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混凝土下部结构混凝土工程的质量通病和预防措施

2014-04-21韩海军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年11期
关键词: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韩海军

摘要:混凝土下部结构承受着大部分的荷载,尤其是在施工技术不断进步的当今社会,混凝土结构已在房屋建筑中广泛应用。它对于整个建筑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其强度必须达到足够的要求,而且还要考虑到不同地形、环境的影响。本文就通过对混凝土下部结构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存在的通病进行简单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混凝土工程;下部结构;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中图分类号:TV33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混凝土结构因其具有耐久性好、耐火性好、整体性好、可模性好及抗渗性高等优点而被广泛引用。但其在应用过程中又存在很多质量问题。如表皮缺损、裂缝等都是混凝土工程常见的质量通病,这些通病既影响工程质量整体水平,严重的更影响混凝土结构安全。因此,如何最大限度地消除质量通病,保证工程结构安全,是施工企业及工程管理人员急需掌握的。

1.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的常见问题及原因

(1)混凝土的粘结性不易控制,因混凝土的粘结性控制不好,容易造成建筑混凝物粘结性不够而偏松散或者是粘聚力过强而造成混凝土不宜浇筑等现象的发生。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首先是对水泥的强度没有进行正确的选择,当水泥的强度较强时就会出现混凝土的粘结性不够强,从而在进行混凝结构工作时就会比较松散,而当水泥的强度较弱时就会出现混凝土的粘结性过强使混凝力较强,对浇筑工作会造成很大的不便。其次,建筑工程的施工面积大,混凝土的搅拌时间比较短,所以混凝土在施工浇筑的过程中其均匀性就会比较难以控制。最后,如果在混凝土结构工程进行中选用的计量工具和计量方法不正确都会导致混凝土的粘结性出现不正常的结果。

(2)混凝土结构内部空洞并出现蜂窝、麻面和露钢筋的现象。

混凝土结构工程往往由于其表面混凝浆的分布不够均匀,或模板表面漏刷隔离剂或模板湿润不够,构件表面混凝土易粘附在模板上,导致出现一些凹陷的坑洞,这种现象就是麻面。蜂窝主要是混凝土的各种材料比例配备不够精确或者是搅拌的时间不够,使混凝土的密实度不够而产生的现象。当蜂窝特别多或者蜂窝特别大就容易出现空洞的现象。而出现露钢筋的原因往往是混凝浆没有盖住钢筋密集的位置,使钢筋暴漏在外,当混凝土表面水分不足时在拆模时伴随着混凝土出现缺口的状况就会相应的出现露钢筋的状况。

(3)混凝土结构的缝隙连接中有较大的间隙,且出现不完整有缺陷的现象。混凝土在接缝处常因施工中极细微的不当影响而出现裂缝,比如由于荷载作用、温差作用、不均匀沉降或施工操作不规范等原因引起的收缩裂缝、温度裂缝、沉陷裂缝以及冻胀裂缝等。若不及时发现修改就会造成混凝土结构整体性的不安全。并且在混凝土结构中的直角边缘处常常会有混凝土断裂,模板润湿不充分,混凝土浇筑后养护不好,造成构件棱角处脱水,模板未涂刷隔离剂,拆模过早等还会造成棱角处有缺口的现象发生。

(4)混凝土结构完工后的养护方法不当,会造成干裂的现象混凝土结构在完工之后,如果在比较恶劣的天气环境下又没有采取适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养护,会造成混凝土结构内部的水分不断被蒸发,从而使混凝土的体积不断收缩,长此下去就会出现干裂的想象,导致混凝土结构的安全性和持久性都受到很大的影响。

2. 对于混凝土结构常见问题的预防措施2.1混凝土原材料的控制 (1)水泥:水泥是混凝土获得强度的保证,水泥品种、标号的选择是否恰当,对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和经济性有着极大的影响。施工时应根据工程性质、所处环境及施工条件,经过多方试验、比选,最终确定下部混凝土所用水泥品种及强度等级。对同一部位混凝土必须采用同厂家、同品种、同强度等级、同批号的水泥。

(2)细骨料:颗粒级配是评定砂子质量的重要指标。级配良好的粗砂或中砂其孔隙率较小,总表面积也较小,选用这种砂子拌制混凝土,可以减少水泥的用量,提高混凝土的密实性和强度。建筑下部混凝土拌合用砂必须经筛选分析,细度模数一般为2.5-3.0范围的中砂,确定其颗粒级配并能满足施工要求。含泥量要求小于2.0%。

