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书评

2014-04-21

红岩春秋 2014年4期
关键词:甲午战争梁思成抗日战争

《日本为什么侵华:从甲午战争到七七事变》

作者从第一手资料出发,从历史细节上首次披露了从甲午战争到“七七事变”这40多年间,中日双方交恶的经过,深入、完整、客观地剖析了日本为何要维护诸如满铁(南满洲铁路株式会社)等“满蒙权益”,日本军人与文人政府的血腥角力,进而走上全面侵华的因由和过程,以及中国几十年来反日浪潮背后错综复杂的势力。作者强调,他力图在书中多罗列事实、少发表评论,尤其是不发表情绪化的评论,尽可能真实、完整地还原战前的历史事实,并试图给读者留下独立思考的空间和余地。

《中国1946:毛泽东的命、蒋介石的运和林彪的算》

本书以纪实文学的形式,以极为丰富的史料详尽地记述了从抗日战争结束、国共重庆谈判开始到内战全面爆发期间的种种历史细节,真实全面地还原历史现场,并从国共美苏“三国四方”的利益博弈中洞悉历史的必然走向。

作者张正隆说,1946年的中国各种政治势力迅速调整,聚拢力量。抗战胜利后,中国被逼到十字路口,是战争还是和平,是独裁还是民主,平静的局势下酝酿着动荡与变革,1946年之后,一切都变了。“这一年才是中国历史中最重要的变革,真正的决定了中国的历史走向。”

《抗日战争备忘书(第一部):国家阴谋》

《国家阴谋》是长篇历史小说《抗日战争备忘书》的第一部,从1928年6月3日日本人炸死张作霖的“皇姑屯事件”写到1931年“九一八事变”。小说以敏感而厚重的笔触,深刻而独特的识见,还原了抗日战争爆发前宏大的历史画卷。作品气势磅礴、叙事宏大,在百年沧桑历史的经纬中,融入了血与泪、情感与尊严,表现了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

《梁思成与他的时代》

该书将梁思成及其建筑学术研究,放置于中国近代跌宕起伏的政治与学术社会背景之中,细致地呈现出以他为代表的一代建筑师乃至整个知识分子群体在这个特殊历史时期内的命运,开启了“新中国建筑史”研究的新视角。本书以大量新史料追溯梁思成的心路历程,探讨中国现当代建筑发展与政权更迭和政治运动之间的复杂关系。有评论认为,该书把梁思成放回他的历史处境之中,让人们看见了那一代中国知识分子的选择与局限。在一定意义上讲,这才是对梁思成的最大尊重。

猜你喜欢

甲午战争梁思成抗日战争
穿铁马甲的梁思成
9月历史大事记
彭真:我支持他们的婚姻
梁思成分肉
浅谈中国在甲午战争中失败的原因
美国在甲午战争中偏袒日本的经济原因
孩子们的抗日战争
孩子们的抗日战争
梁思成
抗日战争纪念群雕的规划创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