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俗文化与闽北家族教育的历史传承

2014-04-18胥文玲

关键词:闽北习俗家族

胥文玲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科学系, 福建福州 350007)

民俗文化与闽北家族教育的历史传承

胥文玲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科学系, 福建福州 350007)

闽北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各式各样的民间习俗,并将教育渗透其中,使族众长期在浓厚的习俗文化氛围熏陶下,通过敬惜字纸、民间饮食、儿童游戏、民间祭祀、传统节日等方式,对族众进行慎终追远、和家睦族、激励劝勉等教育,旨在唤起族众孝思,以期族众向学,从而永葆家族昌盛。

民俗文化; 家族教育; 历史传承

民俗是经历千百年的文化积淀,在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 并反复出现、代代相习的生活态度、行为方式、伦理观念和文化现象。[1]闽北人民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形成了各种各样、内涵丰富的民间习俗。闽北各家族不遗余力地将教育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使族众在这长期的、浓厚的习俗文化氛围熏陶下,通过蒙童入学仪式、敬惜字纸、民间饮食、儿童游戏、民间祭祀、传统节日等习俗不断渲染蕴含的精神,对族众进行“报本返始”、“和家睦族”、“激励劝勉”的教育,不仅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体现崇文重教的社会习俗,对良好的读书风气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本文运用民俗学和民间资料对闽北的家族教育进行论述,着重从涵盖家族教育重教尚德的基本习俗方面入手,旨在探究民俗文化中蕴含的家族教育元素,或可为当今家庭教育提供一些有益启示。

一、与教育有关的蒙童入学习俗

闽北先民对族众的教育体现在蒙童入学的仪式上。在闽北地区,蒙童入学是件大事,无论是一般庶民子弟进学堂,还是富家或书香子弟在家延请塾师讲授,各家族极其重视即将入学蒙童的“发蒙”和“入学堂” 仪式,丝毫马虎不得。

1.“发蒙”仪式

启蒙之日,蒙童必须进行隆重的“发蒙”仪式,又称“发笔”仪式。民间一般认为六七岁儿童正是智慧蒙开之际,应施以教育,必须经过此仪式,以预示良好的开端。仪式时间一般是在农历正月下旬的某一天举行,参加仪式的人除塾师之外,还有蒙童的至亲好友。由于“九”是“久”的谐音,故仪式活动通常在上午9时开始,各家在自家的中堂靠北墙的长条供桌上供奉“天、地、君、亲、师”条幅或牌位,突出了“师”的地位和作用。供桌上摆放点燃盘香、蜡烛以及宴饭、水果、大葱、芹菜等供品。其中盘香形似宝塔状,以示“绵延不断,学习有始有终”之意。供桌的两旁陈列着父母及至亲好友赠送给蒙童的礼品,如书包、文具、衣物、银器等。先燃放鞭炮后,接着蒙童必須向先生行跪拜礼,再与先生一起向天、地、君三鞠躬,然后发笔给蒙童并握住其右手边写边读:“上大人,孔夫子,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八九子,佳作红,可知礼也,弟子某某呈。”完毕,蒙童左手抓大葱,右手抓芹菜,因“葱”谐音为“聪”,“芹”为“勤”,寓“聪明勤快”之意。当然闽北地区蒙童入学仪式还是有明显的差异,如建瓯的习俗不仅有大葱和芹菜,还在蒙童平时读书的椅子上放张薄饼,希望蒙童有定性,能潜心攻读。而政和的习俗还有糕(寓意高升)、松明(寓意功名)、灯芯草(寓意虚心、读书能融会贯通)、麦芽糖(寓意定性,坐得住)、爆米花(寓意心窍开通)等糖果点心。闽北有些地方,蒙童入学的“发笔”仪式时间定在立春,如光泽县,这天在家设香案,点香烛,用红纸圈好的白菜、葱蒜栽在碗里,摆在供桌,象征“春意,聪明、精算”。先生用红字书写着“立春发笔,万事大吉,一年四季,又进有益”,后贴在蒙童的读书处。虽“发蒙”仪式中使用的东西或时间不尽相同,但都表达长辈寄寓蒙童聪明、勤奋,读书顺利的期盼。一般至亲好友多送文房四宝、衣帽鞋袜和红包,实际上是在为蒙童进书斋和学堂提供了物质准备和精神奖励,同时也寄寓美好的期望和祝福。

