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阴道和腹部两种超声在子宫肌腺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2014-05-18于红梅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1期
关键词:肌瘤腹部阴道

于红梅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人民医院,广东 深圳 518106)

探讨阴道和腹部两种超声在子宫肌腺病诊断中的临床价值

于红梅

(广东省深圳市光明新区人民医院,广东 深圳 518106)

目的通过临床实践探讨阴道和腹部两种超声在子宫肌腺病中的诊断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妇科患者660例,其中患有子宫肌腺病患者在手术前进行阴部超声的患者为156例,进行腹部超声患者为162例,共计318例,将进行两种诊断的患者进行比较。结果经诊断,其中确诊为子宫肌腺病的共有318例,采用阴道超声治疗的患者为156例,采用腹部超声治疗的患者为162例。将患者的其他各项指标相比较,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过临床治疗和观察,阴道超声出了特异性指标同腹部超声接近以外,其阳性、阴性预测值、敏感性等在子宫肌腺病的治疗中都明显优于腹部超声,对于诊断子宫肌腺病更具有优势。

阴道超声;腹部超声;子宫肌腺病;临床诊断

子宫肌腺病现如今的发病率逐渐上升,同时常常与子宫肌瘤并存,不管是临床检查或是超声检查都有着较高的误诊、漏诊概率[1]。本文通过比较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两种方式诊断子宫肌腺病来探讨两种诊断方式在临床上的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0年1月至2013年12月就诊的妇科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确诊患有子宫肌腺病的患者共318例,且患者在手术前均超声检查,年龄在30~56岁,平均年龄为(43.5±2.95)岁。其中在术前进行阴道超声的患者为156例,进行腹部超声波的患者为162例,共计318例。

表1 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诊断结果

表2 阴道超声与腹部超声敏感性、特异性、阳性及阴性预测值、正确字数比较(%)

1.2 方法

将全部患者分别进行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观察其子宫的大小、形态和内部回声等,采用HD-11、HDI-5000彩超诊断仪器进行诊断,探头的频率为3.5~5.5 MHz。

1.3 观察指标

以手术以及病例诊断作为观察的标准,比较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在子宫肌腺病诊断价值。

1.4 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13.0软件对此次研究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分析,检验资料剂量用t来表示,用χ2检验治疗计数,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患者进行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的诊断结果见表1、表2,采用阴道超声的诊断结果比采用腹部超声诊断结果的误诊率低,且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将两组表格数据进行分析比较可以看出,两组采用不通过诊断方式诊断的数据,除了特异性这项数据指数相近之外,阴道超声的其他数据指标都高于腹部超声的指标,其中P<0.05,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3 讨 论

子宫肌腺病是由于具有功能的子宫内膜腺体细胞与间质细胞向肌层侵蚀造成的,并且伴随着子宫光滑的肌细胞增生[2]。其发生的机制普遍被认为是由宫内膜基层细胞向肌层生长从而形成的。集中发病的年龄一般在30~50岁,经产妇或者经历多次刮宫的患者,从现在临床上来看,子宫肌腺病有年轻化的趋势。本文主要数据资料中所显示的30~39岁的患者占总患者的33.6%,这就可能与患者反复流产、刮宫有很大的关系。同时,痛经也是子宫肌腺病的主要症状,也作为临床诊断的主要依据,有痛经史的患者涨到总患者的73.6%;一部分患者并无痛经症状,在超声诊断中往往容易被忽视,从而造成子宫肌腺病误诊或者漏诊。

临床上对于子宫肌腺病的诊断往往存在高误诊率和高漏诊率。相关文献指出,子宫肌腺病目前在国内超声术前误诊率高达50%,其中大多数的子宫肌腺病患者被误诊为子宫肌瘤[3]。容易漏诊的主要原因多数是因为子宫肌腺病的临床表现不十分典型,同时病程程度较轻,容易使患者对其忽视,而且其声像图无异常变化。研究表明,腹部超声对临床诊断的运用价值并不大,只能对子宫肌腺病作出初步的判断;通过腹部超声诊断的案例,只有5.33%~22.5%左右的患者能够得到子宫肌腺病确诊,漏诊率相当高。

