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和学校体育教材

2014-05-13采访者中国教育报李小伟

中国学校体育 2014年2期
关键词: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大纲教材

采访者 中国教育报 李小伟

我和学校体育教材

采访者 中国教育报 李小伟

2013年元旦王占春先生赠予杂志社亲手题词的长帖

一、我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

大家都知道我编过很多教材,都以为我学历很高,实际上,我19岁就参加工作且没读过大学。因为那时候我排球打得不错,就让我参与了一些体育方面的工作。当时全国掀起了一股学习运动的热潮,于是我也投身其中,我熟读了27本马列主义著作,是整个佳木斯市的政治理论学习模范。就这样,1949年2月,我来到黑龙江省佳木斯市师范学校当了一名体育教师。当时师范学校的校长是位老红军,在工作中给予我很大的支持和帮助。

在我成长的道路上,我遇到了两位知己。一位是原北京体育学院的副院长柯黎,另一位是原成都体育学院党委书记、四川市委宣传部副部长胡晓峰。我们三个人的关系特别好,经常互通资料,他们俩会把很多很好的有历史研究价值的资料拿给我。记得柯黎曾经给我邮过一箱子的书,但这些书不幸在途中丢失了,我特别伤心,难过了好一阵子才缓过来。当时,我们经常通过信件往来一起探讨问题,涉及的范围十分广泛。我们讨论什么是科学社会主义,什么是民主社会主义,我们还曾探讨什么是人生。我个人认为:健康长寿,有质量的活着,才是真正的人生。关于人生的感悟,我总结出了三句话:以真为本、以实为贵、以情为重。

从事学校体育工作这么多年,我感到,一是要敢于说真话,不管是否会挨批评;二是不管能力大小、担任何职,都要干实事;三是要明确自己的位置,对自己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1954年,我被调到教育部工作,大家都认为我一直在人教社,其实不是。我的人事关系一直在人教社,但在1954年就进入教育部机关工作了。那时候,我到基层考察工作时,下面的工作人员对我都非常尊敬,但我心里非常明白,他们尊重我,认为我提的建议正确,其实这也是他们对国家机关、对上级领导的信任。所以,我每次也都非常虚心地听取大家的意见,再将这些意见反馈给领导和同事。我此生遇到了两位好教师,一位是当年佳木斯市师范学校的校长、市委宣传部的部长,作为一位老红军,他以红军精神感染我、影响我、鼓舞我,他教会我如何做人,他用自己的思想行为、实践行动给我做出了榜样,他对我的知遇之恩更是此生难忘。第二位是苏竞存,他非常的爱惜人才,喜欢年轻人说真话,有自己的思想和见解,大胆地发表意见。作为学校体育大师级的专家,他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

二、陪伴新中国中小学体育教材成长

新中国成立以后,我参与并主持了学校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的编写工作,一开始,我对学校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也是“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但经过长期的学习和实践,我的业务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并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因此可以说,我是伴随新中国学校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的发展、变化而成长进步的。

(一)编写第一套体育教材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从1954年开始着手制订全国统一通用的中小学和中师的体育教学大纲以及试行教材使用的教学参考书。我有幸参与了新课程标准试行前的各次体育教学大纲、教材的制订和编写工作。

1949年~1953年,是建立全国统一体育课程教材的准备时期。各地执行教育部颁发的《中学暂行规程》和《小学教育规程》的有关规定:中学体育课作为必修课程之一,每周授课二课时。新中国刚刚建立,来不及编写体育教材,中小学开设了体育课,教材内容由各地各校自行解决。

1954年~1957年,是建立全国统一通用体育课程教材时期。人民教育出版社,于1954年建立了体育教材的编写机构。从这一年起,开始编写中小学及师范体育教学大纲和体育教材。这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由教育部委托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第一套中小学体育教材。这套教材不仅依据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编写了详细的教材内容,而且介绍了体育教学的组织、方法、手段和有关学校体育管理等,中小学各编一本供教师使用。

