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理路径在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2014-05-18张玉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1期
关键词:单纯性住院费用下肢

张玉玲

(徐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6)

临床护理路径在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患者中的应用

张玉玲

(徐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江苏 徐州 221006)

目的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患者5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住院期间,由始至终按照传统的护理流程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在入院时即给予观察组临床护理路径,对从入院至手术日的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药品费用、患者满意度等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5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经治疗和护理后痊愈出院。观察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药品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患者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疗效良好,使患者住院天数有效缩短,减少费用,使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增高,是患者早日康复、预防复发、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障。

临床护理路径;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患者满意度

作为一种新的护理工作模式,临床护理路径(clinical nursing pathway,CNP)是在某种疾病的围手术期,针对其特点制定出的具有顺序性、时间性、最为适当的护理服务计划,贯穿于患者入院至出院每一天的治疗和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指导护士有预见性的主动工作,有利于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满意度[1]。下肢静脉曲张是外科常见病之一,主要发生在长时间站立工作、负重工作的中年人,其首要治疗方法是采用手术治疗。单纯性静脉曲张,既往称原发性静脉曲张,是指病变范围仅限于下肢浅静脉者。我院自2011年1月至2014年2月对50例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患者实施手术治疗,并对临床护理路径加以应用,效果较为满意,现报道总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1年1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患者50例,其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28~62岁,平均年龄(44.7±10.1)岁,共58条患肢,所有患者均经多普勒超声检查或下肢静脉顺行造影检查证实,均有不同程度的下肢浅静脉曲张,其中伴湿疹37条;伴溃疡11条;伴血栓性浅静脉炎6条。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25例,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临床症状、手术及麻醉方式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50例患者均施行手术治疗,其中伴有血栓性浅静脉炎或溃疡患者给予对症抗炎等相关治疗,而后,在腰麻、连硬外麻醉或腰硬联合麻醉下,4条患肢仅行小腿曲张静脉点式抽剥,其余均行大隐静脉高位结扎、剥脱及穿通支静脉结扎。

1.3 护理措施

自入院到出院,给予对照组常规护理;在入院时,即给予观察组临床护理路径。进行临床护理路径的成员主要有:科主任、主治医师、护士长、责任护士。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为其制订个体化的临床护理路径方案,包括医疗检查、化验、评估、治疗、护理、饮食、监测、出院指导、健康教育等内容,根据内容对每日护理计划进行制定,书写每日护理计划单,对患者进行相应干预。按照当日护理路径的内容,由接受过专业培训的责任护士对相应的护理内容和护理操作进行实施,护士长对实施过程进行监督,并评估结果,同时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沟通,根据其意见及实际需要进行更改、补充和完善。

制定临床护理路径的步骤主要有:①准备阶段:为保证手术能够顺利实施、患者术后能够顺利康复,并使以人为本的原则得到体现,临床路径小组由科主任、主治医师、护士长、责任护士等共同组成。②制定阶段:根据不同患者的情况,制订个体化临床护理路径方案及计划表,对临床护理路径的相关内容进行明确,如入院指导、检查、用药治疗、护理、饮食指导、出院指导等,确保可为患者提供按时、有效的护理服务,由接受过相关培训的医务人员严格执行。③实施阶段:自患者第1天办理入院进入路径,根据临床路径相关内容,由责任护士实施相关护理工作,并由护士长负责监控路径的实施,在实施过程中不断总结,聆听患者的诉求,并做出相应调整,使临床路径能够顺利实施。④评价改进阶段:临床路径实施后定期进行总结,并将路径实施前后各项数据进行比较、分析,不断完善,使临床护理路径更加符合临床实际。

1.4 评价指标

收集患者从入院至手术日的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药品费用等资料,并采用我院自制的满意度问卷,对患者进行调查。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进行分析,采用χ2检验对计数资料进行分析,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50例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经过相应的治疗和护理后,全部痊愈出院。经比较,观察组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药品费用均少于对照组(P<0.05),患者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临床结果见表1、表2。

