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吸储性加息银行市场化还有多远?

2014-05-05

金融周刊 2014年5期
关键词:圈钱国有银行金融业

近期,五大国有银已悉数加入存款利率上浮到顶的队伍,即在官方存款利率基础上浮10%。目前,银行存款规模以日均千亿之级别迅速萎缩,与之相对的是互联网货币基金规模迅速扩大。大型银行受存款搬家和贷款规模萎缩双重夹击,被迫绝地反击。

中国的银行是最会打“算盘”的,如果不是存款搬家,不是银行资金短缺,不是贷款规模萎缩,银行主动加息的可能是绝对不会有的。就此而言,此次五大国有银行纷纷加息,对存款利率进行10%左右的上浮,可以说是市场倒逼出来的,是货币业务,是金融业进一步市场化的利好。

正如银行业相关人员所说,银行加息的缘由,起于互联网货币基金规模的迅速扩大,半路上杀出了一个“余额宝”,打乱了银行的阵脚。这是此次五大国有银行加入加息大军与以往类似“圈钱”性利率调整,唯一的不同之处。虽然是被逼出来的,但好坏让人们看到了货币市场化、金融市场化的威力。

不过理性地分析起来,即便是此前一些小金融机构已经在央行存款3%的基准利率上,做了10%的上浮,即便是几大国有银行改变了其“按兵不动”的态度,终于也上浮了。但这次利率的上浮,依然是吸储性的,甚至是以“圈钱”为唯一目的的。换言之,利率市场化,除过此前放开贷款利率下限的举措迈出第一步之外,依然是没有进展的,而货币经营的市场化、银行市场化、金融业市场化,更是基本停在原地。“余额宝”之类的互联网货币基金业务,对银行有所影响,但依然没有形成根本性的动摇。

至少,我们目前面临的问题还有两个:一是从政策上来讲,存款利率的市场化还有待加速。比如目前央行依然设置了3%的存款基准利率,只允许上浮10%,也就是说,以一年期的存款利率为例,各银行无论是主动还是被动,即便是其将利率上浮到底,最多也只能达到3.3%。特别是与各银行执行的6%左右的贷款利率相比,存贷款利率差依然是很大的。

二是股份制银行也好,外资银行也罢,亦或者是互联网货币基金,其经营能力、融资能力、市场占有率、抗风险能力等,明显还不如国有银行。也就是说,国有银行的主体地位,事实上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比如如果国有银行纷纷将存款利率上调,让储户的资金存在国有银行所得的利息,与其他银行利息、互联网货币基金收益等基本持平,恐怕考虑到风险等因素,市场上的资金又会被银行圈回。

迫于压力,银行调整了策略,进行吸储性加息,其中虽然有市场的作用,但无论是从利率方而还是从业务方而,亦或者从行业方面来看,这样的加息,都还难言是市场化的胜利。利率市场化、银行市场化、金融业市场化等改革,依然任重而道远!

(文/刘鹏)

猜你喜欢

圈钱国有银行金融业
宝莱特:业绩一朝爆发之际大肆“圈钱”
新形势下国内如何进一步开放金融业
借混改之名行“圈钱”之实 五粮液定增有损中小投资者利益
五部门发布“十三五”金融业标准化发展规划
北京金融业享营改增红利
金融与垃圾的纠葛:光大国际“圈钱”术
中国国有银行改革的理论与实践问题
我国国有银行资本现状及问题分析
PYRAMID PAINS
上海绿新开启“圈钱”模式 定增高溢价收购劣质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