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报”应当注重编校细节、确保先进文化品质
——兼谈京沪三家综合性日报“小恙”

2014-04-17上海市徐汇社区学院上海200032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学报 2014年1期
关键词:报人文化

(上海市徐汇社区学院,上海 200032)

语言与文学研究

“大报”应当注重编校细节、确保先进文化品质
——兼谈京沪三家综合性日报“小恙”

曾 铁

(上海市徐汇社区学院,上海 200032)

“大报”是高端、权威纸媒,它知识丰富、是文化长廊;“大报”是读者的教科书,其文章当通顺、达标、准确;“大报”是文化符号与文化的代表,其语言文字应雅化、精美;“大报”的文化品质是文化发展及质量的标志,细节不小,细微衍生重大。所以,“大报”编校文稿当至微、至精,不能频出瑕疵。为了文化的尊严,保护“大报”的口碑,报人要强化责任担当、认真工作,保“大报”之先进文化品质。

光明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编校工作;文化品质

笔者秉持实事求是、以直接证据说话之理念,基于观察报章细部与读报札记长期从事主流大报科普(科普与含科技知识的文章)及文章文化品质的微研究,它属源于客观记录的实情研究与介入现实的探究。重材料、重事实、重依据是此项系列研究的基点与前提,笔者以读报材料直观地描述了一些大报存在的问题,冒犯抑或不足之处还望见谅海涵。

一、案例:读2014年2月京沪“三报”札记

(一)《光明日报》瑕疵(2月份平均每两天出现一次)

1.科普类方面

2月7日15版“北京水世界”,有两处问题:(1)“房山、门头沟地区好多山都是碳酸盐”,山是碳酸盐,此话不通;拟是“……好多山的山石都是由碳酸盐物质构成的”等;(2)“桑干河流域是中国文明的一个原动力”,拟为“桑干河流域是中国文明的一个原动力发源地”等。

2月10日6版“没有证据表明地球磁场在崩塌”(包括其图),问题如下:(1)图中“地磁场是由地核内的液体铁产生的,地磁极……使地球绕着地轴转动”,拟改成“地磁场是由地核内运动的液体铁产生的,地磁极……它随时间在缓慢地移动”等;地磁极使地球绕着地轴转动,此话不对!(2)“地球磁层是地球周围一个很大的区域,由地球磁场产生,它的存在意味着太阳风的带电粒子无法穿越磁力线,在地球附近偏离飞行轨道。”拟改为“地球磁层是地球周围一个很大的特殊区域……它的存在让太阳风里的带电粒子难以穿越地磁场的磁感应线,即可使这些带电粒子在地球高空处偏离飞行轨道,从而不能穿过大气层,轰击地球表面”。

2月13日12版“太阳的‘九彩’波长”,其中“这些波长人类肉眼无法捕捉,只有望远镜才能观看”,拟为“这些波长的阳光人的肉眼无法捕捉,用特殊的望远镜才能观看、收集”等。

2月16日6版“史上最点儿背的核电站”,其中“将核反应堆严严实实地包裹在里面。即便里面发生了核爆炸,也不会波及到保护罩外面的环境和人员。”应改成“……即便里面发生了严重的核事故……”;核反应堆用的核燃料——铀或钚的浓度很小,核反应堆出事故时,它绝不会发生如原子弹爆炸那样的核爆炸。

2月20日12版“黑洞或许并不存在”,有两处瑕疵:(1)“钱德拉X射线捕获到的光斑可能是掉入银河系巨大黑洞的小行星。”“X射线捕获到的光斑”与光斑可能是小行星,话均有恙。联系上文,拟是“钱德拉天文台捕获到的光斑可能是掉入银河系巨大黑洞的小行星发出的光”等;(2)“这位大学理学家可爱的在文字上耍赖”,应是“这位大物理学家……”。

2月20日13版“向‘心肺之患’宣战”,其中“PM2.5频频爆表”,应是“PM2.5浓度值频频爆表”。

2月23日2版“为您‘一辨真伪’”,有问题:(1)“微波炉……其只是加热食物中的水分子”,拟是“……它是利用高频电磁波让食物水分子高速振动、彼此快速摩擦使食物获得热量”;加热水分子,此话不准确。(2)“高能量会直射眼睛”,应是“高能量光子会直射眼睛”等。

2月23日5版“我们需要对口红含铅‘零容忍’吗”,文中 0.03ppm、0.65ppm、5ppm、10ppm等,均使用有恙!

