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科医学生对捐精的认知、态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2014-04-24李信晓付峰史文博李良惠付升旗田家乐吴

中国男科学杂志 2014年10期
关键词:独生子女态度辅助

李信晓付 峰史文博李良惠付升旗田家乐吴 辉**

1.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河南新乡 453003); 2. 新乡医学院

本科医学生对捐精的认知、态度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李信晓1付 峰2史文博2李良惠2付升旗2田家乐1吴 辉2**

1. 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河南新乡 453003); 2. 新乡医学院

目的了解在校本科医学生对捐精的认知及态度,为供精自愿者的招募、人工辅助生殖技术的更好开展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在河南省本科医学高等院校,按专业类型(临床、非临床等)、年级等特征进行分层整群抽样,自行设计编制问卷并以班级为单位进行现场匿名问卷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302份,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临床医学专业学生、非临床专业学生对捐精的知晓率分别为80.62%、78.49%,两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女生对捐精者是否应该获得补偿、是否应该在大学生之间宣传、和人工辅助生育的小孩是否有权利知道自己的出生方式的认知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是否是独生子女对捐精是否可以采用商业广告形式招募供精者、对捐精的看法、精子库开展方式认知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不同年级对捐精者是否和后代保持互盲、同意捐精者精液可以使几名妇女受孕的态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非临床专业(OR=2.357)、捐精和献血一样光荣,值得鼓励(OR=6.758)、了解捐精流程(OR=4.307)、捐精可以获得补偿(OR=2.585)是大学生捐精的主要原因。结论 本科医学生对捐精认知且态度较好,专业、性别、是否是独生子女、年级以及对捐精理解是影响大学生捐精的影响因素,精子库可以放宽捐精者条件,针对性完善精子库建设。

精子; 活体供者; 认知; 学生, 医科

随着医学科学技术的进步,精子库的成立,人工辅助生殖技术的开展,使越来越多的不孕不育夫妇通过此技术获得孩子的愿望成为了可能。作为接触医学前沿知识的医学生人群,了解他们对捐精的认知及态度,为人工辅助生殖技术的发展和研究及今后更好推动精子库的建设将产生一定的作用。于2013年5月至7月对河南省新乡市本科医学高等院校的1 302名医学生进行捐精认知及态度的问卷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对象与方法

一、对象

在河南省新乡市的2所医学高等院校中,采用分层整群抽样方法,每所学校抽取基础医学院、护理学院、临床学院、生命科学技术学院、公共卫生学院5个院系,再从每个院系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年级中按照每个专业抽取4个班级,将所抽取班级的全体学生作为调查对象。

二、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编制问卷调查表,内容主要包括学生基本情况、捐精认知及态度情况等。调查员提前进行统一培训,佩戴统一调查证件,使用统一调查语言。对全部调查对象进行施测,采取现场匿名自填答卷方式完成,当场核对、统一回收。

三、统计分析

采用Epi Date 3.1软件建立数据库、进行数据的录入和存储,双录入并进行一致性检验,应用SPSS 18.0软件进行一般统计描述、x2检验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等。

结 果

一、问卷回收情况

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 700份,回收1 656份,回收率为97.4%;其中有效问卷1 302份,有效率为78.6%。问卷有效率较低可能与部分学生对“捐精”话题敏感而羞于做答或仅做答问卷问题一部分有关,在数据分析时笔者剔除了这部分问卷。

二、一般情况

1 302名医学生中临床医学专业1 037人(79.6%),非临床医学专业265人(20.4%);男生551人(42.3%),女生751人(57.7%);独生子女219人(16.8%),非独生子女1 083人(83.2%);18~19岁157人(12.1%),20~21岁505人(38.8%),22~23岁469人(36%),24~25岁151人(11.6%),26岁以上20人(1.5%);汉族1284人(98.6%),少数民族18人(1.4%);城市416人(32.0%),农村886人(68.0%);大一419人(32.2%),大二224人(17.2%),大三341人(26.2),大四318人(24.4%),其中2名研究生归入大四年级。年龄为18~30岁,平均年龄(21.43±1.67)岁。

三、研究结果

(一)不同专业大学生对捐精认知及态度情况

由表1可见,临床医学专业学生与非临床医学专业学生在授精者夫妇是否知道供精者体表特征、捐精是否应该在大学生之间宣传、捐精者是否和后代保持互盲、捐精是否会造成健康损害、捐精者是否应该获得补偿、捐精知晓情况、捐精者的最低学历、中国精子库精源现状的认知及态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而在是否可以采用商业广告形式招募捐精者、对捐精的看法、供精者精液最多能使几名妇女受孕、精子库管理方式、对精子库的看法、人工辅助生育的小孩是否有权利知道自己的出生方式的认知及态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二)不同性别大学生对捐精认知及态度情况

