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探究式教学带动音乐欣赏的课堂

2014-04-29王晶

新教师 2014年4期
关键词:登基欣赏课曲子

王晶

小学音乐新课程标准提倡“以审美为核心,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在音乐课程中,音乐欣赏课最直接、最具体地体现审美教育价值。但是,音乐欣赏课也是许多音乐教师不敢触碰的一种课型,在许多的音乐公开课及比赛中,一般不选择音乐欣赏课作为比赛的范畴,因此,欣赏课成为大家很少谈论研究的课题,它存在许多的问题。

首先,音乐欣赏课不同于歌曲教学课。歌曲教学课的教学目标容易拟定而且十分明确:上完这堂课,让学生学会唱这首歌,掌握相应的音乐知识和技能。而音乐欣赏课主要以聆听为主,在听的基础上让学生产生想象,从而有所感悟地去体验音乐,掌握一定的音乐欣赏能力。所以,相对歌唱教学课,音乐欣赏的教学目标较难把握,也较难实现。其次,现在的音乐欣赏课采用的多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我也曾有过和其他教师一样的教学经历,在音乐欣赏课上,学生总是在欣赏音乐时表现出一副茫然的表情,要不就是坐立不安,漫不经心。所以,教师们一碰到音乐欣赏课就只是让学生简单地听一听,或是直接跳过。我认为,教师采用的多是传统的教学模式,所以调动不了学生的积极性。比如,教师担心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欣赏音乐的含义,于是就用过多的专业化的语言来解释音乐,结果学生没有兴趣,而且也记不住这些专业的术语;教师往往无意识地强行让学生按照同一个思路去欣赏音乐,忽略了学生在欣赏音乐过程中的主动性;教师缺乏有效、有趣的教学方法,多是运用聆听、观赏和讲述这几种教学方法;教师对乐曲的结构、特色认识不够,未能掌握教学重点,本身也未表现出积极的欣赏态度。

那么,在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欣赏课如何实施有效的教学呢?

《中小学音乐新课程教学法》中提到,现在的音乐教学法有四类:感知体验、实践、语言交流、探索研究。“探索研究”是一种富有挑战性的教学方法,对学生来说,又是一种自主性、开放性很强的学习方法。

探究式的教学并不是简单地将问题抛给学生。接下来,我结合《水上音乐》一课,和大家共同分享探究式教学法。

一、巧设导语,培养兴趣

课前,教师必须非常熟悉教学的曲目,理解乐曲的内涵,掌握欣赏重点,这是成功教学的第一步。为此,教师必须对所欣赏的曲目事先进行反复聆听和分析,并给予准确的理解和把握。

《水上音乐》选自人民音乐出版社四年级《音乐》下册,是为19世纪英王登基时所谱写的一首管弦乐曲,歌曲情绪庄严、喜悦。要让学生理解这首曲子,首先就要让他们了解这首曲子的背景,但又不能生硬地介绍,否则就变成讲故事、讲历史了。所以,在设计这节课时,我的导入是从歌曲所描绘的背景入手。先出示一幅画——描绘19世纪英王登基场面的油画,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到了曲子产生的背景年代,让他们仿佛穿越时空去到了当时的现场。教师问:“这幅画带给你们什么感受?”孩子们马上说出自己的感受——“庄严”。这样,“庄严”这个关键词就自然地出现,并为欣赏这首音乐奠定了情感基础。

二、探究学习,重视主体

探究式的教学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欣赏音乐的主体,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顺着学生的回答,我接着启发他们,“如果你是一位作曲家,请你为英王的登基大典谱写一首曲子,你会写一首什么样的乐曲?”这个问题一出,学生们都把自己当成了作曲家,动起了脑筋,开始研究讨论。正当学生探索研究的时候,我给出了引导:“这么短的时间,同学们可能没有办法马上做好一首曲子,那么接下来,老师给出几首音乐,请‘作曲家们来挑选一首适合的乐曲。”由此转入学生对乐曲的第一次聆听。学生带着问题聆听,带着思考聆听,一层一层揭开 了音乐的面纱,慢慢理解乐曲。通过认真地聆听比较,“作曲家们”认为,《水上音乐》这首乐曲比较适合表现登基的场面。在这个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乐曲庄严、喜悦的情绪。

三、思考聆听,体验音乐

通过反向思维,学生自己找答案,真正用心地欣赏音乐,音乐情绪抓到了。可是,为什么音乐曲名是《水上音乐》呢?很多教师可能会直接告诉学生名字的由来,但我认为,这样的效果并不能让学生印象深刻,所以,我还是让学生们自己找答案,请他们给这首乐曲起名字。大家的答案五花八门,有的说《庄严的盛典》,有的说《登基大典》……于是,我公布了正确答案——《水上音乐》。孩子们很吃惊:为什么叫这名字?这曲子和水有什么关系?此时,学生们更想了解乐曲背后的故事。原来,在19世纪的欧洲,许多庆典是在皇家游船上举行,这首乐曲是在船上演奏,所以取名《水上音乐》。

四、视听结合,优化教学

激起了学生的兴趣,就让他们第二遍聆听音乐。此时,学生们的角色从“作曲家”变为“演奏家”。我还是让他们带着问题思考:“假如你是演奏家,你会用什么乐器来演奏?”这次,我让学生分小组来讨论,并把讨论的结果出示在黑板上。

学生通过第二遍的聆听,有了答案。但是,这首乐曲是管弦乐曲,管弦乐器学生并不熟悉,所以,他们的答案五花八门。但没有关系,在探究答案的过程中,学生已经在学会聆听音乐,感受音乐。这时,教师利用多媒体的影像资料,播放演奏家演奏此乐曲的场面。第三遍聆听把视觉和听觉融合起来,让学生清晰地分辨小提琴、小号、圆号这三种主要的乐器。通过多媒体,可以让学生从乐器外形上进行观察,同时从声音上分辨不同的音色。

五、哼唱旋律,加深理解

音乐欣赏课虽以听为主,但还是要让学生学会哼唱主题曲调,体会乐曲的音乐形象,加深印象。在了解、分辨乐曲主要乐器的同时,学生已将乐曲反复地聆听,对于乐曲已有一定的熟悉度。这时,教师要求学生找出主题旋律,而这段旋律三种乐器都有反复演奏,通过让学生找共性,从而挖掘出这段主题旋律。然后,再要求学生学会哼唱,体会乐曲的音乐形象,加深印象。

音乐欣赏课能否上好,关键在于教师的教学理念。通过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带动音乐欣赏课堂,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让学生一点一点地理解音乐,懂得欣赏音乐,从而达到有效的教学。

(作者单位:福建省福州市鼓楼区第一中心小学 责任编辑:庄严)

猜你喜欢

登基欣赏课曲子
柴可夫斯基的曲子有什么魔力?
解开美术欣赏课的绳索
有风吹过
吹曲子
国王的逻辑
高职院校音乐欣赏课之我见
公园那边有人在吹萨克斯
上好高中音乐欣赏课的几点浅见
初中音乐欣赏课“划唱律动”教学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