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社会工作视角下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研究

2014-04-17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入党高校学生基层

韩 冬

(大连交通大学思政部 辽宁大连 116028)

学校社会工作视角下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研究

韩 冬

(大连交通大学思政部 辽宁大连 116028)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作为高校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如何创新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新模式,以有效应对新情况、新挑战,是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的实践和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尝试将学校社会工作方法运用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领域,探讨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创新。

学校社会工作、高校、学生党建、创新

一、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发展之必要性研究

(一)十八大对党的建设提出了新要求,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也要不断创新发展。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上提出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党十八大报告以“全面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为题统领整个党的建设部分,标志着我们党对党的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和飞跃。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先进分子和中坚力量成长的摇篮,同时,党建工作也是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因此,在新时期要不断创新高校党建工作,亟需通过各种方式不断提升学生党员的先进性,切实提高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科学化水平。

(二)新时期国内外形势的变化,以及当代大学生思想状况的新变化,给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带来了大量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新挑战。改革开放35年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随着我国社会生活方式、利益关系、价值观念等的多样化的发展,也深刻地影响着甚至改变着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大学生的思想道德观念、行为价值取向、生活方式也趋于多样化。

随着社会上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潮的涌入,导致社会上道德失范现象频现、价值观念多元化,在大学生群体中很多人出现了理想模糊、政治观念淡薄的现象,给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带来了新的问题,新的挑战。大学生作为祖国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一群体需要做到能够明辨是非,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因此,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亟待创新发展。

(三)如何创新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新模式,以有效应对新情况、新挑战,是新时期高校党建工作的实践和理论研究的重要课题。创新才有活力。创新大学生党建工作的一个重要思路,就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借鉴相关学科的理论和方法,积极探索大学生党建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将学校社会工作引入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中,可以更好地大学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工作,明确理想信念、精神追求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息息相关,帮助他们解决思想上面临的各种问题,促进他们的思想上健康全面发展,促进基层党建工作的健康发展,促进基层党建工作的科学化。

(四)在高校党建工作中引入学校社会工作是具有必要性和可行性的。将学校社会工作引入大学生党建工作中,能够赋予党建工作新的内涵、新思路,新发展,能够有效地帮助大学生解决遇到的各种困难和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学校社会工作的专业理念、工作手法以及评价体系是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可以借鉴的。学校社会工作专业有着尊重、接纳、同情、助人自助以及关怀的理念,细致入微的工作手法,科学客观的评价体系,这些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都可以运用。学校社会工作中的小组工作方法在高校入党积极分子这个群体中可以得到广泛应用。高校中的入党积极分子可以视为一个拥有共同需求的群体,他们有着共同的政治信仰——共产主义,有着共同的政治诉求——加入中国共产党。因此,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引入社会工作理念和方法是可行的。

二、新时期高校学生党建工作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高校部分学生精神贫瘠,亟需深入开展理想信念教育。现阶段,大学生校园群体为“90后”,他们中很多人由于各种原因出现了理想信念模糊、政治观念淡薄的现象。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并没有能够根植于他们的内心深处,尽管有时也会挂在嘴边,但是却从来没有实际行动,甚至有的同学对为人民服务,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存在认识偏差。在理想和信念存在偏差的情况下,部分学生入党积极分子、先进分子丧失了社会责任感以及历史使命感。就我国目前高校学生基层党建工作来说,大多集中在党的方针政策传达和教育上,忽略了学生党员、先进分子的道德观念和社会责任感、历史使命感教育,马克思主义哲学思想并没有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头脑中,使得学生无法将书本上的知识转化为心中坚定的信仰和追求,教育效果不甚理想。

(二)新时期,一些大学生入党动机不纯,对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提出挑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潮下,很多学生党员开始出现入党的动机不纯,功利性因素增多的问题,特别是毕业分配自主与双向选择政策的出台,更是让不少思想不合格的学生产生了“只有入党才能获得更好的个人发展”的错误观念,而用人单位将是否为党员作为评价学生思想高度的方式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这部分学生的不良行为,使这种科学的用人制度无法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所以,新时期高校学生入党动机功利化、复杂化的实际情况也对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三)高校的基层党组织“重入党前教育,轻入党后再教育”现象严重。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就是从学生中筛选合格的党员,其中,入党积极分子的选择与培养是这项工作的中心环节,必须要高质量地完成。高校能够做到让学生在党校接受正规的党章知识教育,端正学生党员的思想。但是入党之后,对于学生党员的再教育问题,往往是欠缺的。以笔者所在学校为例,学校党务工作者会安排每期的入党积极分子在学校党校中接受党章知识教育,最后要进行闭卷考试,非常重视入党前的教育工作。而在入党之后并没有跟踪机制,忽视学生党员的后期思想教育。

