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云溪友议》看唐代职官词语

2014-04-17杨聪聪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侍郎职官职位

杨 丽 杨聪聪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辽宁大连 116081;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浙江宁波 315211 )

从《云溪友议》看唐代职官词语

杨 丽 杨聪聪

(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 辽宁大连 116081;宁波大学外语学院 浙江宁波 315211 )

《云溪友议》是唐代范摅所撰的一部笔记小说,共三卷,其主要记载文坛的逸事所闻、诗歌本事。本书的词汇丰富多彩,具有很大的词汇史研究价值。本文以《中国古代职位大辞典》词条为参照,并查阅《汉语大词典》进行补充,探讨《云溪友议》中关于职位的词语。

云溪友议;职官;词语

职官制度是国家政治生活中的必不可少的事情。每一个朝代的职官,都是在因袭前代,又结合当时具体历史时期的实际情况,有所改进、增加、创新。《新唐书》“唐之官制,其名号禄秩虽因时增损,而大抵皆沿隋故”,唐代的官制基本是沿袭隋制。随着社会矛盾的发展和政治形势的变化,唐代的职官制度也发生了变化。有些职官的权力削弱,并新出现的一些使职,使得原来的一套官僚体系发生了紊乱。

《云溪友议》分上中下三卷,主要记载文坛的逸事所闻,其中出现的职官词语很丰富。有些职官词语是由前代因袭的,有些是在唐代新产生的职位。继承的职官词语有如下:

刺史、从事、都尉、谏议、将军、节度使、京尹、郎中、连帅、内史、尚书、舍人、省郎、侍郎、侍中、司马、台官、太守、宰相、中书、著作、博士、参军、曹官、常侍、丞相、持书、大夫、校书、郡守、评事、仆射、卿相、戎曹、上宰、少卿、少师、史官、侍御、司谏、太仆、太尉、太子少保、相国、亚相、驿将、御史、詹事、中丞、州牧、补阙、端公、防御、给事、给事黄门侍郎、观察使、观察支使、观察判官、廉使、判官、节度判官、防御判官、试官、拾遗、统军、支使、主司等。

一、因袭的职官词语

其中因袭的官职词语,自产生到唐代前,或多或少发生了变化。继承的职官有些在唐代其职责继续发生变化,有些职官词语在唐代职责没有变化。

(一)职责变化的词语:刺史、从事、都尉、谏议、将军、节度使、京尹、郎中、连帅、内史、尚书、舍人、省郎、侍郎、侍中、司马、台官、太守、宰相、中书、著作等21个。

尚书

《羡门远》:“纥干尚书泉,苦求龙虎之丹,十五余稔。”尚书始置于战国时,初掌手法文书章奏、传达诏令。汉武帝以后逐渐成为宫廷重要政治机构,参预议政决策,宣示诏命,分曹处理机要政务,常以中朝大臣兼领。隋代始分六部,唐代更确定六部为吏、户、礼、兵、刑、工。从隋唐开始,中央首要机关分为三省,尚书省即其中之一,职权益重。

(二)职责没有变化的词语:博士、参军、常侍、丞相、持书、大夫、校书、郡守、评事、仆射、卿相、戎曹、上宰、少卿、少师、史官、侍御、司谏、太仆、太尉、太子少保、相国、亚相、驿将、御史、詹事、中丞、州牧等28个。

大夫

《思归隐》:“江西韦大夫丹,与东林灵澈上人,骘忘形之契。”大夫是殷周至战国,为低于卿、高于士的官爵等级。秦汉以后,中央要职有御史大夫,备顾问者有谏大夫、中大夫、光禄大夫等。

二、唐代新产生的职位名称及职责

《云溪友议》中职官词语众多,由前代因袭的词语占很大一部分,当然也有在唐朝产生新的官职词语,这类词语有:补阙、端公、防御、给事、给事黄门侍郎、观察使、观察支使、廉使、判官(节度判官、观察判官和防御判官)、试官、拾遗、统军、支使、主司等。

1.补阙和拾遗。《钱塘论》:“先是李补阙林宗、杜殿中牧,与白公辇下较文,具言元、白诗体舛杂,而为清苦者见嗤,因兹有恨也。”补阙是唐武则天垂拱元年置,左、右各二人,从七品上,掌供奉讽谏,分隶门下、中书两省。《新唐书·百官志一》:“左补阙一人在左,右补阙一人在右。”

《南黔南》:“初为拾遺,与崔詹事黯,因谏诤出宰。”拾遗是谏官。唐武则天时置,左、右各二人,掌供奉讽谏,左隶门下省,右隶中书省。《新唐书·百官志一》:“左拾遗六人,右拾遗六人。”

2.防御(使)和防御判官。《梦神姥》:“卢著作肇为华州纥干公泉防御判官,游仙掌诸峰,歇马于巨灵庙。”防御判官是唐朝始置,为防御使属官。防御是防御使的简称。唐武则天圣历中始设于夏州,其后大郡要害之地亦置,或称防御守捉使,掌本区军事防务,位团练使下。诸道不设节度使者,或置都防御使领军事。《旧唐书·职官志三》:“又大郡要害之地,置防御使,以治軍事,刺史兼之,不赐旌节。”

