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扁桃体次全切与全切除的临床对比分析

2014-05-18王大明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21期
关键词:喜炎扁桃体炎化脓性

王大明

(海南省屯昌县人民医院五官科,海南 屯昌571600)

扁桃体次全切与全切除的临床对比分析

王大明

(海南省屯昌县人民医院五官科,海南 屯昌571600)

目的探讨扁桃体次全切除与全部切除的临床效果。方法以扁桃体上隐窝底线为标志,纵行切开扁桃体,再应用鼻窦刨削器切除大部分扁桃体,保留部分扁桃体腺体组织,扁桃体被膜,扁桃体周围间隙。结果扁桃体次全切除与较全部切除比较,二者治愈率无明显差异,手术出血量与住院时间二者有明显差异,扁桃体次全切除手术出血量少、术后住院时间短。结论扁桃体次全切除手术方法,达到了保护扁桃体的免疫功能,去除因扁桃体病变带来的全身伤害的目的,较扁桃体全切手术方法有明显优势。

耳鼻喉;扁桃体次全切除;扁桃体全部切除;鼻窦刨削器

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是比较常见的疾病,一般都由细菌感染所致,根据资料显示,化脓性扁桃体炎占呼吸道感染的10%~15%[1]。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会引起低热,消化不良,食欲减退等症状,如不及时治疗,会导致风湿性心脏病,肾炎等严重疾病,危及患者的生命[2]。对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治疗,临床上的治疗方法较多,但效果不一,对于药物保守治疗不佳的患者,手术切除是治疗选择之一,传统手术扁桃体全切除术,创伤较大[3],为了探讨最佳手术方法,笔者于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共行扁桃体切除术80例,扁桃体次全切除50例,传统剥离圈套式和挤切式扁桃体全切除30例。通过临床观察次全切除与全部切除之间的差异,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表1 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组研究资料为2011年1月至2013年7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80例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所有患者都符合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诊断标准[4]。随机将80例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50例与对照组30例。观察组50例患者中男30例,女20例,年龄15~58岁,平均年龄(24.84 ±2.36)岁。所有患者都伴有不同程度的发热,体温37.8~38.8 ℃,平均体温(38.16±0.84) ℃。中性粒细胞占70%~90%,白细胞计数(9.8~12.8)×109g/L。50例患者中合并咳嗽30例,咽痛48例,呕吐11例;对照组30例患者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15~59岁,平均年龄(24.75±2.24)岁。所有患者都有不同程度发热,体温37.6~38.9 ℃,平均体温(38.14±0.74) ℃。中性粒细胞占72%~88%,白细胞计数(9.7~12.7)×109g/L。30例患者中合并咳嗽23例,咽痛28例,呕吐10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首先给予药物保守治疗,患者在入院后给予生理盐水100 mL加入海南双成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注射用克林霉素(国药准字H20030869)5~8 mg/kg,每日3次静脉滴注。滴注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速度,1 h内输入的药量不能超过1.2 g,同时应用5%葡萄糖100 mL加入江西青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喜炎平注射液(国药准字Z20026249)5~10 mg/kg,每日1次静脉滴注。除此之外根据患者的症状进行对症治疗,包括物理降温,止吐,营养支持等治疗。7 d为1个疗程。治疗7 d后效果不佳,符合手术适应证患者共80例,分别给予扁桃体次全切除与全部切除手术治疗。

其中50例行扁桃体次全切除,先刮除腺样体后,应用镰状刀自扁桃体上隐窝向下纵行切开扁桃体至下极,注意勿太深以免损伤扁桃体血管而大出血,再用鼻窦刨削器逐渐切除扁桃体,保留扁桃体不超过腭咽弓水平,充分开放扁桃体上隐窝以免术后再次发炎。创面应用盐水棉棒止血,或缝扎止血。注意在手术过程中刨削器勿损伤周围组织,如腭舌弓,腭咽弓,悬饔垂,舌根组织。3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扁桃体全切除术,其中14例行传统剥离圈套式扁桃体全部切除术。16例单纯扁桃体肥大在局麻下快速挤切法全部切除。全部患者均随访1.0~5.0年。

1.3 评价标准

①痊愈:患者经手术治疗后,无全身症状,血常规等实验室检查恢复正常。②显效:患者经治疗后,扁桃体与全身症状及实验室检查中有2项恢复正常。③有效:患者经治疗后,扁桃体与全身症状及实验室检查中有1项恢复正常。④无效:患者经治疗后,症状无改善,甚至有加重的趋势。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总数[5]。