1984年颁发的《国务院关于在我国统一实行法定计量单位的命令》,它规定的法定计量单位,没有用ppm这个符号表示的单位与名称。ppm不是计量单位符号,这样0.03ppm、0.65ppm等就非一量值,它们无法表述现象、物体或物质的任何一种属性。因此,0.03ppm、0.65ppm等表达的是一没有确切含义的无效值。再者,我国法定计量单位的词头中,没有用ppm表示的因数与名称,即ppm非词头符号。基于此信息与科学规范,出版物上不能再用已废除的ppm,应换用毫克每千克或微克每克,二者换算关系:1ppm=1mg/kg;而ppm与毫克每千克也不可混用。

2月27日6版“课本常识‘错误’应如何看待”,其中“从月球采回的一块岩石,据估计其年龄已有46亿岁,而在地球上,只能找到40亿年前的石块。难道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46亿年,在“40亿年前”的范围。所以,拟为“……其年龄已有46亿岁,而在地球上,只能找到40亿年来的石块。难道月球的年龄比地球大吗?”

2.文史类方面

2月10日6版“至淡至真一鸿儒”,其中“……1978年恢复高考后……”,应是“……1977年恢复高考后……”。

2月16日6版“核电归来”,其中“俄罗斯《核能》出版社社长……”,拟为“俄罗斯核能出版社社长……”。

2月21日5版“教诲将伴笔耕老”,其中“?还在上研究生时”,拟为“还在做研究生时”等;书面语、口语是有区别的。

2月24日4版“只要生活没有停止”,其中“……《反美与激情》”,应是“……《烦闷与激情》”。

2月28日5版“‘驿路犁华’今何在”,其中“1977年,曾被打成‘右派’的彭荆风,在被剥夺了22年创作权之后”,应是“1977年……在被剥夺了20年创作权之后”。反“右派”运动,始于1957年。

(二)《文汇报》瑕疵(2月份平均每三五天一次)

1.科普类方面

2月11日7版“科艺融合,学生爱上数理化”,其中“……以1.082千克净重承受320千克质量的重压”,拟是“……以1.082千克净重承受了320千克重物的重压”。

2月11日7版“可穿戴医疗器柔似创可贴”,其中“……将可加速柔性电子的大规模应用”“柔性电子特有的弯曲性和可延展性”等,拟为“……将可加速柔性电子产品的大规模应用”“柔性电子产品特有的弯曲性和可延展性”等。

2月12日4版广告“杭州临安湍口千年温泉焕新颜”,文中“1993年由国家地矿部地质环境管理司出具了湍口天然矿泉的技术鉴定书,湍口温泉被认证为“混合型氡泉”和“无色、无臭、微涩、透明的低矿化度重碳酸型温泉。”在该广告第二自然段结尾处,重复出现了。至于“氡泉”有害之事,这里不赘述[笔者《氡温泉里泡澡 福兮祸兮》(《自然与科技》2011年第2期文中有解析)。

2月26日9版“采访手记”,其中“‘幸好我没有生活在哥白尼时代,不然会被烧死。”’此话改为“‘幸好我没有生活在布鲁诺时代……”,才妥帖、无歧义;哥白尼因病而亡,布鲁诺因反对主流宗教的思想而被烧死。

