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心理过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现状研究

2014-05-30杨艳于桐宇刘盼

中国市场 2014年51期
关键词:应用心理学志愿服务认知

杨艳 于桐宇 刘盼

[摘要]当前我国对于志愿者问题的研究主要基于组织管理、运行机制等方面进行,而对志愿者心理过程的研究仍存在空白,因此我们进行了这项研究。目的:通过对北京中医药大学志愿者服务现状以及志愿者心理过程的调研与分析,掌握大学生志愿者的心理过程,引导他们的态度及行为。方法:整理参考国内外大学生志愿者公益服务文献资料,按比例抽取北京中医药大学各学院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包括限制选择式和自由完成式。结果:志愿者对志愿服务的认知度比较高,但在情绪的宣泄和执行意向的方式上需要正确的引导。结论:管理者对志愿者的心理方面关心较少,导致志愿者心理得不到支持,从而退出志愿者服务。

[关键词]应用心理学;大学生;志愿服务;心理过程;认知

[中图分类号]G6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5-6432(2014)51-0092-03

1引言

1.1研究背景

1.1.1志愿者立法

2008年北京奥运会推动了我国志愿者活动的开展,加快了我国志愿者立法工作的步伐。志愿者立法主要包括志愿者资格,权利义务,志愿者服务的方针、范围、程序,异地志愿者和国际志愿者服务,志愿者服务标志,志愿者服务日,政府和社会的财政、税收、经费、宣传等方面,以及对优秀志愿者的奖励等内容[1]。

发达国家志愿者服务立法过程也比较曲折与漫长,志愿者服务立法是一个需要不断探索的过程。

美国的相关立法和政策显示出了对志愿者活动的大力支持的态度,对志愿者个人的物质保障方面也有很多相关政策法规[2];日本志愿者服务法律中明确认可人民及其组成团体的参与权,排除基于友谊、善心或睦邻原因所实行的个别活动,并将志愿服务与任何给薪式劳务区分开来,规定政府有义务制定一系列措施促进和保护志愿者以及志愿者团体[3]。

1.1.2志愿者活动

大学生在校期间参与志愿活动是服务社会的重要表现之一,也是为了更好地适应未来变化的社会进行公益服务[4]。活动的组织形式主要是借助于学校的社团,这有利于将大学生志愿者们组织起来,集中力量进行服务。但这也引发了一系列的问题:志愿者报名积极性高但持续参与率低;志愿者专业不对口;社会认可程度低;社团数量不少但质量不高;服务内容纵深推进不够;保障机制不健全等。

1.2研究目的和意义

目前大学生志愿服务群体逐渐壮大,但志愿服务的现状不容乐观,甚至出现志愿者流失、志愿服务质量下降的趋势。本课题立足于北京中医药大学志愿者公益服务现状,通过调查、探究与思考,深入了解志愿者心理过程情况并加以分析,旨在了解大学生志愿者的心理状况,对志愿者给予一定的心理支持;减轻志愿者的流失状况,完善志愿服务体系,一定程度上促进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

1.3研究方法

通过对国内外大学生公益服务与志愿者活动文献资料的整理与参考,为本课题提供理论依据,并为调研拓宽思路。按比例抽取我校各学院本科生作为对象进行抽样调查,调查方式为问卷调查。

2研究结果

2.1志愿者基本情况

参与问卷调查的调查对象中男生所占比例为26%,女生所占比例为74%,女生比例约为男生比例的3倍。

2.2志愿者的认知过程

2.2.1志愿者了解志愿服务的方式

60%的志愿者通过学校团委、学生会、志愿服务社团获得志愿者服务的信息;21%的志愿者是通过朋友、同学及其他志愿者获得志愿者服务信息;16%的志愿者是从社会志愿服务机构中获得志愿者服务信息;只有3%的志愿者是从其他机构获得志愿者服务信息。

2.2.2志愿者了解志愿服务的渠道

43%的志愿者通过网络这个渠道获得志愿者服务信息;12%的志愿者通过电视;8%的志愿者通过报纸;3%志愿者通过电台获得志愿者服务信息;有34%的志愿者是通过其他渠道来获得志愿者服务信息,主要包括社团的海报、身边同学朋友的传达。