2 结 果

2.1 临床效果对比

经过手术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有效率等方面对比,无显著性差异,具体见表1。

2.2 手术出血量

观察组患者50例,术中出血量10~100 mL,以浸满纱布与吸引器桶内血计算,平均出血量(61.83±5.49)mL。传统剥离圈套式和挤切式扁桃体全切除共30例,术中出血量50~500 mL,平均出血量(212.38±35.82)mL,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具体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比较表(均数±标准差)

3 讨 论

急性扁桃体炎是腭扁桃体的急性非特异性炎症,多见细菌感染后引起局部炎症病变,微循环障碍,血管通透性增高而致红肿、出现脓性分泌物,是具有反复发作、易引起局部及全身并发症等特点的疾病[6]。药物保守治疗原则上以消炎抗感染为主。临床对于药物保守治疗效果不佳而症状较重的患者手术治疗是最佳选择[7]。

在本次研究中,我们首先应用药物喜炎平联合克林霉素治疗化脓性扁桃体炎,喜炎平是一种水溶性穿心莲总内酯,其主要成分是,新穿心莲内酯,14-去氧穿心莲内酯,新穿心莲内酯等[8]。其对革兰阳性及阴性细菌,肺炎双球菌、流感杆菌细菌均有明显的杀菌和抑菌作用,故其可明显抑制主要病因为少呼吸道感染的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细菌繁殖。喜炎平对肺炎链球菌及多种内毒素的发热有解毒作用。喜炎平与克林霉素联用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症具有协调性,且可明显扩大抗菌范围,不易产生耐药性。本研究在重点不在与药物治疗的效果,而在于药物治疗效果不佳,而符合临床手术适应证的患者,采用不同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对比。

传统手术包括剥离圈套式和挤切式扁桃体全切除共30例,通过本临床研究发现,经过手术治疗后,两组患者的治愈率、有效率等方面对比,无显著性差异,因此次全切除术与全切除术相比,临床效果相当,而手术中出血量方面与平均住院时间方法,观察组却显著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平均出血量(61.83±5.49)mL,而对照组平均出血量(212.38±35.82)mL,观察组平均住院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由此可见,虽然两组手术方式临床效果相当,但是次全切术的创伤较小,术后恢复较快,对于符合手术条件的患者是最佳选择。综上所述,扁桃体次全切除手术方法,达到了保护扁桃体的免疫功能,去除因扁桃体病变带来的全身伤害的目的,较扁桃体全切手术方法有明显优势。

[1] 刘培辉,宋丹妮.喜炎平佐治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09,7(17):48-49.

[2] 杨波,周玉英.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医生,2009,5(3):48-49.

[3] 李晓东,李凤伟,闰宏岭,等.扁桃体次全切与全切除的临床对比[J].中国中西医结合耳鼻咽喉科杂志,2011,19(1):21-22.

[4] 蔡冰国,马昆.扁桃体周脓肿患者脓肿期手术切除扁桃体的临床观察[J].临床耳鼻喉头颈外科杂志,2011,25(1):33-34.

[5] 陈振伟.观察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治疗[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2,3(18):214-216.

[6] 卢十谦.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联合喜炎平治疗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7(24):113-115.

[7] 姜海燕.手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的临床疗效观察[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2,3(35):182.

[8] 黄敏,赵斯君,彭湘粤.腺样体、扁桃体切除术后并发症分析及处理[J].中国眼耳鼻喉科杂志,2013,2(11):70-73.

R766.18

B

1671-8194(2014)21-0104-02

猜你喜欢

喜炎扁桃体炎化脓性
围手术期护理干预在扁桃体切除术治疗慢性扁桃体炎患者中的应用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患儿脑脊液IL-6,IL-10的临床价值
朱锦善治疗小儿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经验
地塞米松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疗效及不良预后的观察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肩关节化脓性感染的诊治一例
疏风解毒胶囊治疗急性扁桃体炎的临床观察
喜炎平注射液与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急性上呼吸道感染疗效的Meta分析
扁桃体炎反复发作怎么办
氨溴索联合喜炎平注射液治疗小儿毛细支气管炎的效果评价
喜炎平注射液联合水溶性维生素治疗手足口病77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