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子宫肌瘤应用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2014-05-18金文伟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1期
关键词:瘤体肌瘤体积

金文伟

(吉林省双辽市中心医院妇产科,吉林 双辽 136400)

子宫肌瘤应用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

金文伟

(吉林省双辽市中心医院妇产科,吉林 双辽 136400)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应用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140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应用米非司酮治疗,研究组在此基础上予以中药治疗,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血红蛋白、瘤体体积改善情况。结果研究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研究组血红蛋白、瘤体体积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子宫肌瘤具有明显效果,可以减少瘤体体积,提高血红蛋白含量,临床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子宫肌瘤;米非司酮;中药

子宫肌瘤在临床中是女性生殖器官疾病中具有极高发生率的一种良性肿瘤,育龄妇女患病概率达到20%~40%[1]。在临床治疗中,及此病主要采用手术治疗方法,但是微创及保留子宫要求逐渐得到认可,因此药物治疗成为临床治疗发展方向。本文选取140例子宫肌瘤患者,分析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效果,结果表明其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0年1月至2013年6月140例子宫肌瘤患者,按照自愿原则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70例,所有患者均符合子宫肌瘤诊断标准。所有患者均是未绝经妇女,检测子宫体积<3个月妊娠体积大小,测量多发性子宫肌瘤瘤体直径<4 cm。患者年龄27~51岁,其中<30岁患者11例,31~40岁患者98例,41~50岁31例。瘤体类型:单纯壁间肌瘤患者88例,单纯浆膜下肌瘤35例,二者同时存在者11例,黏膜下肌瘤患者6例。病程<6个月患者51例,6~12个月患者16例,超过12个月患者73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基础资料均无明显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子宫肌瘤在诊断时,主要依据其患病史,临床体征及辅助检查措施,例如B超、宫腔镜、腹腔镜、实验室检查、X线等进行判定。超声能够明确子宫肌瘤大小、数目、生长位置,肌瘤是否出现变化,与邻近器官相关性;宫腔镜能够直接观察到宫腔内实际状态,显示黏膜下肌瘤呈弧形或球形突向宫腔内;腹腔镜能够清晰鉴别突向腹腔内子宫肌瘤,且子宫浆膜下存在的肌瘤也能够检测到,所以子宫肌瘤诊断标准为:月经大量增加多,经期延长或发生不规则性出血,下腹部有硬块,少量存在疼痛感及压迫性症状,或存在贫血症状;子宫扩大,质硬;检测到宫腔扩大或出现变形现象;诊刮时宫腔内触及凸起面;应用B型超声及(或)子宫镜检查能够协助进行结果诊断。

1.2 方法

自月经周期第1天起,对照组患者应用米非司酮12.5 mg进行治疗,每晚入睡前服用,持续3个月。研究组在此治疗基础上应用桂枝茯苓丸,药方主要有桂枝15 g、茯苓20 g、丹皮15 g、桃仁10 g、赤芍15 g、当归10 g、白术10 g、柴胡10 g、三棱10 g、莪术10 g、香附10 g、生牡蛎30 g。以水煎之,每天1剂,分成早晚2次应用,持续应用3个月。分析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观察治疗前后血红蛋白、瘤体体积变化。肌瘤体积(cm3)=0.523×A×B×C(A、B、C分别代表肌瘤的三维径线半径)。

疗效判定标准[2]:痊愈:月经恢复至正常状态,无痛经及持续性下腹痛症状,子宫恢复正常大小,妇检显示骶韧带及结节未出现触痛感,附件包块明显减少或直接消失;显效:月经恢复至正常状态,痛经及持续性下腹痛症状得到明显缓解,子宫基本恢复正常,瘤体体积缩小>61%为;有效:月经基本恢复至正常状态,痛经及下腹部疼痛感得到显著减轻,子宫及附件包块有一定程度减少,瘤体体积缩小20%~60%;无效:月经失调、痛经和下腹部疼痛等症状均未得到改善,瘤体体积缩小<20%。