2.文史类方面

2月10日9版“我们正在见证一个全新方式的经济改革”,有两处小恙:(1)“中国已经成为一个服务型的经济”,拟为“中国正在发展服务型经济”等;(2)“总结他的领导风格是不会对社会上爆发的愤怒有所退让的”,拟是“基于他的领导风格,高层情报官员认为他不会对社会上爆发的愤怒有所退让”等。

2月10日12版“互联网金融的逻辑”,其人物简介里“1979年9月进入江西财经大学……学习”,应是“1979年9月进入江西财经学院……学习”;尊重历史乃大报及信息的根本。

2月21日9版“细数儿童教育APP‘四宗罪’”,其中的“APP”,文章一开始拟用中文注释,即应用程序或应用软件等。否则,有些老年读者等会不知所云;使用外文缩写词,应用中文予以解释乃我国《通用语言文字法》的基本要求。

2月23日5版“反邵氏经典”,其中“内地专家没有第一身经历过邵氏雄霸影坛的时代”,拟为“内地专家没有经历过邵氏雄霸影坛的时代”等;“第一身经历”,是何意?

(三)《新民晚报》瑕疵(2月份平均每两天一次)

1.科普类方面

2月7日A15版“晚安魔都”,其中“据说美国已经研制了一种疾速列车……半个小时就可以从东海岸刮到西海岸。”此“疾速列车”,还只是纸上的构思。所以,原话拟改成:“美国已有人设想出一种疾速列车……半个小时就可以从东海岸刮到西海岸”。

2月10日B3版“‘刀过无痕’乳腺癌激光消融”,有两处问题:(1)“激光产生的是高强度单色光,其高能量使组织干燥并气化”,应是“激光属一种高强度单色光,其高能量使组织干燥并气化”;(2)“通过光纤顶端发射的激光加热组织破坏肿瘤的方法”,拟是“通过光纤顶端输入的激光加热组织破坏肿瘤的方法”等。

2月11日A29版晚报,“午餐问题”,其中“据百度搜索,微波炉的微波在人体沿神经纤维传播时会造成乙醇胆碱积累……那种辐射所起的危害是累积的,是渐进的。即便那一年日本福岛电站的核泄漏,那么大的量,也没有人马上死亡”,存在错误,该文会误导读者:(1)“微波炉的微波在人体沿神经纤维传播时会造成乙醇胆碱积累……”,此错误的信息不能引用;微波炉泄露的微波,不可能进入人体沿神经纤维传播!(2)微波是一种短波电磁波(电磁辐射),它与日本福岛核电站事故涉及的核辐射不是一回事!

2月19日A14版“阿根廷上空巨响疑为流星体爆炸”(新华社文),其中“这可能是一次由流星体进入大气后解体引发的爆炸”,改为“这可能是一次因流星体进入地球大气层后解体引发的爆炸”,妥帖、准确。

2月19日A13版“美海军将装备‘科幻’武器”,问题有:(1)“……驱逐舰拥有足够能量满足新型武器”,拟是“……驱逐舰可提供足够的能量满足新型武器的需要”;(2)“最高能产生78兆瓦电力”,拟为“最大功率可达78兆瓦”。

2月23日B3版“比钻石硬的新材料”,问题是:(1)“对于氮化硼维持特征强度的平均尺寸是4纳米,其结果是相应的纳米立方氮化硼在高温环境下非常稳定。”改为“研究表明,氮化硼维持特征强度的平均尺寸是4纳米,这样构造的纳米立方氮化硼在高温环境下才非常稳定”,更确切。(2)“使其维氏硬度达到108吉帕,而合成钻石的维氏硬度为100吉帕”。吉帕,是压强单位,不是硬度单位;后者单位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

2月23日B1版“孙燕姿:要做最耀眼的那颗星”,其中“……‘开普勒定律’(kepler另译作‘克卜勒’),说的是天空中星与星之间的万有引力关系。”准确地说,应是“……‘开普勒定律’又叫‘行星运动定律’,它是太阳系行星绕太阳公转所遵循的三个定律”;星与星间的万有引力,是唯一、确定的,服从万有引力定律。