我国的第一部体育教学大纲是在教育部直接领导下,由苏竞存教授负责组织全国30余位专家、学者、教授和优秀体育教师组成的编写组完成的。此间对十多个省市的学校、工厂、矿山、农村进行实地调查和研究,如我们调查了钢铁厂的炉前工、纺织厂的女工、火车司机、农民、士兵、学校师生,搜集统计了数十万数据(包括学生体育课成绩考核和学生健康的数据),研究和总结了当时学校体育教学经验等问题;同时比较全面地研究了前苏联的有关资料,并提出以苏联中小学体育教学为“蓝本”,编订我国第一部全国统一通用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第一部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草案)1956年由教育部颁发。大纲的体例是按年级、身体活动能力(后改为按运动项目)排列具体的教学内容。因各地情况不同,从未提出大纲的内容不能改变而必须全部实行。第一部大纲考虑到全国各地的差异,未相应地编写教材,而编了带有教材和指导书性质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参考书各一册,并于1957年出版发行。现在看来第一套教材有以下特点:

一是阐明体育教学的目的任务。第一套教材阐明了体育教学大纲中规定的体育教学目的任务,反映了社会主义学校体育的性质,明确了学校体育的目标是全面锻炼学生身体,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发展,为社会主义建设和保卫祖国服务。

二是确定了编选教材的原则。教材内容以全面性、科学性、实用性和健康性作为选材的原则。

三是建立了以发展人体基本活动能力为中心的教材体系,提出了“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要求,教材内容按走、跑、跳跃、投掷、攀登爬越、技巧、悬垂、支撑和游戏(包括球类)等内容排列。

四是提出了教学组织与教法。教师用书带有教学指导书性质,向体育教师提出了上体育课的教学组织与方法,如四个部分(开始部分、准备部分、基本部分、结束部分)的结构、分组轮换、五级分和学校体育及体育管理等。教师用书总结了建国以来学校体育及体育教学的经验,借鉴了苏联学校体育的理论与方法,它对推动我国学校体育的改革与发展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但在1958年~1960年情况有所变化,1958年全国开展教育大革命,在社会提出“大跃进”的口号,虽然开始时也推动了学校体育的发展,但随之而来的是浮夸风、高指标,限期完成所谓的“四红”运动(即要求学生限期内达到劳卫制一级、二级、三级运动员和射击等级射手的任务)。各地、各校的学生,都必须百分之百的达到标准,学校的体育教学内容也全部依照学生的年龄,根据各年龄组的劳卫制相应级的标准项目上课。加之自然灾害,学生的饮食和生活受到了极大影响,损害了学生身体。在理论上提出“以军代体”和“以劳代体”的错误口号。由于违背教育和体育的规律,破坏了学校体育的正常秩序,体育教材基本上停止使用。

(二)重整旗鼓编写第二套中小学体育教材

1961年~1965年,教育部在总结“大跃进”浮夸风和限期完成高指标的危害,以及自然灾害的影响和学生健康受到的损害后,原来的体育教学大纲、教师用书已不适应学校和学生的实际,根据学生体质和运动能力下降的具体情况,由教育部组织编写了新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并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新的中小学体育教材(教师用书)。

1961年,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的中小学体育教材,是新中国成立后,供全国使用的第二套体育教材(教师用书)。因为时间的紧迫和为了使用的方便,这套教材将大纲与教材合在一起,分别编出《小学体育教材》和《中学体育教材》,每本书的前面是大纲,称“教材纲要”,后面是“教材”。因小学教材的封面是黄色,中学教材的封面是绿色,体育教师都将这套教师用书简称黄皮教材和绿皮教材。第二套教材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澄清了思想上的错误认识。在理论上,该教材批判了学校体育违背教育规律,限期完成高指标和浮夸风的错误,强调了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适当地降低了要求。批判和否定了“以军代体”和“以劳代体”的错误思想。

二是体现了体育教材民族化的特点。第二套教材克服了简单移植苏联的做法,从我国的实际出发,将中国民族传统体育武术编进教材,体现了体育教材的民族化特点。

三是强调了“增强学生体质”的目标。该教材强调和加强了“增强学生体质”的体育教学目标,把增强学生体质,作为编选体育教材的重要标准。

四是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建立了统一性与灵活性的教材特点。把教材分为全国通用部分,约占70%;地方可自选的灵活部分,约占30%。