2.“入学堂”仪式

蒙童在上学的第一天还要进行“入学堂”仪式,相对“发蒙”仪式而言,此仪式较为简单。通常在农历二月初开学,蒙童由家长带至学堂(一般设在庙宇、祠堂或大户人家的庭院里),分别向大成至圣先师——孔子的画像和塾师行三个鞠躬礼,再由塾师带领蒙童坐在自家带来的椅子上,并摆上笔墨纸砚,由塾师握住其右手描写并大声朗读:“上大人,孔夫子,化三千,七十士,尔小生,八九子,佳作红,可知礼也。”当地流传的民谣《读书郎》所描述的“二月读书进学堂,手拿衣伞走得忙,一拜先生孔夫子,二拜先生书生郎”正是此仪式生动真实的写照。

二、与教育有关的敬惜字纸习俗

闽北先民对族众的教育还体现在敬惜字纸的习俗上。延平南山镇大坝村的明清古街上至今尚存乾隆年间的“龙墩坊”,坊内有一个字炉,专为人们提供焚烧残损书籍、字画等一切字纸之便。类似的还有峡阳的字厨塔,是闽北家族尊重知识、爱惜文字的文化象征,也体现了敬惜字纸的习俗。延平区徐洋村歌谣《劝人敬惜字纸》要求人们“如有字纸塔,焚化在其中”,延平彭城刘氏《敏堂尚之公家训》强调“敬重字纸,世代必有书香”等,都是敬惜字纸的体现。虽敬惜字纸的习俗由来已久,但浦城敬惜剪纸的习俗却源于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梁章钜卜居浦城时,其子梁辰和认为剪字纸瞬间就遭人们丢弃,实为作践文字。为此,梁辰和就倡办惜字协会,提倡以吉祥图案剪花代字,其妻婉蕙其女筠如、寿生也极力襄助,在当地至今流传有“巾帼犹分惜字忙”“深闺姑姐助清忙”“为襄善兴不嫌忙”的诗句。此时,剪纸作为敬惜字纸的别致习俗在民间代代传承。

三、与教育有关的民间饮食习俗

闽北先民对族众的教育还体现在民间饮食习俗上。本人在对武夷山(原崇安)千年历史文化古镇——五夫镇实地考察的过程中得知,武夷山正宗菜系代表有“十锦”,相传朱熹在治学之余偏好美食,自己动手制作,宴请文人墨客。因朱熹谥号“文公”,故此菜系又称“文公菜”,包括方塘菜、八卦宴、乌金饭三部分。其中,“八卦宴”是朱熹与蔡元定等学者结合当地民间饮食习俗,根据《周易》的系辞“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的道理,亲自制作的菜系。具体地说,先在八仙桌上画上八卦图,即正中为太极,其八方分别是乾、坤、震、巽、艮、坎、离、兑八种卦覆,在各方上陈列与卦理有关的菜肴,整个宴席以八卦布列图案拼排菜系。“文公菜”不仅体现朱熹悟出太极之理,而且包含其丰富的思想和人格志向,如“秀才塔”代表巽,为文风之意,以此教育训勉为学之人,要不断静修自己的德行学业。还有“方塘君子”“方塘冰心”“赤诚心”等菜名均为朱熹人格的真实写照。朱熹18岁中了乡贡,19岁便考取进士,乡人认为这可能与他喜食此菜有关。于是当地秀才、举人进京赶考前必食这道吉祥风味菜。家人亲自烹饪此菜以饯行,祈愿考生才思敏捷,金榜题名。800年来,“文公菜”一直在民间流传,现已成为宴请贵客的传统名菜。后来朱熹24世孙——朱兰溪推出的朱子考亭鱼宴,与纪念朱熹晚年辞官避居建阳考亭设馆授徒有关,其洋溢着浓郁的文化味和乡土味,品尝地道鱼宴的同时,引发人们缅怀及追寻闽北先哲和闽北灿烂的古文化。此外,延平峡阳的桂花糕,原名“爆花新糕”其谐音与“暴发升高”相似,寓意吉祥。每当有人升学、考试之际,亲朋好友都喜欢送上几包桂花糕以示美好祝愿。建瓯闻名遐迩的“八刀分米粉”也讲述了一个与科举及第有关的故事。相传建瓯有个秀才,姓古名进,字芬举,在进京应考的路上,遇见一位村姑郑珍娘正在登云桥上操刀分粉条,其祖上世代以制作粉干为业,因桥上常有书生读书,久而久之,耳濡目染,也能略通文墨,故以“八刀分米粉”为题,请大家猜一字或对下联。其实这是一个拆字联,八刀组成“分”,分米组成“粉”。正巧在科举考试最后一关——殿试时,皇帝御赐“千里重金钟”为题,猜一字,古进受“八刀分米粉”启示,悟出这是拆拼字字对,故快速答出“钟”字,因繁体字”钟“由金重组成,故其高中一甲状元,后迎娶珍娘为妻。由此可见,闽北民间饮食不仅承载着悠久的生活习俗,而且还承载家族先辈的辉煌及荣耀。