三、学校社会工作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的应用——实践探索角度

学校社会工作在本质上是属于社会工作领域的一种专业,其所采用的方法主要为个案工作、小组工作、社区工作等三大方法。我们要分析学生思想状况实际,在高校学生党建工作中引入学校社会工作的方法,创新学生党支部的核心竞争力和载体以及方式、方法,构建和谐的“教”、“学”与“成长”的良好环境。解决实际运用中的具体问题。

通过个案工作、小组(团体)工作、社区工作、行政工作等方法,使受助群体和个人摆脱精神上和物质上的障碍和困境,提高社会活动能力,实现自我发展。这就是“助人自助”的社工精神,它与践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有较大的相关性和一致性。

例如,将小组(团体)工作的科学方法引入学生党建工作,使党建工作的内容更实际、形式更新颖、效果更明显。

入党积极分子成长小组的目标是:1.使组员有团队的认同感和归属感;2.让组员学会科学、客观地看待和评价自己;3.引导组员客观地评价和看待共产党员标准;4.训练组员与人沟通的技巧和影响他人的能力;5.提升组员自我设计与规划的能力。

针对“90后”学生群体中,很多人出现了理想模糊、政治观念淡薄的问题。可在入党积极分子群体中广泛开展小组讨论,可采用“嗡嗡法”,把学生你分成4-6名的小组进行讨论,使每个人都有机会表达意见,各个小组讨论的题目可以完全相同,就学生党员的道德观以及社会责任感等问题进行讨论,每个小组必须在限定时间内5-10分钟讨论该问题,然后由发言人向大组报告,组长应鼓励每个人参与总结性的讨论,并在结束前对讨论做归纳性的小结。小组讨论的过程可以使得组员体验到小组活动会改变学生的态度和价值观。通过小组来改变个人,这种改变的力量来源于小组动力。而小组动力的形成离不开组员的相互了解和接纳,在这个过程中促进了思想和情感的交流。通过小组的相互作用,有利于学生树立健康向上的自我观、价值观。由于学生的身心特点和需要与其他年龄群体的差异,因此,学校小组工作者的角色不同于学校老师,更不等同于家长,更接近于学生的朋友,用角色扮演、道德两难处境练习,团队合作,阅读活动等手段吸引小组成员,并由此推动他们思考和改变,这种方法相对于传统的学校基层党校填鸭式的灌输教育更加具有实效性和亲和性。

[1]刘梦,主编.小组工作[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10.

[2]徐超,晋曦,徐燕.试论高校基层党建工作创新的基本思路[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1(11).

[3]季翼平,包淑娟.我国高校党建工作创新的路径[J].才智,2012(25).

[4]王雁,李月颖.当前形势下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探讨[J].前沿,2012(1).

[5]李晓.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创新高校基层党建工作[J].渤海大学学报,2011.

[6]黄俊.学校社会工作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武汉科技大学硕士论文,2009.

[7]凌晨,李茜.高校基层党建工作激励机制创新研究[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30)

In the perspective of school social work, innovation of Party construction work of College Students

Han Dong

(Political Department of Dalian Jiaotong University, Dalian Liaoning, 116028, China)

The university student Party construction work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great project of the Party Construction in universities, is the main content of strengthening and improving college students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work. The new model to the innovation of College Students' Party building work, to effectively deal with the new situation and new challenges, is an important subject in the practice and theoretical research of Party build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the new period. This paper attempts to make the school social work method is applied to the grass-roots party construction work in the field, to explore the innovation of Party construction work of college students in the new period.

school social work, college, students' Party construction, innovation

D26

A

1000-9795(2014)04-0005-02

[责任编辑:董 维]

2014-02-20

韩 冬(1980-),女,辽宁人,讲师,从事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研究。

本文系2014年大连交通大学党建思想政治工作理论与实践研究立项课题“学校社会工作视角下的高校学生党建工作创新研究”(DJSZ-2014-B01)的研究成果。辽宁省社科基金项目“辽宁高校基层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L12BDJ009)阶段性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入党高校学生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高校学生党支部建设及作用发挥探索
基层在线
高校学生意外伤害事件应对与处理
憨娃入党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三份特殊的《入党申请书》
小议高校学生违纪处分制度
走基层
关于高校学生工作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