2.2.3志愿者对志愿活动内容的认知

25%的志愿者在服务前没有接受过培训,75%志愿者在服务前接受过培训。并且大部分的志愿者认为志愿者培训对志愿者服务是有帮助的,因此这也是大部分的志愿者愿意接受相应培训的一个原因。

2.3志愿者的情感过程

2.3.1积极情感

大部分的同学对志愿者服务还是持有积极的态度,愿意主动进行志愿者服务。当志愿服务影响了学习、生活的时候,49%的同学认为是值得的。他们认为志愿者服务可以丰富自己的生活,获得一定的社会经验,提高自身的能力,进而实现自我价值。此外,当志愿者和同伴一起服务时会比个人服务更开心。

在对学校志愿者服务工作总体现状的满意程度方面,有50%的同学是满意的,满意的主要原因是服务对象的认可及自身的提高。

2.3.2消极情感

少部分的同学对志愿服务持消极的态度,当志愿服务影响了学习、生活的时候,24%的同学更多地会选择学习,他们认为自己现在是一名学生,应以学习为重。只有学好专业知识,处理好生活上的事情,才可以更好地为志愿服务做出自己的贡献。

在对学校志愿者服务工作总体现状的满意程度方面,50%的同学持有不满意或一般的态度,他们主要认为设备、器材及志愿者注册制度等方面可以进一步提高。

当志愿者发现自己的同伴想退出时,大都会表示遗憾、不理解、感到受挫,这对他们继续进行志愿服务的心态产生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另外,服务对象的不满意或不理解也会让他们产生负面心理。

2.4志愿者的意志行动过程

2.4.1准备阶段——动机与目标

人们之所以会选择、实施和维持某种志愿者行为是因为该志愿者行为的功能可以满足他们特定的动机,如增加自我价值感、增长职业技能、减轻负罪感或压力、建立和强化人际关系以及履行作为群体成员的义务等功能[5]。调查得知,北京中医药大学志愿者参加服务的动机主要是回报社会以及锻炼和丰富自己。此外,扩充人际交往、按照学校要求、觉得新鲜、获得奖励以及为日后求职做准备也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的动机。

2.4.2执行阶段——行动、困难与调整

91%的调查对象表示愿意持续参加志愿者服务,仅9%的调查对象表示不会持续参加志愿者服务。志愿者服务活动与个人学习生活相冲突是调查对象不愿意持续参加志愿者服务的最主要原因。此外,管理模式不当、志愿服务认可度低以及增加个人额外开支也是导致调查对象不愿持续参加志愿者服务的重要原因。

参与志愿活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主要包括:自身时间有限,服务花费时间长;服务对象不满意,活动内容不符合预期等。面对困难,他们基本上都会感到失落、迷茫,不过其中大多数都表示会努力适应,继续服务下去。

在志愿服务期间受到委屈,他们的宣泄情绪的方式都是自我排遣,主要通过向他人倾诉来完成。

3结论

3.1大学生对志愿服务认知程度较高

从调查结果中我们发现,在校大学生绝大多数都对志愿者团体和志愿服务活动有一定的了解,认知程度较高。但他们的了解基本上限于校内,社会上的志愿服务信息的获取渠道不够通畅,使得学生们在参与社会志愿服务活动时受到一定限制。因此,我们认为学校应该多引入一些社会上的志愿服务,如大型赛事、会议、活动等。

3.2志愿者服务的动机是回报社会进而实现自身价值

从志愿者的反馈中可以看出,志愿者的动机分为两类:一是外在动机即获得奖励;二是内在动机即回报社会、实现自身价值。内在动机是驱动志愿者参加志愿服务的主要因素,志愿服务可以体现自己的价值、实现自己乐于助人的理想,并结识更多朋友。由此可知现代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主要是以内在动机驱动为主,外在动机为辅。

3.3志愿者基本接受过培训,对服务方式和内容认知水平高基于调查,大部分的学生在志愿服务前期接受过培训。经过培训,他们对服务的内容和方式以及服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有了一定的了解,从而可以更好地进行志愿服务。