四、与教育有关的儿童游戏习俗

游戏作为一种民间文化形态,其重要地位与作用很早就被闽北先民所意识。在闽北儿童中广为流行的游戏有猜谜、下棋、填字等智力游戏。民俗学认为,通过游戏活动的方式,比如游戏的规则和形式就赋予了特定的文化选择,潜移默化塑造了具有相应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行为模式,并将此文化代代传承。[2]游戏是一种寓教于乐、融体能、智能、技能为一体的综合性娱乐活动。儿童通过具有形象性、动作性游戏方式潜移默化地形成品格。据史料记载,松溪民间广为流传“人仔图”是与科举制度有关的棋类游戏。所谓“人仔图”也叫陛官图,二至五人均可集伙玩。游戏内容涉及古代文武官员,如童生、平人、进士、千总、参将、总兵、总督、驸马、尚书、内阁、皇殿万岁等。具体玩法是它们分别以官位大小从外至内排列在小方格,其官阶名称标明在右角上,以掷“骰子”点数为进位标准,最后以先进“皇殿万岁位”者为胜。这些代代传承的游戏活动对儿童品格形成和培养读书入仕、光宗耀祖的意识起到了不可忽视的积极促进作用。

五、与教育有关的民间祭祀习俗

祭祀是人们对祖先、神明等崇拜对象所行的礼仪,这种礼仪千百年来在民间相沿成俗,谓之祭祀习俗。民间祭祀分家祭、群祭和乡祭。

1.家祭

一般设龛或香炉于厅堂,民间通常以“春分”“秋分”祭祀,俗称“春秋二祭”。从政和杨源张氏宗祠“水源木本,祖德并天兴万代;春祭秋尝,历本照章永传世”的楹联可见一斑。祭祀祖先也有墓祭的,民间祭祖扫墓,多在清明、冬至举行。祭扫祖墓是体现重根重节、敦亲睦族及力行孝道的具体表现,如峡阳人把清明祭扫祖墓叫“照坟”,此习俗不仅可以寄托对已故亲人的哀思,而且还反复告诫家族子弟,不能数典忘祖,应时常思念祖先、祭祀祖先,对族人进行慎终追远、溯宗追源的美德教育。此外,建瓯清明节家家户户门前插柳,此并非传统意义上的“清明不插柳, 红颜成皓首”[3],而是具有特定的历史内涵,充分体现当地百姓对力保全城的练隽夫人的感念和景仰之情。

2.群祭

群祭指祠堂的宗族祭祀活动。祠堂的宗族祭祀活动大同小异,每年清明、冬至两祭。祠堂拥有专人管理“忌辰田”,以田租收入维持祭祀活动经费,每年清明和冬至都有严格、隆重的祭祀活动。在祭祀礼毕后进行分胙仪式。不仅家族派下子孙无论老幼均沾余惠,皆得胙肉若干,而且对获取功名者,祠内均额外发给一定数量的肉,谓之“颁胙”。颁胙数量多寡视功名等级而定,且终身享用。这种奖励作法对子孙后代的学习和成长,起到了一定的激励作用。

3.乡祭

“有报功昭德之祀,而义通乎忠烈贤良。”[3]闽北各地有许多宣扬死者生前德行、记述功德、褒扬忠烈的寺庙,祀奉一些英勇顽强、战死沙场的兵将,纪念忠义英雄人物,为其立祀,以期对族众进行“忠义”伦理道德教育。如邵武大埠岗镇的“睢王庙”和建瓯徐墩丰乐的“东平王”庙,都是奉祀唐代名将、忠烈睢阳王张巡的寺庙;建阳徐市村的“盖竹庙”祀奉的是宋朝忠勇仗义人物陈岸;下梅村的镇国庙,是祭祀唐朝忠义良将薛仁贵、薛丁山父子之庙;邵武“中乾庙”奉祀唐朝镇将上官洎、上官兰父子、隋末温陵太守欧阳佑以及大乾人高计、李定等忠臣等,都属于此类的例子。