由表2可见,男、女大学生在捐精者是否和后代保持互盲(x2=5.355,P=0.148)和捐精者的最低学历(x2=8.478,P=0.132)方面的认知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在其他方面的认知及态度上存在显著性差异(P值均<0.01)。

(三)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对捐精认知及态度的比较

在授精者夫妇是否知道供精者体表特征、捐精是否应该在大学生之间宣传、捐精者是否和后代保持互盲、捐精知晓情况、供精者精液最多能使几名妇女受孕、人工辅助生育的小孩是否有权利知道自己的出生方式的认知及态度上,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在是否可以采用商业广告形式招募捐精者、捐精是否会造成健康损害、捐精者是否应该获得补偿、对捐精的看法、捐精者的最低学历、精子库管理方式、中国精子库精源现状、对精子库的看法认知及态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3。

(四)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年级间大学生对捐精认知及态度的比较

不同年级之间对捐精是否应该在大学生之间宣传、捐精是否会造成健康损害、对捐精的看法、中国精子库精源现状、对精子库的看法、人工辅助生育的小孩是否有权利知道自己的出生方式的认知及态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但在其他几个方面的认知及态度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见表4。

(五)大学生捐精或会捐精影响因素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以您是否会捐精为因变量,以单因素分析中有统计学意义的变量(专业、是否是独生子女、户口所在地、年级、对捐精的看法、是否了解捐精流程、捐精原因)为自变量,进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结果显示,户口所在地、对捐精的看法、是否了解捐精流程是影响医学本科生捐精的主要因素,见表5。

讨 论

受我国传统文化影响,子女是家庭幸福的标志,是父母生命延续的象征,每个家庭都希望能与子女共享天伦之乐。但是,人们对捐精和人工辅助生殖技术出生的子女存在顾虑,一方面不是男性的亲生骨肉,受外界压力和舆论影响,另一方面担心子女将来的生活和健康成长。其实,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思想观念的转变,人工辅助生育技术可能会帮助更多的不孕不育家庭走出困境。全国已有16家人类精子库获国家卫生部批准验收,并投入使用。精子库的建立与人工辅助生殖技术(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ique, ART)的开展,给不孕不育症夫妇带来了希望,此技术是治疗不孕不育症的有效方法之一。人工授精是人类辅助生殖技术中的重要一类,包括供精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 by Donor, AID)和夫精人工授精(Artificial Insemination by Husband, AIH)。在我国不孕不育症夫妇占10%,而且将近50%是由男性因素引起的[1]。

国内各大精子库的捐精者以大学生为主,认为其是最适合捐精群体[2],在校大学生对捐精的认知及态度对精子库招募供精自愿者有很大影响。本研究以医学高等院校大学生为对象,结果显示,男性医学生捐精知晓率为84.39%,低于滕若冰等[3]的研究。对捐精者是否应该获得补偿的认知中是、否所占比例分别为41.40%、27.11%。Lyall等[4]研究显示,64%的大学生捐精者是为了金钱,如果不是为了金钱这一比例仅为28%,Ekerhovd等[5]研究大多数捐精者主要是为了帮助不孕不育家庭,其次是获得金钱,而Jadva等[6]研究捐精者的动机中为了经济补偿和帮助别人各占一半,Shukla等[7]建议无偿捐献精子在人工辅助生育开展中起着重要作用。

本研究中,男性为551人,愿意捐精或可能会捐精占48.82%(269/551),高于国外Onah等[8]在医学院校的调查,但低于滕若冰等[3]调查的72.1%,可能与其调查医科人数偏少有关。在AID子女是否有权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中,有权知道、成年后有权知道、无权利知道、视情况而定所占比例分别是18.13%、29.34%、6.68%、45.85%。在Daniels等[9]研究中,35%的AID子女17~21岁时已经被告知其真实出生方式,11%~16%的父母在他们子女1~15岁时已经告知了他们的身份信息[10],最新一项研究表明[11]16.5%的父母的已经告知他们子女的真实出生方式,18%的子女在3岁时已经被告知,Riggs等[12]研究显示如果AID子女愿意见捐精者,捐精者乐意与他们保持联系,而不愿告诉AID子女真实出生方式的原因是担心对子女的生活质量和今后的成长有负面影响[13],Bredenoord等[14]伦理学委员会强烈建议应该尽早告诉子女的真实出生方式。

Sawyer等[15]的大量调查也显示55.0%的家庭已经告知子女是捐精受孕,且超过53%的AID子女与他们的同父(生物学父亲)异母子女保持着联系。自从英国宣布捐精补偿降低后,其精源更为紧张,但是纽卡斯尔生殖中心(Newcastle Fertility Centre, NFC)为不育夫妇提供靠国外精子库进口的精源进行受孕,以满足其家庭需求[16]。在中国,受传统文化影响,精子库对捐精者、授精者实行的是互盲制,实名制会带来家庭内部矛盾、子代知情权等一系列伦理学问题[17]。但是,从以后的社会学、伦理学、法律学及子代的权益出发,实名制可能为出现的问题提供一种出路。

