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生态景观建设 打造最美『三江两岸』

2014-04-26

浙江林业 2014年12期
关键词:森林抚育三江杭州市

加强生态景观建设 打造最美『三江两岸』

◆撰文/李朝秀 郭新保

道路绿化

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杭州最具魅力、最富竞争力的独特优势。2011年3月,杭州市启动了“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工程。“三江”包括新安江—富春江—钱塘江流域,主干流总长约231公里,沿线涉及建德、桐庐、富阳、西湖(之江)、萧山等10个县(市、区)。3年来,全市林业部门围绕建设“美丽杭州”、生态型城市的发展大局,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战略,深入实施森林生态景观绿化带建设和森林抚育工程,持续加快绿化、彩化进程,全面提升森林质量,为加快“美丽杭州”与“森林浙江”建设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多措并举,保障工程推进

强化组织领导,明确职责分工。杭州市按照“政府主导、社会共建、生态优先、注重特色”的要求,大力整合自然景观与人文旅游资源,全面实施环境整治和生态建设。市委、市政府专门成立“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工作推进领导小组,主要领导多次开展实地调研,并召开工作推进会,协调解决建设中的困难,有力地推进了各项工作的落实。领导小组下设环境整治办公室和生态建设办公室,负责组织协调、督促抽查、目标考核、任务落实等工作;同时,组建“杭州市‘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工作现场办公室”,负责信息梳理、工作协调、督察落实、情况反馈等工作。杭州市林水局也成立相应领导小组,牵头组织实施“三江两岸”生态景观林和林相改造(森林抚育)等项目建设。各沿江县(市、区)均建立工作领导小组,以林业、交通、城建、环保、水利等部门为成员单位,以沿江乡镇(街道)、部门绿化为实施主体,以景观绿化带、林相改造为建设重点,制定工作方案,明确整治职责,因地制宜,强势推进,形成了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科学编制规划,分解落实任务。在组织桐庐、建德、富阳、萧山等县(市、区)开展分段专项规划并与旅委、交通、规划等市级部门对接的基础上,杭州市林水局组织编制完成《杭州市“三江两岸”林业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规划》和《“三江两岸”堤防建设与河道整治规划》,按照“一廊、二带、四区、十节点、多核”的总体布局,从植物配置、空间分布、森林典型模式等方面进行系统规划。重点实施珍贵树种补植和景观化改造,建设以城区、集镇周边区域为主体的生态景观绿化带项目。通过细化分解年度(2011—2015年)实施计划,将计划任务落实到沿江滩涂、山头地块,有力地促进了项目建设的蓬勃开展。同时,积极加强与部门沟通协调,齐心协力,共同推进。

出台扶持政策,加大投入力度。杭州市专门出台了《杭州市“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杭州市“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环境整治项目以奖代补暂行办法》、《杭州市“三江两岸”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生态建设项目扶持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一系列制度,充分发挥财政专项资金“四两拨千斤”的作用,保障财政资金的长效投入,确保项目顺利实施。如在对“三江两岸”新建高标准景观绿化建设项目中,杭州市本级财政予以25元/平方米的补助政策。各县(市、区)2011—2013年在“三江两岸”项目上累计投入资金达31.99亿元,其中各县(市、区)财政配套补助金额22.58亿元。目前,“三江两岸”森林生态景观项目建设资金已累计投入超10亿元,其中市本级财政以奖代补资金1.5亿元。通过整合现有扶持政策,加大了森林抚育和林相改造工程建设倾斜力度,有效解决了森林抚育与林相改造项目资金缺乏的问题。富阳、桐庐、建德等县(市)结合中央预算内重点防护林建设和森林抚育补贴试点工作以及省级“森林城市(城镇)”创建,多方筹措资金,大力开展“三江”沿岸珍贵树种补植和景观化改造等综合抚育项目建设,加快水源涵养林、沿江防护林、村镇景观林等生态隔离带保护与建设。同时,鼓励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参与森林生态景观建设与林相抚育改造的积极性,发挥群众主体作用。

