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门诊药房应用SHEL模式管理高危药品效果分析

2014-04-27马晓飞

中国药业 2014年10期
关键词:差错药房药师

马晓飞

(湖北省武汉市江夏区中医院,湖北 武汉 430200)

医院门诊药房是医院面向社会的窗口,门诊药房药学服务质量水平反映了医院整体形象[1-2],其服务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患者对医院医疗服务质量的整体感受[3]。因此,提升药学服务水平既是门诊药房的工作难点,也是医院工作的重要落脚点。高危药品是指本身毒性大、不良反应严重、药理作用显著且迅速或因使用不当极易发生严重后果甚至危及生命的药物,由美国安全医疗协会(ISMP)提出并进行分类确认[4]。医院高危药品的安全管理研究报道较多[5-8],2009年,卫生部在《卫生部医院药事管理检查项目与评价标准》(征求意见稿)和《医疗机构药学部门设置与管理指南》中也明确提出,医疗机构要加强高危药品的管理[9],以保障人民群众用药安全。2011年,我院门诊药房高危药品的发药差错有32例,笔者借鉴 Soft Hard Environment Litigant(简称 SHEL)模式在护理差错中的相关研究,采用此模式对2011年高危药品发药差错原因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期降低发药差错率,提高门诊药房药学服务质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通过查询2011年医院药房出库记录明细表,对2011年门诊药房高危药品差错事件进行总结,采用SHEL模式对其发生原因进行探讨。SHEL模式由日本医疗事故调查委员会提出,是应用于医疗机构中护理人员差错分析的理论,从软件(Soft)、硬件(Hard)、环境(Environment)、人(Litigant)四个因素对护理差错的原因进行分析[10]。将SHEL理论引入门诊药房高危药品的差错分析,软件部分(S)是指门诊药房药学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硬件部分(H)是指工作场所,设立醒目的高危药品专柜,贴注醒目标识;药房环境(E)是指设立严格的高危药品管理制度;人为因素(L)是指确保高危药品的发药经双人签名,患者当场验对。对高危药品发药差错不良事件原因进行逐个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结果

2011年我院门诊药房共调剂高危药品9 268次,发药差错不良事件为 36 例,总差错率为 0.39% (36 /9 268)。根据 ISMP 2008年修订的高危药品目录,结合我院用药情况,确定高危药品目录共13种,即肌肉松弛药、高浓度电解质制剂、细胞毒性药品、抗凝血药、抗心律失常药、肠外营养剂、全身麻醉药、胰岛素及口服降糖药、肾上腺素受体激动剂、肾上腺素受体拮抗剂、造影剂、儿童口服用中度镇静药、腹膜透析液或血透析液。高危药品的发药差错情况见表1,原因分析见表2。

表1 2011年我院门诊药房高危药品发药差错统计结果(n=36)

表2 2011年我院门诊药房高危药品差错事件SHEL模式分析结果表

2.2 解决方案

加强药学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培训:药学从业人员是药房药品安全管理建设的主体,提升他们的专业素质和能力,能够有效地遏制发药差错事件的发生。本调查结果显示,所有的发药差错均与药学从业人员的业务素质和能力水平有关。门诊药房从业人员学历普遍不高,专业知识与工作经验均有所欠缺,基于此,通过自学、远程教学和各种形式的考评,对门诊药房工作人员业务素质进行强化。我们要求药师不仅要熟悉高危药品的一般功能,还要熟练掌握其在体内吸收、分布、代谢、排泄的药代动力学过程,了解各类高危药品的作用特点,重点掌握不良反应[11-12]。药剂科应定期组织考试、考核,加强绩效管理,将考评结果与工资收入挂钩,迫使药学从业人员加强业务学习,提升业务素质与综合能力。

