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高等教育教学大纲在教学中的应用

2014-04-26宋瑞

中国校外教育(下旬) 2014年2期
关键词:教学大纲会计学会计专业

宋瑞

教学大纲是教学的纲领性文件。教学大纲的应用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探讨了目前高校课程教学大纲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和改进教学大纲应用的对策建议。

教学大纲应用问题对策教学大纲是指导课程教学的纲领性文件,主要包括课程性质、目标和任务、教学内容、学时分配、教材及参考书等。制定教学大纲,是高等院校教学体系的重要环节之一,是落实培养目标和教学计划最基本的教学文件,是编写讲义或确定教材的重要依据,教学大纲的优劣对于整体教学质量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各个学校每门课程都制定有详细的教学大纲,但教学大纲在实际运用中是不是真正发挥了应有的作用的呢?目前,在不少高等院校,课程教学大纲的应用明显不足,教学大纲仅仅是一个文件摆设,没有起到所谓积极的指导教学的作用,导致教学大纲更多流于形式,产生了许多具有代表性的问题。

一、教学大纲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学生学习脱离教学大纲

教学大纲应该是为学生准备的,不是仅仅为应对学校上级管理部门检查之用。我国高校教学大纲一般只是作为一个教学文件存放在教学管理部门,教师上课以教材为主;即使有的学校要求教师上课是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但是学校大多学生根本不知道这门课的教学大纲是什么,也不知道教学大纲在学习中的作用地位是什么。这样一来学生学习时缺乏全局性和主动性,完全跟从老师的节奏被动的学习,不能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影响了学习效果。

2.教师教学不重视教学大纲

在编写教学大纲的过程中,在不少教师看来,教学大纲仅仅是学校教学管理工作中的一个存档文件而已,因此,教师在教学大纲编写中投入的精力十分有限,不愿意花太多的时间去制定教学大纲。在编写的时候并不没有认真研究课程的性质和特点及本校的教学理念,仅仅是根据某一本教材的章节安排稍作调整,再把学时随意的分配。而且,教学大纲编写的动态性较差,在高校的教学过程中,一个普遍性存在的问题是,教学大纲一旦制定,在以后的教学中不会进行任何的修改,即便是实际教学内容已经发生了改变。在教学过程中也没有根据教学中反映的实际问题进行改进。相当数量的教师并未按照大纲要求授完或授好教学内容,上课完全依照教材安排,有些教师要么随意改变教学内容,要么改变教学进度。

3.教学大纲未体现专业特色

当前,不少高校在制定课程教学大纲时,并未对不同专业进行仔细区分,好几个专业使用同一个教学大纲的现象较为普遍。同一门课程在不同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应该是存在差异的,特别是一些体系复杂内容较多的课程更是如此,如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和非会计学专业的学生开设的《基础会计》课程,对于经管类非会计专业的学生而言,学习会计学的目的是目的是完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合理,学会使用这门语言,如同学习英语和计算机知识一样,都是为了用于今后的管理工作。他们将来不一定从事会计工作,但却是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培养这些学生分析和利用会计信息的能力远比生产会计信息的能力重要。因此,对非会计专业的学生学习会计学的目的与会计专业的学生学习会计学的目的是不同的。前者主要是通过会计学课程的学习,成为一个好的会计数据和信息的利用者,后者是通过一系列的会计学课程的学习,成为一个好的会计数据和信息的生产者。同时由于受到课时的限制,那么为非会计专业开设的会计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就不同于为会计专业开设的会计学专业课程的教学目标。

4.重内容而轻方法

教学方法是教师指导学生为了实现教学目的,在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办法和措施。它是教师传授知识、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和开发学生智力的重要手段。教学方法对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当确定了教学目的并有了相应的教学内容后,就必须有具有成效的教学方法,否则,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教学目标就要落空。如果没有好的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也难以得到体现。在教学大纲的制定过程中往往是重内容而轻方法,教学内容在教学大纲中占绝大部分,往往是一些传统方法,缺乏创新又不能体现课程特色。

5.应用过于死板

作为教学管理文件,很多高校的教学大纲一旦制定不允许变动,教学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大纲的教学内容、章节顺序和课时安排教学,这样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教师的自主性和创新性,也没有考虑学生的特点。

二、提高教学大纲应用价值的几点建议

1.要根据专业特点来设计教学大纲

在培养方案与培养目标的要求下,应根据专业特点合理确定教学目标,调整教学大纲。教学目标决定培养人才的类型和方向,并直接或间接体现在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和方式等教学过程中。比如,对《基础会计》的学习,非会计专业不是培养会计专业人才,非会计专业本科生职业目标主要是各类单位的管理部门,由于这些岗位的工作都离不开会计信息的支持,因而他们作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只需了解会计信息的基本经济涵义和生成过程,而不需精通如何记账、算账。因此,会计专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大纲难以适应于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育,因此需要制定符合非会计专业的教学大纲,采用适合专业需要的教学方法与内容。这样才能提高教学效果。

2.教学大纲编写应该具有动态性和独特性

教师应该不断汲取前期教学的经验教训,并根据社会变化对专业培养提出的要求对教学大纲进行必要的修改。其中,课程讲解内容和要求变动需要慎重对待,而只要能够提高教学效果,教学方式和考核方法则可以随时变动。教师可根据自身的教学特点和对课程的理解,设计自己认为合理的讲解顺序、讲授方法,但任何形式的教学大纲最终都是为了指导和服务教学工作的效果,这种“个性化”的教学方式是否持续实施,应由听过课的学生予以评判。

3.教学大纲的应用要体现以学生为主的理念

教学大纲决不应当单纯视为是对教师教学行为的监督、检查和规范,而是成为教师和学生双方共同完成传授与获取创新智慧和创新能力的承诺。教师必须编写的教学大纲,尽管在形式上是作为监督机制而存在的,但在现实中教师却可以凭借着自己角色、地位和心理上的优越,单方面地设计教学大纲内容,独自确立考核评分标准,臆断学生感兴趣的学习内容等。要让学生参与大纲的编制。学生在编制时可以反映对课程的意见、看法,这有利于改进课程教学,也是教学管理民主化的体现。要让学生知道并获取教学大纲。这是目前高校可以做到,而且也应该做到的一点。学生知道教学大纲及主要内容,有利于促进对课程的认识,促进自身的学习。

参考文献:

[1]冯辉军.试论教学大纲、授课教案和讲稿的改革与实践[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2010,13(3):102-105.

[2]魏泽.高校教学大纲编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广州广播电视大学党报,2010,(01):63-65.endprint

猜你喜欢

教学大纲会计学会计专业
以纲为要,创新课程体系建设
——上海老年大学教学大纲建设实践探索
以人为本 以纲为纲
——老年大学教学大纲实践与探索
互动式教学大纲在本科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以《工程制图与识图》为例
2018年全国新增会计学教授、副教授名录
会计学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对策
法国普通教育高中历史教学大纲评介
中国会计学会2015年学术年会在哈尔滨隆重召开
对会计专业教学的思考
湖南省教育会计学会第四次会员代表大会顺利召开
基于云计算构建高职会计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