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增长极理论来分析西宁城市建设问题

2014-04-21高强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 2014年11期
关键词:增长极西宁城市

高强

摘要:随着近年西宁市的飞速发展,由于资源有限性和现实制约性西宁在经济发展中也越来越体现出增长极理论中所描述的非均衡发展的特点。本文试图以增长极理论来分析西宁城市建设问题。

关键词:增长极;西宁;城市

Abstract:With the Xining city's rapid development in recent years,because of the limited resources and the reality conditionality,Xining's economic development is increasingly reflects the unbalanced development characteristics which the growth pole theory described .This paper attempts to use the growth pole theory to analyze the Xining citydevelopment problem.

Keywords:the growth pole;xining;city.

中图分类号:F281 文献标识码:A

一、西宁城市建设状况

西宁市地处青海省东部,湟水上游,四面环山,三川会聚,扼青藏高原东方之门户,是青海省省会,是全省政治、经济、科技、文化、交通中心,主要工业基地。西宁市现辖城东区、城中区、城南新区、城西区、城北区、海湖新区及大通、湟中、湟源三个县,总面积7649平方千米,其中市辖区面积380平方千米。截至2011年11月1日,西宁市总人口达220.87万人, 占全省39.25%,城镇化率达到63.7%。

随着西部大开发和城市化的加速发展,以西宁为中心辐射全省的铁路、公路和航空构成的交通网络已初步形成。1997年6月开通的“兰—西—拉”(兰州—西宁—拉萨)通讯光缆工程,是青藏联接全世界的重要途径。西宁市已经树立了“天路起点,中国夏都,健康之旅”旅游品牌,形成了环西宁200公里“中国夏都”旅游圈。此外西宁还连续多年被评为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国家卫生城市、中国十大避暑城市、中国十大安静城市(社会噪音)、中国十大最美丽城市及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十大幸福城市、中国十大最向往的旅游目的地等。

二、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概念最初是由法国经济学家弗郎索瓦·佩鲁(Francois Perroux)借喻了磁场规律提出来的,该理论支持经济发展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不是均衡分布发展的,认为在一个国家的经济空间中,经济发展应当以非总量的方法来安排,经济增长不是在不同的部门、行业或地区按相同的速度平衡增长,相反,是在不同的部门、行业或地区按不同速度增长。一些主导部门和具有创新能力的行业集中于一些地区,以较快的速度优先得到发展,形成“增长极”,再通过其吸引力和扩散力不断增大自身规模并对所在部门和地区产生支配作用,从而不仅使所在部门和地区迅速发展,也可以带动其他部门和地区的发展。“增长极”的支配作用主要表现:一是技术的创新和扩散,二是资本的集中与输出,三是产生规模经济效益,四是形成凝聚经济效果。通过上述作用可以使具有“增长极”的地区得到优先发展,并进而带动相邻地区的共同发展。当然,并不是每个部门、行业或地区都可以成为增长极,要建立增长极,必须具备以下条件:一是必须存在有创新能力的企业和企业家群体:二是必须具有规模经济效益;三是需要适当的周围环境,如一定的资金、技术、人力、机器设备等硬件环境和熟练的劳动力、良好的投资政策等软环境。“增长极”理论的政策含义是比较明确的,即经济落后的国家或地区要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经济发展,必须建立增长极,通过增长极带动相邻地区的共同发展。而建立增长极有两条途径:一是由市场机制自发调节自动产生增长极,另一种则是由政府通过计划经济和重点投资主动建成增长极。我国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提出的选择突破口,以点带面,推动全局的中国城市化发展政策也符合该理论的思想的。

三、以增长极理论来分析西宁市建设

2009年西宁市政府出台《西宁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20)实施评价报告》。2010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西宁市城市总体规划(简本)》初稿,后形成了《西宁市2030年城市空间总体发展规划》,为西宁指出了美好未来。发展规划提出一核一带一圈, “一核”即核心区,指西宁市主城区;“一带”主要指平安、乐都、民和城镇发展带;“一圈”即以西宁为中心的一小时经济圈,主要包括大通、湟中、湟源、互助。“一核”是引领城市群发展的龙头,全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高原旅游目的地,青藏高原、中国西部现代化中心城市,青藏高原重要的宜居城市;“一带一圈”是承接产业梯级转移的重要地区,全省重要的现代制造业、新型建材、职业教育示范基地,城市群“菜篮子”主要生产、供应和保障基地也是全省重要的宜居宜业地区。从增长极理论来看在西宁与兰州和海东的区域协作构建了“大西宁”都市圈里西宁属于这个区域的增长极之一;单从整个西宁地区(包括大通、湟中、湟源)来看西宁市属于这个区域的增长极;单从西宁市区来看城西区属于西宁市主城核心区的核心增长极区域。城市增长极是成长城市配置扩大进行式中经济的综合体,并极大主导该区域内经济活动进一步发展的影响力。