1.3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均应用SPSS18.0软件统计处理,以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经治疗,研究组70例患者中痊愈30例,显效14例,有效20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为91.4%;对照组痊愈22例,显效14例,有效18理论,无效16例,总有效率77.1%,两组存在明显差异性(P<0.05)。两组好治疗前后血红蛋白与瘤体体积明显改善,差异明显,且研究组效果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血红蛋白与瘤体体积变化情况对比

3 讨 论

子宫肌瘤为一种良性子宫肿瘤,是子宫平滑肌组织所形成,也被称作平滑肌瘤、子宫肌纤维瘤、子宫纤维瘤、肌瘤。20%~25%育龄期妇女会出现子宫平滑肌瘤。此种临床常见肿瘤并未发现较为明确病因,青春期前往往不会出现平滑肌瘤症状,此种肿瘤是一种激素反应性肿瘤,有的被称作激素依赖性肿瘤等,一般会出现于生育期,女性绝经后会出现缓慢减小现象[3]。在其孤立性生长时,被称为单发性子宫肌瘤。此种≥2个肌瘤时,其为多发性生长,此种情况在临床中更为多见。子宫肌瘤大部分均属于良性,极少数情况下会发生恶性病变,有的肌瘤处在良性及恶性肌瘤间,属于子宫交界性平滑肌瘤[4]。

在我国传统中医中认为子宫肌瘤通常是由于经期产后摄生不慎,外邪与气血相搏结,导致气血无法正常运行,出现气滞血瘀,或痰湿凝滞症状,痰瘀相互结合,随着时间迁延导致此疾病产生。大部分医学家发现“瘀血内停”为此疾病病机关键点。《素问·至真要大论》中提及“坚者削之,客者除之,结者散之,留者攻之”。根据此理论,按照正气盛衰,临床中应用中药内外结合治疗,活血化瘀,行气消痰、软坚散结、攻补兼施,确保药物能够增加达到病灶所在,可以得到明显疗效。

在本文所应用桂枝茯苓丸,桂枝具有温通血脉作用,茯苓可以渗利下行使得心脾之气得到改善,利于瘀血消散,辅用牡丹皮、赤芍、桃仁可以化血瘀,且具有清瘀热作用[5]。诸药联合应用,能够活血化瘀、缓消癥块。经现代药理学法,诸药可以镇痛,有效改善血流变学,并具有调节内分泌效果,有效抑制子宫肌瘤持续生长所需雌激素环境[6],使得治疗效果显著。经研究发现,研究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肌瘤体积明显减少。总之,应用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子宫肌瘤具有明显效果,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 唐洪权.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子宫肌瘤的疗效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2010,3(16):42-43.

[2] 李正良.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观察[J].中外医疗, 2010,29(15):128-129.

[3] 刘秀萍,张红军.米非司酮联合中药治疗子宫肌瘤疗效观察[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7):91-92.

[4] 岳勇.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临床疗效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 2009,4(28):57-58.

[5] 张雪芬.桂枝茯苓丸加甲基睾丸素治疗子宫肌瘤的体会[J].基层医学论坛,2009,13(32):1019-1020.

[6] 雷伟.子宫肌瘤应用米非司酮治疗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2):424-425.

R737.33

B

1671-8194(2014)21-0110-02

猜你喜欢

瘤体肌瘤体积
血液抽吸联合射频消融治疗肝血管瘤患者疗效研究*
多法并举测量固体体积
子宫肌瘤和怀孕可以共存吗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聚焦立体几何中的体积问题
双源64排螺旋CT三期动态增强扫描评估肝脏血管瘤血供在介入治疗的临床意义*
显微手术在矢状窦镰旁脑膜瘤中的治疗效果
肺淋巴管肌瘤病肺内及肺外CT表现
你了解子宫肌瘤吗
小体积带来超高便携性 Teufel Cinebar 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