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腹腔镜下腹壁三孔法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4-05-18胡万胜凌亚非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1期
关键词:孔法腹壁修补术

胡万胜凌亚非

(1 韶关市铁路医院外一科,广东 韶关 512023;2 粤北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广东 韶关 512025)

腹腔镜下腹壁三孔法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临床疗效观察

胡万胜1凌亚非2

(1 韶关市铁路医院外一科,广东 韶关 512023;2 粤北人民医院胃肠外科,广东 韶关 512025)

目的观察并总结腹腔镜下腹壁三孔法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情况。方法选择130例于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在我院及粤北人民医院接受胃十二指肠溃疡伴穿孔治疗的患者,随机分为A、B两组,分别进行传统术式和腹腔镜下腹壁三孔法修补术,并观察其治疗效果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对比两组患者手术耗时、住院天数、排气用时以及并发症发生率,A组患者前三项指标用时远高于B组,B组并发症发生率为6.15%远低于A组24.62%,组间差异可比(P<0.05)。结论腹腔镜下腹壁三孔法行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的治疗效果良好,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帮助患者及早恢复健康,提高生活质量。

腹腔镜;三孔法;胃十二指肠;溃疡伴穿孔;修补术

胃十二指肠溃疡伴穿孔是一种院内常见急性疾病,患者穿孔后常造成急性腹膜炎,遭受极大痛楚,需要及时处理腹膜炎,终止感染[1,2]。常用治疗方法是穿孔修补术。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我院及粤北人民医院共收治13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伴穿孔患者,行腹腔镜下腹壁三孔法行胃十二指肠溃疡伴穿孔修补术及常规开放手术。笔者进行系统回顾与分析,研究该修补术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具体报道如下。

表1 术中术后两组患者基本情况对比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从2013年2月至2014年6月来我院及粤北人民医院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伴穿孔修补术的患者130例(其中男性患者80例,女性50例)电脑随机分为A、B两组,A组为对照组(65例患者),采用传统开腹手术治疗,患者年龄16~87岁,平均(43±5.43)岁。B组试验组(65例患者),采用腹腔镜下腹壁三孔法修补术,患者年龄17~89岁,平均(44±3.98)岁。两组资料的年龄、性别的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入选标准:①患者全部已明确急性弥漫性腹膜炎的诊断;②无休克症状;③未接受过上腹部的手术;④既往史追问,患者否认幽门梗阻和上消化道出血病史。

1.2 手术器械

腹腔镜全套设备;麻醉术器具;可通过1 cmTroard的中圆针及7号丝线。

1.3 手术操作方法

术前患者全身麻醉,插入胃管、气管插管和导尿管。患者处于头高于下肢的仰卧位。手术刀切开脐下1 cm处,放置气腹针,充气使腹内压达到12~15 mm Hg。将10 mm Trocar放入腹腔镜以便观察,将同样规格Trocar放置于剑突下偏左位置设为主操作孔,将5 mm Trocar放入右肋缘下锁骨中线位置或脐右侧5 cm处,设为辅助操作孔。在主操作孔处吸引、观察后确诊为穿孔,吸除腹腔内的渗液和脓液,清洁视野,寻找到穿孔位置。若患者是中老年人,还需在缝合前剪取穿孔处周围活体组织以进行病理检查,防止漏诊癌症。之后使用针带线,7号丝线打结连结于中圆针上,或使用合适大小的商用针带线,穿过10 mm Trocar,于穿孔的一侧进针,从穿孔位置出针,再从穿孔处穿入,从穿孔的另一侧穿出,打外科结固定,缝合1~2针。最后于穿孔的一侧进针,从穿孔处出针,提起游离大网膜,用针线穿过缝起。然后针线从穿孔处穿入,从穿孔的另一侧穿出,抽紧线将大网膜收入穿孔区以进行填补,最后将线打上3~4个手术结固定缝合处。所有穿针部位应留出0.5~0.8 cm的距离,避免组织在打结或后续恢复过程中遭受较大腹压时出现裂伤。修补结束后,使用大量生理盐水(0.9% NaCl溶液)冲洗腹腔,吸尽腹腔内容液。通过5 mm Trocar在右肋缘下锁骨中线位置或脐右侧5 cm处置留乳胶引流管,方便排除腹腔积液。