表1 捐精认知及态度临床专业与非临床专业比较

表2 捐精认知及态度男女大学生比较

表3 捐精知识及态度独生子女与非独生子女比较

表4 捐精认知及态度不同年级比较

结论与对策

(一)加强捐精知识的宣传,树立正确的捐精观念

人们对捐精知识的了解、捐精时存在顾虑是导致精源短缺的重要原因。我国捐精知识的宣传方式相对局限,人们了解捐精的途径主要是通过网络。而英国,对精子库的宣传途径很广,可以借助媒体、杂志、报纸、海报及广播等宣传,属于学生自己的杂志上也会有相关信息,同时,开展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也起到了一定的宣传作用,相反网络并不是它们宣传的主要途径。目前,我国捐精信息的宣传和信息主要在精子库的官方网站,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捐精知识的宣传相对滞后,不能满足人们对捐精知识的了解和认识。受我国传统文化影响,媒体对精子库的宣传也很少,建议相关职能部门和开展辅助生殖技术的医疗机构采取合理政策指导媒体和引导社会,拓宽精子库的宣传途径,可联合媒体以公益广告形式投放社会、加强科普宣传及开展捐精知识公益活动等,消除社会观念滞后障碍。

同时,必须强调捐精在我国是公益无偿性质的事情。捐精者应该端正捐精动机,树立正确的捐精观念。尽管有大部分调查者同意给予捐精者必要的经济补偿,但是这个要求是在一个合理的公益的范围内实施的,而不具有商业性质。精子库给予捐精者适当补偿是符合我国目前社会现状的,也是捐精者权利得到保护的很好展现。捐精者应该把利他主义和帮助不孕不育家庭作为捐精的首选原因,呼吁全社会如支持献血一样,贡献爱心,弘扬高尚的人道主义精神,同时也很好地展现了其自身的人文和利他关怀。

(二)加强对精子库的管理,完善精子库制度建设

我国相继颁布了多项关于人类精子库和人工辅助生殖技术的法规,皆在规范精子库建设,更好的为人类服务。我国精子库建设应该遵循公平合理,资源共享原则。国家法律明确规定禁止精子库的商业化和利益驱使滥用AID技术,国内各大精子库的建设需要国家职能部门严格其准入条件。规范化、有序化、共享化、一体化是国内各大精子库需要完善的体系。同时依托学科的技术支持,建立志愿者网络、扩大筛查服务站等。我国人口多,捐精者与受精者的信息量巨大,这在一定程度上要求各大精子库之间的信息交流要畅通。同时,各大精子库之间应该建立一套完整的中央信息库,适合中国国情的供精者与受精者双方的信息匹配系统,做到有据可查[18]。精子库在建设完善过程中,要尽量保持捐精者、受精者与受精者子代的信息完整并做长期的跟踪随访,信息库的建设尤为重要。

各大精子库在建设过程中,要不断完善其自身的业务学科建设,更要注重精子库的人文建设,消除人们的心理障碍。遵循人类精子库伦理学原则,加强辅助生殖和精子库义务工作者的道德责任感,严格遵守职业道德,保护供精者、受精者及其子代的隐私与权益。逐渐完善精子库的法律制度建设,使之得到法律的保护,减少甚至避免出现不良问题,同时精子库也可以在法律的约束和规范下有序发展。通过了解大学生对捐精的认知及态度可以间接反应在精子库招募供精自愿者时应该注意的事项,也为精子库今后更好地发展提供参考。

1 刘学礼. 辅助生育技术的伦理聚焦. 中国医学伦理学2003; 16(1): 37-38

2 Ping P, Zhu WB, Zhang XZ,et al. Sperm donation and its application in China: a 7-year multicenter retrospective study.Asian J Androl2011; 13(4): 644-648

3 滕若冰, 吴福霖, 陈伟旭, 等. 377例男性大学生对捐精认知、态度的调查. 中国男科学杂志 2012; 26(9): 37-40, 45

4 Lyall H, Gould GW, Cameron IT. Should sperm donors be paid? a survey of the attitudes of the general public.Hum Reprod1998; 13(3): 771-775

5 Ekerhovd E, Faurskov A, Werner C. Swedish donors are driven by altruism, but shortage of sperm donors leads to reproductive traveling.Ups J Med Sci2008; 113(3): 305-313

6 Jadva V, Freeman T, Kramer W,et al. Sperm and oocyte donors’ experiences of anonymous donation and subsequent contact with their donor offspring.HumReprod2011; 26(3): 638-645

7 Shukla U, Deval B, Jansa Perez M,et al. Sperm donor recruitment, attitudes and provider practices-5 years after the removal of donor anonymity.Hum Reprod2013; 28(3): 676-682

