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观察

2014-06-01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14年20期
关键词:利胆蓝光黄疸

徐 旭

(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人民医院儿科,553200)

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疗效观察

徐 旭

(贵州省毕节市赫章县人民医院儿科,553200)

目的 探讨茵栀黄注射联合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方法 从我院2013年1月—2014年6月接收并治疗的新生儿黄疸患儿中抽取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2例。对照组行蓝光照射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茵栀黄注射液,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胆红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新生儿黄疸的治疗中,注射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能够有效增强治疗效果,减轻症状,是一种科学、高效的临床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新生儿黄疸;蓝光照射;茵栀黄

黄疸是新生儿较为常见的一种症状,主要分为生理性黄疸和病理性黄疸,前者无需临床干预,可自行缓解,后者则必须治疗。本文所探讨的对象为病理性黄疸[1]。黄疸的发生主要是由于体内胆红素堆积造成的,主要症状为器官及皮肤黄染,中枢神经受损,如果不及时采取临床干预治疗措施,极容易引发后遗症,甚至危及新生儿生命[2]。所以,采取科学的治疗方法至关重要。我院收集124例患儿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茵栀黄注射液联合蓝光照射对黄疸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3年1月—2014年 6月,我院收治的新生儿黄疸12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62例。其中,男79例、女45例;出生时间5~28 d,平均(6.5±3.5)d;体重1.9~4.1 kg,平均(3.2±1.3)kg;血清总胆红素251.4~428.7 mol/L,平均(341.2±31.4)mol/L。均符合新生儿黄疸诊断标准[2]。所有入组病例均充分告知,遵循自愿原则。两组患儿年龄、性别、病症、病程等基础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P>0.05)。

1.2 方法 两组患儿入院后,进行相关检查。根据患儿早产以及日龄等情况,采取保暖措施,同时设定好湿度以及温度。若患儿出现感染情况,则给予适当的抗生素治疗。同时,维持患儿水、电解质平衡,适当采用肝酶诱导剂增加患儿肝脏摄取胆红素的能力。采用蓝光照射治疗,1次/d,蓝光照射治疗双面光为320 W。采用黑色眼罩保护患儿双眼。在采用蓝光治疗期间,部分患儿可能会出现不良反应。若出现青铜症时停止光疗可自行缓解。观察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茵栀黄注射液5 mL静脉注射,2次/d。

1.3 疗效判定 显效:患儿不良症状完全消失,外部黄染消退,胆红素水平正常。有效:患儿不良症状得到有效缓解,外部黄染明显消退,胆红素水平下降。无效:患儿不良症状无改变,胆红素水平无下降。

1.4 统计分析 采用SPSS 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儿有效率比较 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2%(59/6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2.6%(45/6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儿胆红素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儿胆红素情况基本相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每日胆红素下降值和胆红素恢复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新生儿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两种,生理性黄疸在出生后2~3 d出现,4~6 d达到高峰,7~10 d消退,一般不需特殊处理。若生后24 h出现黄疸,2~3周仍不退,甚至继续加深加重,或消退后重复出现,或生后1周至数周内才开始出现黄疸,均为病理性黄疸,应立即采取积极治疗措施。

表1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比较

表2 两组患儿胆红素水平比较

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方法简单、副作用小、疗效显著,具有安全、经济、方便的优点,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之一。但是,由于蓝光照射属于物理性能量照射治疗,个别新生儿依从性差,易出现发热、腹泻、皮疹等副作用。单面照射时最好翻身1次/4 h,光疗时应适当补充水分、钙剂、维生素B,以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茵栀黄注射液由茵陈、黄芩、桅子、金银花4种中药提纯而成,具有清热、退黄、保肝、利湿、解毒之功效,在保肝利胆退黄方面有协同作用,可用于治疗新生儿黄疸。茵栀黄是传统的退黄利胆中药,其中,栀子可以帮助胆汁分泌,而茵陈则具有避免肝细胞变性、坏死以及较强的利胆作用,所以茵栀黄可以帮助体内胆红素的下降。茵栀黄针剂联合蓝光照射能够帮助利胆、分泌,两种治疗方法联合使用,能促使胆红素更好地排出体外,从而全面改善患儿的黄疸。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而且每日胆红素下降值和胆红素恢复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这说明茵栀黄(针剂)联合蓝光照射对新生儿黄疸的治疗效果确切。

综上所述,可见茵栀黄注射液配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具有疗效显著、安全、经济、方便等优点,是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简单而有效的方法之一,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沈彩燕,王坚英.茵栀黄口服液联合蓝光照射治疗新生儿黄疸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3,22(6):995-996.

[2] 韩启胜.蓝光照射联合茵栀黄治疗新生儿黄疸64例疗效分析[J].吉林医学,2012,33(18):3836-3836.

[3] 吴永.茵栀黄联合蓝光照射治疗38例新生儿黄疸疗效观察[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14,35(2):63-64.

1672-7185(2014)20-0048-02

10.3969/j.issn.1672-7185.2014.20.026

2014-08-08)

R722

A

猜你喜欢

利胆蓝光黄疸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鲁晓岚:黄疸
碳氧血红蛋白在新生儿ABO溶血性黄疸中的临床意义
乌梅绵茵陈蜜露利胆祛湿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蓝光特别推荐
退黄熏洗方药浴预防新生儿黄疸60例
清肝利胆汤治疗胆腑郁热型胆胀42例
利胆止痛片药效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