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跳板前移”的联想—斜向助跑直角腾越教学手段的创新

2014-05-13蔡长秀上海市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0438

中国学校体育 2014年3期
关键词:跳板橡皮筋教法

蔡长秀 (上海市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0438)

“跳板前移”的联想—斜向助跑直角腾越教学手段的创新

蔡长秀 (上海市同济大学第一附属中学,200438)

获奖案例选登-1

案例背景

掌握运动技能是体育与健身课程的目标之一,运动技能又是全面达成课程目标的重要载体。体操教材在动作技能上的要求较高,如何采用科学、合理的教法手段,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关键。最近几年来,市教委教研室多次组织系列教研活动,探讨体操教材的教学策略、方法与手段,大大激发和推动了体育教师教材教法研究的积极性。上学期,笔者有幸跟随资深特级教师观摩了在青浦区重固中学的研讨活动,其中,蔡纪明老师的一堂内容主题为斜向助跑直角腾越的实践课,课上的突破性创意的教法、手段及学生的优异表现给现场观摩者留下深刻印象。我从“跳板前移”的手段创新中,引发出一系列联想……

上海蔡长秀

案例描述

青浦区重固中学,上海市郊区(县)中小学体育培训骨干教师研修班教学交流研讨活动现场,由中年男教师蔡纪明执教的七年级男女混合班,斜向助跑直角腾越(6—3、4)单一教学内容体育与健身课开始了。

观摩课在学校的室内体育活动室进行,4只跳箱、大大小小的海绵垫、跳高架和高高低低的橡皮筋,面积不大的活动室内,体操器械安排得十分紧凑、有序。

在学生做完慢跑与徒手操之后,蔡老师直奔本课主题。在他的带领下,学生将跳板斜放于跳箱的前端箱侧。这时笔者与在场的一些教师顿时不解,怎么将跳板移到前面去呢,是不是搞错了呢?正在大家产生疑虑时,只见学生在每只跳箱的近箱面处拉出一条橡皮筋,站在跳箱前面。练习开始:助跑、单脚起跳、体后支撑、摆腿、并腿越过橡皮筋、换撑、落地。在同伴的保护下,学生一个接着一个,虽然举腿高度与挺身尚欠完美,但学生均充满自信、动作连贯协调。

短暂集中讲解后,只见学生重新分组,而练习的作业条件各不相同。第1组1根橡皮筋拉至与箱平;第2组拉两根与箱边平行的橡皮筋;第3组橡皮筋远端拉高;第4组在箱前竖起了小海绵垫。

不同难度的练习手段、自主选择的学练组合、自由结伴的组织形式,这一系列的措施促使学生练习得极其认真,课堂气氛十分热烈。在学生尝试完整动作的练习中,大大超越了预期目标,不少学生高质量地独立地完成完整动作。观摩的教师除了对郊区学生的体育学习热情赞不绝口外,对执教教师创新跳板前移教法的勇气与智慧更为钦佩。

案例剖析

1.执教教师采用跳板前移,两腿在箱外并拢腾越的练习手段,看来十分简单的“跳板前移”,教法手段却是开创性的。

2.传统诱导性练习是“近端坐箱”,虽然解决了“单脚起跳、单腿上摆、箱上并腿”

传统坐箱学练手段

跳板前移箱前越过

的动作过程问题,但这一练习同时也极大地影响了动作的完整性与连贯性,尤其不利于“腾空并腿”和“推箱换手移重心”动作的体验与完成。而“跳板前移”就巧妙地解决了这些问题。

3.教师充分运用了条件作业法,适时改变作业条件。从橡皮筋高度的改变、从1根橡皮筋到2根橡皮筋、从过橡皮筋到过软垫,在此基础上将跳板移至后方,逐步过渡到完整动作练习。既解决了技术问题,又解决了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顺利地完成了学习目标。

4.本课在教学方式上,教师遵循为学生的自主、合作与探究学习服务,提供多种练习内容让学生选择,使学生的学练积极性大大提高,这也是取得良好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值得推崇。

案例反思

1.教学方法与手段创新是体育教学研究中的永恒主题。教材是死的,教学方法是活的,手段是多样的。体育课上,我们要学会用教材教,而不只是教教材。体育教师是墨守成规还是不断创新,不仅关乎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效果,教师的教学创新还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引导学生探究学习的重要基础,这需要我们每一位体育教师认真思考。

2.深入钻研教材,全面分析学情是创新、设计教法手段的基础。教师只有掌握了教材的本质,才能设计出合理、高效的教法手段。而如何选择运用这些教法手段,就必须根据学生的学练实际。本节课的教师密切结合学生的需求,使预设的学练内容成为受学生欢迎的、有锻炼实效的练习手段。

有感而发之八:参评教师高子雨(天津第二中学)

通过蔡老师案例剖析和反思,不难看出针对“斜向助跑直角腾越”这一技术动作,上课教师精心设计了一整套具有鲜明教学思想的教学程序,从诱导练习至技能形成,自然流畅,一气呵成,在不破坏动作结构的前提下,通过变换教学条件,使学生更好地掌握运动技能。

学生在路径学习的过程中,也体验到了体育学习的一种方法,为日后成长和发展奠定了基础,在这一方面,充分显示了教师的理论功底和教学艺术。总的来讲,本课在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和环节处理方面都显示出科学、精巧的教学风格,尤其是“跳板前移”的教学手段,可以成为技能教学的典型案例。

蔡老师的点评比较深入、客观,能够让我们对该课全方位的设计思路以及课的价值进一步了解,同时也告诉我们任何一节典型优秀课例,都是深入钻研教材,紧密连接教学实际,从而有效达成教学目标的,符合“高效教学”的现代教学理念。

建议在看课的过程中,要能从多个视角切入,这样,才能有更多、更全面的收获和客观的评价。

猜你喜欢

跳板橡皮筋教法
能力本位的《网页前端框架》教法改革与探索
生活中的小魔术
60 m客滚船跳板设计及有限元分析
活跳板
实战视角下擒敌拳教学教法路径研究
橡皮筋
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数学教法的合理整合
快艇
自己造纸
不过是一块跳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