3.观察(使)、观察支使和观察判官。《彰术士》:“适见尚书,但前浙东观察使,恐无别拜。”观察使即观察处置使,简称观察。《中国古代职官大词典》:唐肃宗乾元元年停诸道采访处置使、黜陟使而改置,掌察所部善恶,举大纲;凡奏请,皆属于州。唐朝中期未设节度使之江南、岭南诸道所置则为最高长官,有副使、支使或掌书记、判官等。唐朝后期多为节度使兼领,有判官、支使等,岁考以半稔为上考、省刑为中考,办税为下考。

《饯歌序》:“观察支使卢邺:何郎戴笏别贤侯,更吐歌珠宴庾楼。”观察支使是唐朝节度使兼职,分察支州、支郡善恶。位副使下、判官上。

《彰术士》:“观察判官任毂,止于小谏,不换朱衣。”唐末五代观察判官属观察使。

4.给事和给事黄门侍郎。《龟长证》:“李公既为丞郎,永兴魏相公 为给事。”给事是给事中的省称。秦汉为列侯、将军、谒者等的加官。侍从皇帝左右,备顾问应对,参议政事,因执事于殿中,故名。魏或为加官,或为正官。晋代始为正官,属散骑省。南朝设为职事官,掌集书省,地位较低。隋唐以后为门下省之要职,掌驳正政令之违失。

《严黄门》:“武年二十三,为给事黄门侍郎……对客骋其笔札。”给事黄门侍郎是东汉并黄门侍郎与给事黄门为一官,掌侍从左右,关通内外,因出入禁中故职任显要。魏晋南北朝置为侍中省或门下省次官,与侍中俱掌门下众事,北魏一度被称为小宰相。简称黄门侍郎。隋朝置为门下省次官。

5.判官和节度判官。《彰术士》:“卢判官纁,虽即状貌光泽……与杨、李三人禄秩区分矣。”唐朝采访、节度、观察、招讨、经略、防御、团练、支度、营田、监军等使皆置,为幕府上佐,综理本使日常事务。判官即地方长官的僚属,辅理政事。

《新唐书·百官志二》:凡十道巡按,以判官二人为佐,务繁则有支使。

《南阳录》:李筌郎中为荆南节度判官,集《阃外春秋》十卷。节度判官是唐末五代藩镇属佐。分判仓、兵、骑、胄四曹事,多由藩镇辟置,二人,位行军司马下。

6.试官。《龟长证》:“昔求府解,侍郎为试官……厕诸公之列也。”试官是唐朝试用之官统称,不理事。武则天天绶二年始置,其员甚滥,中宗神龙后其员大增,玄宗开元中渐革。中唐以后为使府所带官职,为虚衔。

三、小结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唐代是中华五千年历史上的经济繁荣时期,由于经济上的需要,政治制度就会相应地发生变化,来更好地为经济的发展服务。同时,职官词语反应政治制度,职位名称和职责就随之改变。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始创阶段。由于新的政治制度的兴起,势必职位名称及职责会引起改变。

唐代官职职责细化的情况表现在:职责的变化和新职位的出现。如,宰相本为掌握政权的大官的泛称,后来用以指历代辅助皇帝、统领群僚、总揽政务的最高行政长官,唐中书、门下、尚书三省长官及同平章事。唐朝官职中出现属官、属佐也是职责细化的表现。唐代官职的区别,即:省、台、寺、监、卫、府,各统其属,以分职定位。当时职位有贵贱之分,以便考核来决定职位的升降,“所以任群材、治百事”。

[1]范摅.云溪友议[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3]罗竹风.汉语大词典[M].上海: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88-1993.

[4]宋祈,欧阳修.新唐书[M].北京:中华书局,1975.

From "Yunxi Youyi" to see the official words in Tang Dynasty

Yang Li, Yang Cong-cong

(Chinese College of Liaoning Normal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081, China; Foreign Language Institute of Ningbo University, Ningbo Zhejiang, 315211, China)

"Yunxi Youyi" is a note novel in Tang Dynasty, three volumes, mainly record literary poetry. The book's vocabulary is rich and colorful, with great value of the vocabulary history. In this paper, Chinese "ancient dictionary entry position" as a reference, and access to the "Chinese Dictionary", to discuss the official words in "Yunxi Youyi".

Yunxi Youyi; official; words

I207.4

A

1000-9795(2014)04-0095-02

[责任编辑:董 维]

2014-02-16

杨 丽(1989-),女,河南商丘人,从事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研究。杨聪聪(1990-),女,河南商丘人,从事英语语言文学研究。

猜你喜欢

侍郎职官职位
领导职位≠领导力
走马楼西汉简所见长沙国职官建置论考
职位之谜与负谤之痛:柳治徵在东南大学的进退(1916—1925)
古代的侍郎官是个啥
美最高就业率地铁圈
收入性别歧视的职位差异
浅谈古代官职侍郎
隋朝军事机构与职官设置
北魏軍事机构与职官
两晋的军事机构和职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