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玉液合剂质量标准研究

2014-04-27何珊珊

中国药业 2014年10期
关键词:粉葛葛根素黄芪

卢 琼 ,盛 蓉 ,何珊珊 ,李 静 ,谭 睿

(1.西南交通大学生命科学与工程学院,四川 成都 610031; 2.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 成都 610072)

玉液合剂是由黄芪、粉葛、五味子、山药等7味药组方的中药制剂,其处方为《医学衷中参西录》中经方玉液汤,益气生津,润燥止渴,具有升元气以止渴的功效,主要用于气不布津、肾虚胃燥之消渴,用于治疗糖尿病、高血压、甲亢、慢性胃炎、干燥综合征、乳腺增生病、流行性出血热多尿期、小儿夏季热、尿崩症、癌症放疗后等属气阴两虚、中焦燥热者。方中黄芪为君药,粉葛为主证或主病的主要治疗药物之一,其活性成分为葛根素[1]。针对糖尿病临床用药的需要,经改剂型制成合剂。为对本制剂进行更好的质量控制,本试验中在建立黄芪、粉葛的薄层色谱(TLC)定性鉴别的同时,还对其活性成分葛根素进行高效液相色谱(MPLC)法测定。方法学考察结果表明,所建立的方法可靠、准确、重现性、专属性强,可作为玉液合剂的质量标准。

1 仪器与试药

日本岛津LC-6AD高效液相色谱仪;BS-110S型电子分析天平(北京赛多利斯电子天平有限公司)。黄芪甲苷对照品(批号为 110781-200613)、葛根素对照品(纯度 96%,批号为110752-200912),均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玉液合剂样品由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药剂科提供(批号为120813,120814,120815);硅胶G(薄层色谱用,青岛海洋化工有限公司制造),甲醇(色谱纯),其他试剂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定性鉴别(TLC法)

2.1.1 黄芪[2-3]

取本品25 mL,用水饱和的正丁醇振摇提取3次,每次20 mL,合并正丁醇液,用氨试液洗涤3次,每次20 mL,弃去氨液,正丁醇液再用正丁醇饱和的水充分洗涤3次,每次20 mL,合并正丁醇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取缺黄芪阴性样品25 mL,同法制备缺黄芪阴性对照品溶液。另取黄芪甲苷对照品1.03 mg,加甲醇1 mL使溶解,作为对照品溶液。照TLC法[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附录ⅥB]试验,分别吸取供试品溶液、阴性对照品溶液各5 μL及对照品溶液2 μL,分别点于同一以0.2%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乙酸乙酯-甲醇 -水(12 ∶2.5 ∶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喷以 10% 的硫酸乙醇溶液,在105℃加热至斑点显色清晰。供试品溶液色谱中,在与对照品溶液色谱相应位置上,日光下显相同的棕褐色斑点,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显相同的橙黄色荧光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见图1A和B)。

2.1.2 粉葛[2-5]

取本品20 mL,蒸干,残渣加30%乙醇20 mL,超声提取30 min,离心(转速2 500 r/min)10 min,取上清液,蒸干,残渣加甲醇1 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取缺粉葛阴性样品20 mL,同法制备缺粉葛阴性对照品溶液。另取葛根素对照品1.01 mg,加甲醇1 mL使溶解,作为对照品溶液。照TLC法[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附录VIB]试验,分别吸取供试品溶液、阴性对照品溶液各10 μL及对照品溶液5 μL,分别点于同一以0.2%羧甲基纤维素钠为黏合剂的硅胶G薄层板上,以三氯甲烷-甲醇-水(6∶5∶3∶0.5)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紫外光灯(365 nm)下检视。供试品溶液色谱中,在与对照品溶液色谱相应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斑点,阴性对照无干扰(见图1C)。

2.2 葛根素含量测定(HPLC法)[6-8]

2.2.1 色谱条件

色谱柱:大连中汇达 Hypersil C18柱(150 mm ×4.6 mm,5 μm);流动相:甲醇 -水(22 ∶78);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50 nm;柱温:30℃。

2.2.2 溶液制备

精密称取葛根素对照品2.900 mg,置50 mL容量瓶中,加30% 乙醇至刻度,摇匀,即得对照品溶液(0.055 68 g /mL)。精密量取样品溶液10 mL,置50 mL容量瓶中,加30%乙醇至刻度,摇匀,用微孔滤膜(0.45 μm)滤过,取续滤液作为供试品溶液。取不含粉葛的阴性样品,同法制备阴性对照品溶液

2.2.3 方法学考察

专属性试验:按拟订的色谱条件,精密吸取2.2.2项下3种溶液各1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结果供试品溶液色谱中葛根素色谱峰与相邻色谱峰分离度大于1.5,理论塔板数按葛根素峰计算不低于4 000,阴性无干扰(见图2)。

图1 薄层色谱图

图2 高效液相色谱图

线性关系考察:精密称取葛根素对照品0.010 0 g,置50 mL容量瓶中,加30%乙醇定容至刻度,即得0.192 0 g/mL的母液。分别精密量取母液 0.5,1.0,2.0,4.0,2.5 mL,置 100,50,25,25 mL,10 mL容量瓶中,加30%乙醇定容至刻度,摇匀,即得葛根素对照品溶液(质量浓度分别为 0.000 96,0.003 84,0.015 36,0.030 72,0.048 00 mg /mL)。照拟订的色谱条件,分别精密吸取各对照品溶液1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峰面积。以进样量为横坐标、色谱峰峰面积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得回归方程r=3 678 857 X +2 211,r=1.000 0(n=5)。结果表明,葛根素进样量在0.0 096~0.4 800 μg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

