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治疗的临床分析

2014-05-18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1期
关键词:股骨颈股骨头股骨

马 健

(吉林省桦甸市人民医院,吉林 桦甸 132400)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治疗的临床分析

马 健

(吉林省桦甸市人民医院,吉林 桦甸 132400)

目的探讨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8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所有患者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观察其临床治疗效果。结果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骨折均愈合,未出现固定失败、深部感染、股骨头缺血坏死以及髋内翻畸形等症状。结论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

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用于骨折内固定的材料不断得到翻新和改进,手术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微创手术的临床应用,使得临床骨折治愈率不断提高,并发症的发生率逐渐下降,从而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生活质量[1]。本研究选取我院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8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分析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报道如下。

表1 患者手术指标具体情况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0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88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老年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男52例,女36例;年龄60~90岁,平均(75.8±2.5)岁;车祸23例,摔伤55例,高空坠伤10例;所有患者均经CT检查确诊,骨折按Evans-Jensen分型[2]:Ⅰ型12例,Ⅱ型34例,Ⅲ型22例,Ⅳ16例,Ⅴ型4例;均在患者受伤后2~5 d内给予手术患者治疗。患者合并有糖尿病12例,高血压10例,肺功能不全5例,心肌供血不足4例。

1.2 方法

给予所有患者全身麻醉或者腰硬联合麻醉,在骨科牵引手术床上取仰卧位,给予患者内收内旋纵向牵引以使骨折部位闭合复位,使用C型臂X线机透视正位和副位,观察其复位效果较满意后,在股骨大粗隆以下部位作一长约6 cm的纵形切口,将髂胫束纵行切开并将股外侧肌附着点切开,将股骨近端的外侧面暴露出来,避免对粉碎区域的治疗造成干扰,避免造成局部的血液运行受到损害。对于较为复杂的粉碎性的骨折可以适当将切口延长,在直视下将其复位成功后在股骨头和股骨颈前面的中线位置放置一枚导针以确定前倾角,然后在肌肉下将钢板紧贴着股骨干外侧轻轻放入,为便于固定调整,可以在距离切口大约4 cm处将钢板末端加以暴露,避免出现钢板错位的情况。位置调整满意后使用4枚导针从金属套筒置入股骨颈-股骨头软骨下,及时给予调整,效果较满意后将长度合适的4枚自锁螺钉置入,在钢板远侧将3~4枚自锁皮质骨螺钉置入进行固定,并将负压引流置入,后将切口加以缝合,手术结束。术后可以给予患者抗生素治疗,以预防感染,给予接骨类药物,促进骨折处的愈合,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1.3 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透视时间以及并发症情况。

2 结 果

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透视时间具体见表1。随访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骨折均愈合,未出现固定失败、深部感染、股骨头缺血坏死以及髋内翻畸形等症状。

3 讨 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在老年人群中为常见病症,这主要是由于老年自身机体的逐渐衰退造成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年龄较大,容易发生骨质疏松症[3],稍有不慎出现跌伤则会受瞬间暴力作用,造成骨折区域呈现粉碎样的改变,骨折受到肌肉的牵拉则会造成明显的移位,部分患者在骨折发生时其大小粗隆分离情况更加的明显,造成复位手术的困难。

目前,临床上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手术疗法存在着较大的争议。动力髋螺钉(DHS)是一种广泛应用于股骨近端骨折的一种经典的骨折内固定技术,能够使骨折断端产生动力加压,进而促进骨折部位的愈合,但给予不稳定的股骨粗隆间骨折以及逆粗隆骨折DHS治疗,患者容易发生股骨头切割或者钢板断裂等并发症,给患者预后造成不良影响[4]。理论上讲,PFN、PFNA、Gamma钉等髓内固定装置与DHS相比更具有优势,具有较好的复合生物力学固定作用,但是临床失败率以及在手术率相对也较高。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Ⅱ(PFNA-Ⅱ)已逐渐被应用到临床中去,其是在PFNA的基础上根据亚洲人群具体的生理结构特征设计而成的,能够和亚洲人群的股骨解剖结构相吻合,效果较为理想。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是根据股骨粗隆间粉碎性骨折特点设计而成的,具有限制接触性、成角稳定性,完全符合股骨近端解剖构造,起到较好的固定稳定的作用,进而促进患者的康复。

临床上应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其主要具备以下几点优点:①该固定方式在股骨颈内部主要呈分散状,三枚固定钉呈现直角指向,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固定钉在股骨颈内与骨小梁之间的接触面积,故其固定把持力相对较强较稳定[5]。②该方式在股骨颈内的锁定螺钉固定的位置和方向均不同,能够有效固定股骨颈,避免其在关节囊内发生旋转,利于骨折部位的稳定,极大的促进了骨折的愈合。③老年患者本身由于机体的衰退,出现骨质疏松等症状,其骨质刚度有所下降,而应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治疗能够有效预防因为骨质疏松造成的术后取钉、脱板以及骨折块再次移动引发的并发症等,较为安全。④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治疗其置入的固定螺钉与钢板之间的吻合效果较好,能够保证骨和钢板不出现脱离的情况,进而增加了术后复位的安全可靠性。⑤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治疗的手术操作方法较为简单,能够有效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手术并发症的发生率。⑥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其价格能被大部分患者所接受,其强度较好,经济实用,在基层医院中被广泛应用。

本研究中,股骨粗隆间骨折老年患者实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手术时间平均为(47.5±1.3)min,术中患者出血量平均为(149.5± 12.6)mL,切口长度平均为(9.5±1.2)cm,透视时间平均为(4.5± 0.8)min。在对患者的随访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骨折部位均愈合,恢复良好,均未发生固定失败、深部感染、股骨头缺血坏死以及髋内翻畸形等并发症。

综上所述,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行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较为显著,其手术时间较短,切口较短,术中出血量较少,患者痛苦较小,且术后愈合情况较良好,能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1] 陈观华,赵晓峰,何伟,等.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J].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2012,10(15):42-44.

[2] 梁善校.股骨近端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不稳定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疗效分析[J].广西医科大学,2010,5(123):28-30.

[3] 张显宏,谢瑞卿,李学锋,等.股骨粗隆间骨折三种手术方法比较分析[J].医学综述,2012,26(21):85-87.

[4] 李三蝉.股骨粗隆间骨折PFN和DHS两种治疗方案的效果对比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20):52-55.

[5] 欧海山.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内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30例[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29(20):22-24.

R683.42

B

1671-8194(2014)21-0211-02

猜你喜欢

股骨颈股骨头股骨
舒适护理在股骨颈骨折护理中的应用
激素性股骨头坏死潜在失调基因的鉴定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3枚空心加压螺钉在股骨颈截面的位置分布
治疗Pauwels Ⅱ型股骨颈骨折,股骨颈系统(FNS)比Hansson钉稳定性更好、固定更可靠
股骨近端纤维结构不良的研究进展
不同术式治疗老年不稳定股骨颈骨折临床研究
股骨近端解剖型锁定钢板与PFNA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比较
易于误诊为股骨头坏死的股骨头内病变的鉴别诊断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