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强化健康教育的临床分析

2014-05-18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1期
关键词:我院血压血液

王 凤

(吉林省农安县人民医院,吉林 农安 130200)

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强化健康教育的临床分析

王 凤

(吉林省农安县人民医院,吉林 农安 130200)

目的探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强化健康教育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88例血液透析患者,随机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44例,给予常规组患者常规健康教育,给予护理组患者加强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各项病情指标、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收缩压、舒张压、肌酐等各项指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健康教育后护理组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护理组患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护理满意度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结论给予血液透析患者强化健康教育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同时还有助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血液透析;护理;强化健康教育

我院为探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强化健康教育的临床疗效,提高血液透析的治疗效果,对我院收治的88例血液透析患者行不同的健康教育方式,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具体报道如下。

表1 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前后各项病情指标变化情况对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的是我院自2012年1月至2013年1月收治的88例血液透析患者,患者均为各种原因所引起的慢性肾功能衰竭患者,其中男51例,女37例,年龄22~79岁,平均年龄(43±2.2)岁;透析时间均≥3个月;随机将其分为护理组和常规组,各44例,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给予常规组者常规健康教育,护理组患者则行心理护理、用药护理、检测血压变化、内瘘监控保护、饮食护理等加强健康教育,并对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前后各项病情指标、不良事件发生率及患者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

1.3 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所有患者的临床资料均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处理。用()形式表示计量资料。对组间数据展开χ2检验,组内数据展开t检验,P<0.05为差异有显著性,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前后各项病情指标变化情况对比

两组患者健康教育前收缩压、舒张压、肌酐等各项指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健康教育后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均有所改善,但护理组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护理总满意度对比

护理组44例患者中23例患者为非常满意,13例患者为较满意,6例患者为满意,2例患者为不满意,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95.45%,常规组44例患者中14例患者为非常满意,9例患者为较满意,11例患者为满意,10例患者为不满意,常规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为77.27%,护理组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

2.3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护理组44例患者中1例患者发生内瘘堵塞现象,1例患者发生高血钾危急值现象,1例患者发生留置导管感染现象,占8.57%;常规组44例患者中3例患者发生内瘘堵塞现象,2例患者发生高血钾危急值现象,2例患者发生留置导管感染现象,占15.91%;护理组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

3 讨 论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往往具有病程长、经济负担重等特点,且每周需行1~3次透析维持生命,极易对患者的身心造成严重的影响[1]。因此,及时给予患者行之有效的治疗及护理,就显得至关重要。

健康教育是构成整体护理的重要成分,且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及医疗改革的不断深入,健康教育逐渐在临床护理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其不仅可有效的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及相关保健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还能及时发现患者的不良生活习惯,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改善,从而可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2]。我院为探讨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强化健康教育的临床疗效,在常规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对护理组患者行加强健康教育,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其具体措施如下。①心理护理。由于血液透析患者病程长,且需要借助每周1~3次透析来维持生命,因此,患者往往会出现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而这些负面情绪则极易对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的影响[3]。因此,护理人员应耐心的与患者进行沟通和交流,向患者讲解该病的相关知识,使患者对疾病产生正确的认识;同时护理人员还要以患者的实际情况为依据,进行针对性的心理疏导,从而逐渐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积极主动的和医护人员进行配合。②用药护理。护理人员应耐心的指导患者掌握高血压的控制方式及自我测量血压方式;同时还要告知患者正确用药的重要性及不合理用药所造成的严重影响,从而逐渐提高患者的用药依从性;另外,护理人员还应告知患者药物可能引起的不良反应等,从而使患者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此外,护理人员还应指导患者掌握正确的铁剂药物的使用方式,从而有效的对患者的贫血症状进行纠正。③检测血压变化。护理人员应分别于透析前、透析期间、透析后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测量和记录,认真观察患者的血压变化情况,使患者血压处于稳定状态。同时患者透析期间应每0.5~1 h进行一次血压测量[4]。此外,护理人员还应指导患者掌握血压测量方式,并嘱咐其出院后仍需定时进行血压测量。④内瘘保护。护理人员应指导患者定时进行内瘘侧手臂锻炼,比如捏橡皮握力圈等,一天四次,一次20 min,每下持续握圈10 s,然后松开,每分钟6次。血液透析24 h后可在患者内瘘血管部位涂抹喜疗妥软膏,同时进行15 min热敷或按摩,一天2次[5]。⑤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应协助患者养成正确的饮食习惯,同时护理人员还应嘱咐患者每天能量的摄入量应控制为146.5 kJ/kg,对于每周需进行2次血液透析的患者则应嘱咐其每天摄入的蛋白质含量应控制在1.0~2.0 g/kg,饮水量低于尿量加200 mL;对于每周需进行3次血液透析的患者其每天摄入的蛋白质含量应控制位1.2~1.4 g/kg,饮水量低于尿量加500 mL;同时还应嘱咐患者不可使用含钾量较高的食物,且每天摄入的食盐量应不高于2~3 g。

本次研究表明两组患者护理前收缩压、舒张压、肌酐等各项指标比较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健康教育后护理组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护理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常规组(P<0.05)。这就说明给予血液透析患者强化健康教育可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事件发生,同时还有助于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临床效果显著,值得推广和应用。

[1] 李永秀.健康教育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J].内蒙古中医药,2012,31(9):88-89.

[2] 郑武红.健康教育与心理护理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的临床影响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1,9(31):438-440.

[3] 秦玉霞,安颖,蔡国梅.临床护理路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与效果[J].护理管理杂志,2012,12(1):54-55.

[4] 芦秀兰.系统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13):326-327.

[5] 王爱国,马兰妍.家属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09,6(26):93-94.

R473.5

B

1671-8194(2014)21-0347-02

猜你喜欢

我院血压血液
我院师生参加“天津市2022新年音乐会”
血液灌流联合血液透析治疗银屑病疗效观察
比较高通量血液透析与血液透析滤过在尿毒症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降压快的药就是好药吗
我院隆重举行2020届毕业典礼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最怕啥
提升血液与血管力的10个生活习惯!
我院跻身全国高校就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