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比较两种骨替代材料修复兔胫骨种植体骨缺损的组织学变化实验研究

2014-04-19何东宁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15期

李 凯 何东宁*

(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山西 太原030001)

比较两种骨替代材料修复兔胫骨种植体骨缺损的组织学变化实验研究

李 凯 何东宁*

(山西医科大学口腔医院,山西 太原030001)

【摘要】目的比较BIO-OSS骨粉与磷酸三钙生物陶瓷(β-TCP)修复兔胫骨种植体骨缺损的组织学变化差异。方法在日本大耳白兔的双侧胫骨各植入一钛钉并在其一侧制作骨缺损,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BIO-OSS骨粉组以及β-TCP骨粉组,空白对照组不植入任何物质,BIO-OSS骨粉组,β-TCP骨粉组分别植入相同剂量的骨粉。于4、8、12周时观察X线片及组织学变化。结果术后三组兔子均生长良好,无论是X线片、组织学检查,还是新生骨面积比,术后4、8、12周BIO-OSS骨粉组以及β-TCP骨粉组生长情况均明显优于空白对照组,且BIO-OSS骨粉组以及β-TCP骨粉组新生骨面积比明显高于空白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BIO-OSS骨粉组新生骨面积比高于β-TCP骨粉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BIO-OSS骨粉与β-TCP骨粉均能够明显诱导骨生长,且BIO-OSS骨粉成骨性能优于β-TCP骨粉,可以进行进一步临床试验以比较其临床效果。

【关键词】BIO-OSS骨粉;β-TCP骨粉;骨缺损修复

牙周病、拔牙操作不当等可导致种植区骨量不足,骨量的不足可导致种植体脱落以及稳定等问题,因而骨量的多少一直是口腔种植研究的热点。临床上常用各种骨替代材料来弥补骨量的不足,关于骨替代材料的文献很广泛,但少有对两种骨替代材料比较的研究。本文旨在组织学研究的基础上观察两中骨替代材料对种植体周骨缺损的修复,为临床工作的进行提供理论依据。

表1 三组兔子术后4、8、12周X线片结果比较

表2 三组兔子术后4、8、12周组织学变化

1 材料与方法

1.1 实验动物

成年雄性日本大耳白兔27只,体质量2.5~3.0 kg,由山西医科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

1.2 实验材料

BIO-OSS骨粉0.5 g,颗粒直径为0.25~1.0 mm,由瑞士盖氏制药有限公司提供;磷酸三钙生物陶瓷(β-TCP)0.5 g,颗粒直径为1.0 mm,由上海贝奥路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提供,钛钉数枚,规格为2.0 mm×5.0 mm,由西安中邦钛生物材料有限公司提供。

1.3 实验仪器

PL203型电子天平(瑞士梅特勒托利多公司)、EG115CH+C石蜡包埋机(德国徕卡仪器公司)、MIAS-2000图像分析仪(四川川大智胜软件股份有限公司)、surgic XT牙科种植机(日本NSK公司)

1.4 实验方法

随机选择日本大耳白兔的双侧胫骨各植入一钛钉,并在其一侧制作约3.0 mm×3.0 mm的骨缺损,随机分为BIO-OSS骨粉组,β-TCP骨粉组,空白对照组,空白对照组不植入任何物质,BIO-OSS骨粉组,β-TCP骨粉组分别植入相同剂量的骨粉。术区分层缝合骨膜,皮下组织和皮肤,术后肌注青霉素,一次每天,共3 d预防感染,术后7 d拆线。然后分别于术后4、8、12周作X线片,观察骨生长情况,并每组处死3只兔子,获取种植体及骨缺损区域12 mm×12 mm范围内的标本。常规的苏木精-伊红染色,在各个时间点的同一部位的组织切片中,随机选取3张,每张切片观察3个视野,在显微镜下评估新骨形成情况,将图像采集入MIAS-2000图像分析系统中,每个标本取平均值,最终计算出骨缺损区的新生骨面积比。

1.5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 数据统计包分析,结果以(s)表示,采用方差分析,当P<0.05时,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动物生存状况比较

在实验过程中未见动物感染和死亡,骨缺损和伤口区域愈合良好,种植体均无松动及脱落,BIO-OSS骨粉组、β-TCP骨粉组兔子生长状况与空白对照组一致。

2.2 X线片结果比较

术后4、8、12周X线片结果详细数据请见表1。

2.3 组织学变化比较

术后4、8、12周组织学观察结果,详细数据请见表2。

2.4 术后新生骨面积比比较

术后4、8、12周,BIO-OSS骨粉组、β-TCP骨粉组新生骨面积比明显大于空白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BIO-OSS组新生骨面积比优于β-TCP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细数据请见表3。

表3 三组兔子术后4、8、12周新生骨面积比比较

3 讨 论

BIO-OSS骨粉和β-TCP骨粉均是临床上常见的骨移植材料。BIOOSS 骨粉是一种碳酸盐磷石灰结晶体其理化性质与天然骨相似度很高,能够被机体骨细胞自主识别并附着形成新的骨组织[1]。本研究结果显示,BIO-OSS 骨粉组骨缺损区新骨生长速度与密度均优于同时期的空白对照组,表明BIO-OSS 骨粉能够诱导骨细胞、毛细血管生成,有益于骨缺损愈合。该结果不仅证实了上述观点,也与许多临床结果研究一致[1-2]。β-TCP骨粉即磷酸三钙生物陶瓷,其生物相容性与骨传导性良好,被广泛应用于骨移植[3]。但是由于其在动物体内易于降解,不利于新骨的形成。故在本实验条件下,BIO-OSS 骨粉组的促骨生长作用优于β-TCP骨粉。

综上所述,在骨缺损兔子模型中,BIO-OSS骨粉和β-TCP骨粉均能在干扰骨组织自身愈合的情况下,能够加速骨组织愈合,但是BIO-OSS骨粉成骨性能优于β-TCP骨粉。上述二者应可以应用于人体骨移植,但由于种属差异,个体差异等因素的影响,BIO-OSS骨粉和β-TCP骨粉在人体骨移植的差异有待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Thaller S K,Hogt J,Borjeson K,et al.Reconstruction of Caivarial defects with anorganic bovine bone mineral(bio-oss)in a rabbit model[J].J Craniofal Surg,1993,4(2):79-84.

[2] 耿威,宿玉成,徐刚,等.无机牛骨结合可吸收性胶原膜修复种植牙骨缺损的定量分析[J].口腔医学研究,2003,19(2):280-283.

[3] Horwitz EM.Stem cell plasticity: the growing potential of cellular therapy [J].Arch Med Res,2003,34(6):600-606.

中图分类号:R-0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8194(2014)15-0068-02

*通讯作者:E-mail:hdn0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