五是增加了体育基础知识。增加和丰富了体育基础知识的教材内容。

(三)十年动乱后恢复编写第三套教材

1966年~1976年,“文革”期间的十年动乱,学校体育遭受严重破坏,体育课被停止,或者废除了正规的体育教学,各地基本上都停用了体育教材,学校的体育活动由体育教师组织或学生自发进行。

1977年~1987年,打倒了“四人帮”,结束了十年动乱,教育工作拨乱反正,以求实和科学的态度,由人民教育出版社编写了第三套中小学体育教材。

1977年,教育部组织了以人民教育出版社为基础的专业编辑,外聘了部分专家和优秀教师,组成了三结合的编辑队伍,制订了十年制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并编写了各年级相应的体育教材(教师用书)。历经两年的时间,编出了全套教材,由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发行。这套十年制的中小学体育教材,是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出版的第三套教材。第三套教材主要有以下特点:

一是概括出了中小学体育教学的“一个目的、三项基本任务”。总结了我国学校体育教学和教材建设的经验与教训,把中小学体育教学目的任务概括为“一个目的”和“三项基本任务”,即以育人为最终目的,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建设者和保卫者;全面锻炼学生身体,传授体育基础知识、基本技术和基本技能,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及优良思想品德教育。

二是打破了“以竞赛为中心的编排体系”。在编选教材的指导思想中,提出了要“打破以竞赛为中心的编排体系”,强调了体育教材对增强学生体质的价值。

三是加强了体育卫生保健知识的教材内容。这套教材,在体育教学中产生了重大的影响,起到了拨乱反正的作用。

1978年12月中国共产党召开了十一届三中全会,这次历史性的会议,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上来。会议公报指出:“实现四个现代化,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用这一思想检查教材,显然有不适应的地方。因此,对体育教材进行了较全面的检查和修改。根据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精神,体育教材中的“无产阶级政治挂帅”等空洞的口号以及具有“左”的倾向的内容都予以删除。加强了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科学知识。

1984年,中小学学制又改回12年制,形成10年和12年两种学制并存,人民教育出版社在1981年十年制中小学体育教材第三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大修订,于1985年出版发行了供10年和12年两种学制的《小学体育教材》和《中学体育教材》。在基本体制不变的基础上,充实了内容,增加了学校体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教材内容。

1987年2月,国家教委颁发了新的《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和《中学体育教学大纲》。这本新大纲,在指导思想、中小学体育教学的目的任务、确定体育教材内容的原则、教材内容的分类、成绩考核的项目标准、教材授课的时数比重以及体育基础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变化和改进。这是作为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教材等新的法规、文件的教学大纲颁发前的“过渡性”大纲。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国家教委颁发的新大纲,编辑出版了12年制的中小学体育教材。

1993年3月,经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国家教委颁发了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初中体育教学大纲》,大纲兼容六三和五四两种学制。人民教育出版社根据两种学制,分册编写了小学体育教材(1~6册)和初中体育教材(1~3册)。这次编写的教材,也是人教社第一次编写供学生使用的体育教材和为教师编写的教学参考书。其中含五四学制的小学(1~5册)和初中(1~4册)的体育教材。这套九年义务教育小学和初中体育教材,自1993年起,到1998年止,编完了两种学制的全部体育教材和与教材相对应的体育教学参考,以书供教师使用。

九年义务教育的体育教材是我国体育教材建设的一次飞跃,其重新构建了体育教材的新体系。九年义务教育教材新体系建立了结构考核的办法,对学生的体育成绩评定采用定量、定性、学习态度和体育基础知识考试等综合评定法。

1996年~1999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先后开发和创编了九年义务教育的初中1~3册学生用体育课本及普通高级中学1~3册体育试验课本。初中体育课本已经被全国中小学教材审定委员会审查通过,列入用书目录,向全国发行。高中体育课本正在天津、江西和山西进行试验。编齐并出版全套初中和高中体育课本,使体育教材建设带有阶段性地向前发展了一步。