传统开腹手术:患者平卧全身麻醉,切开上腹正中或从右上腹切开,沿胃十二指肠纵轴缝合穿孔,大网膜覆盖穿孔区后打结。

患者术后全部进行一般治疗,包括胃肠减压、静卧休息、禁止饮食、静脉给予营养支持,服用抗生素防止感染。术后至出院后3个月内需要持续服用制酸剂(H2受体阻滞剂)盐酸雷尼替丁(国药准字H36021340,江西汇仁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每日2次,每次一粒150 mg)。若患者呼气试验显示阳性结果,则需要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幽门螺旋杆菌根治治疗。出院后3个月对患者进行随访,患者需要接受复查,胃镜下观察穿孔恢复情况。

1.4 观察指标

记录患者手术耗时、首次排气用时、住院天数和出现的并发症。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 SPSS l5.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或率(%)表示,采用χ2校验对比数据,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术中术后基本情况对比

比较两组患者手术耗时、首次排气用时、住院天数三项指标,A组患者均高于B组,差异可比较(P<0.05)。见表1。

2.2 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比较

复查后,对比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计算得A组发生率25.00%远高于B组6.06%,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

3 讨 论

虽然人们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但是由于很多人在生活饮食方面的不良习惯,胃十二指肠溃疡伴穿孔常有发生,是医院内相当常见的急性疾病[3]。胃十二指肠溃疡后,胃壁保护层发生缺损,胃酸和食物的双重损伤下,胃壁溃疡愈发严重,常发生穿孔[4]。穿孔是消化道疾病严重的并发真个,因为穿孔后会引起急性弥漫性腹膜炎,造成腹腔大面积感染,甚至危及生命[5]。传统的治疗手段是开腹手术治疗,虽然能够闭合胃壁穿孔,但是术中手术切口大,有大量出血,对患者的创伤太大[6]。不利于患者术后的恢复,在患者的身体健康、心理以及经济方面都施加了不少压力。

最近几年随着对幽门螺杆菌的认识加深、胃部功能机制的研究深入,临床上常采用穿孔修补术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伴穿孔。腹腔镜下三孔法清洁腹腔,封闭穿孔,之后使用H2受体拮抗剂抑制胃酸生成,从而促进破损胃壁的恢复。如此能够得到同传统术士一样的治疗效果,同时减少了对患者的身体创伤和经济压力。同时,术中出血少,加速患者恢复健康,避免出现并发症。在本次研究中,A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排气用时都远高于B组,A组并发症发生率24.62%远高于B组6.15%,组间差异P<0.05,可比较。

综上所述,腹腔镜下腹壁三孔法行胃十二指肠溃疡伴穿孔修补术不仅有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对患者的身心、经济创伤都较小,并发症发生率很低,是能够提高患者健康生活的一种治疗手段,值得在临床上广泛推广使用。

[1] 刘强,罗海平,杨兴龙,等.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的临床观察[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4):2912-2915.

[2] 周利人.腹腔镜下胃、十二指肠修补术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114-115.

[3] 郑民华.NOTES与单孔腹腔镜技术的发展现状与展望[J].中国微创外科杂志,2010,10(1):18-19.

[4] 沈叶,顾建萍,周联明,等.腹腔镜与开腹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修补术的疗效研究[J].重庆医学,2010,39(14):1890-1891.

[5] 赵辉,王青丽,刘龙壮.腹腔镜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术的应用[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1,24(6):672-673.

[6] 李军,彭小妮,崔海宁.腹腔镜胃十二指肠穿孔修补27例体会[J].海南医学,2011,22(2):84-85.

R573.1

B

1671-8194(2014)21-0230-02

猜你喜欢

孔法腹壁修补术
于腹股沟斜疝患者中分别应用有张力修补术、无张力修补术实施治疗效果对比
鱼刺致不典型小肠腹壁瘘并脓肿形成1例
耳内镜下鼓膜修补术36例临床分析
不同途径经腹膜外腹腔镜下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的临床疗效分析
改良两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和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优劣差异
Lichtenstein修补术并发症的防治体会
经脐两孔法腹腔镜腹股沟疝内环高位结扎加脐外侧襞加强术治疗小儿腹股沟斜疝*(附108例报告)
改良三孔法与常规三孔法腹腔镜胆囊切除术的对比研究
“第九届全国疝和腹壁外科学术大会”通知
再次剖宫产腹壁横纵切口150例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