2.文史类方面

2月5日8版连载“母亲邵华”,其中“楼船夜雪爪瓜州渡,铁马秋风铁马大散关”,应是“楼船夜雪瓜洲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2月6日7版“生肖与星座”,其中“……在纽约时代广场播放……”,应是“……在纽约时报广场……”。

2月12日A25版“大丰形象亮相纽约时代广场”,此标题及文里的“纽约时代广场”,均应是“纽约时报广场”。

2月14日B20版“屠暄 温暖老人‘小太阳’”,其中“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毕业”,拟是“华东师范大学教育学系毕业”。

2月18日A15版“英女子:胡须让我更性感”,其中“多囊卵巢综合征”,应是“多囊卵巢综合症”。

2月23日B15版“三亚:碧蓝的梦幻世界”,其中“可惜,上海城区内只有一条黄浦江,没有金色的沙滩”,此话有误;上海城区内还有一条苏州河。

2月27日B3版“达喀尔之战:英法盟军兵戎相见”,其一照片的文字有误:“戴高乐(左)和丘吉尔的私人代表”,应是“戴高乐(右)和……”。

二、对保证“大报”文化品质的思考

(一) “大报”文化水平,必须全程、全力保证

1.保证“大报”质量是文化繁荣的诉求,是文化惠民、文化强市的实事。上述三报是著名的综合性日报,是“全国百强报纸”(本文称其“大报”)之代表,它们都属基础文化、社会文化与城市文化的重要构成,是传播先进文化的主渠道。保证大报文化质量非小事,这是文化大发展的基本要求和文化惠民、文化强市的实事。大报声名显赫,属一线、权威的媒体,其信息准确、受众广,有一定的高粘性读者群,是许多高知识者生活、工作的要素。因此,大报报人当天天做好自己的“责任田”,应不遗余力地编审、校对好拟发表的文章等,要让大报文字、文章全方位地高雅,使大报物有所值、价有所值,以保护读者的利益。在文化大发展和快节奏的时代,增强社会责任,不断提高职业素养与报务能力,用细节、用质量服务好读者和力争获得社会、经济双效益是大报永远的义务、使命与发展方向。大报是正经的“大”纸媒,办好大报是繁荣文化的基础性事务。按党的十八大精神与要求,文化大繁荣当用力建设、完善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重在提供基本文化服务,保障公民基本文化权利(参与文化生活的权利、享受文化发展成果的权利、开展文化活动及文化创造的权利等),满足人民基本文化需求(看电视、听广播、读书、看报、文化鉴赏、参与公共文化活动等)。显然,优质的大报是兑现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不可或缺的“分子”与基础。

大报是响当当的媒介,均属深具影响力与读者采信的媒体;大报是社会传播的领导者,是许多人文化消费的一部分,其文字须讲究,不可粗糙。城市进步、文明与有活力,需要大众文化及发展的强力支撑。京、沪是文化大码头,是中国的知识之都、文化之都,两地也是阅读的城市,京沪发达、繁荣需要一流大报的长期辅助。提升文化软实力与国家竞争力需有文化品质高的大报,生产大报可增大对文化繁荣与城市健康发展的反哺能力;将京、沪打造成国际文化大都市,离不开一流的大报及其传达的科学文化与现代文明。上海社科院城市与人口发展研究所的《国际城市发展报告(2014)》显示:现在,与发达国家大城市相比,京、沪文化吸引力有限,距世界文化城市仍有距离[1]。促城市发达,提高城市发展质量,经济繁荣是一个方面,它需要几乎同步、相匹配、多维度的建设与发展,特别是文化的发展。构建美丽的“伟大城市”,需要优秀的公共文化助推、铺就,需有大报及传送的先进文化与现代思想。供应文化品质优的大报是文化繁荣的要求与具体体现,保证文化水平、办好大报是文化发展、社会进步的基石与现实需要。观察、测度京沪文化及品质,其大报是窗口,也是数据;推进我国文化中心北京和我国第一大经济城市与文化重镇上海的再发展,升高京、沪文明度与“高度”,大报当自我加压,要利用好大报这一公共传播平台,提供较强的文化力,服务于社会成长。

