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2014-06-05葛瑶刘健黄传兵谌曦张皖东汪元王桂珍范海霞陈瑞莲曹云祥

中国临床保健杂志 2014年5期
关键词:瓜氨酸类风湿关节炎

葛瑶,刘健,黄传兵,谌曦,张皖东,汪元,王桂珍,范海霞,陈瑞莲,曹云祥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科,合肥 230031)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变化及相关性分析

葛瑶,刘健,黄传兵,谌曦,张皖东,汪元,王桂珍,范海霞,陈瑞莲,曹云祥

(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风湿科,合肥 230031)

目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血清抗环瓜氨酸肽抗体(抗CCP抗体)的变化及其与其他实验室指标之间的关系,同时观察抗CCP抗体在不同中医证候的表达特点。方法收集101例RA住院患者资料,观察其抗CCP抗体的变化,并分析其与总蛋白(TP)、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红细胞沉降率(ESR)、抗溶血性链球菌“O”(ASO)、类风湿因子(R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免疫球蛋白(Ig)的关系。结果抗CCP抗体在湿热痹阻证、痰瘀互结证、风寒阻络证、肝肾亏虚证四个中医证候中,在湿热痹阻证中阳性率显著高于其他证型;抗CCP抗体与免疫球蛋白G、免疫球蛋白M、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hs-CRP呈正相关(P<0.05),与酸性糖蛋白呈正相关(P<0.01)、与RF、ASO呈负相关。结论RA患者血清抗CCP抗体升高显著,且与炎症指标呈正相关,在中医证型中的湿热痹阻证中的阳性率升高明显,可作为疾病活动的重要指标。

关节炎,类风湿;证候;类风湿因子;抗环瓜氨酸肽抗体

长期以来,类风湿关节炎(RA)的诊断需要综合分析临床症状、影像学特征以及实验室指标,尚无特异性、敏感性高的金标准[1]。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作为特异性相对较高的实验室指标,对RA具有很高的特异性(94%~98%),并可在60%~75%的RA患者中出现[2]。本研究通过回顾分析101例RA患者抗CCP抗体的表达情况、抗CCP抗体与其他相关实验室指标的关系以及抗CCP抗体在不同中医证候中的阳性率,探讨其在RA病理过程中的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研究收集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在安徽省中医院风湿免疫科住院的101例RA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符合2010年美国风湿病协会/欧洲风湿病联盟修订的RA的诊断标准。其中男性9例,女性92例,男女比例为1∶10.2,病程1个月~50年,平均(8.4±9.8)年;年龄15~79岁,平均(54.4±13.9)岁。

1.2 研究方法 将101例RA患者资料,包括性别、年龄,病程、生化检查等填表并建立数据库,探讨抗CCP抗体与总蛋白(TP)、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抗溶血性链球菌“O”(ASO)、类风湿因子(RF)、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免疫球蛋白(Ig)的相关性。上述生化指标采用日立7600型全自动生化分析仪进行测定。红细胞沉降率(ESR)采用魏氏法;抗CCP抗体检测采用ELLSA法检测。

1.3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对于计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采用Spearman分析。

2 结果

2.1 不同中医证型RA患者抗CCP抗体变化 在101例RA患者中,有84例患者抗CCP抗体明显高于正常参考区间(0~25 RU/m L),17例在正常参考区间内。抗CCP抗体在湿热痹阻证、痰瘀互结证、风寒阻络证、肝肾亏虚证四个中医证候中阳性率(某证型抗CCP抗体升高例数除以101例的总例数)的表达为:湿热痹阻证66例(65.35%),痰瘀互结证5例,抗CCP抗体均值明显低于其他证型(均P<0.01),见表1。

表1 不同中医证型RA患者抗CCP抗体变化

2.2 抗CCP抗体正常组与升高组实验室指标变化

抗CCP抗体升高组实验室指标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PI)、RF、ASO、ESR等较抗CCP抗体正常组明显升高(P<0.01);hs-CRP亦明显升高(P<0.05),见表2。

2.3 抗CCP抗体相关性分析 相关性分析表明:抗CCP抗体与免疫球蛋白G(IgG)、IgM、GPI、hs-CRP呈正相关(P<0.05),与酸性糖蛋白(AGP)呈正相关(P<0.01)、与RF、ASO呈负相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3。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对RA研究的深入,血清学的指标检测在RA的临床诊断中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3],其中包括抗角蛋白抗体(AKA)、抗核周因子抗体(AFP)、抗聚角蛋白微丝蛋白抗体(AFA)以及抗CCP抗体。这几种抗体的抗原决定簇上都含有瓜氨酸,由于其特异性及敏感性较高,于发病10年前即可被检出[4],临床检测可行性较好,因此具有广泛临床应用前景。

