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数字化校园与高校教务管理

2014-04-17张明洁

江苏科技信息 2014年13期
关键词:课表教务教学计划

张明洁

(兰州大学教育学院,甘肃兰州 730000)

0 引言

信息化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信息化对各行各业的发展都提出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全国高校开始建立数字化校园,推进教育信息化。在高校工作中,教务管理是学校各项工作的核心与重点,是良好的教学质量、科研水平的先决条件。教务管理的完善与质量对教学、科研、服务等有重要的影响。作为支持和服务教育活动的教学管理,对其进行信息化建设,是高校数字化建设进程亟需解决的问题。

1 高校教务管理及其分析

高校教务管理工作,主要指相关工作人员以高校教学目标为基本出发点,管理教学过程中的人力(教师、学生、行政人员)、物力(教材)、财力、资源等,使教学工作正常有序的进行,保证教学任务的完成[1]。高校教务管理内容主要包括教学环境、教师、学生3个要素。其中教学环境包括教学计划的制定、考勤、课程安排、日常教学事务、教学质量管理、学生学籍管理、教师管理、教学资源的管理等工作。教务管理是教学过程各个环节的纽带,是教学秩序和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

高校教务管理涉及的内容繁多而复杂,通常存在庞大的信息量传递交互,在传统的高校教务管理工作中,各部门之间缺少协调性,拥有的教学信息比较独立,信息在传递、交互、处理方面比较困难。查找资料困难,资料的处理、交互需要进行人工传递,易于出现失误。还存在数据和信息共享率低、信息传递慢、教学资源利用率低、教务管理人员工作繁重等问题。而网络技术、数据库技术、多媒体等信息技术构成的数字化环境,可以对教务系统中的各个信息进行实时、准确、可靠的操作,同时还能实现高效的资源共享。

2 数字化校园的概念及其内容

数字化校园的概念最初是由美国克莱蒙大学的凯尼斯·格林提出。数字化校园是以校园网为基础,利用现代化信息化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多媒体技术、通讯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手段,对教学、管理、科研、服务、科研进行全面的数字化,对学校各类资源进行信息化整合和集成,实现教育的信息化和现代化。

数字化校园是教学科研、教务管理的必备条件,也是智慧校园的必要条件。实现校园数字化需要的3个阶段:①基础设施的建设,建设的实现数字化校园的硬件条件,包括计算机、服务器、终端设备等。对校园网设施进行规划和管理,构建校园网硬件环境。②在良好的硬件环境的基础上,组建覆盖整个校园范围的网络系统。将学校内基础硬件设施连接起来,并连接到广域网。形成在校园内部、校园与外部进行信息交换的体系,建立满足教学、科研和管理需求的信息化教学环境。③校园网是数字化校园的主要支撑平台,在完善的校园网基础上,借助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如网络技术、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整合学校教学、生活、科研、管理等方面及相关的资源,实现学校各类资源的共享,使校园网不是简单的接入网络,而是在硬件环境实现的基础上,进行校园网站、校园一卡通、财务系统、后勤系统、数字图书馆等的建设。实现教育教学和教学管理的信息化、一体化。实现教务管理、教学管理、后勤管理、科研管理等的规范化,形成现代化教学体系[2]。

3 数字化校园为高校教务管理提供了新的路径

高校教务管理数字化就是在校园网环境的基础上,应用数字化技术即通讯技术、网络技术等,将教务管理进行组织并分类,以提高管理的效率和改变管理机制。以兰州大学信息化教务管理系统为例,教务管理系统涉及教学运行子系统、教学计划管理子系统、质量监控子系统和学生(教师、管理员)空间4个方面。其中教学运行子系统主要包括排课管理即根据开课计划的要求合理的安排课程班的上课时间和地点;教学设施管理是指对全校的教学设施进行维护,包括教学楼管理、教室管理、院系资源分配、班级资源分配、教室时间占用和统计输出等功能;课表输出有3种形式:班级课表(提供以班级为单位进行课表的查询和输出)、教师课表(提供以任课教师为单位进行课表的查询和输出)、教室课表(提供以教室为单位进行课表的查询和输出)。教学计划管理子系统包括专业教学计划的制定、公共课组管理、任选课组管理、学生教学计划维护、专业教学计划统计等部分。质量监控子系统是学校评价教师教学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全校本科生都需对本学期所修读的所有课程,在教学网上对教学情况进行全面评价,以促进教师提高教学水平、改进教学方法。学生空间包含学生的学籍信息、学期课表、学生选课、考试报名、考试安排、成绩查询、评估课程、个人教学计划等支持着学生学习活动中的各个环节。

通过高校信息化教务管理系统可看出:①数字化校园环境下的高校教务管理系统,运用信息技术把教学运行、教学计划、质量监控、学生(教师)4个系统整合,利用网络的灵活性、交互性和及时性等特点可以解决各部门对数据的共享要求,各部门之间数据和信息流畅的交换,提高了教学信息、资源的交互,实现了信息利用的最优化。各种信息和数据通过数据库的存储、计算机程序的处理,既避免了工作人员可能会出现的工作误差,也提高了工作效率。②在数字化教务管理系统中,教师和学生及其他工作人员可以根据身份和权限的不同,随时查看与个人有关的任何信息。使教务管理更加科学化和规范化[3]。③信息化教务管理系统的使用,潜移默化地促进教务工作人员不断提高自身的信息素养,提高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很好地解决了传统高校教务管理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实现教育活动的个性化、实时性、交互型是教育信息化的基本要求。利用信息技术,提高对教学资源的整合、集成,促进高校教学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主要内容。促进管理效率与管理水平的提高,是推动教务管理现代化的主要目标。数字化校园为高校教务管理提供了新的路径,赋予了新的内容。应用信息技术来辅助高校的教学科研、教学管理是信息时代的必然趋势。

[1]王彦.信息化背景下高校教务管理的创新思考及实践研究[J].科教文汇,2013(6).

[2]李多.高校数字化校园建设在教务、科研中的应用[J].景德镇高专学报,2012(6).

[3]徐琳.高校教务管理信息化的经验与启示[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1(10).

猜你喜欢

课表教务教学计划
学生出招解决”日课牌“问题
如果我是校长
教务排课对高等院校教学运行的作用分析
《30米快速跑》单元教学计划
浅析高校教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运用VBA自动生成子课程表
像历史学家一样阅读:深度学习与启示——以美国《埃及金字塔》教学计划为例
教师专业化视角下的“美国史教学计划”
浅谈新形势下高校教务管理人员的素质与培养
以培养方案为核心的教务管理系统开发的探索与实践