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美技术教育比较研究

2014-05-23谢卫东

成人教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比较研究

【摘要】开展中美技术教育比较研究,从技术教育的定位、课程设置与实施、课程目标、课程内容等方面对中美技术教育加以分析和比较,启迪思考,提出了我国技术教育发展建议。

【关键词】技术教育;技术课程;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63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794(2014)03-0065-02

【收稿日期】2013-07-10

【基金项目】黑龙江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通用技术课程实施中的问题与对策研究”,课题编号为JJC1211062,课题主持人:谢卫东

【作者简介】谢卫东(1969-),男,哈尔滨人,助理研究员,研究方向为通用技术教育。

美国是进行技术教育改革较早的国家,也是技术教育发展较成熟的国家,了解美国的技术教育,开展中美技术教育比较研究,对我国技术教育的发展具有借鉴意义。

一、中美技术教育的定位

目前,我国技术教育由普通高中技术课程、九年义务教育中的信息技术和劳动与技术教育三部分组成。其中较为成熟的是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教育部于2003年颁布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规定: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是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主旨,以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的基础教育课程。[1]义务教育阶段的技术教育没有独立的课程标准,仍然融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

美国的技术教育历经一百余年的发展,从手工训练、手工艺教育、美工教育、工艺教育,到技术教育,现已形成了一套较完整的技术教育标准体系,这些标准中使用的是“技术教育”的名称,而非“技术课程”。技术教育中的“技术”是指以问题解决为核心的、包括技术意识、技术理解、技术评价、技术反思和技术实践能力在内的技术素养。[2]

可见,中美两国对技术教育的定位存在差异。我国定位在“技术课程”,主要指学校教育中的学科教育,不涉及家长和其他教育者。美国称“技术教育”,包括学校教育、社会教育和家庭教育。由此可见,美国技术教育遵循的是大教育原则,技术教育着眼于学生所接触的整个教育环境,扩展至与日常生活相关的一切技术活动,技术教育的空间更为广泛。相比之下,我国技术教育存在较大的局限性。

二、中美技术课程的设置与实施

我国的技术课程义务教育阶段放在综合实践中,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开设,高中设置独立的学习领域,由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两个学科组成,在高一、高二学年开设。现行《高中技术课程标准》由教育部制定,各省、市、自治区统一执行。义务教育阶段的技术教育虽融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没有独立的国家课程标准,但也是全国统一标准。

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教育权力下放到各州,教育管理以地方自治为特征。各州的教育行政当局可以在国家课程标准的框架下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有地方特色的课程。因此,美国技术课程的设置因地而异,呈现多元化格局。因学校所在的州而不同,各校技术课程开设的形式有必修课程、选修课程、活动课程、学科渗透等多种形式,课程开设的学段也有所不同。

比较而言,美国的技术教育比我国更具系统性、灵活性和连贯性。美国国家技术教育标准包括《技术学习的原理与结构》、《技术学习的内容》、《学生评量、专业发展和学程标准》,从课程的理论基础到具体内容,再到评估标准,构建了比较完整的执行参照体系;我国的课程标准只有一份,而且主要阐释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评估标准、教师要求等方面基本是空白。我国的技术课程标准是全国统一的,很难照顾到因地域技术教育发展不平衡形成的差异;美国则是各州因地制宜,因而更具开放性和灵活性。我国的技术教育义务教育阶段与高中阶段是分开的,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推出了高中技术课程标准,义务教育阶段仍然放在综合实践指导纲要中,虽然形式上已经具备了系统化的外形,但内容体系的建构不足,没有很好地衔接;美国国家技术教育标准中的《技术学习的内容》构建了K-12年级学生技术教育的基本内容框架,提供的是从幼儿园到高中的一贯制技术教育,构建了完整的课程内容体系。