2.大报是没过期、可信的重要媒介,促进社会全面发展理应办好大报。当下,新媒介盛行,但是,大报不会亡,报人不能自乱方寸、失去信心。推进文化发展,大报要继续有作为;媒介竞争态势下,报人要注意不能因细节常有恙而自贬、抹黑大报。现在,报人当发奋图强,力保大报特色、优势,以保持大报的“厚度”与市场竞争力。有关调查显示,时下,我国受众接触的四大传统媒体频率从高到低是:电视、报纸、广播和杂志。2013年底,香港中文大学“传播与民意调查中心”随机访问表明,超过六成香港人每周仍读报纸[2]。可见,大报是没过期、可信的媒介,促进社会发展应关注、办好京沪等地的“大报”。基于国情、特色,我们的大报不会夭折,仍有优势和市场,当不辜负读者的期望,努力提供优质的大众文化产品与精神产品——大报。

2013年,世界新闻媒体发展趋势研究报告说,目前全球报纸发行量5.23亿份;超半数的成年人读报,其中25亿人读纸质报纸,6亿多人在线读报纸,报纸仍是世界上最具影响力的媒介,是新闻消费的主体。电台、报纸和电视是法国人获取信息的三大信息源,纸媒在法国处处可见,在咖啡馆,地铁站或街头,总能看到有人认真看报;读者量最大的是《解放报》 《世界报》和《费加罗报》。《费加罗报》篇幅大、页数多,每期60页至100页不等[3]。多年来,日本报纸发行量一直处于较平稳状态。2013年10月,日本新闻协会的读报调查显示,日本常读报的人占日本人口总数2/3,其中保持基本每天读报的人占40%;日本人读报的主力军是40岁以上的中老年者,岁数越大读报比例越高,60岁以上的男性,每天有读报习惯的人占此群体75%;绝大多数读报的日本人通过订阅方式买报纸。在未来的时间内,日本“读报王国”的地位难以撼动[4]。纸质阅读仍是英国大部分民众的选择,几乎每家都订阅报纸,他们每天起床后第一件事就是到门外取报,读报标志着典型英国人一天的开始;英国报纸零售量很大,纸质报纸是英国人阅读首选。伦敦城市大学新闻学院学者在一项研究中说:目前,“90%以上的英国人花在阅读纸质报纸上的时间比阅读网络新闻要多。”[5]生产优质大报、传播优秀文化是人和社会全面进步的需求;消息准确、文化品质高的大报是人与社会发展的“砖石”与动力源。由以上信息可悟:现代人和现代社会需要文化品质佳的大报,大报将长期地生存;构建文化、文明的城市与现代国家,大报是重要因子。

(二)提高大报的文化水平,要关注、完善报章细部

大报是高端纸媒,是所在城市的一块招牌。大报知识丰富、是文化长廊,它是读者的教科书,也是读者、社会的范本。大报是文化符号与文化的代表,其语言文字应雅化、精美,语感、措辞要精当。大报的文化品质是文化发展及质量的标志,细节不小,细微衍生重大,所以,编校文稿当至微、至精。大报不能频出让人汗颜的东西,为了文化的尊严,保护大报的口碑,报人要强化责任担当,始终用情、用力工作。细节决定品质,文章乃“不朽之盛事”,编审文稿当顾细谨、细推敲,必须一丝不苟;字、词、句和标点符号都应规范、准确,其所有的信息当争取尽善尽美。完善报章细节、保持大报文化品质不是小道,品质、形象与感召力,往往就在一些小事上得分或失分。办大报,让大报有文化内涵、有文化品位和文化品质高是根本与追求;办大报,切记“尽精微,致广大”。力保大报文化质量,保证读者的收益率、满意率是现实需要,十分用心地保证文字质量、提高文字水平和让科普内容及文章表达清晰、准确,是一些大报需重视、做好的“大”事。一些大报的科技知识、科技资料和科技情报或文史等常有瑕疵之象不应该,必须扭转、改观;保证大报文化质量,当在落细、落小上下功夫。

