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锁定钢板治疗股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研究

2014-05-18王俊杰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1期
关键词:优良率螺钉股骨

王俊杰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五人民医院骨科,河南 平顶山 467031)

锁定钢板治疗股骨髁间骨折的临床研究

王俊杰

(河南省平顶山市第五人民医院骨科,河南 平顶山 467031)

目的分析研究锁定钢板对股骨髁间骨折治疗效果。方法我院在2007年3月至2013年2月期间共收治股骨髁间骨折患者54例,将接受锁定钢板治疗的27例为实验组,将接受动力髁螺钉板治疗的27例为对照组。均在术后6个月~2年内进行随访,总结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以及膝关节恢复情况。结果实验组优良率为96.30%;对照组的治疗优良率为88.89%,两组数据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手术时间无明显差异,但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锁定钢板可提高股骨髁间骨折的治疗效果,并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因此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股骨髁间骨折;锁定钢板;Kolment标准

股骨髁间骨折属于高能量损伤,是比较常见的关节内骨折。骨折较复杂且常累及关节面,给治疗带来极大困难,容易导致各种并发症,如骨不连、创伤性关节炎等[1]。临床上要求在治疗的过程中最好做到解剖复位、加强内固定等。本次研究分别采取动力髁螺钉板内固定以及锁定钢板对股骨髁间骨折进行治疗,以评价二者的疗效,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我院在2007年3月至2013年2月期间共收治股骨髁间骨折患者54例,其中男30例,女24例,年龄在20~66岁,平均(39.23±1.78)岁。其中37例为闭合性骨折,17例为开放性骨折。按照AO对骨折进行分类,其中31例为C2型,23例为C3型。其中4例伴有半月板损伤,3例伴有交叉韧带损伤,且均无血管和神经损伤。14例为急诊手术,40例为择期手术。且择期手术患者均在伤后2周内完成手术治疗。将其随机分成实验组(27例)和对照组(27例),两组患者的性别比例、年龄组成、骨折类型及病情程度等临床资料无显著性差异(P>0.05),可进行分析比较。

1.2 方法

实验组27例患者给予锁定钢板进行治疗:硬膜外麻醉,保持仰卧位。从大腿的外侧切口,并沿着髌骨的外缘至胫骨结节;将其逐层切开以后,把髌骨内翻,暴露出股骨内外髁和髌面,并尽量少剥离髁后方以及干骺部前软组织,同时尽最大可能维持髌上囊的完整性。使患者屈膝90°,以观察骨折及交叉韧带情况,并在直视下将骨折块复位,以使股骨内外的髁关节面恢复至解剖复位,并用克氏针从内髁经过外髁穿出进行临时固定,其次将髁上及股骨干下段骨折复位,以恢复正常外翻角。在达到对位满意以后,将锁定钢板放置。并将损伤交叉韧带和半月板进行修复,同时修补关节囊,放置引流管,最后逐层地关闭切口,进行包扎。术前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一次,在5 d后行膝关节功能锻炼,并每个月进行复查。对照组27例患者采取动力髁螺钉板进行治疗:硬膜外麻醉,从大腿下的外侧切口,至股骨外髁向前延长,将关节囊处深层脂肪垫向内侧推。其次复位内外髁骨块,将一枚克氏针打入髁,以将前髁和内髁临时固定。与此同时要复原关节面及髌骨沟,将标志针放入紧贴股骨内外髁远端关节面,与膝关节面保持平行,并钻入导针,沿导针进行扩孔,然后将适宜长度的螺钉拧入同时将动力髁螺钉板固定,缝合伤口。且术后疗法与实验组相同。

1.3 疗效判断标准

采取Kolment标准对效果进行评定:膝关节可完全伸直,而且屈曲能够超过120°,未出现痛感和畸形,同时患者的下肢变短程度低于1 cm,为优;膝关节能完全伸直,且可屈膝超过90°,仅出现轻微痛感或者没有痛感并且没有畸形,同时患者的下肢缩短程度低于2 cm,为良;膝关节无法完全伸直,且屈膝在60°~90°,有出现轻微痛感,且出现畸形,但是畸形的程度低于10°,同时下肢的缩短程度低于3 cm,为中;屈曲低于60°,膝关节可伸超过10°,而且有较重的痛感持续出现,畸形程度高于10°,同时下肢的缩短程度超过3 cm,为差。优良率=(优+良)/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分析,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经过治疗实验组的治疗优良率为96.30%;对照组的治疗优良率为88.89%,可见实验组略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不具有统计学差异(χ2=1.0800,P>0.05),见表1。且两组均未出现神经和血管损伤、固定物断裂或松动、膝关节内翻或者外翻等并发症。

