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科学传播奖看食品安全报道的命脉

2014-05-17魏世平

中国记者 2013年7期
关键词:科学传播食品安全

提要:2013年4月18日,国际食品安全大会在北京开幕,来自世界十几个国家的500多位食品科学专家学者与会。开幕式上新增了一个环节,国际食品科学技术学会授予陈君石、孙宝国院士科学精神奖;授予《中国食品报》副社长张建斌、中国经济网总编辑崔军、《北京青年报》编辑魏世平科学传播奖。一名普通编辑,为何能获得如此高荣誉的奖项?

关键词:科学传播 食品安全 食品科学 营养科学

从没接触过国际食品科学技术学会的人,可他们却对我编辑的版面了如指掌。从百度上查到,国际食品科学技术联盟1970年成立,是由各国食品科技界代表自愿参加的非营利性组织。这一奖项在国际食品界地位很高,第一次授予媒体人。在现场我发了微信,北京青年报社张延平社长回复了三个大拇指,接着他就给报社党办批示:“这代表了报社记者在食品科学领域的权威性”。从事食品安全、营养科学等新闻传播工作的人很多,为何我能获得这一荣誉,这引起了我的深深思考。

关键时刻要及时发声

我长期编辑的这个食品科学、营养的版面是在《北京青年报》“天天副刊”一叠,较之重大新闻有点不起眼。但几年来,在食品科学和营养领域尤其是食品安全报道方面它不断发出正确的声音,润物细无声般地影响了一批忠实读者,也引起了科学领域的高度重视和肯定。

今年3月两会期间,一位人大代表提出,全国每年油脂生产产生废油700万至1400万吨,其中有350万吨流向餐桌。这能不让老百姓感到恐慌吗?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中国工程院院士陈君石在微博予以批驳。我马上私信他,请他写出事实真相。很快和他的助手取得联系,拿到了第一手资料和文章,3月15日以《350万吨地沟油重回餐桌缺乏科学依据》为题刊出。

陈老师在文中指出:“从去年公安部打击和查处地沟油的案件中,确实发现有作坊和工厂在非法加工地沟油。但是,其中有多少地沟油成为了食用油回流到了餐桌,目前没有一个部门能给出具体的数据和证据。我认为,‘350万吨回到了我们的餐桌上的说法缺乏依据;作为科学家,我很希望能看到这个‘资料和‘调查报告”。这一独家报道见报后,北青报官微转载,在社会上引起很大反响。陈老师也在评论上留言:“感谢《北京青年报》和记者魏世平的支持”。后来,被北京市科技记协副理事纪涛老师发现,特意打来电话充分肯定我们大胆澄清事实的报道,她说“你为安定民心、传播真正的科学做了件好事”。这篇文章在食品科学界反响如此之大是我未预料到的。

2009年三鹿奶粉事件后不久,国内媒体炒作牛奶中的苯钾酸问题,香港有电台声称:“又一次三聚氰胺事件,将在大陆发生。”这引起许多读者的关注和顾虑,从一个简单的新闻上升为一个和百姓生命相关的新闻事件。当年3月10日,《北京青年报》刊登了《牛奶中的苯钾酸≠三聚氰胺——关于“中国乳制品检出苯钾酸”事件的科学事实》一文,成为国内媒体独家报道。这篇文章,一是在众多媒体夸大报道时,保持清醒的头脑没有跟风;二是拿到的是国际生命科学学会中国办事处食品安全工作组的最新研究报告,具有权威性;三是在编辑手法上,将一份专业报告内容尽可能深入浅出地呈现。让读者一下就能明白。中央主管部门下发文件中的内容体现了对这篇报道的科学准确性的充分肯定。

食品安全问题,已不单单影响大众的身体健康和对食物的选择,还涉及众多产业的安危,掺杂了复杂的经济利益。因此,当一个食品安全问题出现,但尚未成为重大热点时,媒体如果能及时发声,把事实说清,将有助于降低负面影响,减少相关各方经济损失,同时,也是对百姓负责。

准确、客观报道,决不跟风

准确、客观地报道是媒体人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尤其是科学内容的新闻。今年5月底以来,微博、微信上开始传播一个所谓试验报告,结论是剩菜和腌菜含有大量的亚硝酸盐,绝对不能吃。转发率奇高,引起人们恐慌。

我们几辈人吃过的剩菜真的就有毒吗?我马上和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的范志红老师电话沟通,她明确说,这是在吓唬人。6月4日,范志红的文章《剩菜:这个可以吃》见于“科学·身边”版面,当晚又在官微上进行了互动。第二天北京电视台“北凉您早”栏目用十分钟时间解读了这篇文章。一个报社同事打电话说:“你可救了我们家了,原来我们家的剩菜第二天热热吃,可我妈自从看了微博匕的试验后,把所有的剩菜,雠很贵的东西全扔了,怎么劝都不行,看了你的版,她剪下来收藏,也不扔菜了,而且还按照文中说的方法去做。”

