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

2014-05-08文/贺琳

新课程·下旬 2014年5期
关键词:角色转换快乐

文/贺琳

摘 要: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实施者,是教学工作的协调者,是班级里的一分子。从教师到班主任,需要走进学生的世界,实现角色转换。

关键词:新班主任;角色转换;痛;快乐

我是2003年来的这所学校,从教已经十年了,自己感觉已经算是一个所谓的老教师了,但是我一直觉得自己的“硬伤”就是,我从来没有当过班主任。今年夏天,政教处同我商量安排班主任的工作,我答应了。大家都知道我孩子很小,爱人又生了重病,我已经请假好几个月了,我的很多朋友说我疯掉了,其实我也犹豫过,经历了几个月的生死考验,我感到精神很疲惫,况且不知自己是否还会长时间请假去医院,所以犹豫着,不知道自己能否胜任这份神圣的工作。但我总觉得在自己的教师生涯中,如果没有当过班主任就不能算是一名合格的教师,况且自己教书多年,怎么能拿不下个班主任呢。于是,我开始了痛并快乐着的班主任生活。

一、从信心满满到垂头丧气

跟苏老师一个办公室很多年了,我一直很羡慕像苏老师这样的班主任,和学生关系融洽、随意,我总觉得我也能做到这样。我是带着微笑和信心走进班里的,可是第一周,我发现自己几乎没怎么坐下过,忙得简直就是“脚打后脑勺”,每天要处理很多烦琐细碎的小事情,还要备课、上课、批作业。我发现,我班上的学生上课不吭声,没人配合老师,在自习课上却很多话,这让我心灰意冷。我的动员,我的鼓励,似乎丝毫没有作用,看着别的班级,我都觉得比我们班好。我陷入了深深的苦恼,没敢给别人说我好几天晚上连做梦都是这些事情。

二、从理清思绪到稍感欣慰

我发现自己还没有去适应当一个班主任,如果成天做着优秀班主任的梦,那一辈子都做不好这个工作。我开始反思自己究竟有什么问题,我发现,自己的问题是比较多的,从以下几点来谈:

1.总把自己当任课老师看待

班主任不仅是班级工作的领导者、组织者、实施者、教学工作的协调者,也应该是班级里的一员。开学之初,我总是忘记自己是个42人学生班级的班主任,政教处通知很多事情时,我老是觉得跟我没关系。不融入这个集体,总是把自己排除在班级之外,就会让自己在做很多事情的时候不积极,在对待学生的问题上也觉得跟自己没有关系,甚至有时候会不情愿。

2.对班主任工作很不熟悉

例如,整理学生资料、填写学生信息、学生申请困难补助,甚至还有发书领本子、选班干部、开班会课、整顿纪律等等,在我都是一片空白,我成天问老班主任这些事情,生涩的我带着生涩的他们,做很多事都要比其他班主任慢半拍。

3.没有走进学生的世界

学生是十几岁的孩子,不能把他们当做成年人看待,他们的心智发育还没有到那个程度。如果觉得他们什么都懂,什么都会做,那就错了。学生活动时如果只是一个旁观者,那学生也会离你八丈远。

4.没有选好得力的班干部

在一个班集体中,必须有一部分热爱集体工作又有较强工作能力,自身素质较好,在集体中有一定威信和影响力的学生组成班干部队伍,形成集体的核心力量。由于开学时候学生之间、师生之间都不熟悉,大家都没有磨合好,所以开学之初班干部都是我定的,班干部不能发挥好的带头作用,班上的工作没有落实到位,这样让我很累,收效也不大好。

找到了问题症结所在,我觉得自己在班主任的工作上有了一点头绪,感觉便不再那么迷茫和无助。我开始跟很多班主任去询问一些管理的方法,从网上去寻找一些有经验的班主任管理班级的经验来看,慢慢摸索了一些方法出来。

1.要勤快

学校好几个老班主任都告诉我,开始一定要勤跟班,决不能懒惰。于是我在开学第二周开始便每天早上7点就出家门,来学校先进班,督促学生打扫卫生,收交作业,严抓抄作业现象,让没吃早饭的学生抓紧吃早饭,争取在早读前做好该做的事情,以全新的面貌迎接一天的开始。除了早读前,还有课间操、课外活动,我都尽量跟在学生的身边。

2.要有爱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在平时的教育过程中,我要求自己以一颗仁爱之心平等地对待每一位学生,能够站在他们的角度去体验他们的内心感受,走进他们的情感世界。学生都是来自不同的家庭,成长环境各有差异,所以若只是把班主任工作当成一项工作来做,那毫无幸福感可言。班主任不仅要关心学生的成绩如何,还要关爱他们的生活,关心心理变化,尤其是住宿生,对待他们要像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刚开学不久,就有个孩子因在家吃得不合适,周一回校之后发生了严重的腹泻,在宿舍躺了一整天,没有吃药,也没有吃饭。由于他家在外地,很久才回家一次,于是下班我就去宿舍看了这个男生,带着他去买了点药,并且把他带回家里给喝了点稀饭。从第二天起,他见了我总是笑眯眯的,说话乖乖的,而且对自己的母亲说,班主任对他好,他一定要努力。接下来班里的孩子们有了什么头疼脑热的小毛病,都会找我问问该怎么办,我备了些常用药,后来也去宿舍送了很多次药。这些都是小事,但我意识到了,虽然传道、授业、解惑是任课教师的基本职责,爱却是管理班级的核心。你用一颗真心去爱孩子们,孩子们就一定会好好爱你。