三、对“一纲多本”的认识

有人批评教材是“千人一书,万人一面”,要“一纲多本”。大纲、教材都不能独此一家、一统天下,这是完全正确的。要多套教材,形成竞争,择优选用。但是,看问题要辨证地看,不能完全用现在的观点来对待历史的问题。我国体育课程、教学大纲的全国统一,由全国统编教材,在一定的历史阶段,是进步还是落后,对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是起了促进作用,还是“扼杀了”教师学生的个性,“束缚”了学生的发展,这也是必须作出回答和正确判断的。建国初期为了体现教育目标和内容,符合政治协商会议通过的共同纲领提出的文化教育方针“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口号,编写统一的课程与教材,这是那个时代需要的、最有效的方法,这反映了那个时代的特征,为新中国培养了大批建设人才,培养了几代人,这是谁也没法否认的。现在是新的课程标准,要讲“理念”,从领导、专家、学者、教授到校长、教师(包括中小学),言必“理念”。但是,都在说的这个“理念”是否就是绝对正确,绝对地符合我国实际、符合我国教育实际、符合我国学校体育的实际?我认为,我国的体育教材部分思想和内容应当基本统一,是从过去的统一上升了的新的统一。强调了灵活性、选择性,完全否定了教材目标、内容、方法、结构的统一性,是否正确?提出“一纲多本”后,仅体育教材送审的就曾有20余套,大家都编教材,改变了独此一家,别无分店的局面,这是教材建设发展中的一个过程,总体说是一种进步,这是毋庸置疑的。只是“多本”究竟应多到什么程度?有一个时期,连县里都自己编教材,实际上就是照抄,造成教材版本过多,但内容、结构都是一样的。如果一个国家没有一个教材的研究机构,教材不是建立在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没有一支相对稳定的研究和编写队伍,教材的连续性如何保证?年年临时搭班子能编好教材吗?编再多的教材,真正优秀的教材能入选吗?怎样结合实际,编多少套教材合适那?特别是体育教材,由于我国幅员广大,气候南北差异较大,场地器材设施水平不一,学生的体质和体育文化基础有较大差异,要编多少本教材才能适应所有的学校那?如何体现地方特色?这是应当认真研究的。现在教材实行三级管理,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这三者的关系如何?要不要有个比例?这些也应该是我们学校体育管理者和研究者需要关注的问题。

经历过几十年多套大纲的编订工作,我从个人的体会中总结出三条基本经验:一是坚持社会主义的方向;二是充分注意到发挥体育在学校体育的价值和功能;三是学校体育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

四、采访后记

2010年,笔者和中国学校体育杂志的同仁商量,为了纪念学校体育30年,对学校体育界的老司长、老领导、老同志做一个口说历史的访谈。一来请他们以当事人的身份,口说学校体育30年的发展、变化;二来通过他们之口对学校体育历史做一个回顾;三来也是想让他们给大家留下念想。虽然限于篇幅还有大量的学校体育不为人知的内容无法呈现,但从反馈看,效果还不错。唯一不理想的是王占春老师的这篇访谈做出来后,由于占春老师身体有恙不能尽快交稿,而老人坚持要自己看后才能付梓,无奈只好等待。期间通过宋尽贤司长以及人教社同志斡旋,但王老身体已经不允许亲自审阅,以致终未能刊登。斯人已逝,甚为遗憾!本期我们重新编辑,核对了相关访谈后,并征得单位同意后将其刊发,算是对老先生的缅怀。

猜你喜欢

人民教育出版社教学大纲教材
博物馆
教材精读
重视教材探究,多法破解圆锥曲线点线距
题在书外 根在书中——圆锥曲线第三定义在教材和高考中的渗透
An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 Textbook New Senior English for China(Student’s Book One)
浅谈如何进行初中数学总复习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NO制备和性质的微型实验
新加坡初级中学地理教学大纲比较分析
试论高等教育教学大纲在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