8 Onah HE,Agbata TA,Obi SN. Attitude to sperm donation among medical students in Enugu, South-Eastern Nigeria.J Obstet Gynaecol2008; 28(1): 96-99

9 Daniels K, Gillett W, Grace V. Parental information sharing with donor insemination conceived offspring: a follow-up study.Hum Reprod2009; 24(5): 1099-1105

10 Isaksson S, Sydsjö G, Skoog Svanberg A,et al. Disclosure behavior and intentions among 111 couples following treatment with oocytes or sperm from identity-release donors: follow-up at offspring age 1-4 years.Hum Reprod2012; 27(10): 2998-3007

11 Sälevaara M, Suikkari AM, Söderström-Anttila V. Attitudes and disclosure decisions of Finnish parents with children conceived using donor sperm.Hum Reprod2013; 28(10): 2746-2754

12 Riggs DW,Russell L. Characteristics of men willing to act as sperm donors in the context of identity-release legislation.Hum Reprod2011; 26(1): 226-272

13 Lalos A, Gottlieb C, Lalos O. Legislated right for donorinsemination children to know their genetic origin: a study of parental thinking.Hum Reprod2007; 22(6): 1759-1768

14 Bredenoord AL, Lock MT, Broekmans FJ. Ethics of intergenerational (father-to-son) sperm donation.Hum Reprod2012; 27(5): 1286-1291

15 Sawyer N,Blyth E,Kramer W,et al. A survey of 1700 women who formed their families using donor spermatozoa.Reprod Biomed Online2013;27(4):436-447

16 Gudipati M, Pearce K, Prakash A,et al. The sperm donor programme over 11 years at Newcastle Fertility Centre.Hum Fertil(Camb)2013; 16(4): 258-265

17 熊勉, 施卫星, 张欣宗.供精志愿者招募途径、态度及心理状况调查.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09; 22(1): 153-155

18 李信晓, 崔爱玲, 付峰, 等.关于在校大学生捐精的伦理研究.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4; 27(1): 144-146

(2014-05-10收稿)

Attitudes and cognition towards human sperm donation among undergraduate medico in Xinxiang*

Li Xinxiao1, Fu Feng2, Shi Wenbo2, Li Lianghui2, Fu Shengqi2, Tian Jiale1, Wu Hui2**
1.Sanquan College of Xinxiang Medical University, Xinxiang 453003, He'nan, China; 2. Xinxiang Medical University

Wu Hui, E-mail:wuhui_008@163.com

ObjectiveTo understand the knowledge and attitude of undergraduate medico to sperm donation, 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recruiting volunteers for sperm, implementation of artificial assisted reproductive technology.MethodsUndergraduate medico in Henan province, according to specialty type (clinical, nonclinical etc.),grade and other characteristics were sampled by the stratif ed cluster sampling. Self-designed anonymous questionnaire survey was carried out in each class unit. Total of 1302 valid questionnaires were received. SPSS18.0 statistical software was used for date analysis.ResultsAwareness of sperm donation in clinical medical students and non-clinical professional student accounted for 80.62% and 78.49%, with a signif cant difference (P<0.05); Attitudes of male and female were signif cant differences on sperm donors subsidy, the minimum education background of sperm donor, the right of artif cial assisted reproduction children about their birth(P<0.01); as well as singleton sperm donation, commercial advertising for sperm donors recriutment, sperm banks (P<0.01); the attitudes on whether sperm donors maintain mutual blind to offspring, several womenreceived sperm from a donor were statistically signif cant (P<0.01); Multivariate logistic regression showed that non-clinical professional (OR=2.357) , sperm donation as glorious as blood donation should be encouraged, (OR=6.758)understanding sperm process (OR=4.307) and sperm donation subsidy (OR=2.585) were the main reasons why male students would like to donate their sperm.ConclusionUndergraduate medical students have a good cognitive and attitude on sperm donation. Professional, gender, singleton, grade, understanding of sperm donation are effect factors for college students sperm donation. Sperm donor limitation should be relaxed and sperm bank construction should be improved.

spermatozoa; living donors; cognition; students, medical

10.3969/j.issn.1008-0848.2014.10.005

R 195; R 321.1

资助: 2012年新乡医学院三全学院大学生科研课题重点课题(DXSKYLX2012004)
**

, E-mail: wuhui_008@163.com; Tel: 13781968997

猜你喜欢

独生子女态度辅助
小议灵活构造辅助函数
倒开水辅助装置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易混淆车辅助识别系统设计与实现
态度
别人对你的态度,都是你允许的
独生子女可以直接继承房产吗?
夏天好烦 懒也能穿出态度
政协委员提议独生子女带薪休假照顾父母
态度决定一切
提高车辆响应的转向辅助控制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