大报是声名显赫的纸媒,乃报业翘楚,其报社是体制内重要、强势的文化机构,它集聚了许多高层次文化人才;大报是不可或缺的公共媒体,是其所在城市的经典符号。在粗砺、躁急、喧嚣的环境下,报人要有定力、守住底线,每份大报均应是文化精品,其文字、文章当精致。基于职业、专业和大报的任务,编校文稿要尽力追求完善,报人要致力于办有尊严的大报。基于地位与硬、软实力,大报及报人理应是优秀的科普工作者;在国民基本科学素质还不高的当下,大报的科普内容须有精雕、细琢的编校,严谨、无误、科学是科普的关键词。粗陋、不准确的“科普”,会有不同程度的负效应;高水平的科普才能较好的涵养国民、拉高国民素质。对待发、转发的文稿,不管作者或单位是谁,都要认真审读,对不符合要求的字、词、句等当打磨、修善,不可见之任之。媒介激烈竞争之时,大报,必须是最美的纸媒,是有品位的传播力、影响力大的传媒;文化大繁荣与科学发展之势下,大报的文化品质不能弱化、退化!法国国家出版业联合会主席孟泰屹在上海受访时说:“出版业的价值是思想,不是技术……把激动你内心和灵魂的思想传递给读者更重要!”[6]高效传送先进的文化、思想,保证、张扬出版物的价值,保持出版物的文字水平、细节质量乃至文化品质是要素、是保障。如是,优秀文化与先进思想的传达管道、重要的连续出版物——大报当重视、做好细部,全面力保文化质量。

(三)有效保证大报的文化品质,拉提报人的科学文化素养是核心元素

1.掌握高中理、化、生知识等是最低标准与要求,此乃报人胜任工作之要件。大报属“大”报,其信息是读者与社会的“标准”,大报无小事,其资讯不能频有差池。保持大报文化水平,报人应是有大才、大智的文化人,工作当上心、投入和细腻。责任、素养和文化力、文化价值是大报及报人发展的柱石与核心词;大报文化品质高,可有效扩散优秀的文化乃报人职业价值所在。大报报人都是报业精英,其采编实力等很强,大报科普、文章要力争毫厘不爽。眼下,提高报人文化修养,增大其文化底蕴与功力,从而保持大报的文化品质是职业要求与传播的需要。细节不“细”,它彰显着实力与品质,让大报“体面”,须天天做好细节,编校不能粗疏。胜任工作、有效保证大报文化质量,报人应“扎好马步”,不断增大知识储备,主动地拉高语文素养、科学素养与职业能力,具备深厚的人文知识和广博的科技知识是大报、报人进步的前置条件。笔者长期调研发现:一些报人因缺乏必要的科技与文史知识,导致大报科普文章在细部频出“客观方面失实”等事故,科学素养低缺是一些报人工作失误的根源;减少大报常有瑕疵之象,要在提高文字编辑、校对等“把关者”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强化报人的责任心。