近些年来,阴道超声开始运用于妇科检查。在对患者进行检查时,可通过将探头顶端涂抹藕合剂,把避孕套戴在探头上进入患者引导内做纵、横及多切面的检查。与腹部超声比较来看,阴道超声频率更高、分辨力更强等特点。因此,在对患者进行检查时,声像图更加清晰,容易表现出不同疾病的特征及回声。结合阴道超声对子宫剖视的声像及相关病理学理论,证实子宫肌腺病的阴道超声声像图的直接特征应当为[4]:①子宫呈现均匀性或者非均匀性增大,但病一般就不会超过36个月妊娠子宫的大小;②肌层可见散在暗区,且呈现细小光点回声加强。这样的特征呈现主要是因为内膜在肌层产生周期性出血所造成的局部纤维组织增生,同时使子宫壁增厚造成子宫增大。子宫肌腺病在阴道超声声像图中的间接特征应当为[5]:①基层呈现出不规则的回声、低回声或者二者混合回声。②内膜变化。子宫肌腺病容易引起子宫后壁增厚,子宫内膜相对变形或者前移。子宫肌腺病和子宫肌瘤二者可以并存,所以才会造成许多误诊、漏诊,所以在临床上为患者诊断时应当认真判断患者是患有子宫肌腺病、子宫肌瘤或者二者都有,避免因为诊断上的误诊、漏诊,使患者错过最佳的治疗时间,增加患者不必要的痛苦和治疗。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通过数据分析看出,临床诊断子宫肌腺病的主要方式是阴道超声和腹部超声。但数据显示,阴道超声的诊断正确率较腹部超声诊断而言更高,可以降低误诊、漏诊的概率。所以,对于子宫肌腺病阴道超声诊断应当有以下标准:满足上述阴道超声的直接特征;满足阴道超声直接特征且痛经严重的患者;满足阴道超声直接特征的其中某一项或几项和间接特征其中某一项或某几项的患者。符合以上几点标准的患者均可确诊为子宫肌腺病,且参照上述标准的诊断正确率高达90%[6]。由此可以看出,采用阴道超声的诊断子宫肌腺病具有相当高的临床价值。

为保证减少子宫肌腺病的误诊和漏诊,提高对患者子宫肌腺病的诊断正确率,我们必须要抱着对患者负责,对医学负责的态度,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相关妇科检查结果,再而进行阴道超声检查,结合检查结果对病灶区的回声、内膜的变化状况来诊断患者是否患有子宫肌腺病。阴道和腹部超声有着自己的诊断价值我们不可否认,以上数据显示阴道超声的相关检查结果均优于腹部超声检查,值得在临床上加以运用,降低子宫肌腺病的误诊率和漏诊率,具有高效的临床价值。

[1] 张炜阳,赵艳辉,崔满华,等.阴道超声在子宫肌腺病中的诊断价值[J].白求恩医科大学学报,2000,26(4):434-435.

[2] 邬久燕.阴式超声与腹式超声在诊断子宫肌腺病中的价值[J].求医问药,2012,10(7):722.

[3] 丁芸,王流强,薛利.阴道彩超检查子宫肌腺病和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1,9(19):36-37.

[4] Rasmussen C,Dueholm M,Uldbjerg N.OC10.02: Inter-observer variation in diagnosing adenomyosis using two-and three-dimensional transvaginal ultrasound[J].Ultrasound Obstet Gynecol,2013,42(s1):19.

[5] Naftalin J,Hoo W,Pateman K,et al.How common is adenomyosis? A prospective study of prevalence using transvaginal ultrasound in a gynaecology clinic[J].Hum Reprod,2012,27(12):3432-3439.

[6] 王宏,冷金花,郎景和,等.子宫肌瘤症的临床病理特点及手术指征[J].现代妇产科进展,2006,15(7):493-496.

R711

B

1671-8194(2014)21-0170-02

猜你喜欢

肌瘤腹部阴道
腹部胀气的饮食因素
腹部创伤的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分析
盆底仪在阴道分娩后尿潴留治疗中的应用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经阴道超声在异位妊娠诊断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Gardner综合征的腹部CT表现
粘膜下阴道紧缩术矫正阴道松弛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