2.2 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对比

实验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但是两组间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数据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3 讨 论

表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表2 两组术中及术后情况对比

股骨髁间骨折属于较复杂的骨折,大多涉及到膝关节的损伤,非手术疗法要想达到解剖复位是非常困难的,而且早期的疗效也不满意[2,3]。股骨髁间骨折在腓肠肌上2~4 cm的范围内,一般情况下关节面粉碎的程度比较严重,同时也会出现软骨面剥离或骨质缺损等,使复位和固定的难度大大增加[3]。一般在手术之前会对骨折部位行详细影像学检测,以判断骨折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临床上关于股骨髁间骨折的治疗主要原则为最大限度解剖复位、增强内固定以及早期功能锻炼[4]。动力髁螺钉是由美国科学家最早进行推荐使用,随后经过多次的改进而应用于临床[5]。具有抗扭曲、抗弯、抗剪力和抗旋转等作用,特别是对股骨髁间骨折的加压作用比较明显,且固定力学的性能较稳定,对膝关节的早期活动较有利。研究显示应用其治疗股骨髁间骨折的效果有待提高。随着医学的不断进步,锁定钢板依照骨骼的特定部位解剖的形态进行制作,由于其操作简单、且生物学固定比较可靠,逐渐应用于股骨髁间骨折的治疗。锁定钢板因有锁定螺纹孔能够较好的固定骨折,与骨折的治疗原则想符合。首先锁钉可锁定螺纹孔从而与钢板成一体,变得更加稳定,因此减少了钢板来自应力的折弯作用,起到人体内固定支架作用。其次锁定钢板的整体结构稳定性远高于普通螺钉,减少了固定松动的发生。最后锁定钢板参照生物学外固定的原则,主要经过钢板和螺钉之间形成交界面而达到稳定效果,因此不用与股骨有紧密接触,对骨折的愈合十分有利。但在手术过程中要最大限度使关节面保持平整,加强对髌上囊的保护,这对早期功能锻炼具有重要意义[6]。

通过本次研究显示,实验组的治疗优良率为96.30%;对照组的治疗优良率为88.89%两组数据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虽然两组手术时间及治疗优良率无明显差异,但实验组术中出血量及骨折愈合时间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因此锁定钢板可提高股骨髁间骨折治疗效果,并缩短骨折愈合时间,因此具有重要的临床应用价值。

[1] 卢焕兴,章银灿,楼才俊.锁定钢板治疗股骨髁间骨折29例临床分析[J].全科医学临床与教育,2012,10(1):102-103.

[2] 王云根,张伟中,徐浩,等.动力髁螺钉、锁定钢板和AO解剖钢板治疗股骨远端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J].广东医学,2011,32(16):2141-2143.

[3] 郑永育,章文杰.动力髋螺钉和股骨近端髓内钉内固定法治疗不稳定性股骨粗隆间骨折的疗效比较[J].中国全科医学,2010,13(6B): 1918-1919.

[4] 李兴华,王天旭,王翔宇.股骨远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周围骨折的临床研究[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09,24(12):1061-1064.

[5] 杨红伟,陈永飞.解剖型锁定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骨折效果观察[J].山东医药,2010,50(40):102-104.

[6] 安宁,刘康,何智勇.四种不同术式治疗老年人股骨颈骨折的疗效对比研究[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6): 640-642.

R683.42

B

1671-8194(2014)21-0243-02

猜你喜欢

优良率螺钉股骨
侵彻弹体尾部联结螺钉失效的影响因素
豆粕:美豆产区干旱威胁仍未解除,大豆优良率持续偏低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术后跟骨螺钉取出的影响因素分析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外固定架在开放性胫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一种深孔螺钉防倒管
DHS与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Meta分析
DHS与ALP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比较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