在此大时代,大报不能做“小”媒体,办大报,报人不能骄满,了解本报与自身的不足是大报发展、竞争的内需。有关调研显示,“从文化产品的满意度看,超过一半的人认为当前纸媒、广播影视的满意度为‘一般’。”[7]可见,还应倾心办报,读者满意乃最高标准。大报纰漏常有会生发信任危机,矮化报纸。所以,报人要清醒、自省,直面存在的问题并逐步化解之。现代报人是“技术男”“技术女”,更要是书通二酉的读书人;报人进修、提高不能只有手机阅读或依赖网络的浅学习等。因高中阶段文、理分班和高校文科专业几乎无理科教育,导致许多文科生不了解基本的理科知识,甚至与理科“绝缘”。这样,具文科背景的报人,包括高学历、高职称的报人须补习理科[8],储备、掌握高中程度的理化生知识是最低标准与要求,这是报人工作之要件。大报是中国当代文化的标志,是观测中国文化的窗口,大报报人须是名副其实的现代知识分子,应是高学识、高水准的文化人,他(她)们必须能得心应手地使用中学程度的理、化、生知识,其文、理知识当富足,且能融合贯通。唯此,才可完善、“拔高”大报的科普、文章,大报细节才能完备,大报的文化水平才有保证。

2.力保大报文化品质,提升编辑、校对等的科学文化素质是关键。在旧、新媒介竞争之时,让大报的科普文章无恙、准确,使其易读、悦读乃必须的。大报的文化品质与其报人的综合文化素养、工作态度有因果关系,因而,报人应努力成为通文、理的文化工作者。著名报人范敬宜强调:“文字是新闻从业的基础。没有过硬的文字基础,绝对当不成好记者。”“新闻要有文化含量,记者要有人文情怀。要想当个好记者,文化底蕴非常重要。一个人文笔的高低赖于文化的深浅厚薄。”[9]事实显示,文史知识不富足,不熟悉科技基础知识,报人工作会捉襟见肘、力不从心,将无意识的犯错。如是,报人不能专攻技术、不及其余,更不能以不变应万变,深度阅读,尤其是读文化含量大的纸质书与潜心学习应是其生活的一部分。有效提拉报人的综合文化素质,是保证大报文化质量的源头与着力点,能熟练、正确地使用高中理科知识等,应是报人入职、工作与晋升的硬指标!记者、文字编辑与校对当强化繁荣大众文化意识,不断提升自己的科学文化厚度,并给力提拉大众文化水平。

大报的文字编辑、校对、责编大多是文科专业出身,缺乏理科基本知识乃一些报人的硬伤,某些大报科普文章时有闪失,一些报人科学素养没达标是内因。科技发展迅猛和知识经济时代,报人须学识丰厚、博学强识,是“昭昭者”,这样,工作中方有左右逢源、游刃有余的效力。保证大报文化水平和促大报发展,报社的记者、编辑与校对,结构要合理、优化,应有一批优秀的具文科、理科、工科背景的报人。保证大报文化品质,提高报人的基本科学素养和文化素质是治本之策,报人的综合文化修养与大报的文化水平正相关。事实表明,保持大报文化水平,报人应与时俱进,是学习型的文化传播者和科学达人。办好大报,要强化报人的文化意识、市场意识;保证大报文化品质,报人不能疏于学习,泛读、精读不能少,工作当守则、尽职、尽责。

3.应关爱、厚待女性报人,并提高女报人的综合文化素质与能力。捍卫大报竞争力和大报形象,报人应自觉地蓄势、增大“内存”;报人不能唯技术至上,眼高手低,文字编辑、校对需是高学养、高文化的学者。腹有诗书“报”自华,缺乏理科常识和文史知识的报人将不自觉地连累大报;力保报品,拉提所有的文字编辑、校对的科学文化素质与业务能力是基础、是关键!着力培养优秀的文字编辑、校对队伍,让报人是现代文化的“高势能”者乃报社最大的事务。21世纪的报人,应是终身学习者和文理双工者,既精通采编校业务,又学有专长;首席记者、文字编辑与校对最好是学者型记者、编辑与校对。

