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债务风险的成因与应对之策

2014-04-29汤常一李伟庆

中国市场 2014年13期
关键词:债务风险成因高校

汤常一 李伟庆

[摘 要] 1999年开始我国高校实施扩招政策,扩招政策在推动高校迅速发展的同时,也使高校面临严峻的债务风险。本文着重分析了高校债务风险的成因:高校债务风险形成的最直接原因源于政府,最重要外因来源于银行,最主要内因来源于高校。而最好的应对之策是:政府在政策上给予扶持,银行在过程中给予监管,高校在自身上不断完善。

[关键词] 高校;债务风险;成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标识码:A

1 前言

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的高等教育也逐渐实现跨越式的发展,这种发展主要表现为由传统的精英教育转化为崭新的大众教育,其结果就是1999年开始的高校扩招。大规模的高校扩招使得高校的软硬件均不能适应新的发展情况,而解决这些问题的最有效方法就是资金。为了解决资金短缺的难题,大多数高校采取了举债办学的发展模式,这种发展模式如同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使高校在短时间内解决了资金短缺的问题,为高校的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另一方面它增加了高校的债务风险,让高校背上沉重的债务负担,甚至走向资不抵债、财务破产的不归之路。本文着重分析高校债务风险的成因,并提出相对合理的应对之策。

2 高校债务风险的成因

推动高校债务风险形成的主要原因来源于政府、高校、银行三个方面。

2.1 高校债务风险形成的最直接原因源于政府

第一,政府的财政投入不足,使得高校不得不举债。《高等教育法》第34条规定:“设立高等学校,应当符合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规划,符合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不得以营利为目的。”[1]这项条款规定了高校的性质,它是一种不以营利为目的的公益事业,其最重要的投资者就是政府,因此,政府对高校的正常运转承担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1991年颁布的《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规定:“逐步提高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本世纪末达到4%”。[2]而现实的情况是,不仅上世纪没能达到4%的标准,甚至直到今天也没能达到发达国家的这一最低标准。近几年来,政府对高校的教育资金投入每年都是在持续增长的,但很明显这种增长速度远远落后于我国高校教育事业的发展速度,因此,政府投入的资金无法填补教育资金的缺口。

第二,政府鼓励贷款政策,引导高校走向举债之路。1995年5月,江泽民同志在全国科技大会上的讲话中提出了“实施科教兴国的战略,确立科技和教育是兴国的手段和基础的方针”。[3]“科教兴国”战略是推动高校发展的一大契机,但每年迅速增长的学生数量使得高校的硬件设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室、宿舍、食堂等如何满足学生的基本生活要求;图书设施、体育馆设施、教学设施如何满足学生的求知要求,这些现实问题都摆在了高校面前。作为高校主要举办者的政府凭借自身的力量也无法解决这些问题,在不断实践中政府找到了一个好的途径:利用银行贷款来增强校园改造的力度,帮助高校解决扩招带来的一系列问题。于是,在政府的倡导下,举债发展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条重要途径。

第三,教育部评估标准过高,推动高校升级举债。从2003年开始教育部对全国的所有普通高等学校进行了第一次全面的本科教学评估,并由此制定了每5年一次的教学评估制度。本科教学评估对高校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因为评估的结果将直接关系到一所高校在业内的声誉,关系到高校今后的招生与就业,关系到高校申请硕博点,所以,各高校均不敢怠慢。本科生教学评估中,高校的软件显得尤为重要,为了聘请业内优秀的教授,各高校各显神通,用重金吸引师资,提高自身的软件水平。但由此带来的资金缺口只能向银行张口,在这个意义上,教育部不自觉地推动了高校的举债之路。

2.2 高校债务风险形成的最重要外因来源于银行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商业银行经历了股份制改革的过程,银行的经营策略已由原来的政策扶持企事业单位的发展,转变为追求最大的利润。因此,银行在资金运营方面更注重风险与收益的均衡,发放贷款更加看重资金的安全性。高校最大的投资主体是政府,高校向银行贷款进行基础设施建设,最终建成的资产依然是国有性质,商业银行愿意发放贷款,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银行认定政府是高校债务的最终买单人。在这个意义上,为减少不良贷款的发生,银行当然更倾向于将钱贷给有政府作“后盾”的高等学校,而不愿贷给具有一定风险的民营中小型企业。一方面高校由于扩招、硬件发展、软件升级都迫切需要资金,另一方面银行也在着急地为因投资渠道相对单一而迅速增加的存款寻求出路,双方就这样在政府有关部门的推动下,实现了银行和高校的密切合作。所以,高校债务的形成不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而是在政府的庇护下,高校和银行各取所需的必然结果。实际上,高校和银行之间并没有实际的利益冲突,银行在利益的驱动下,抓住高校贷款的特殊性和政府为高校贷款买单的底线,不计后果地向高校发放巨额贷款。因而,在高校与银行之间的这种债权与债务关系完全是虚拟的。从这个意义上说,银行才是高校债务风险形成的最重要外因。

