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用于臂丛神经阻滞下上肢手术的效果观察

2014-05-02韦雪梅徐志新

海南医学 2014年18期
关键词:咪达唑仑臂丛上肢

韦雪梅,徐志新

(海南省农垦总医院麻醉科,海南 海口 570311)

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用于臂丛神经阻滞下上肢手术的效果观察

韦雪梅,徐志新

(海南省农垦总医院麻醉科,海南 海口 570311)

目的 观察臂丛神经阻滞后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在手外伤中的镇静和遗忘作用。方法 选取112例拟行单侧上肢手术的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各56例。臂丛神经阻滞完全后于术前10 min联合组缓慢静脉推注咪达唑仑0.06 mg/kg+芬太尼1 μg/kg;对照组仅给予缓慢静脉推注咪达唑仑0.06 mg/kg。观察两组患者的镇静、遗忘程度以及血压(BP)、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的变化。结果 联合组和对照组术中的改良警觉与镇静(OAA/S)评分分别为(1.8±0.3)分和(2.5±0.6)分,遗忘率分别为83.9%(47/56)和66.1% (37/56),体动发生率分别为5.4%(3/56)和26.8%(12/56),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给药前后的HR、SBP、DBP和SpO2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给药后的HR、SBP和DBP均较各自给药前降低(P<0.05),但均在正常界值范围内。结论 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对臂丛神经局部阻滞麻醉完全的上肢手术患者术中有良好的镇静和遗忘作用,且可以提高外周神经阻滞的麻醉质量。

咪达唑仑;芬太尼;神经阻滞;镇静;遗忘

手外伤是很常见的外科疾病,一部分患者需要行单侧上肢手术,若术中仅采用局部臂丛神经阻滞,患者是处于清醒状态下,由于手部外伤本身和手术治疗会造成患者生理和心理上的不良影响也不利于手术的进行[1]。为此,我们对行单侧上肢手术患者在臂丛神经阻滞后术前、术中给予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静脉推注,有效缓解了患者的焦虑和不良心理状态,保证了手术的顺利进行,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8年4月至2013年9月拟行单侧上肢手术的患者112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组(联合组)和咪达唑仑单药组(对照组)各56例。112例患者按照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为Ⅰ~Ⅱ级,均无长期服用镇静、镇痛、抗焦虑药史,术前未使用镇静药和其他特殊药物。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体重及穿刺部位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术前的一般资料比较()

表1 两组患者术前的一般资料比较()

例数56 56组别联合组对照组年龄(岁) 34.8±8.02 35.2±7.30男/女47/9 45/11体重(kg) 58.5±8.1 57.6±7.6穿刺部位(肌间沟/腋路) 41/15 39/17 t/χ2值P值--1.653 0.712 0.243 0.622 2.133 0.441 0.175 0.676

1.2 方法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常规监测心电图(ECG)、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血压(BP),开通静脉通路,根据手术部位选择肌间沟或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局麻药为0.375%罗哌卡因25~30 ml。因阻滞不完善或无效改换麻醉方法者予以剔除。于手术前10 min联合组给予缓慢静脉推注咪达唑仑0.06 mg/kg+芬太尼1 μg/kg,对照组缓慢静脉推注咪达唑仑0.06 mg/kg。给药前均常规鼻导管吸氧。

1.3 观察指标 观察给药前5 min及给药后5 min、10 min、30 min、60 min两组患者的HR、BP、SpO2变化,术中镇静评分采用改良警觉与镇静(OAA/S)评分[2]。术后24 h内访视,询问患者对手术过程的记忆情况,分为清楚、模糊和遗忘3级,用遗忘例数/该组例数×100%计算遗忘率。HR、SBP、DBP和SpO2的正常值范围参见文献[3]。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9.0版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或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计数资料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术中镇静、遗忘及体动情况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联合组术中的改良OAA/S评分低且术后的遗忘程度高,术中发生不自主体动的比例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中的镇静、遗忘及体动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变化比较 经两因素重复测量方差分析(不满足对称时采用Huynh-Feldt法矫正),给药前及给药后不同时间点,两组患者的HR、SBP、DBP和SpO2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给药后的HR、SBP、DBP和SpO2均较各自给药前明显降低(P<0.05),但数值均在正常界值范围内,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变化比较(-±s)

表3 两组患者术中生命体征变化比较(-±s)

注:1 mmHg=0.133 kPa。

指标 组别 给药前5 min 给药后SBP(mmHg) DBP(mmHg) HR(次/min) SpO2(%)联合组对照组联合组对照组联合组对照组联合组对照组127.7±16.2 130.0±16.3 79.8±11.3 77.4±9.9 88.3±8.2 87.4±7.1 98.8±1.3 99.1±1.5 5 min 115.0±16.9 120.4±21 73.7±13.3 69.6±12.6 81.2±8.7 80.0±6.6 97.0±1.2 97.6±1.3 10 min 109.3±13.7 115.8±17.3 70.3±11.2 73.2±15.0 79.5±6.4 79.8±10.6 96.1±1.5 96.4±1.5 30 min 115.4±13.9 114.2±19.2 72.1±10.9 72.8±13.9 80.4±10.5 81.8±12.5 98.2±1.4 98.4±1.2 60 min 115.3±13.7 113.0±11.9 75.8±9.0 74.8±11.3 79.9±12.3 82.4±11.0 98.3±0.9 98.2±1.1