3.4参与服务初期志愿者普遍充满热情、积极向上

在志愿服务初期,志愿者对志愿服务有着很高的期望,对志愿服务充满热情。相应地,志愿者积极地参与到志愿服务中去。

3.5服务对象的满意是志愿者积极情感的重要因素

服务对象对志愿者的良好反馈,使志愿者有成就感,实现了自身的价值;服务对象的不理解,不配合,会使志愿者受挫,引发消极情绪。

3.6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的情感易波动

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会遇到外部环境、同伴及自身等各方面因素对情感产生影响。比如设备、器材的限制,会使他们的能力不能充分施展;同伴的退出或消极情感会波及志愿者的情感;自身专业知识的缺陷,导致能力的不足,引起内心的恐慌。这几种情况下志愿者的情感会在一定程度上变得消极,部分志愿者可以通过自身的排遣或向他人倾诉来排解。但也有部分志愿者不能很好调节自己的情绪,导致日渐消极乃至退出。

3.7志愿者情感波动造成的意向分化

基于调查,能够很好地排遣自我的情感的志愿者更愿意继续进行志愿服务,而不能很好地宣泄自我情感的志愿者更倾向选择退出志愿服务。造成这种分化固然有志愿者自身的原因,但如果有关部门重视志愿者的心理帮助,就完全可以减少这种分化。

3.8管理者对志愿者的心理方面关心较少

当前志愿者组织对志愿者心理方面的关心和支持比较少,使他们在遇到各种心理问题时只能自行解决,而一旦解决不好,就会造成志愿者的流失。管理者对这种情况应予以重视。

4建议

4.1做好大学生的心理辅导

志愿者的心理健康素质好坏会对志愿活动造成影响,同时志愿活动也会促使心理健康素质发生一定的改变[6]。大学生在志愿服务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困难,包括环境、技能,还有心理上的。建议管理者对志愿者的心理变化进行监测,当他们心理产生波动时,及时做好心理疏导。对表现出色的人员进行鼓励,给予他们心理支持。这样就能激发大学生志愿者的归属感和成就感,促进他们更好地参与志愿服务。

4.2丰富志愿服务类型

当前大学生的志愿服务主要是由学校志愿团体组织的与专业知识相关的活动,缺乏其他方面、其他类型的志愿服务。建议校内志愿团体与社会团体联合,组织类型更全面、内容更丰富的活动。

4.3完善激励措施(包括福利、精神、物质或强制要求)

在我国,高校内部的志愿服务激励方式主要停留于单一的精神化奖励、不被大学生所重视的阶段,资金或其他利益的激励几乎没有,国家、社会、高校三者之间的大学生志愿服务时间的累积机制还未建立[7]。学校应将志愿者从事志愿服务行为的推动作用落到实处,仅依靠学生的热情、暂时对新鲜事物的渴望是很难将志愿服务工作持久进行下去[8]。虽然,这些激励方式并不是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主要动机,但是,作为辅助的激励措施,还是可以使大学生更加积极并有质量的参加志愿服务。

参考文献:

[1]田思源.我国志愿服务立法的现状及构想[J].法学,2008(5):42-53.

[2]张勖.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长效机制研究——中美比较的视角[J].中国高教研究,2009(12):71-72.

[3]叶松竹梅.发达国家志愿者服务的立法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8(14):259.

[4]邹军娥,汪雅芸.大学生是社会公益活动的主体力量[J].学习月刊,2011(6):109-110.

[5]Omoto,A.M., Snyder,M.Sustained helping without obligation,motivation,longevity of service,and perceived attitude change among AIDS volunteers[J].Journal of Personal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95(68):671-686.

[6]胡蓉.我国志愿者的激励机制探讨[J].成都教育学院学报,2006(1):70-72.

[7]林瑞华,赵悦,张恩,闻竹,陈晨,贾宇盟.建立大学生志愿服务长效激励机制的研究[J].技术与市场,2013(12):327-328.

[8]冯姗姗,赵久波.志愿者的心理健康与志愿活动关系[J].中国社会医学杂志,2011(2):119-124.

猜你喜欢

应用心理学志愿服务认知
小学劳技教学实践中心理学的应用
双证书制培养模式中应用心理学专业实践能力考核探索
基于协同发展理论的大学生志愿服务可持续化社会支持系统研究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视阈下的大学生志愿服务
《红楼梦》隐喻认知研究综述
从社会认同浅谈萧峰之死
发挥志愿服务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载体作用
志愿服务与“互联网+”结合模式探究
医学院校应用心理学专业就业状况及教育对策
关注生成,激活学生认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