(3)粗骨料:颗粒级配也是评定碎石质量的重要指标。级配连续的碎石配制的混凝土和易性好,不易发生分层离析现象。碎石以表面光滑圆状为好。这样拌制出来的混凝土和易性好,易捣周密实,空隙较少,不透水性较好,能较好地保证混凝土的外观质量,桥墩身混凝土拌合用碎石,其级配及质量均能满足现场施工及混凝土强度要求。

(4)外加剂:选用聚羧酸高性能减水剂,外加剂的性能对混凝土的工艺性能起至关重要的作用。a.在原配合比不变,即水、水灰比、强度均不变的条件下,增加混凝土拌合物的流动性。b.在保持流动性及水泥用量不变的条件下,可减少拌合物用水量,使水灰比下降,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e.节约水泥。 2.2配合比的设计与选定 (1)早期强度。混凝土的早期强度将直接影响下部混凝土的拆模时间及混凝土表面质量。早期强度上升过快,则混凝土徐变收缩变形大。极易形成混凝土表面龟裂;早期强度上升过慢,则不利于拆模,将制约模板的周转使用率。因此,根据以上特点,建筑下部混凝土强度易按常温下48h能达到2.5 MPa~5.0 MPa脱、拆模的施工需要设计。

(2)凝结时间。承重部分混凝土浇筑分层厚度为0.3 m—0.5m,每层混凝土浇筑施工连续时间为1 h左右,据此设计选定初凝结时间为2 h~2.5 h,满足现场施工及混凝土强度需要。

(3)水泥用料与水化热。水泥用料的多少是决定混凝土强度高低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产生水化热高低的主要原因,水泥用料越大,混凝土强度越高。产生的水化热越大;反之较低。在大体积混凝土中水化热偏高则不利于混凝土的质量,虽然混凝土外皮硬化,体积稳定,但是内部因水泥的连续水化而产生达60℃的高温,其热元处扩散而胀大内部体积,将混凝土外部胀裂;为保证混凝土的自身强度又必须达到一定的水泥用量,因此综合混凝土强度和水化热两方面因素来决定混凝土配合比中的水泥用量。

(4)水灰比与坍落度。水灰比较大则水泥浆较稀,混凝土的流动性较大,但粘聚性、保水性变差,反之,水灰比较小时,水泥浆较稠,拌合物的流动性较小,粘聚性较好,泌水较少,但水灰比过小时,浇捣成型密实比较困难。

(5)砂率。砂率不能过大,也不能过小,最好的砂率应该是使砂浆的数量能填满石子的空隙并稍有多余,以便将石子相互间拨开。承重混凝土根据水泥、粗骨料的原材料性质,经过试验确定采用砂率的大小。 3. 结束语 混凝土质量通病是混凝土施工过程中的常见现象,钢筋混凝土的质量与工程的质量也是息息相关的,要提高整个工程的质量,就必须确定建筑工程下部结构遵循安全耐久、满足使用的要求,还要考虑下部结构要经受洪水、地震等的动力作用,并从各个方面着手去加强钢筋混凝土工程的质量管理,从中发现质量通病并给予解决,另外还需要设计者善于结合工程实际不断探索和总结经验,提高下部结构的设计质量及使用效果,使其选择与布设能够更加合理、经济。

参考文献 [1] 马祥春,陈国志. 浅谈钢筋混凝土质量通病防治措施[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8(21) [2] 孙平,刘艳.混凝土质量问题通病及解决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 [3]沈蒲生.混凝土结构设计(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4] 周鸿祥.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浅析[J].吉林交通科技,2006(1). [5] 宗俊.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通病的起因及防治[J].建筑,2010(10.

猜你喜欢

混凝土工程质量通病预防措施
混凝土裂缝的形成、处理和预防措施
Go on the safest trip 踏上最安全的旅程
建筑混凝土结构裂缝成因与防治措施
浅谈建筑工程防水渗漏质量通病的防治
市政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中常见质量通病分析
加强住宅工程质量管理的对策思考
略论混凝土施工存在问题与工程监理
煤矿井下测量误区与预防
浅谈冬季水利工程施工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