这些报道,使我体会到,编辑、记者的社会责任和专业素质在报道中始终是最重要的。科学来不得半点虚假,科学研究必须坚持这一操守,科学报道也必须坚持这一操守。在今天浮躁的风气下,听风就是雨,盲目跟风是不可取的,而在一些事件热炒时,保持冷静的观察和思考更为重要。

“在互联网、微博盛行时代,勿以争时效性而牺牲真实性,勿以争轰动性而牺牲科学性,是媒体和媒体人应该把持的。做到‘坚持、保持、把持,对事实进行谨慎求证,仔细核实,才能使报道准确、客观,使媒体公信力不会遭到损害。”这是传媒学者闵大洪说的话,我深以为然。

提高自身素质,把知名学者联合在一起

有调查数据显示,注重自己着装形象占事业成功指数的40%。这一点错都没有,但不能忘记最根本的一条,形象的树立是全方位的,尤其是由内而外。

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一记者向专家提问。专家不客气地说:“在问这个问题前,你应该好好做功课,认真听今天每位专家的报告,你就不会问这个问题了。”在某电视台的健康节目里有专家说:“小米的营养高于牛奶”,我在微博上说:“什么专家呀?查查营养成份表就一目了然了”。一次会上碰到陈君石院士,他风趣地说:“小魏,你以后在微博上不用说是媒体人了,直接代表专家发言吧。你说得太正确了。”这个对比不是要贬低谁,而是想强调,一个人不可能全知,但遇到不知道的问题时应该知道怎么去寻找?

在当下浩瀚的信息海洋里,要让自己编辑的版面的信息具有权威性和影响力,信息源至关重要。我编辑的版面汇集了许多著名的营养与食品专家,和营养界的教授、院士等,他们通过开专栏、写专稿、谈观点、发表见解,就日常的营养健康问题、突发的相关事件提供专业而权威的信息,从而保证了信息的科学性和准确性。

和专业人员的沟通应该说是在写作之外的功力,这是在课堂里学不到的。我的教师生涯,在报社负责联系新闻界专家近10年的工作阅历,为我建立扩大食品、营养专家队伍打下了基础。

编辑、记者和科技工作者的专业领域和专业知识结构完全不同,于是不免在采访、报道中产生矛盾。解决这个问题唯一的办法,就是记者虚心、耐心听科技工作者讲他那一领域的知识,有时记者需要在短时间内“恶补”某一领域知识,然后用大众所能听懂的新闻语言表达出来。当你几次把专业人士所想表达的专业东西,用新闻语言表述给读者时,专业人士就开始接纳你,同时佩服你,继而尊重你,愿意把自己新的发现告诉你。

2012年9月底,两岸四地营养改善学术研讨会在香港召开,整本的英文学术论文报告,会上也没有同声翻译,加之学术用语,确实把我弄得束手无策。我请教了大陆来的学者,回来后又对照着自己翻译,其中肠道菌群、蛋白质在体内的转化等很专业的英文单词我都做了——注解。怎么能让普遍百姓读懂呢?我又费了一番心思。最后,我的报道以《改善国民营养预防慢病井喷——如不干预,中国慢性病将出现“井喷”》为题见报后,被营养界专业性的《营养通讯》转载,营养界人士认为,这是把营养报告解读得最好的科普文章之一。

十多年来,我结识了几十位营养学、食品学的中外专家学者,这之中有的成为要好的朋友。中国食品科学技术学会吸收我为学会理事、食品安全科普专家委员会70位专家组成员。我的体会是,团结这些学者,不但使报道准确科学,同时随着岁月的积累,自己的科学素养也得到了积累和提高。

今天,有些媒体夸大、甚至歪曲事实的报道,与大环境有关。其实,食品安全事件不断发生也是如此,食品行业不可能独善其身,部分媒体人也卷入其中的利益之争。当“谁官大谁说了算”的官僚主义作风也吹进媒体时,就难免有不尊重科学的报道不断出现。如果我们的媒体能有一个尊重科学、提倡人人做好记者的氛围,我想科学的食品安全报道将会越来越多地涌现。

编辑 梁益畅

猜你喜欢

科学传播食品安全
科学传播视域下转基因议题的媒介呈现研究
自媒体时代的科学记者:从“翻译”到“连接”
大学的科学传播:瓶颈与路径初探
大学的科学传播:职责与优势
基于传播学五要素分析“互联网+科技馆”发展
市场经济下食品安全对经济发展的意义
新媒体在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中的特点和作用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面临的挑战及应对措施分析
科学传播视域下社交媒体中健康传播的特点及发展趋势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