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缺血性中风后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2014-05-18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1期
关键词:汤加补阳中风

陈 平

(广东廉江市人民医院,广东 廉江 524400)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缺血性中风后抑郁症的疗效观察

陈 平

(广东廉江市人民医院,广东 廉江 524400)

目的探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缺血性中风后抑郁症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60名中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采用中医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和对照组30例(采用口服氟西汀片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HAMD量表)评分结果、MESSS疗效观察评分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改善抑郁状态方面更加优于对照组。结论补阳还五汤加味能够改善中风后抑郁症状,有利于中风后神经功能的恢复。益气活血,化瘀通络,舒脑安神是补阳还五汤加味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抑郁症状的主要作用。

补阳还五汤;中风;抑郁症;临床观察

中风后抑郁症(post-stroke depression,PSD)是脑血管疾病常见的并发症,临床上以情感障碍为主要变现,发生率在25%~80%之间[1]。在中风急性期和中风后均可发生,是中风后患者除中风后固有的各种躯体症状外,出现情绪低落、悲观厌世等症状的抑郁障碍。现对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中风患者采用中医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的情况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资料共计60例,均为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在廉江市人民医院中医科接受治疗的中风患者,中风发病在4周后出现抑郁症状,持续至少2周以上,年龄在58~75岁。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采用中医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和对照组30例(采用口服氟西汀片治疗),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情等发明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①纳入标准:首次发生缺血性脑卒中,抑郁发病时间在缺血性脑卒后4周以上,症状持续至少2周以上,抑郁症的发生与中风有密切的相关联性;符合中医中风病诊断标准,均为首次发病;符合中医郁证诊断标准中的心情抑郁,情绪不宁,善怒易哭症状中的一项或多项,取辨证分型中的心脾两虚、心神失养证偏重于气血亏虚,血脉不畅,脑神被遏证型;MESSS 评分≥16分,<30分;HAMD进行量化评分,均>17分,<30分[2]。②排除标准:发病前有精神病史、脑血管病史、或首次卒中后即有意识障碍、失语、痴呆、智能损害和既往有脑器质性疾病及精神疾病患者;心源性脑梗死或大面积脑出血患者;严重心、肾功能障碍,血液病、活动性消化溃疡患者;其他可能导致出血的内外科疾病患者;对氟西汀过敏者;重度抑郁症患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在脑卒中后第5周开始进行对比治疗观察,以6周为1个周期,总共观察1个周期。观察组按照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康复治疗等基础治疗的同时,以补阳还五汤为基本方加减。基本药物组成:黄芪30 g、白术15 g、当归10 g、赤芍20 g、地龙9 g、桃仁12 g、红花10 g、菊花15 g、川芎20 g、丹参20 g、麦芽15 g、郁金20 g、合欢皮30 g、酸枣仁30 g、远志15 g、仙灵脾15 g、甘草6 g。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300 mL,早晚2次分服。对照组按照神经内科常规治疗和康复治疗等基础治疗的同时,口服氟西汀胶囊20 mg,每日1次。

1.4 评定标准

参照1984年中华医学会抑郁症疗效标准制定,以抑郁评分采用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得分为主要参考指针[3]。疗效判断采用疗效指数,疗效指数=效果满意加好转患者数/总人数的百分比。评定标准以7分以下且症状明显改善或消失为效果满意,好转为 8~17分且症状部分缓解,积分>18分,且症状没有缓解为效果不明显。

1.5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3.0统计软件。采用χ2检验。差异有显著性为P<0.05。

2 结 果

2.1 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量表)评分结果对比

观察组与对照组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量表)评分结果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其中观察组在改善抑郁状态方面更加优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6周后HAMD评分比较(n,%)

2.2 改良爱丁堡斯堪的那维亚神经功能缺损评分结果

观察组与对照组MESSS 疗效观察评分结果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其中观察组在改善抑郁状态方面更加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6周后MESSS评分比较(n,%)