2.3 高校债务风险形成的最主要内因来源于高校

其一,高校在财务管理方面相对混乱。当前,许多高校的负债规模过于巨大,这主要是因为,财务部门在对债务的管理和监督过程中,没有根据自身的财政状况合理分析举债规模,而是单纯地依靠争取更多的贷款来解决高校对资金的需求。这必然使得高校承担的债务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超出自身的承受能力,而且高校的现金主要用于基础设施项目的投资上,基础设施项目一般都需要较多的资金,所以这也使得高校无法很好地控制现金的流量。长此以往,即使不出现债务风险,也会因现金短缺而影响高校的正常运转。

其二,高校在预算管理方面相对薄弱。当前高校在年初制定财务预算的时候,对本年度的收入资金预计过高,这就决定了支出预算远远大于实际收入,也就是说在制定过程中忽略了编制预算的谨慎性原则;财务预算在实施过程中没有做到贯彻到底,而是不断根据眼下情况随意更改;在拟定新增贷款项目时,没有充分论证项目实施的必要性、可行性。这些财务预算管理上的薄弱环节都在加剧高校的债务风险。

其三,高校在会计信息方面相对失真。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实施的是收付实现制的会计制度,在这种制度下,高校的应收款和暂付款都不能真实的体现债权情况,这会直接影响高校、政府、银行等相关部门对高校还债能力的判断;另外,事业单位的会计制度不对固定资产实施折旧处理,这使得高校的固定资产的实际价值与账面价值不符,如果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作为高校向银行贷款的依据,必然会产生债务风险。

3 高校债务风险的应对之策

针对高校债务风险形成的原因,要防范和控制高校债务风险,政府、高校和银行应该三管齐下,共同采取措施。

3.1 政府在政策上给予扶持

政府是高校资金的主要投资者,在化解高校债务风险方面同样富有主要责任,政府应该根据我国高校的实际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相关政策,帮助高校摆脱眼下的困局。一方面,政府要加大对高校的财政投入,设立专项资金化解债务危机。在当下的高校办学体制中,政府对高校的财政投入才是高校最主要的经济来源,“当政府对教育经费的投入达到GDP的4%,甚至争取达到国际平均5%的标准时,高校的债务负担也会随着经费的增长而呈现减弱的趋势”。[4]此外,政府还可以针对高校当前的债务困境,设立专项的高校债务化解资金,做到专款专用,化解当前的资金难题。另一方面,政府应该对高校的硬件资源进行整合,有些进口的大型仪器设备是许多高校都需要的,现在每所高校都动用大笔资金购买这些设备,造成这些硬件资源的浪费与闲置。因此,政府应该优化本地区高校的资源配置,提高高校硬件资源的使用效率。

3.2 银行在过程中给予监管

银行要提高自身的风险意识,在发放贷款之前,要重视对高校贷款项目的评估与审查,综合考虑高校的实际偿还能力,结合市场经济的具体情况,严格控制贷款规模。在发放贷款之后,银行要积极关注高校的资金流向,确保贷款资金的专款专用,起到真正的监管作用。此外,银行还可以和教育主管部门、社会监管中介机构密切合作,共同为高校确定真实可信的信用评价等级,为高校建立客户的信用档案制度,高校只要有一次未及时还款的不良记录,便会被自动记入银行贷款的信用档案,当高校再次申请贷款时,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审批手续及贷款额度的缩减,以此共同防范高校债务风险。

3.3 高校在自身上不断完善

应对高校债务危机不仅需要政府和银行的努力,更需要高校法人从观念上入手,消除财务管理观念上的误区,树立正确的融资观念。高校法人要摒弃还债完全依赖政府的错误思想,从控制办学成本、合理规划校园建设、强化资本预算等多方面提高学校资金的利用率。此外,高校还应该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如社会培训、科技服务、后勤营业性收入等获取多样性的经济收入,为办学筹集更多的资金;大力开发捐赠资源,激励国内外人士的捐助热情,从而吸引到更多的社会捐助资金。高校应该进一步完善自身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适合事业单位的财务预算制度,财务部门要从全局出发,对现金资源进行统一管理、统一执行、统一核算,节约开支、减少铺张浪费,将有限的资金用到最适合的地方,进而提高高校资金的利用率。

总之,要化解高校的债务风险,应该遵循“谁贷款、谁负责”的基本原则。一方面要鼓励那些有效利用贷款扩大高校建设规模、提高教学质量的高校,一方面也要杜绝某些高校存在的“无论贷多少最终都由政府买单”的不良思想。在化解高校债务危机方面,还是要以增强高校自身的还债能力为立足点,以国家财政补助为辅助手段,在银行和社会各界的共同努力下实现真正的解决。

参考文献:

[1]蒋哲,黄祖平.高校债务风险的成因及对策研究[J].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9(6).

[2]肖俊斌,唐玉兰.化解高校债务风险的对策研究[J].经济纵横,2010(6).

[3]丁海萍.浅谈高校债务风险及化解措施[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9(4).

猜你喜欢

债务风险成因高校
说说两种『白气』的成因
晕纹石成因解读(上)
浅析国有企业债务风险防控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民办高校债务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构建
辽宁省财政困窘下的“PPP+”机遇
翻译实践问题及成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