严格质量管理,打造亮点工程。积极探索长效管理机制,创新建设模式、管理方式和运作机制。积极推行招投标制度,签订施工合同,实行项目化管理,实施质量追究制度。在保护现有生态景观资源的基础上,结合“四边三化”等重点工程建设,按照“一路一风景、一段一示范、一点一特色”的生态景观要求,采用“新造、改造、保护”等不同措施,大力培育阔叶林和针阔混交林景观,合理配置绿化、彩化、珍贵化树种,推进乔、灌、草结合的多层次、多色彩、多功能的森林景观群落建设,打造一批精品和亮点工程。对沿江两岸可视范围第一层山脊线区域实施珍贵树种补植和景观化改造等综合抚育项目建设,因地制宜种植乡土、彩化和珍贵树种,着力营造森林景观大道。对沿江两岸200米范围,结合历史文化底蕴、区域民情特色,坚持高起点、高标准、高品质,注重景观美学、岸线通达,全力打造生态景观亮点工程。

水清景美,生态效益初显

建设景观绿化精品,全面提升生态环境。2011—2013年,杭州市累计完成“三江两岸”珍贵树种补植和景观化改造等森林抚育工程8.7万亩,建成森林生态景观绿化带204公里、9495亩。全市各地涌现出如富阳市北支江、滨江南大道等环境绿化工程,桐庐县富春江江滨公园、十里红叶等景观绿化工程,建德市梅城园林亲水平台,淳安千岛湖漫游绿化飘带等众多精品、亮点,影响两岸人居环境和生态景观的问题得到有效整治,呈现出生态建设与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良好态势,成为杭州统筹城乡发展最具魅力的休闲区、最富活力的增长极。

强化基础设施建设,提升饮用水源安全。3年来,“三江”区域累计关停、搬迁电镀、化工、印染、造纸等沿江污染企业562家;关停拆除各类砂石码头184个、造船企业3家,停航采砂船37艘,拆除一、二级饮用水源保护区水产养殖网箱5700余只;完成沿线河道综合治理378公里,消除了一大批影响水源安全的不稳定因素。与此同时,重点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新建成7家污水处理厂,完成沿江33个农村水处理设施及241个农业面源污染治理项目,建设污水管网132公里。通过环境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与整治,不断深化工业污染治理,加强环境监督管理,推进农业农村污染整治,进一步保障一、二级饮用水源保护区的水源安全。

带动人文旅游开发,显现社会经济效益。“三江两岸”旅游景点的开发与贯通,采取了陆路与水道并进的方式。陆路方面,主要通过绿道工程建设,贯通各个景点下的精品、亮点。现已建成绿道219公里、驿站12处,串起孙权故里、桐君山、七里泷等数百个景点和风情小镇,沿线完成31个“精品村”建设,完善22项非遗项目的传承保护方案。水路方面,大力推进“黄金水道”建设,已建成5个综合性码头,完成护岸修建79公里以及沿岸矿山整治。已建成的项目带动了区域旅游产业的提升,据统计,富阳、桐庐、建德、淳安等4县(市)2010—2013年游客数量与旅游收入呈逐年上升的趋势,4县(市)接待游客3012.85万人次,比2010年增长62%;实现旅游收入264.54亿元,比2010年增长59%。

改善整体水环境,逐步提升“三江”水质。随着“三江两岸”综合性生态景观保护与建设工作的深入推进,“三江”流域内水环境质量得到进一步改善,水功能区达标率明显上升,对流域内水质的提升、水环境的改善推动作用明显。2010—2013年,“三江两岸”水功能区达标率由62.5%上升到87.5%,各监测断面主要污染物浓度平均值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其中高锰酸盐指数和五日生化需氧量改善幅度达10%以上,溶解氧浓度由2010年的7.27%上升到2013年的7.33%,“三江”水体自净能力进一步增强。桐庐县更是连续7年出水断面水质监测数据均优于进口断面水质,总磷指标逐年下降。

如今,“三江”水体大为改善,两岸景观全面提升,一个有特色的人文旅游休闲示范区已初具雏形。下一步,杭州市将着力打造“山水秀美、生态宜居、城景交融、和谐发展”的黄金生态旅游线,为实现“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经济加快发展、社会发展和谐稳定”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森林抚育三江杭州市
它们的家乡——“三江源”
浙江省杭州市湖墅学校
新时期森林抚育经营技术与措施
森林培育过程中森林抚育的重要性实践
玻璃
辽西地区森林抚育的理念与实施
风景如画的杭州市卖鱼桥小学
县级森林抚育工作存在问题与策略
杭州市赴阿坝州开展交流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