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OLF方案和DC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探讨

2014-05-18彭百菊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1期
关键词:氟尿嘧啶毒性胃癌

彭百菊

(四川峨眉山市人民医院,四川 峨眉山 614200)

OLF方案和DC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探讨

彭百菊

(四川峨眉山市人民医院,四川 峨眉山 614200)

目的通过研究比较OLF和DCF两种化疗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将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就诊的68例胃癌晚期患者,将其随机分为OLF组和DCF组,每组各34例。两组均以28 d为1个化疗周期,3个周期为1个疗程。结果通过比较,发现两组的近期疗效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过程中OLF组患者血液毒性的发生率为35.30%,明显低于DCF组的76.47%(P<0.05);OLF组患者恶心呕吐发生率为41.18%,明显低于DCF组的73.53%(P<0.05);两组在神经毒性、腹泻、肝功异常、口腔黏膜炎和骨髓抑制的发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OLF方案和DCF方案在治疗晚期胃癌均具有比较好的近期疗效,但在不良反应方面,OLF方案的血液毒性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明显小于DCF方案。因此OLF方案更易被患者接受。

联合用药;胃癌晚期;近期疗效;不良反应

胃癌是临床中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在全身的恶性肿瘤发生率中巨第3位,对人们的健康有较大的危害。在我国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发生率中胃癌居第1位[1]。由于居民对于疾病的认识不足、经济水平不同和医疗卫生资源分布不均等因素造成很多的患者在就诊时病情已经十分严重,多数以达到晚期。因此在我国的胃癌患者治愈率很低,而且存在预后差的情况。大部分胃癌患者的治疗方案为手术切除恶性肿瘤后再化疗来延长患者的存活时间[2]。经过大量的临床研究,发现在晚期胃癌患者手术后采取联合用药进行化疗能取得更好的效果,在患者术后生命质量和存活时间上明显优于单纯治疗[3]。本研究即通过探讨OLF方案和DCF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为临床上提高胃癌的治疗效果提供参考。

表1 两组患者近期疗效手术比较(n,%)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9年1月至2013年6月在我院确诊并就诊的68例胃癌晚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研究对象均为病理学或细胞学检查确认。入选标准为:①患者为初次进行化疗,或进入研究时距离末次化疗至少1个月以上;②患者的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检查在正常范围内,并且没有化疗禁忌证;③患者在治疗的前卡氏评分≥70分,最少的预计生存时间>3个月;④患者在治疗前应当签订知情同意书。将68例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OLF组和DCF组,每组各39例研究对象。其中OLD组中男性18例,女性21例,平均年龄为(32.5±3.0)岁。患者的病变部位包括:胃窦、贲门、胃体、全胃和胃大部;病理分型包括:中分化腺癌、低分化腺癌、黏液腺癌和印戒细胞癌;转移部位包括:肝转移、腹膜转移、腹膜后淋巴结转移和肺转移。DCF组中男性22例,女性17例,年龄33~62岁,平均年龄为(32.5±3.0)岁;患者的病变部位、病理分型和转移部位与OLF组相同。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理分型、病变部位和转移部位等资料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化疗方法

OLF组给予奥沙利铂(L-OHP)130 mg/m2静滴第1天,亚叶酸钙(CF)200 mg/m2静滴第1~5天,5-氟尿嘧啶(5-FU)500 mg/m2静滴第1~5天。DCF组给予多西他赛(DOC)75 mg/m2静滴第1天,5-氟尿嘧啶(5-FU)500 mg/m2静脉泵入第1~5天,顺铂(DDP)25 mg/m2静滴第1~3天。两组均以28 d为1个化疗周期,3个周期为1个疗程。在每次化疗前和化疗结束后均应当给患者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心电图等常规检查。

1.3 疗效评价

对所有患者在化疗结束后的3个月进行随访,来评价其近期疗效。评价的标准是根据美国临床肿瘤学会在2000年公布的实体瘤疗效评价标准(RECIST)判定临床疗效,分为完全缓解(CR,病灶完全消失)部分缓解(PR,病灶缩小50%以上)、稳定(SD,病灶缩小未达到50%或增大未超过25%)和进展(PD,病灶增大超过 25%或出现新的病灶)。有效RR=CR +PR[4]。