总之,聚族而居的家族成员通过扫墓追思、祭祀先祖、祭祀神明等一系列活动,以此缅怀先祖或先贤的奋斗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以此激励后裔子孙。只要是同一家族的支分各地后裔子孙,哪怕相隔千里都会不辞辛苦谒拜祖宗,表示家族血缘的同源关系。家族的凝聚力来源于浓厚的一本观,人们认为祖宗犹如树木的本根,子孙则是枝叶,千百之子孙,皆源于一个老祖宗,也正是这追根溯源同源意识,把族人牢固地凝聚在一起。[4]扫墓追思将“敦亲睦族”优良传统、“追远报本”孝道观念、“血亲同源”意识深深植根于族众的意识之中。而祠堂祭祀已超越其最本质的“隆礼报本”教育意义:严格规范的祭祀礼仪是“活的教育场”,是族人对子弟进行教育的良好时机,子女对父母的孝顺就是在这仪式过程中开始浸染、效仿;诵读祝文则使祭祀活动意义从对具体的祭祀对象本身的崇拜,上升到对道德观念的信仰以及对族人的激励——祝文道出祭礼的主旨、意义,使族人对先辈的崇仰之情升华对祭祀对象丰功伟业、高尚品格的深刻认同,并作为族人自我激励、期许的目标,作为理想人格的范型,不断地激励族人修业进德。有些家族在祭祀的过程中还展示家族先辈的物品,用直观的形象激发族人自豪感,进而激励族人。如光泽县山头关新丰村龚氏“三凤齐鸣”之父龚懋的塑雕、政和赤溪颜氏后裔保存唐代书法家颜真卿为官时所佩的玉带等。家族通过雍宗睦族的祭祀活动,使族人获得了一种超越时空的道德价值之源,从而坚定了其践履道德的行为。可见,祭祀活动是对族众进行道德教化的绝佳动态形式。

五、与教育有关的传统节日习俗

在闽北有许多与教育有关的传统节日习俗,它们是对族人进行另一种教育意义的活动。如在顺昌元坑镇,每年农历正月十二日晚,在谟武村有迎接城隍爷的游街活动。凡已获取功名的人们手提灯笼随城隍爷队走街串巷,这一传统习俗具有良好的示范作用,不仅使子孙蒙受荣光,而且以直观的感受让子孙从中看到了读书入仕的荣耀,激励他们刻苦自励以获取功名。当地还有每年正月初三文人赛诗、七月初七的祭祀魁斗星君,以及元宵节自创谜语等习俗,这无疑有助于促进家族的人才培养。同时对“士风日盛”好风俗的形成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再以延平南山镇为例。南山镇元宵节的迎“香亭”别具一格。所谓香亭是收集全村千家万户的金银首饰,金钗玉簪等贵重物品,集中全村能工巧匠,文人画家,从大年初一就开始设计装饰,分门别类,镶嵌架设成二三层的香亭,结构似宫殿楼阁。每年此时是文人施展才华的机会,他们围绕香亭里的物件吟诗作赋。此外每年香亭出台,都从不同侧面反映此镇年景好坏、婚姻状况和人才多寡。而且每年从全村收来的贵重物件到元宵后都能完璧归赵。这与科学管理和良好的乡风民情密不可分。“民俗是一种历史文化传统,但也是人民现实生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5]这一习俗对家族子弟以及振兴地方文风起着推动作用。

