着一种“完形压强”,当感知一个不规则、有缺口的形状时,自然地会产生一种促进大脑紧张活动的内在力来弥补这个形状的“缺陷”,使之达到内在的完满与平衡。

(三)街巷的空间尺度

爱德华·T·霍尔在《隐匿的尺度》一书中将人与人之间的交往距离划分成亲密距离(0~45cm)、个人距离(0.45~1.20m)、社会距离(1.20~3.75m)以及公共距离(>3.75m)等一系列距离,每种距离代表着不同人之间的情感交流。亲密距离一般是夫妻或情侣之间表达爱抚或愤慨等较为强烈感情的距离;个人距离一般是家人或者要好朋友之间交流的距离,是一种较为亲密的交往距离;社会距离是一般朋友、邻居、同事等之间交往的距离,感觉亲切却不过分亲密;公共距离只适用于简单的交流,由于尺度较大,场所感不强,人们只愿意旁观而不愿参与其中的距离。

荷花塘街区的街巷基本属于晚清至民国初年的巷道形式,其平均巷宽一般不超过4米(图8),殷高巷、磨盘街南段、谢公祠、孝顺里以及水斋庵南段等巷道基本都在2.5米上下浮动,尺度属于社会距离。这些巷道尺度适宜,易于邻里之间交流,并且在交流过程中能体验到交往所必须的细节,提高短暂交流活动的发生几率。也有一些巷道尺度不足2米,有的甚至不足1米,如水斋奄三五巷。但行走在这样的空间中,人不会觉得压抑,相反会感觉很舒服,分析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首先,传统街巷的建筑基本为1~2层,层高约3~7米,根据芦原义信的D/H原理,建筑高度适合人们的心理尺度,视线虽被建筑高度收束,但易产生空间的围合感,满足人们追求安定亲切的空间心理需求;其次,传统街巷的平面形态并非只是直线型,其多数是曲折收放的空间形态,避免了空间形态的单一;再次,传统街巷生动的市井生活赋予街巷空间活跃的内容,弱化了狭长窄小的空间给人带来的心理压抑幽闭感。同时,江南传统民居是典型的“粉墙黛瓦马头墙”建筑特色,白色为主的墙面光线折射强,即使在巷道尺度不足1米的情况下,也可形成较为明亮开敞的空间;最后,传统街巷里有着丰富的建筑符号,如门窗、屋檐、古树、古井等,在统一的空间中有着多样的变化,对丰富街巷空间起到积极的作用。

图7、“折线型”——孝顺里街巷平面形态

图8、荷花塘街巷宽度浮动图

三、结语

传统街巷是一个人与人、人与环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舒适环境,其跌宕起伏的街道韵律、细腻丰富的空间层次以及以人为本的空间尺度共同构成传统里弄居民赖以生存的宜人空间,这也正是现代聚居环境中所欠缺的。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建设将注意力基本投放在房型、功能以及人均占有面积上,对于居民之间的邻里关系、居民生活环境的认同感及归属感考虑甚少,导致城市中人与人、人与建筑、人与街道之间完全隔离,建筑只成了人们遮风挡雨的住所,街道成了人们相互漠视的场所。

街道是人的街道,而不是图纸上、想象上的街道,因此,现代城市快速发展中,在保护传统街巷形态基础上对其进行更新再创造,使其在新的环境里充分发挥其个性,唤起现代居住环境里人们情感的归属,是城市规划师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1] (日)芦原义信.街道的美学.尹培桐 译.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6:58.

[2] (美)凯文·林奇.城市意象.方益萍 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1:75.

[3] 王其亨.风水理论研究.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5:73.

[4] 滕守尧.审美心理描述.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0:98-115.

(张春霞,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2012级硕士研究生/谢金之,扬州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建筑工程学院助教)

江苏省2013年度普通高校研究生科研创新计划项目“传统巷井街区保护与巷井文化激活探究——以南京荷花塘为例” 的阶段成果,项目编号:CXLX13_637]

猜你喜欢

街巷荷花巷道
人间烟火,最爱隐秘的街巷美食
基于FLAC3D的巷道分步开挖支护稳定性模拟研究
边走边唱
坚硬岩石巷道中深孔爆破技术的应用
雨中的街巷
Gender Differences in Language Learning and the Implications for EFL Teaching
荷花
荷花
夏天的荷花
深埋断层与巷道相对位置对巷道稳定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