3.不记仇

没有哪个父母会跟自己的孩子记仇,那么班主任也一样,不能跟自己的学生记仇。恩威并施,这也是学校的其他老师告诉我的,十年前,我是个很严厉的老师,我带的第一届孩子到现在都这么说我。七年前,我开始变得非常温和,几乎不跟学生发生矛盾和冲突,也很少发脾气,这是我带的第一届高中生告诉我的。今年送走的这届理科班孩子,叫我“姐姐”,其实我特羡慕孩子们叫苏老师和崔老师“妈妈”,这太亲切了。这种境界我不知何时才能达到,我觉得我在历届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在慢慢改变,当学生把我当成家人的时候,我怎么忍心为了学生的一点错误去生气很久呢?班上有个住校生因为不想读书和父母发生冲突而离校三天,走的当天夜里因为找他我害了严重的感冒,周一看见他的时候我气不打一处来,可是看到他写的检查,了解了他从小就被做生意的父母寄养在别人家的情况,我觉得这孩子也有他的痛苦之处,这种无人理解的感觉多么无助,我不能生气,应该试图走进他的世界去安抚他才对。和他谈了几次话,和他母亲也交流了几次,他的性格慢慢开朗了起来,在班里的元旦联欢会中积极参加各种活动,绽开了真诚的笑颜,在临近期末的跟他最后一次谈话中,我问他对于上学还有什么想法,他笑着说要坚持上下去。

4.去家访

学校是学生受教育的主要场所,但我们也绝不能忽视家庭、社会对学生的影响,随着社会的发展,家庭结构的变化,家庭对孩子的影响越来越大,因此,仅仅在学校管好学生就显得不够了,班主任应当积极利用社会、家庭方面的有利因素,消除不利因素,优化学生的校外教育环境,特别是家庭教育环境。我们班上的班长来自单亲家庭,母亲一个人带着他长大很不容易,这个孩子其他方面都很懂事,作文写得很有文采,安排的工作都挺认真地完成,书柜的门坏了也能想办法给修修,但就是上课打瞌睡,作业不认真,管理班级也存在一定问题,班长改选时落选了。于是我就去做了一次家访,和他母亲沟通了近3个小时,了解到他瞌睡的原因一是爱好动漫,睡觉很迟,二是过敏吃药所致。作业不认真是从小学养成的习惯,他母亲也很苦恼。通过和他母亲的交流,我们约好在校在家都要做到经常督促,严格检查,家访之后,他的态度有了明显转变,课堂上沒有再睡过觉,但是要各方面有提升,还需要一个过程。

5.会用人

班主任要有一双“慧眼”,善于发现人才。我们班是平行班,所以想选择品学兼优的孩子当班干部很难,于是在班级日常事务中我认真观察,再加上经常向学生询问,到目前定下了几个我还算满意的班干部。比如班里的生活委员,这个女生在初中的时候并不是一个讨老师喜欢的学生,而且有事无事话很多,不过开学报到的时候她总是冲在打扫卫生的第一线,所以我将她定为了生活委员,主抓卫生问题,她的价值得到了肯定,加上我的时常督促,这个女生现在对于班里的生活卫生等问题很负责任,拖布绳子掉了,主动拿来绑好,抹布破了就吩咐大家轮换带来,而且上课已经完全改掉了不停说话的毛病。我们的新班长是通过全班的选举诞生的,学习成绩是班里最好的,而且有号召力,在班级事务上想法也挺新颖,她当了班长之后,班里的纪律、上课的气氛都有了明显改观。

三、从山重水复到柳暗花明

刚开学时班上的女孩子告诉大家总结我们班的特点是“没有二班的积极,没有三班的团结,没有四班学习好”,孩子们偷偷给我写了一封信,信中表达了他们热爱班集体的美好愿望,特别希望改选班干部,同时希望我和他们一起参加各种活动,促进同学的团结,班级的成长,在我和学生的共同努力下,我发现,我们班有了很大变化,课堂没有以前那么沉闷了,自习课除了翻书的声音,没有一个人讲话,办公室里问问题的人多了,课外活动我和学生做游戏笑声朗朗,课堂气氛也有了较大的改观,最主要的是我们年级单词听写比赛的状元、榜眼、探花都让我们班学生获得。那天孩子们对我说:“老师,谁说我们班不行呢?”大家的掌声久久回荡在教室里,我真的很开心。

这一个学期,我的孩子们在成长,我也在成长,我觉得这是我教师生涯满十年之后一个新十年全新的开始,我收获了真诚,收获了喜悦,也收获了祝福。

这一个学期让我明白,班主任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全面的工作,是一份良心活,也是一份要用心去感受和体验的工作。虽然时有疲惫,但喜悦也是充满内心的,这个过程概括起来就是“让我欢喜让我忧”,我知道自己应该继续探索和追求,“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风风雨雨都接受,我一直会在你的左右”,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一直站在学生的身边,做一名合格的班主任。

编辑 马燕萍

猜你喜欢

角色转换快乐
小学德育新课程教师的角色解读
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初探
走进“快乐”大本营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师的角色转变
古往今来之紫砂收藏
愉快教学让音乐课堂轻松快乐
初中班主任如何实现学科教师与教学管理者的角色转换
初中阶段的数学教学方法论
基于快乐教学的投掷课教学研究
浅谈信息技术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