本研究结果可见,在RA中,湿热痹阻证中抗CCP抗体阳性率较高,是疾病活动的重要临床指标,且其滴度升高与关节骨质的破坏关系密切。

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是肝脏合成的一种免疫调节因子,参与RA的发生与发展,能够作为RA诊断和治疗的一个参考指标。RF是以变性的IgG、Fc段为靶抗原的自身抗体(主要为IgM类抗体),在RA中的阳性率为60%~80%。本研究发现抗CCP抗体与ESR无明显相关,但与hs-CRP存在一定相关性(P<0.05)。而朱小舟[5]、姚小平[6]的研究结果表明,在疾病活动期间,ESR及hs-CRP均明显升高。推测可能的原因是样本选取的误差。另本研究发现RA患者血清抗CCP抗体与RF无明显相关性,此结果与何应中[7]报道的结果相一致。抗CCP抗体与hs-CRP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证明,抗CCP抗体可以作为临床上评估疾病活动的重要指标。

在RA的发病中,体液免疫紊乱发挥着重要作用,而血清免疫球蛋白体系是体液免疫重要的组成部分。既往临床研究表明,在RA患者中存在显著免疫球蛋白异常,其中变化较为显著的为IgG,这些指标的变化已成为临床评价疾病活动的重要依据[8]。鲁丽[9]通过实验室指标及中医证候的相关性分析发现,中医证候与免疫学指标之间相关性无统计学意义。

表2 抗CCP抗体正常组与升高组实验室指标变化(s)

表2 抗CCP抗体正常组与升高组实验室指标变化(s)

注:与抗CCP正常组比较,aP<0.01,bP<0.05

组别例数IgG(g/L)IgM(g/L)IgA(g/L)AGP(mg/dL)抗CCP正常组17 14.58±6.08 1.68±1.01 2.85±1.74 138.87±53.06抗CCP升高组84 14.74±4.65 1.59±0.95 3.08±1.58 137.03±58.80组别例数GPI(mg/L)RF(IU/mL)ASO(IU/L)ESR(mm/h)hs-CRP(mg/L)抗CCP正常组17 0.23±0.27 105.98±126.95 64.93±51.84 59.27±37.25 28.29±26.12抗CCP升高组84 1.22±1.72a232.607±257.04a106.65±136.26a70.40±106.66a37.58±66.13b

表3 抗CCP抗体与其他实验室指标相关性分析

[1] Gabriel SE.The epidemiology of rheumatoid arthritis[J].Rheum Dis Clin North Am,2001,27(2):269-281.

[2] 陈玉,裴兵,祖美丽,等.抗CCP抗体与类风湿关节炎的相关性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9,8(10):9-10.

[3] 江咏梅,蒋敏,陈新敏.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的研究进展[J].华西药学杂志,2003,18(6):433-435.

[4] 赵花,李军民.抗环瓜氨酸肽抗体与类风湿因子、C-反应蛋白联合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早期诊断的价值[J],武警医学,2012,23(4):342-343.

[5] 朱小舟,李宝清,王哲雄.结缔组织病患者血浆、C-反应蛋白与铜蓝蛋白、结合珠蛋白的相关性探讨[J].河北医学,2003,9(3):195-197

[6] 姚小平.抗环瓜氨酸抗体在类风湿性关节炎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07,6(3):21-22.

[7] 何应中,王丽,郑国波,等.抗环瓜氨酸肽抗体、类风湿因子和抗核抗体检测诊断类风湿关节炎的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1,32(12):1392-1394

[8] 刘飞,王前,裘宇荣,等.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免疫球蛋白和自身抗体的检测与分析[J].第一军医大学学报,2003,23(5):472-476.

[9] 鲁丽,狄鹏桃,刘维超,等.类风湿关节炎中医证候及相关指标分析[J].湖南中医杂志,2012,28(3):4-9.

R593.22

A

10.3969/J.issn.1672-6790.2014.05.030

2014-03-13)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173211);国家中医药重点学科中医痹病学建设项目(国中医药发[2009]30号);安徽省科技厅科研计划(09-020304046);安徽省卫生厅中医药科研项目(2009ZY05);安徽现代中医内科应用基础与开发研究省级实验室建设项目(科条[2008]150号);安徽中医学院科技创新团队项目(2010TD005)

葛瑶,医师,Email:55521721@qq.com

刘健,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Email:liujianahzy@126.com

猜你喜欢

瓜氨酸类风湿关节炎
瓜氨酸化与类风湿关节炎
Red panda Roshani visits Melbourne Zoo vet
关节炎的“养护手册”
不同葫芦科作物中瓜氨酸含量的比较
益肾蠲痹丸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Meta分析
X线、CT、MRI在痛风性关节炎诊断中的应用对比
寒痹方对佐剂型关节炎大鼠的治疗作用
“治未病”理论与针灸防治类风湿关节炎
王海东主任医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经验
独活寄生汤联合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4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