3 讨 论

PSD是脑卒中常见并发症之一,是因失望或失败所产生的一种正常或异常的负性情绪反应,是目前阻碍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复的重要因素。现代医学对中风后抑郁的病因及发病机制目前尚不清楚,大多数学者认为与心理、社会、神经生物学及神经内分泌等因素有关[4]。研究证实,抑郁的发生与神经功能缺损的程度呈正比关系,神经功能缺损是继发抑郁症的一个重要原因;同时中风后抑郁的发生亦明显影响中风患者的神经功能恢复[5]。中医在治疗中风后抑郁症有西医治疗所没有的优势。

本组资料所用方是补阳还五汤加丹参、麦芽、郁金、合欢皮、酸枣仁、远志、仙灵脾、甘草、菊花、白术组成。首先补阳还五汤是清代王清任《医林改错“卷下”瘫痿论》[6]中方,功效是补气活血通络。制方原理是,患者素体元气亏虚,不能鼓动血脉运行,以致脉络瘀阻,肌肉筋脉失荣。人体阳气,分布于周身,左右各得其半,若气亏十去其五,归并一侧,半身失却濡养,见半身不遂、口眼歪斜;气虚瘀阻,舌体失养,见语言不利。主治气虚血瘀之中风,症见半身不遂,口眼涡斜,语言不利,口角流涎,小便频数或遗尿不禁,舌淡苔白脉缓。方解:君药生黄芪。重用,大补脾胃之元气,使气旺血行,瘀消而不伤正;臣药当归尾长于活血兼能养血,因而有化瘀而不伤血之妙;佐药赤芍、川芎、桃仁、红花,助当归尾活血祛瘀,地龙通经活络。诸药配伍,大量补气药与少量活血药相配,气旺则血行,活血而不伤正,共奏补气活血通络之功。本方是体现王清任所创气虚血瘀理论的代表方剂,用于中风后的治疗。以半身不遂、口眼涡斜、苔白脉缓或脉细无力为证治要点。常用于中风后遗症,以及其他原因引起的偏瘫、截瘫,上肢或下肢痿软,证属气虚血瘀者。

本组资料显示,观察组与对照组(HAMD量表)评分结果、MESSS疗效观察评分结果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改善抑郁状态方面更加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补阳还五汤加味能够改善中风后抑郁症状,有利于中风后神经功能的恢复。益气活血,化瘀通络,舒脑安神是补阳还五汤加味改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和抑郁症状的主要作用。

[1] 何建阳,徐艳,江文仙.脑卒中后焦虑抑郁的调查及心理干预研究[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6):815-816.

[2] 王琪,赵建军.疏肝解郁法为主治疗脑卒中后抑郁90例临床观察[J].长春中医药大学学报,2007,23(2):54-55.

[3] 魏洪生.中风后抑郁症的中医药研究进展[J].河北中医,2008,30 (9):1003-1005.

[4] 肖洪彬,刘丽萍,李然.补阳还五汤现代研究进展与临床应用[J].辽宁中医药大学报,2007,9(4):174-175.

[5] 肖红斌、王俊.补阳还五汤对老龄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研究[J].中药药理与临床,2007,23(5):21-22.

[6] 王晚霞,李荣亨.补阳还五汤作用机制研究进展[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杂志,2008,6(5):574-576.

R255.2

B

1671-8194(2014)21-0258-02

猜你喜欢

汤加补阳中风
温胆汤加味治疗失眠的体会
南太平洋岛国汤加的独特魅力
Study on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of serum exosom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PFNA配合补阳还五汤治疗老年股骨转子周围骨折的临床研究
神奇T恤助力防止中风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补阳还五汤加减治疗偏头痛68例临床疗效观察
二妙汤加味煎水熏洗联合TDP照射治疗混合痔术后肛缘水肿31例
中风防治灵Ⅰ号、Ⅱ号联合治疗急性脑梗死152例
温胆汤加味治疗颈性眩晕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