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综合护理干预对酒精依赖患者戒断期心理状况的影响

2014-05-18康兰英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1期
关键词:戒酒饮酒量表

康兰英

(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 宿州 234000)

综合护理干预对酒精依赖患者戒断期心理状况的影响

康兰英

(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安徽 宿州 234000)

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酒精依赖患者戒断反应期心理状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42例酒精依赖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1例,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及护理,研究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支持心理护理、认知行为干预、心理社会支持等。两组患者分别于入组时、入组4周,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焦虑和抑郁情绪。结果两组患者入组时焦虑量表和抑郁量表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入组4周两组患者焦虑和抑郁量表分值均比较,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酒精依赖患者戒断反应期给予综合护理干预,能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减轻患者心理不适感,提高戒酒治疗依从性。

护理干预;酒依赖;戒断期;心理影响

酒精依赖是由于患者饮酒所致的对酒渴求的一种心理状态,可连续或周期性出现,以体验饮酒的心理效应[1]。患者一旦停止饮酒,即出现焦虑、不愉快、抑郁情绪,同时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心悸、出汗、高血压等一系列戒断反应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已成为当今的社会问题。相关资料表明[2]酒精依赖患者停止饮酒后出现的戒断反应往往成为戒酒的强大阻力因素。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8月至2014年2月收治的42例酒精依赖患者,符合《中国精神障碍分类与诊断标准》第三版(CCMD-3)酒精依赖的相关诊断标准,均为男性,无严重躯体疾患,住院治疗4周以上。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21例,研究组年龄30~58岁,平均(42.86± 9.17)岁。初中10例,高中7例,大专以上4例。农民8例,工人9例,干部4例。饮酒史6~25年,饮酒量400~800 g不等。对照组年龄35~59岁,平均(43.33±6.80)岁。初中11例,高中6例,大专以上4例。农民6例,工人12例,干部3例。饮酒史6~23年,饮酒量350~800克不等。两组病例在年龄、文化程度、职业、饮酒史、饮酒量等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相关药物治疗及戒酒治疗常规护理。研究组在上述治疗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包括支持性心理护理、认知行为干预、心理社会支持等。①支持性心理护理:首先对患者要以接纳的态度,通过倾听、支持、同感等心理护理技术,理解患者反复饮酒造成不良后果,争取与患者一起确立共同的治疗目标。针对患者戒断过程中出现的躯体和心理不适,要及时给于语言安慰、鼓励与正向暗示,使患者坚定治疗信心。②认知行为干预:向患者提供酒精依赖相关知识,一起探讨长期饮酒对身体、家庭和社会的危害,纠正其不合理的信念,消除患者对酒渴求的心理。教会患者合理宣泄自己的不良情绪、合理表达自己的心理需求。鼓励患者参加工娱疗活动,转移注意力,减轻其焦虑、抑郁情绪。③心理社会支持:家庭功能受损、家庭矛盾多即是酗酒的结果,也是酗酒的原因。因此要及时和患者家属沟通交流,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向家属说明社会支持、家庭关心对患者治疗的重要性,充分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和精神上的鼓励,减轻其心理负担。

1.3 评价指标

①采用汉密顿焦虑量表(HAMA)评定患者的焦虑症状,量表包括14个项目,所有项目均采用0~4分的5级评分方法。0为无症状,1症状轻微,2肯定有症状,但不影响生活与活动,3症状重影响生活与活动,4症状极重,严重影响其生活。0~6分无焦虑症状,7~13分可能有焦虑症状,14~20分肯定有焦虑症状,21~28分有明显的焦虑,>29分严重焦虑。②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评定患者的抑郁症状,量表包括17个项目,大部分采用0~4分的5级评分法,0=无,1=轻度,2=中度,3=重度,4=极重度,少数项目采用0~2分3及评分法,其分级的标准0=无,1=轻~中度,3=重度。<7分无抑郁症状,8~16分轻度抑郁,17~23分中度抑郁,>24分重度抑郁。两组患者分别于入组时、入组4周,由2名经过培训的精神科护师进行联合检查,采用观察和交谈的方式,检查结束后两名评定者分别独立评分,二者相加取平均值。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采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入组时焦虑量表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59),入组4周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别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2),见表1。

2.2 两组患者入组时抑郁量表分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945),入组4周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别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02),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焦虑量表评分比较()

表1 两组患者焦虑量表评分比较()

组别例数入组时入组4周研究组2115.38±2.5711.38±2.29对照组2115.66±3.3614.38±3.58 t 0.3093.232 P 0.7590.002

表2 两组患者抑郁量表评分比较()

表2 两组患者抑郁量表评分比较()

组别例数入组时入组4周研究组2113.09±2.308.90 ±2.64对照组2113.14±2.1011.19±1.63 t 0.0703.370 P 0.9450.002

3 讨 论

3.1 支持性心理护理能增强患者自我克制能力,减轻其心理不适感:酒依赖患者长期大量饮酒导致中枢神经系统发生某些生理、生化变化,需要酒精持续地存在于体内,患者一旦停止饮酒,即出现焦虑、不愉快、抑郁情绪,同时伴有恶心、呕吐、食欲不振、心悸、出汗、高血压等一系列戒断反应症状,是患者戒酒治疗中需要经历的一个十分痛苦的过程。戒断期给予支持性心理护理,护理人员的语言安慰、精神鼓励与正向暗示,提高了患者对治疗的信心,增强了患者的自我克制能力,减轻其心理不适感[3]。

3.2 认知行为干预改变了患者的不良认知,提高戒酒治疗依从性:认知行为干预,是通过与病人一起探讨长期饮酒对躯体、家庭和社会的危害,帮助患者认识饮酒所产生的负面结果,让患者能主动认识到物质滥用的危害,调动其戒酒的心理动力。教会患者一些处理问题的方法和技巧,建立和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鼓励患者参加工娱疗活动,转移注意力,减轻患者躯体和心理不适感,提高戒酒治疗依从性。

3.3 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可减轻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酒依赖患者长期酗酒形成了恶性循环,诱发不良习惯的出现,造成患者生理、心理和家庭功能受损,许多患者存在人格缺陷和以自我为中心的个性特征[4]。因此酒依赖患者常因家庭功能受损得不到家人的理解与支持。及时与患者家属沟通交流,进行针对性健康教育,向患者家属说明社会支持、家庭关心对患者治疗的重要性,充分发挥社会支持系统的作用,给予患者更多的关爱和精神上的鼓励,减轻其心理负担,减少患者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总之,酒精依赖患者在住院治疗过程中,戒断反应的发生是患者或轻或重都要经历的一个过程,对处于戒断反应期的患者,给予综合护理干预,使患者能主动认识酒精依赖的危害,自觉纠正不健康的思想行为,增加患者的自我克制能力。组织患者参加适当的工娱治疗活动,转移患者病态体验,减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戒酒治疗的依从性。

[1] 杨爱梅.酒依赖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1, 43(10):1270.

[2] 徐秀玲.小组心理护理对酒依赖患者戒断症状和心理渴求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12):17.

[3] 欧美群,蒙淑芝.酒戒断性震颤谵妄25例分析及护理[J].海南医学,2009,20(11):156.

[4] 农桂元.护理干预对酒精依赖综合征患者心理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2,22(11):4486.

R471

B

1671-8194(2014)21-0302-02

猜你喜欢

戒酒饮酒量表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戒酒可降低房颤复发风险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请勿过量饮酒
意外戒酒
《陶渊明 饮酒》
与猫狗共饮酒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
Good Angel(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