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毛泽东走进寺庙的趣闻

2014-04-21

红岩春秋 2014年4期
关键词:大殿古寺回族

毛泽东是无神论者,但他对宗教却颇感兴趣。他不仅注意读一些宗教经典,而且也喜欢去寺庙看一看、聊一聊,甚至和普通老百姓一起看庙会、玩抽签,因此留下许多趣闻。

做“月老”促成寺庙住持一世姻缘

1934年7月,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从瑞金沙洲坝迁驻高围乡云石山古寺。这里原本是当地名刹,和尚不少,由于战乱,只剩一位法号乐能的住持了。听说这位住持学识渊博,既精通梵语佛经,又通晓医理诗书,还常为附近的贫苦百姓看病施药,毛泽东非常高兴——看来与佛僧有缘啊!既如此,何不与他交个朋友?

刚在古寺安顿下来,毛泽东就叫警卫员吴吉清把乐能法师请过来。原以为法师已入耄耋之年,未料竟是个30来岁的青年,毛泽东与他谈诗论经,赏画对弈,相处得十分投机。乐能见毛泽东博学多才,诗词、书法无不精通,且平易近人,诙谐健谈,也暗自稀奇,佩服共产党和红军队伍里有人杰,遂视为知己。不过,两人未谈及各自的身世和往事。

一次,毛泽东外出调查,古寺发生了一件意外之事——乐能收留了一位在寺中避难的少妇,闹得沸沸扬扬。毛泽东调查归来,向乐能了解事情的原委,乐能如实相告:这一少妇叫月英,是被一恶棍追逐而逃到古寺来的,为了救她才将她收留下来,请苏维埃政府处理。“这有何难!她在古寺帮你烧火做饭,缝纫洗浆,做贤内助不是很好嘛?”乐能连连摇头,怕自己乱了佛门,难以在这里立身,也怕恶棍再来抓人。毛泽东劝慰他说:“佛经的宗旨是来去自如。法经也说过,心生种种法,心灭种种法。和尚还俗自古有之,你何苦受山门法规的约束呢?何况还有苏维埃政府为你做主呢!”遂将此事交给秘书处理,让秘书也尽力劝他:干脆娶月英为妻,这不是两全其美吗?月英的工作也做通了,他们两人光明正大地结了婚,毛泽东高兴地对乐能说:“昔日唐王朝和尚破酒肉之戒,今日苏维埃法师开结婚之戒,法师可谓佛门新徒了!”

其实,这是一个破镜重圆的故事。原来,乐能是广东一个富少爷,俗名叫龙书文。他从小爱上了一个叫凤珠的小丫环,发誓要娶凤珠为妻。但龙书文的父母坚决反对,将他送到波兰去留学,还将凤珠逐出家门。两人临别时互赠龙凤帕作为定情物。龙书文从欧洲学成归来后,闻知凤珠已投海自尽,一气之下到佛山当了和尚,3年后,又到云古山古寺做了住持。当时,凤珠确实跳了海,所幸被人救起,流落他乡,后又被拐骗到瑞金做了人妻。为抗强暴,她深夜逃出,乐能伸手救助,让她留在庙里避难。10年不见,龙书文已削发为僧,凤珠也红颜消殒,两人在寺庙开始没认出来,直到洞房花烛夜,讲起身世苦难,掏出当年互赠的龙凤手帕印证,才知道原来就是恩恩爱爱棒打不散的一对鸳鸯。两人能破镜重圆,成就了一世姻缘,他们万分感激毛泽东。

对于这事,毛泽东也感到惊奇:“法师,你这是救苦救难,普渡众生修来的福呢!不要谢我,要谢就谢苏维埃政府吧!”毛泽东和中央红军撤离瑞金后,乐能和尚为报答毛泽东的恩情,不畏白色恐怖,利用古寺接送和掩护了一批又一批红军游击队。