《2013年上海市女性新闻工作者调查报告》显示:上海一线工作的女记者、女编辑等的比例已超半数;一半的被调查者专业背景为新闻传播类专业,本科学历比例为65.2%,研究生学历为28.3%,本科以上学历达93.5%。该市女新闻工作者总体趋于年轻化,35岁以下的达69.6%,她们专业性强、学历较高;97.3%的调查对象认为有进修的必要,以提升自己的职场竞争力[10]。它还建议:对入职一定年限以上的女新闻工作者提供制度化的职业培训。该报告信息具有共性、代表性,全国大、中城市媒体界的女性现况大体如是。无歧视、客观地讲,具文科背景的许多女性报人对理、化、生学科兴趣不大,科技基础知识等是其“短板”。保证大报文化品质,关注、提高报业主力——女记者、女编辑等的基本科学素养时不我待;报社等应提供条件与服务,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补缺、补差式的知识、文化类培训,以完善、拉提女报人的综合文化素质与能力。

三、结 语

大报非“小众”媒体,它覆盖面大、读者较多,生产文化品质高的大报有N个理由;大报属报界精锐,其文字、文章与讯息须“一级甲等”。文化品质优的大报可增大文化大发展的践行度、达成度,有助于国民与社会进步。提高编校质量,保证大报文化质量乃现实,大报小恙频发,会打击大报形象、降低其公信力,将负影响文化繁荣与社会成长。《咬文嚼字》名誉主编就该杂志特色、功能说:“我们挑出的错并非每一个都是严重的典型差错,更重要的是为了引起大家对一些普遍现象和趋势的重视。”[11]

《光明日报》《文汇报》《新民晚报》是报界的实力派和报业“大腕”,笔者是“三报”忠实的读者,获益很多。选“三报”为例,做大报文化品质之研究,源于职业敏感、是职业使然,笔者无意冒犯,仅是基于常识、学理,陈述、分析其存在的与文化大发展不和谐的微现象。此有问题、有建议的小研究旨在引起相关报社等“对一些普遍现象和趋势的重视”,企望在促进、提高大报的文化质量上做些须贡献[12][13];让大报更好地传播先进文化,使其在文化繁荣、科学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此乃笔者探究的出发点、归宿和意义。

[1]王乐.经济表现突出 创新内涵不足 [N].文汇报,2014-2-13:3.

[2]郑子琳.香港:报纸阅读呈“三足鼎立”之势 [N].光明日报,2014-2-8:10.

[3]吴联庆.法国人的晚间8点档 [N].新民晚报,2013-10-8:B3.

[4]陈湛.日本:“读报王国”难以撼动 [N].光明日报,2014-2-15:10.

[5]刘诗萌.英国:读报传统深厚网络付费阅读遇冷 [N].光明日报,2014-2-22:10.

[6]陈熙涵.出版业的价值是思想不是技术 [N].文汇报,2014-2-11:1.

[7]白国庆.提升“文化消费”要“对症下药”[N].光明日报,2014-2-20:14.

[8]曾铁,等.落实强化文科科普是培养优秀记者编辑的诉求 [D].上海高等教育学会2009年度课题(ZCGJ28—09).

[9]王慧敏.教诲将伴笔耕老 [N].光明日报,2014-2-21:5.

[10]沈轶伦.上海新闻工作者过半为女性 [N].解放日报,2014-2-28:2.

[11]涵今.对春晚可以“咬文嚼字”[N].光明日报,2014-2-15:12.

[12]曾铁.主流报刊的文字编辑要提高工作能力 [C].第九届中国科技期刊发展论坛论文集 [A].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3:438-442.

[13]曾铁.保证大报文化水平要重视完善细节 [J].黄河科技大学学报,2013(4):105-108.

G23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302011(2014)01-0010-08

2014-03-01

曾 铁,男,安徽芜湖人,教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宪梓教师奖获得者,研究方向:科技传播,物理教学论和成人高教。

猜你喜欢

报人文化
2023年《中国地市报人》征订单
文化与人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国潮热”下的文化自信
中国地市报人
《中国地市报人》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中国地市报人》欢迎投稿 欢迎订阅
谁远谁近?
论报人生活对刘云若小说创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