三、中美技术课程的目标

我国《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规定:普通高中阶段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促进学生全面而又富有个性的发展。[3]技术素养包括技术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技术及其设计的一般思想和方法、运用技术原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技术学习的视野、技术学习的能力、正确的技术观、技术创新意识、使用技术的行为习惯……美国技术教育的总目标是把每个学生都培养成为有技术素养的人,技术素养是指应用、管理和理解技术的能力。[4]

可见,两国技术教育的目标都是提升学生的技术素养,对技术素养内涵的诠释上也有相似之处。如两国的课程目标都强调了技术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操作、技术的应用和技术创新等。但两国技术课程目标中“学生”的内涵有所不同。中国《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中的“学生”指的是高中学生;《美国国家的技术教育标准》中的“学生”是指从幼儿园到高中的全体学生。从这一点来看,美国的技术教育更具系统性和连贯性,更有利于学生技术素养的养成和提升。

四、中美技术课程的内容

在我国普通高中课程结构中,技术是一个基础的学习领域,设有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两个学科。信息技术课程包括六个模块的内容,其中“信息技术基础”为全体学生必修的内容,“多媒体技术应用”、“算法与程序设计”、“数据管理技术”、“网络技术应用”和“人工智能初步”为选修内容,学生可自行选修,至少选修一个模块的内容。通用技术课程包括九个模块的内容,其中“技术与设计1”和“技术与设计2”为全体学生必修的内容,另外还有七个模块:“技术与设计1”、“技术与设计2”、“现代农业技术”、“电子控制技术”、“简易机器人制作”、“家政与生活技术”、“服装及其设计”、“建筑及其设计”、“汽车驾驶与保养”,学生可自行选修。[5]

《美国国家技术教育标准:技术学习的内容》是全美中小学生技术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的纲领性文件,它提炼出了K-12年级学生应习得的技术知识和技能的核心内容,从幼儿园到高中都要学习五大方面的内容:技术的本质、设计世界、技术和社会、设计和应付技术世界的能力。各学段所学内容循序渐进,难易程度不同。[6]

可见,美国技术课程内容更具连贯性,从幼儿园到高中,各学段有效衔接,课程内容一脉相承,形成一个整体。比较而言,我国的技术教育尚未形成完整的内容体系,义务教育阶段与高中阶段的课程内容无法有效衔接。技术素养的提升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美国技术教育的内容安排更有利于学生系统而完整地认识技术世界、学习技术知识、掌握技术方法、提高技术能力。

五、反思与建议

我国技术教育刚刚起步,还需要不断发展和完善。中美技术教育的比较研究带来了许多启示,针对我国技术教育的发展提出如下建议:

1加强技术教育研究,完善技术课程体系,有效统整和拓展现有的劳动与技术教育、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课程,强化技术课程设置的系统性和完整性。

2加强技术课程内容的组织和建设,统筹安排从小学到高中的技术课程内容,实施适合我国国情的、系统而连贯的技术教育。

3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方面体现STS教育理念,努力实现技术教育与科学教育、人文教育的有效结合,开展适应科学和社会发展的技术教育。

4明确教师专业发展的要求,加强对技术教师的培训与指导,提高技术教师的专业素养。

5完善技术教育评价体系,制定评估标准,以评促教、以评促学,推动技术教育的发展。

6突破学校课程的局限,将技术教育融入各个领域,调动包括学校、家庭、社区在内的各方面力量,参与技术教育建设,保障技术教育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3][5]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4][6]黄军英等译美国国家技术教育标准[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编辑/郭启明)endprint

猜你喜欢

比较研究
如何在高校更好实行俱乐部教学
论经济责任审计与绩效审计之比较研究
国内外高职院校课程设置比较研究
论中外狼文化写作中的生态意识
“藏匿”与“炫耀”式景观中植物种植的美学比较
唐寅仕女画与喜多川歌麿美人画比较研究
中外数据新闻编辑流程比较研究
各国税制结构与我国的比较研究
资产减值新旧会计准则比较研究
浅析媒介体制比较研究的框架设计和技术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