清真寺里迎来博古通今的红军首长

六盘山下的单家集(今属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西吉县兴隆镇)是回族聚集地,1935年10月5日,长征途中的毛泽东路过这里作短暂停留,回族群众以最隆重的方式宴请毛泽东。欢迎仪式结束之后,老阿訇把毛泽东请进了清真寺的大院内。在进入大殿之前,毛泽东先到用水房用偈瓶净了手脸,然后脱去鞋袜,净脚步入殿堂。大殿的柱子上雕有阿拉伯文字,毛泽东赞叹不已,脱口称道:“雕得真好!回族人民有智慧。”

这一天,毛泽东和单家集的回民欢聚在一起,其乐融融。他在清真寺的大殿内对大家说道:回族乡亲们,南京有一座清真寺,名叫“金脚寺”,你们知道这个名字的来历吗?据说,朱元璋当了明朝的开国皇帝后,有一次特意去游览清真寺,由回族将军常遇春、胡大海保驾。这位皇帝下轿后就径直往清真寺大殿走。当他的一只脚刚要迈进时,被两位回族将军挡住了:“万岁爷,进大殿要脱鞋!”朱元璋问:为什么?将军回答:“这是回族人历来的规矩,不论谁进大殿,都要脱鞋。”朱元璋一听,赶紧往后退。他一边脱鞋一边说:“来呀,把我踏的这个脚印挖掉,用金子镶上。”从此这个清真寺就定名为“金脚寺”。

老阿訇听了这个故事后感动万分,紧紧握住毛泽东的手不放。他没想到这位红军首长知识如此丰富,为人如此真诚,心里十分佩服,但他并不清楚眼前的红军首长是谁。

解放初期,毛泽东又特地派警卫员陈昌奉代表他去看望单家集的回族人民,直到那时,他们才知道当年来清真寺的那位博古通今的红军首长就是毛泽东。

看庙会引发群众“骚动”

1947年10月,毛泽东在转战陕北途中从神泉堡来到佳县城。在县领导的陪同下,他参观了当地有名的香炉寺、白云观等寺庙。在参观之前,他问卫士长李银桥:想进去看看吗?李银桥回答:庙里都是迷信吧?毛泽东立即纠正说:“那是文化,是文化遗产,懂吗?”进了寺庙后,毛泽东看得很仔细。当看到一幅精美的壁画被涂坏了,他感到很可惜,指着庙里的壁画、建筑和石碑对县领导说:“这些都是文化遗产,除了牛头马面之外,都要保存下来,不要毁了。你不信神,我不信神,可是后人不知道这就是神。你们明天就出个布告,要保护。”

在庙里,毛泽东还征询和尚对政府工作的意见,和尚说:“托毛主席的福啊,政府安排得很周到,我们出家人也随着社会进步啊!”其实,和尚不知道跟他们说话的人就是毛泽东。县领导笑了:老师傅,你面前的人就是毛主席呀!和尚为之一震,马上又要再施礼。毛泽东挡住了他,夸奖他讲得好,接着说:“社会变了,人也要变,过去和尚一不生产人口,二不生产粮食,现在要变。不生产人口这一条不变,不劳动可不行,要生产粮食。政府还是要保护宗教信仰自由的。”毛泽东叮嘱和尚,对庙里的浮雕、塑像、石碑和牌匾等历史文化遗产一定要妥善保护,千万不要损坏了。

毛泽东一行看完寺庙就要走了,和尚们告诉毛泽东第二天这里有庙会,还要演大戏,请他来看庙会。毛泽东满口答应,这可让警卫员犯难了,有什么好看的?人那么多,乱糟糟的,不安全。毛泽东对大家说:“我们看庙是看文化,看戏是看民情,不懂文化,不懂民情,革命是搞不好的。庙会是农村风俗习惯的缩影,在那里可以学到许多知识,这对我们接近群众大有裨益。”

猜你喜欢

大殿古寺回族
完璧归赵
傅宇博??《秋山古寺》
松涛吟唱的诗行
古寺“建”在纸上
《回族文学》2015年总目录
中国经典古建筑
深山藏古寺
《回族文学》2011年总目录
寺凡几多僧/CG画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