表1 两组患者术前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药品费用的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术前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药品费用的比较()

组别(n)术前时间(d)住院天数(d)住院费用(元)药品费用(元)对照组(25)3.3±0.513.4±2.07643.1±10.2 1089.7±35.3观察组(25)2.2±0.49.3±2.86209.8±12.1525.6±40.8

表2 两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 论

临床护理路径是临床护理管理的重要工具,最早由美国波士顿新英格兰医疗中心提出,其内容包括自患者入院到出院期间需进行的检查、化验、用药、治疗、护理以及术后饮食指导、健康教育、出院指导等大量信息,旨在提高医疗、护理质量[2]。作为一种护理管理办法,在减少患者住院天数,同时提高患者满意度等方面,临床护理路径能够使护理人员的专业水平得到增强,显著提高其护理质量及护理队伍的整体职业素质。

下肢静脉曲张是下肢静脉瓣膜功能减弱,使下肢静脉内血液淤滞,血液回流受阻,引起大隐静脉及小隐静脉异常扩张,临床主要表现在患者久站或行走后感觉患肢酸软无力、肿胀及隐痛[3]。如不及时治疗,病变较重的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可发生如血栓性静脉炎、湿疹、急性出血等并发症,危害患者身心健康。临床一般采用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后,相关护理人员要加强患者的术后护理,对并发症采取措施积极预防,做好对患者的健康教育及出院指导,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临床护理路径是患者住院期间的护理模式,是针对某种疾病围手术期采用的有计划、有目的性、有预见性的护理工作,能使护理人员的工作制度化、标准化,我院对收治的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患者制定了临床护理路径,使护理流程进一步变得规范,护士的工作细节得以明确,护理人员可根据路径安排相关计划,准确地为患者提供护理服务,使得被动护理变为主动护理,可有效避免以往工作中的遗漏、疏忽,使护理质量进一步提高[4]。

通过以上护理工作,我院收治的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患者,均痊愈出院,取得的临床效果较为满意,在临床护理路径的应用中,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高,患者的住院时间大大缩短,住院费用也相应减少,经济负担减轻,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避免了医疗纠纷的发生。同时,在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过程中,注意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聆听他们的诉求,增强了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和理解,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原则,使护理工作更加人性化,改善了医患、护患关系,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在单纯性下肢静脉曲张手术患者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临床疗效确切、良好,使患者的住院天数有效缩短,住院费用减少,护理质量得到显著提高,患者满意度增高,是患者早日康复、预防复发、减少并发症的重要保障。

[1] 刘淑敏,赵红玲,杨风琴. 临床路径在胆囊切除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1,20(3):208-209.

[2] 宋晓宇,钟海英,莫世秀,等.运用临床护理路径提高护生健康教育能力的探讨[J].现代临床护理,2008,7(1):50-52.

[3] 章一华,叶波,叶林娇.下肢静脉相关疾病系统化弹力支持指导训练的临床应用[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7,26(8):380-382.

[4] 刘威,潘颖丽,高淑兰.我国护理临床路径应用于白内障手术患者的荟萃分析[J].中国医学工程,2013,20(10):135-136.

R473.6

B

1671-8194(2014)21-0331-02

猜你喜欢

单纯性住院费用下肢
下肢下垂体位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影响的meta分析
90锶-90钇敷贴器治疗单纯性毛细血管瘤的护理体会
当归芍药散合桂枝茯苓丸加减治疗单纯性卵巢囊肿的临床研究
新生儿肺炎患者(日龄<1 天)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
我国脑卒中患者住院费用及影响因素研究
桑植 卫生院住院费用全报销
国家卫计委:2017年实现住院费用异地结算
钬激光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观察
改良大隐静脉剥脱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单纯性下肢浅静脉曲张48例临床对比观察
微创旋切术治疗182例下肢静脉曲张的术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