3 讨论

手外伤单侧上肢手术是急诊最常见的手术,肌间沟或腋路臂丛神经阻滞麻醉在基层医院最常用[4-5]。然而,上肢手术术中的臂丛神经阻滞即使效果满意,但由于患者意识清楚,大部分患者仍然十分紧张和恐惧。为了增强臂丛的阻滞效果以及增强患者的舒适度,改善手术的不良影响,保证手术顺利完成,在临床手术过程中常常合并使用静脉全麻药物辅助[5]。本研究选取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静脉推注,并设咪达唑仑单药对照组,目的是探讨最佳的麻醉用药方案,因此并未设单纯经肌间沟或腋路臂丛神经阻滞完全的对照组。

咪达唑仑作用于Bz受体,具有抗焦虑、催眠、镇静、抗惊厥、肌肉松弛及顺行性遗忘的作用。芬太尼能够阻断有害刺激,同时增强咪达唑仑的催眠作用,两者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手术并获得了满意的效果[5-8]。朱茗等[9]报道了70例瑞芬太尼或芬太尼联合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手术的麻醉效果,作者推荐瑞芬太尼持续静脉泵注联合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手术,认为这一方案对呼吸、循环影响轻微,麻醉效果良好。王元等[3]报道了60例舒芬太尼或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在臂丛神经阻滞下上肢手术的镇静效果及安全性,结果显示多数患者处于浅睡眠状态且呼之能应,少数患者虽未入睡也能保持安静状态,对周围事物反应淡漠且无紧张、焦虑表现。作者认为上肢臂丛神经阻滞麻醉中辅用镇静技术,可缓解患者术中的紧张、焦虑和疼痛,可消除对伤害性刺激的记忆,从而提高了患者的舒适性和配合性。

本研究结果显示,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在术中镇静、催眠方面有良好的协同作用,且不良反应降低;术中联合组与咪达唑仑单药组比较,改良OAA/S镇静评分低且术后的遗忘程度高,术中发生不自主体动的比例低。同时,从术中麻醉过程中的生命体征各指标的监护情况来看,联合组和对照组对生命体征的影响较小,且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综上所述,咪达唑仑复合芬太尼用于上肢手术外周神经阻滞时的镇静镇痛,具有起效快、镇静催眠作用强、遗忘作用明显以及对呼吸循环干扰小的优点,能有效地降低和消除患者的紧张情绪,提高患者对麻醉和手术的满意程度,在临床上有较好的使用价值,值得推广。

[1]陈新谦,金有豫,汤 光,等.新编药物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233-234.

[2]朱红英,陈西安,赵晓利.改良OAA/S评分在异丙酚复合芬太尼麻醉用于门诊腔镜检查的可行性评价[J].陕西医学杂志,2009,38 (6):744.

[3]王 元,张 卫.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用于臂丛神经阻滞下上肢手术的镇静效果[J].中国实用医刊,2009,36(14):26-27.

[4]谭 丹,刘 波,陈国柱,等.急诊手外伤臂丛麻醉两种方法对比分析[J].重庆医学,2010,39(16):2198-2199.

[5]杨光辉,李红军,樊 青.小剂量舒芬太尼复合咪达唑仑用于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临床观察[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4):77-79.

[6]金 茹,刘传飞,赵 娟,等.咪达唑仑和芬太尼的相互作用[J].药学与临床研究,2010,18(5):432-434.

[7]崔 巍,谢正燕,吕 胜,等.咪达唑仑与芬太尼联用对ICU机械通气患者的临床镇静作用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1,18(21): 104-105.

[8]史克祥,刘 红.咪达唑仑伍用芬太尼硬膜外麻醉的镇静效果[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4):726-727.

[9]朱 茗,高国云,王溪银,等.瑞芬太尼联合臂丛神经阻滞用于上肢手术的临床观察[J].罕少疾病杂志,2010,17(5):31-33.

R614.4

B

1003—6350(2014)18—2755—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4.18.1084

2013-10-31)

徐志新。E-mail:droxuzhixin@tom.com

猜你喜欢

咪达唑仑臂丛上肢
丙泊酚复合右美托咪定或咪达唑仑在老年人无痛胃肠镜检中的应用
盐酸多奈呱齐联合咪达唑仑治疗老年性痴呆伴睡眠障碍的临床疗效观察
咪达唑仑联合舒芬太尼无痛清醒镇静在CT引导下经皮肺穿刺术中的应用
基于惯性传感器的上肢位置跟踪
错误姿势引发的上肢问题
可调节式肩外展支架在臂丛神经损伤中的应用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侗医用木头接骨保住伤者上肢66年1例报道
布托啡诺在臂丛麻醉患者中的镇痛效果
咪达唑仑治疗癫痫持续状态的临床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