精密度试验:按拟订的色谱条件,精密吸取质量浓度为0.04 800 g/L的葛根素对照品溶液10 μL,连续进样6次,测定峰面积。结果平均峰面积为 1 773 260,RSD =0.20%(n=6)。表明仪器精密度良好。

稳定性试验:按拟订的色谱条件,精密吸取同一供试品溶液10 μL,于 0,2,4,8,12,24 h 注入液相色谱仪,记录峰面积。结果平均峰面积为546 139,RSD=0.48%(n=6),表明供试品溶液在24 h内稳定。

重复性试验:精密量取同一批样品溶液2 mL,共6份,依法制备供试品溶液,按拟订的色谱条件,精密吸取1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峰面积。结果葛根素平均含量为 0.075 41 g/L,RSD =0.44%(n=6),表明该方法重现性良好。

加样回收试验:精密量取已知含量的样品溶液(0.075 41 g/L)1 mL,共6份,分别精密加入对照品溶液(0.0 144 g/L)5 mL,按供试品溶液制备方法制备待测溶液,按拟订的色谱条件,精密吸取10 μ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峰面积,计算回收率。结果见表1。

表1 葛根素加样回收试验结果(n=6)

2.2.4 样品含量测定

取3批样品,每批2份,分别精密量取2 mL,依法制备供试品溶液,精密吸取10 μL,按拟订的色谱条件测定,计算葛根素的含量。结果见表2。

表2 样品含量测定(g/L)

2.3 粉葛饮片中葛根素含量测定

取粉葛饮片粉末(过三号筛)约0.5 g,精密称定,置具塞锥形瓶中,精密加入30%乙醇250 mL,密塞,称定质量,加热回流30 min,放冷,再称定质量,用30%乙醇补足减失的质量,摇匀,微孔滤膜(0.45 μm)滤过。取续滤液,按 2.2.1 项下色谱条件测定,结果见表3。可见,样品中试3批所用的粉葛饮片中葛根素含量为 3.066 mg/g,符合 2010 年版《中国药典(一部)》粉葛项下饮片的相关规定。

表3 粉葛饮片中葛根素含量测定(n=3)

3 讨论

在定性鉴别时,除对黄芪和粉葛进行鉴别外,对处方中的山药和五味子亦进行了研究。其中对山药的鉴别尝试了环己烷-丙酮(10 ∶3)和乙酸乙酯 -甲醇 -浓氨试液(9 ∶1 ∶0.5)两种展开系统,利用药典提取方法进行提取,最后均未得到相应斑点,考虑到可能是处方中药味多糖含量较高,可能影响了山药有效成分的分离鉴别,故舍弃了该味药材的鉴别。五味子利用药典系统即在与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均显相同颜色斑点,但在后续试验中发现,在与五味子甲素相近处有一明显斑点,影响了薄层展开的稳定性和重现性,需进一步考察,故五味子薄层鉴别暂不列入文中。

在含量测定时,对供试品制备中的提取溶剂进行了考察,分别采用30%乙醇、无水乙醇、30%甲醇、无水甲醇提取,结果表明采用30%乙醇提取效果好。直接采用溶剂稀释法已能达到较高的葛根素提取率,简便、经济,故未对样品的提取方法进行考察。

由样品及粉葛药材的含量测定结果可知,粉葛药材中葛根素含量较低,刚刚符合符合2010年版《中国药典(一部)》粉葛项下饮片相关规定(葛根素含量大于0.3%),这也导致了样品中葛根素含量不高。因此,应在生产中制订内部标准,控制粉葛药材中葛根素量,以保证样品的疗效。

参考文献:

[1]陈文杰 .葛根研究进展[J].中国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09,7(1):6 -9.

[2]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283.

[3]汪 祺,张隶梅,戴 忠,等.黄芪中氨基酸、黄酮类成分的特征薄层图谱鉴别[J].中国药事,2012,26(1):50 -56.

[4]古海锋,张小茜,郭洪祝.五灵丹胶囊质量标准研究[J].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2010,17(9):46 -48.

[5]章春芳.葛根袋泡茶的水浸出率及薄层层析法研究[J].安徽化工,2005(4):30 - 31.

[6]张书苓,王 玲.玉液消渴颗粒的质量控制[J].中国药业,2003,12(8):38 - 39.

[7]王 艳,钟韶霞.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玉液消渴颗粒中葛根素的含量[J].解放军药学学报,2008,24(5):453 -455.

[8]李 桥,宋 恬,王光忠,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葛根、红花和山楂混合提取物中葛根素、羟基红花黄色素A的含量[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8):1 860 - 1 861.

猜你喜欢

粉葛葛根素黄芪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葛根素抑制小鼠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作用
Instructions for Authors
马塘村建成千亩粉葛种植基地
象州:小粉葛成就大产业
黄芪是个宝
葛根素生物黏附微球的制备及评价
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粉葛配方颗粒提取工艺
“竹山粉葛”市场遇冷
乙醇法提取粉葛根中葛根素工艺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