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显微镜下翼状胬肉切除结合羊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40例临床分析

2014-05-02吴敏

海南医学 2014年18期
关键词:翼状胬肉羊膜

吴敏

(铜陵市立医院眼科,安徽 铜陵 244000)

显微镜下翼状胬肉切除结合羊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40例临床分析

吴敏

(铜陵市立医院眼科,安徽 铜陵 244000)

目的 观察显微镜下翼状胬肉切除结合羊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方法 将2011年7月至2013年10月于我院治疗的75例翼状胬肉患者按照治疗方法不同分为治疗组40例(43眼)和对照组35例(41眼)。治疗组患者采用显微镜下翼状胬肉切除结合羊膜移植术治疗,对照组采用单纯的翼状胬肉切除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并发症及角膜创面上皮愈合情况。结果 治疗组的治愈率为88.37%,高于对照组的70.7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角膜创面上皮愈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显微镜下翼状胬肉切除结合羊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疗效显著,值得推广使用。

翼状胬肉;羊膜移植术;疗效

翼状胬肉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眼科疾病,它的存在不仅严重影响了美观,而且还导致角膜散光从而使视力下降,若它覆盖视轴区,则会损害患者的视觉功能[1]。目前其主要疗法为手术治疗,然而单纯的胬肉切除术治疗不彻底,会在眼内残留角巩膜病变组织,因此术后有很高的复发率[2]。笔者将我院近年来收治的40例翼状胬肉患者采用显微镜下翼状胬肉切除结合羊膜移植术治疗,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7月至2013年10月于我院治疗的75例翼状胬肉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法将其为两组,治疗组40例43眼,男性25例,女性15例,年龄28~70岁,平均(44.96±5.73)岁;对照组35例41眼,男性23例,女性12例,年龄31~67岁,平均(45.82±4.66)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治疗组术中给予常规消毒,并用0.5%丙美卡因进行表面麻醉,用开睑器打开眼睑,在显微镜下将翼状胬肉切除,并逐渐拓宽切除范围,在胬肉颈部角膜缘将结膜剪开,并使胬肉与眼球巩膜、筋膜相分离,之后将胬肉组织剪断并使巩膜创面保持干净、平整,彻底止血。将角膜浅层切开后在角膜和巩膜缘创面上移植一定形状的羊膜,羊膜的上皮面朝上,展开并铺平,将游离缘压至结膜下2 mm左右处,用尼龙线缝合羊膜四角,使其固定于角膜和巩膜缘的表面。手术完成后在眼部涂抹典必殊眼膏,对患眼进行包扎,并在规定的时间内换药,以免感染。定时观察羊膜的移植情况和角膜上皮的修复情况,当修复情况良好后患眼滴用典必殊眼水,4次/d,2周后即可拆线。对照组行单纯的翼状胬肉切除术。术后观察6个月,前8周每周复查一次,之后每2个月复查一次,比较两组患者拆线时的疗效以及角膜创面上皮愈合情况,并记录6个月内的并发症情况。

1.3 疗效评价[3]疗效评定分为四个级别:当手术部位的外观和正常的内眦部结膜结构一样,无明显差异时为Ⅰ级;当手术部位的巩膜表面扩张明显,并向角膜缘部延伸,然而无纤维组织增生时为Ⅱ级;当在Ⅱ级基础上血管组织明显增生,然而没有延伸至角膜缘时为Ⅲ级;当术后翼状胬肉复发时为Ⅳ级。治愈率=(Ⅰ级数+Ⅱ级数)/总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7.0统计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其组间差异的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疗效比较 治疗组的治愈率为88.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0.73%,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46,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疗效比较[眼(%)]

2.2 两组并发症和角膜创面上皮愈合时间比较 治疗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角膜创面上皮愈合时间也明显少于对照组(P<0.01),见表2。

表2 两组并发症和角膜创面上皮愈合比较()

表2 两组并发症和角膜创面上皮愈合比较()

眼数43 41组别治疗组对照组χ2/t值P值并发症[眼(%)] 2(4.65) 8(19.51) 4.4198 0.038角膜创面上皮愈合时间(d) 4.15±1.97 6.83±2.06 6.095 0.009

3 讨论

翼状胬肉俗称“鱼肉”,是眼部在外界不良因素的长期剌激下而产生的慢性炎症性病变,由于其形状像昆虫的翅膀而得名。该病的高发人群为农民、渔民等户外工作者[4]。目前其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可能是在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的,前者如紫外线、尘沙等,它们可对结膜下组织的胶原纤维产生作用,使其变性,损伤角膜前弹力层,从而导致继发变性,致使结膜组织增生并在变性的角膜中生长,最终形成胬肉;后者表现在环境刺激的作用下眼睛有形成翼状胬肉的趋势[5]。常规手术治疗虽操作方便,但复发率可高达70%,故如何控制复发成为了眼科医师面临的挑战[6]。

本研究主要探讨分析了显微镜下翼状胬肉切除结合羊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生物羊膜是一种半透明的薄层组织,其基底膜十分相似于眼表上皮基底层组织;它具有抗新生血管、抗纤维化和抗炎等作用,可防止新生血管形成和胶原纤维、角膜基质细胞过度增生;它没有抗原性,不会产生相关抗原,手术移植后无免疫排斥反应;它还可使眼表细胞保持光滑以促进干细胞生长,便于机体重建眼表上皮,故可避免结膜下纤维组织增生,从而降低术后胬肉的复发率[7]。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治疗组的治愈率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的角膜创面上皮愈合也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显微镜下翼状胬肉切除结合羊膜移植术可有效治疗翼状胬肉,并发症少,安全性高,复发率低,角膜创面愈合时间短,恢复速度快,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1]刘兴德,阳 毅,万俊梅,等.两种手术方式治疗翼状胬肉的临床效果观察[J].华西医学,2012,27(10):1468-1470.

[2]邱 姣,周军格.显微镜下不同术式治疗翼状胬肉临床疗效分析[J].实用医技杂志,2013,20(8):882-883.

[3]王育文,袁建树,张大矛,等.羊膜和桥状结膜瓣移植治疗翼状胬肉[J].眼科新进展,2007,27(4):294-296.

[4]覃冬菊,王雪飞,韩勇娟,等.翼状胬肉切除改良术式的临床观察[J].国际眼科杂志,2009,9(8):1611-1612.

[5]李 琴,陈云辉,陈礼彬,等.逆行切除联合羊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45例围术期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12,18(2):37-38.

[6]江慧敏,董晓明.翼状胬肉切除并生物羊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0,50(10):82-83.

[7]刘淑娟,江林红,罗亚晶,等.羊膜移植术治疗翼状胬肉59例的护理[J].中国误诊学杂志,2012,12(6):1486.

R777.33

B

1003—6350(2014)18—2767—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4.18.1090

2013-11-20)

吴 敏。E-mail:wumingatc@163.com

猜你喜欢

翼状胬肉羊膜
产前超声诊断羊膜带综合征2例
绷带型角膜接触镜在翼状胬肉逆行撕除联合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术的应用
产前诊断羊膜腔穿刺术改期的原因分析
探究翼状胬肉的中医治疗方法
原发性与复发性翼状胬肉的临床指标及实验室指标差异
眼睛长胬肉要不要治
经腹羊膜腔灌注术治疗未足月胎膜早破的临床效果观察
羊膜载体对人子宫内膜细胞HGF、MMP-9、VEGF表达的影响
翼状胬肉自体干细胞移植术后口服中药治疗60例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