随着近年西宁市的飞速发展,由于资源有限性和现实制约性西宁在经济发展中也越来越体现出这种非均衡发展的特点。首先西宁符合增长极理论的基本要素:一在地理空间上表现为辖区总面积7649平方千米的规模城市;二在西宁城市经济空间里由存在城东区、城中区、城南新区、城西区、城北区、海湖新区、国家经济开发区及大通、湟中、湟源若干个中心极,且各个区域中心在各种离心力和向心力的综合作用下相互交汇的一定范围的而其中以城西区为主导并且不断继续发展的经济部门和经济综合体;三具有支配效应、乘数效应和溢出效应等。

增长极对西宁经济增长产生的指导意义主要表现在:

第一,区位经济。区位经济是由于从事某项经济活动的若干企业或联系紧密的某几项经济活动集中于同一区位而产生的。西宁市产业活动单位共计11670个,而城西区就有2174个,特别是商业、建筑业、房地产业等方面位居第一。而由于环境因素在工业方面城东区、城北区、大通、湟中则为增长极区域。某种工业集中化专业化生产,可以共同培养与利用当地熟练劳动力,加强企业之间的技术交流和共同承担新产品开发的投资,可以形成较大的原材料等外购物资的市场需求和所生产产品的市场供给,从而使经济活动活跃,形成良性循环。

第二,规模经济。规模经济是由于经济活动范围的扩大而获得内部的节约。如可以提高分工程度、降低管理成本、减少分摊广告费和非生产性支出的份额,使边际成本降低,从而获得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例如正在进行的西宁市城西区商业街的改造工程使得纺织品百货、国芳百货、青海百货、力盟步行街、乐尚购物中心、王府井百货形成了环新宁广场商业新区,还南北方向打通了胜利路——五四西路——西关大街三条平行的城西区大街。由于商业集中形成规模经济,商业街城区成为城西区的商业核心区,俨然成为西宁市最繁华的地段。

第三,外部经济。外部性是指一个人或一群人的行动和决策使另一个人或一群人受损或受益的情况,外部经济效果是增长极形成的重要原因和重要结果。经济活动在某一区域内的集聚往往使一些经营者可以不花成本或少花成本获得某些产品和劳务,从而获得整体收益的增加。比如城西区商业街地区的繁华使得该地区的理发、KTV、洗浴、餐饮等行业也随之蓬勃发展。在此增长极理论框架下,经济增长被认为是一个由点到面、由局部到整体依次递进,有机联系的系统。

总之,增长极理论对西宁市经济增长城市发展方面有巨大的指导意义,但城市发展的增长极化也会带来促成各种生产要素向增长极的回流和聚集,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极化效应的聚集作用是主要的,当增长极发展到一定程度后,极化效应削弱,扩散效应加强。而这就要求在西宁的发展过程中政府有意识地利采用政策制度的公共产品的供给利用增长极理论的效用来推动城市的长远发展和制约其负面效应。

参考文献:

[1] 白永平,吴常艳,陈博文.基于陆路交通网的空间通达性分析——以兰州-西宁城市区域为例[J]. 山地学报. 2013(02)

[2] 崔诣晨.生态伦理城市建设的生态价值观教育[J]. 商业时代.2013(36)

[3] 张翔.西宁市生态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分析[J].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4)

[4] 青海省政府审议通过《西宁新区总体发展规划》[J]. 城市规划通讯. 2013(19)

[5] 任军.增长极理论的非均衡发展观与我国中西部经济增长极构建[J]. 工业技术经济. 2007(06)

[6] 肖立民,吉敏全. 青海省产业布局与经济功能适应性分析[J]. 中国商贸. 2013(09)

[7]吴传清,周晨晨.增长极理论在中国的新发展:基于学说史视角的考察[J]. 贵州社会科学. 2013(10)

猜你喜欢

增长极西宁城市
中国对俄主题新区在哈尔滨“发芽”
兰州新区发展模式的创新研究
新常态下蚌埠市玻璃产业集群发展探究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理论
城市规划管理中出现的问题
徐州广播电视台:讲好特色故事雕刻城市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