设置具有醒目标识的高危药品专柜,加强高危药品管理:根据管理制度与门诊药房高危药品目录,将我院门诊药房高危药品单独放置,设立高危药品专柜,并在专柜药架上贴上醒目的标签。冰箱内的高危药品放置于冰箱的最高层,同时给予醒目标识。医师在开具高危药品处方时,药品管理系统会自动突出显示其名称,起到警示作用;另外,还要加强高危药品的效期管理,确保近效先出,建立定期的核查记录;药师收到处方后,首先确认患者有使用相应高危药品的适应证,发药时要实行双人复核,确保发药无误后,再由患者签收;药师与医师要定期进行有效沟通,加强对高危药品的安全管理;药剂科还应创建“药学服务”网站,开设高危药品专栏,对高危药品的相关信息及时进行更新。门诊药房每月组织1次抽查,住院病房小药柜也应设置高危药品专柜和醒目标识,以加强医师和护理人员对高危药品安全管理的意识。

合理使用药学人员资源,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将门诊药房新、老人员搭配排班,每组各有主管药师3名以上、新同志3名。高危药品调配发药时,双人核对签名发放,其中1人必须是主管药师以上,且此人为发药任务的负责人,以确保责任到人、发药准确无误。这样有利于新员工迅速适应工作环境,旨在培养新进药师细心和专心的优良工作作风,培养他们爱岗敬业、对本职工作高度负责的神圣使命感,调动他们的工作热情,提高工作质量及效率。

3 讨论

2011年,通过运用SHEL模式对我院门诊药房高危药品发药差错不良事件的原因进行逐一分析,有针对性地提出了相关解决方案,2012年,这些解决方案在门诊药房实施后,使得该年度的高危药品发药差错事件降至3例,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说明应用SHEL模式对差错事件进行分析,能使管理者摆脱一味埋怨当事人的怪圈,更全面、更客观地查找原因,针对原因制订出积极有效的补救措施,能迅速降低差错事件发生率。另外,利用SHEL模式对门诊药房高危药品管理进行分析,提升了药学从业人员纠错、查错的能力,进一步提升了药师的业务素质和综合能力,改善了门诊药房的工作环境及药品安全管理制度,有利于提高药学管理者的决策能力与执行能力,对保障患者用药安全、提升医院整体形象和实力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张雅琳.浅论改善门诊药房药学服务质量[J].山东医药,2010,50(24):106 - 107.

[2]李连新,史琪荣,赵汉臣.用系统工程原理优化门诊药房服务质量[J].中国药房,2008,19(28):2 201 -2 202.

[3]魏妙华,叶伟红 .医院门诊药房工作探讨[J].中国药业,2008,17(2):55 - 56.

[4]Graham S,Clopp MP,Kostek NE,et al.Implementation of a High - Alert Medication Program[J].Perm J,2008,12(2):15 - 22.

[5]王 楠,谢学建.医院高危药品的管理体会[J].中国药业,2012,21(24):89 - 91.

[6]金丽萍,王 宁,宁永金,等.加强病区高危药品安全管理的实践与效果[J].中华护理杂志,2012,47(6):518 -519.

[7]张幸国,吴永佩.高危药品安全管理的实践与对策[J].中华医院管理杂志,2009,25(9):600 - 601.

[8]吴 畏,牟太琴.我院高危药品的风险管理[J].中国药业,2012,21(16):74 - 75.

[9]侯 颖,叶 欣,宋洪涛.医疗机构高危药品管理[J].中国医院药学杂志,2010,30(16):1 399 - 1 401.

[10]陈丽芳,汪媛媛.SHEL模式在急诊静脉用药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护理学杂志,2009,24(23):8 - 10.

[11]陶仲为 .药物变态反应[J].中国医师进修杂志,2012,35(1):71-73.

[12]刘玲玲,王迪生,刑亚群.我院病区不合理医嘱分析[J].中华全科医学,2012,10(4):22 - 24.

猜你喜欢

差错药房药师
药师“归一”
药师带您揭开华法林的面纱
直升机防差错设计
熊真的活过来了
新阅读环境下报纸差错的有效防范对策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药房托管
陈勇:我不看好这样的药房托管
药房托管 好还是不好
药房托管动了谁的“奶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