和平古镇曾有一习俗与家族教育成就有关。据史料记载和实地考察,在古镇内至今保留一条完整横跨东西南北的古街巷。街道两侧每相隔百米就有用条石拼成形似棋盘的图案,当地人称之为“棋盘石”。古镇有个不成文的规定:所有文武官员或新科中举者衣锦还乡时,每到一块棋盘石处就得下马或下轿稍停片刻,以示荣耀。由于和平历代都有许多在外做官或中举之人,这一习俗不仅可光耀门楣,而且时常用这直观的形象激励人们读书入仕。在邵武传统婚俗中,也显示获取功名的荣耀。无论家境贫富,新娘身上需挂“五子”(枣子、桂圆、莲子、花生、荔枝),除了“早生贵子、连连生子、生儿生女花着生”的寓意之外,还取意“五子登科”之意。凡有过功名宦仕之家,娶亲时花轿后要高擎一把大“凉伞”,以显示家族曾有的辉煌。邵武农历七月初七的“行桥”的习俗,表达家族先辈祈愿子孙满堂,子贵孙荣,科举及第,显亲扬名。再如,武和平廖氏家族每逢元宵在“敦叙堂”内举行放灯习俗,祠内到处贴有蕴含教育意义的对联,如“荐春酬祖德,锦辉生俎豆”;两边廊楼贴有“敬祖宗、孝父母、睦宗族、和乡里”的《四箴》的灯词,灯词内容有对家族子弟的品德、求学作出严格规定,如《内则》为人“惇行孝悌”,为学“内而不出,博学不倦”,还有许多来自经典儒家文化的内容,如《易经》的“家正而天下定”“君子言有物而行有恒”;《诗经》的“于以采蘩,于沼于沚”,表示族人采蘩(白蒿)于池沼、山涧之间,“于以用之,公侯之事”,表示所采的蘩用于公侯的庙堂、公侯的祭祀之用,从而体现尽职尽诚对待先祖奉祭之事;还有《孝经》的“事父、事母、事君”等内容。总之,这些灯词内容无不浸染儒家“忠孝礼义”等传统思想道德观念,并深深镌刻于每个家族成员身上。

据《建瓯姓氏志》记载,建瓯水源乡至今流传着这一习俗,纳亲(订婚)时,男方礼担中的须有图案多样、大小不等的礼饼。其中“鲤鱼跳龙门”最大,寓意“读书人金榜题名、荣登仕途”,女方回赠物中须有绿豆和冰糖,以示“冰清”“玉洁”之意。可见家族子弟对女子人品高尚、纯洁的品性教育。水源乡各村的女子在出嫁前一天就开始哭诉,以感激父母养育之恩为主要内容。旧时结婚这天新郎即便无获取功名也可官服冠带,故新郎有“小登科”之称。当地流传着“新婚胜如小登科,披红戴花似状元”的谚语。建瓯城关内的“得胜桥”,相传凡赴科举考试的学子,都会到此绕一圈,以迎祥纳吉,祈求科举及第。总之,以上这一系列的习俗都具有正面的教育意义。犹如鲤鱼腾浪图案一样,不仅用于雕绘牌坊的装饰,也常被用于生活之中,寄寓科举及第、金榜题名、人才辈出的美好祈望,同时也透析读书入仕思想对闽北人们的影响之深、影响之广这一信息。

综上所述,闽北民俗文化历史悠久,蕴含着家族丰富的重教尚德的教育内容。那些与教育关系较为密切的系列习俗,都对家风、学风起着积极作用。

总之,家族教育既是一种有关文化传承的教育,又是一种导示性很强的社会教育。闽北各家族不遗余力地将教育渗透于生活的方方面面,使族众在这长期的、浓厚的习俗文化氛围熏陶下,以申族众孝思,以期族众向学,更期家族兴旺。闽北民间习俗是家族教育的组成部分,是一个展示文化传统、价值观念的载体,已成为家族成员日常生活中,甚至生命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且族人在潜移默化之中,不知不觉成为文化的传承者,并传递给后代,最终使得传统道德观、价值观代代传承、生生不息。

注释:

[1][5] 钟敬文:《民俗学概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8年,第3,3页。

[2] 王 娟:《民间节日与文化传承》,《晚霞下半月谈》2007年第7期。

[3] 福建省南平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民国《南平县志·祠祀志第二十》,1985年点校本,第593页。

[4] 刘光舟主编:《南平彭城刘氏宗谱·敏堂尚之公家训》,南平彭城刘氏宗谱编纂委员会,1998年修,第194页。

[责任编辑:余言]

2014-05-09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金项目“家族教育的历史传承——以闽北地区为例”(13YJA880089)

胥文玲, 女, 福建南平人, 福建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人文科学系副教授, 教育学博士。

G40-055

A

1002-3321(2014)05-0011-04

猜你喜欢

闽北习俗家族
闽北水土保持科教园
HK家族崛起
闽北革命根据地从这里走来
《小偷家族》
闽北七巧节与蛇“共舞”
峥嵘岁月里的闽北红军医院
家族中的十大至尊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