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穿刺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观察

2014-06-01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4年20期
关键词:血肿微创脑出血

赵 刚

(河南省清丰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457300)

微创穿刺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观察

赵 刚

(河南省清丰县人民医院神经外科,457300)

目的 探究微创穿刺碎吸术在高血压脑出血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采取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对照组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观察组行微创穿刺碎吸术治疗,观察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 两组患者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用时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评定预后,观察组患者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重残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微创穿刺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确切,能有效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微创;穿刺碎吸术;脑出血;高血压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节奏加快,高血压脑出血的发病率逐年递增,成为内科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之一,该症具有发病急、病情严重、病程进展快及致死、致残率较高等特点,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安全[1-2]。目前,该病尚未有特定治疗措施,微创穿刺碎吸术因可有效降低高血压脑出血的病死率,改善预后质量,广泛应用于临床。收集2012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45例高血压脑出血患者,行微创穿刺碎吸术治疗,观察其治疗效果。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2年2月—2013年2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90例,均为发病急骤,有不同程度意识改变,伴有头痛、呕吐、偏瘫等症状。所有患者均符合1995年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疾病学术会议制定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磁共振(MRI)等相关检查确诊,排除颅内动脉瘤、外伤性出血、动静脉畸形、脑疝形成及手术禁忌证等。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1.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给予常规神经内科治疗,包括稳定降颅内压、降血压、抗脑水肿、保护血肿周围脑组织,对症支持治疗,预防并发症发生等综合治疗。

1.2.1 对照组 于发病12~24 h内行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气管插管全麻后,避开重要脑功能区,于头皮作3~5 cm切口,咬除颅骨后骨窗直径2~3 cm,脑针穿刺探查血肿病灶部位,缓慢吸出血肿60%左右即可,残余血肿腔注入溶栓药自行排血,术后于血肿腔内留置引流管,并常规缝合关颅,穿刺探查吸出血肿期间,避免伤及血肿壁,且不可完全清除血肿。

1.2.2 观察组 于发病12~24 h内行微创穿刺碎吸术,CT扫描选择血肿最大层面,且在头皮上确定最佳手术部位并标记,局麻或全麻下于头皮作纵行切口至颅骨,避开重要脑功能区,选择长度适宜的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在电钻带动下将穿刺针钻入颅内,刺破硬脑膜后,拔出针体,插入钝圆头针芯,直至血肿中心,成功后拔出针芯,可见暗红色血液及血碎块流出,拧上帽盖,在侧管连接注射器缓慢抽吸血肿,首次抽吸为总血肿量的60%左右,若血肿内有半固态成分,采用血肿粉碎器处理,再注入生理盐水稀释的2万U尿激酶,夹闭引流管2 h,并持续开放引流,2次/d,期间严密观察引流情况,并行CT复查,预防再出血,待血肿引流>80%时即可拔针。

表1 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情况

1.3 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存活率及3个月后存活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情况。

1.4 疗效评定 对存活患者术后3个月的生活质量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评定,ADL分级表内设10个项目,每个项目10分,正常总分100分。Ⅰ级:>60分,生活基本自理,可独立完成走路、就餐、言语说话、洗漱等。Ⅱ级:60~40分,恢复部分日常生活能力,生活需要帮助。Ⅲ级:40~20分,有生活功能障碍,生活依赖明显。Ⅴ级:<20分,完全残疾或呈植物生存状态。>40分者康复治疗效益最大,即Ⅰ~Ⅲ级为恢复,<40分者生活功能障碍,即Ⅳ~Ⅴ级为重残。

1.5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存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手术用时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采用日常生活能力(ADL)分级评定预后质量,观察组恢复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重残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高血压脑出血是一种临床常见脑血管疾病,该症因发病急骤且病情危险,致残率和病死率均较高。临床治疗中,对出血量较少者可采用内科保守治疗。但对出血量较大者,应早期开展手术治疗,传统开颅手术创伤大、预后差。随着微创手术理念及技术的不断发展,广泛应用于临床,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和微创穿刺碎吸术作为常用微创术式广泛应用于临床。

临床研究发现,高血压脑出血发病30 min内即可停止出血,最多不超过2 h;出血6 h内血压偏高,血肿壁尚未形成,且患者多躁动;出血后24 h内脑水肿相对较轻;出血48 h后脑水肿加重。因此,本研究中两组患者手术时机均选择在发病12~24 h[3-4]。

小骨窗开颅血肿清除术相较于传统术式可短时间内迅速进入颅内,清除血肿,改善脑颅压,并降低手术创伤,减少颅骨缺损面积,保存颅脑完整性,但该术式需要全身麻醉,从明确诊断到实施手术至手术完成所需时间较长,严重影响心肺功能,影响预后质量。

微创穿刺碎吸术可依据CT立体定位,采用YL-1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钻入颅内,可一次性穿刺至血肿中心,局麻下20 min内即可完成穿刺、抽吸、冲洗、引流手术全过程,可短时间内快捷、有效地清除血肿,有效阻断恶性病理进展,降低对脑组织的损伤,最大限度地保护脑功能。本结果显示,两组临床疗效相似,但观察组术后预后质量明显优于对照组。

综上所述,微创穿刺碎吸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临床疗效确切,且手术时间短,可微创、快捷解除病情进展,改善患者术后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1] 王亮,陈志强.超早期微创穿刺碎吸引流术治疗小量基底节区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重庆医学,2011,40(18):1838-1839.

[2] 杨新春,田玉梅.微创穿刺治疗高血压脑出血96例临床分析[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6(2):63.

[3] 康强,周东,曾胜田,等.微创颅内血肿碎吸术治疗少量高血压脑出血[J].广东医学,2012,33(20):259-261.

[4] 吴俞宪,王庆松,王伟文,等.老年脑出血患者颅内血肿微创伤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2008,10(7):524-526.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情况比较

R741

A

1672-7185(2014)20-0054-02

10.3969/j.issn.1672-7185.2014.20.030

2014-02-09)

猜你喜欢

血肿微创脑出血
脑出血联合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刺激抑郁模型大鼠的行为学相关性分析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扩大翼点入路改良手术治疗基底节区脑出血并脑疝疗效观察
高血压脑出血外科治疗进展
穿刺颅内血肿消除术在基层神经外科临床应用
CT混杂征对脑出血血肿扩大的预测价值
贲门失弛缓症的微创治疗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