1.4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研究对象在每个周期后出现骨髓抑制、口腔黏膜炎、肝功异常、腹泻、神经毒性、血液毒性和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出现的例数,比较两种治疗方案发生不良反应的概率。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详细的分析处理,一般资料用均数±标准差()的形式表示,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与分析

2.1 两组患者的近期疗效比较

通过比较两组治疗方案的近期疗效,发现两组研究对象的近期疗效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u=0.180,P=0.767),两组近期疗效比较见表1。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的比较

表2显示,OLF组的血液毒性的发生例数12例,发生率为35.30%,恶心、呕吐发生例数为14例,发生率为41.18%,都明显低于DCF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两组结果近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的情况比较[n,(%)]

3 讨 论

胃癌是人类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我国发病率有上升势。外科手术是胃癌的首选治疗方法,目前胃癌腹腔镜辅助远端胃切除术已经作为临床上治疗进展期胃癌的标准术式。然而随访结果显示,胃癌患者术后的长期生存率并不高,局部复发率高达50%。胃癌是对化疗相对敏感的肿瘤,联合化疗是晚期胃癌的主要治疗方法[5]。

5-FU是细胞周期特异性化疗药物,可通过抑制脱氧胸苷酸合成酶阻止脱氧尿苷酸向脱氧胸苷酸的转变,从而影响DNA的合成,转化为5-氟尿嘧啶核苷后可以干扰细胞合成蛋白质,应用于多种肿瘤的化疗中。亚叶酸钙是叶酸在体内的活化形式,可以对抗叶酸拮抗剂的毒性作用,用于甲氨蝶呤过量时的解毒和叶酸缺乏引起的贫血,近年来多用于结肠、直肠癌等消化道肿瘤的辅助治疗。多西他赛是紫杉类化合物,通过加强微管蛋白聚合作用和抑制微管解聚作用,使其形成稳定的非功能性微管束,破坏细胞的有丝分裂而发挥抗肿瘤作用。铂类是临床上常用的化疗药物。顺铂是第一代铂类,具有抗癌谱广、作用强、与多种抗肿瘤药有协同作用、无交叉耐药等特点。奥沙利铂是第三代铂类抗癌药,可产生烷化结合物,使细胞DNA形成链内和链间交联,抑制DNA的合成及复制,与5-FU联合应用具有协同作用[5]。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种方案治疗胃癌晚期患者在近期疗效上并无明显差异。毒副作用方面OLF方案血液毒性和恶心、呕吐的发生率小于DCF组,在其余的不良反应上二者无明显差异。因此,从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两方面考虑,在治疗胃癌晚期患者的术后化疗时,OLF方案效果较好。

[1] 王磊.XELOX与FLO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近期疗效及不良反应比较[J].安徽医药,2011,15(3):29-30.

[2] 张长武.紫杉醇、顺铂联合氟尿嘧啶方案治疗晚期胃癌的临床观察[J].安徽医药,2010,14(4):51-52.

[3] 李晓波.早期胃癌内镜下诊断分析[J].中国医药导刊,2012,14(1): 24-25.

[4] 邓艳红.辅助化疗在不同分期胃癌治疗中的意义[J].实用医学杂志,2010,26(18):26-28.

[5] 龙建林.多西他赛联合顺铂、氟尿嘧啶一线治疗35例晚期胃癌临床观察[J].重庆医学,2010,39(18):90-94.

R735.2

B

1671-8194(2014)21-0176-02

猜你喜欢

氟尿嘧啶毒性胃癌
氟尿嘧啶联合白介素II局封治疗多发性跖疣疗效观察
碘-125粒子调控微小RNA-193b-5p抑制胃癌的增殖和侵袭
应激宁小鼠急性毒性试验及亚慢性毒性试验
青年胃癌的临床特征
5-氟尿嘧啶的合成工艺研究进展
动物之最——毒性谁最强
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联合复合式小梁切除术及5氟尿嘧啶治疗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苦豆子总碱对PC12细胞的毒性
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在早期胃癌诊疗中的应用
ERK1/2介导姜黄素抑制STS诱导神经元毒性损伤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